2017年辽宁省抚顺市省重点高中协作校高考数学一模试卷(文科)(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年辽宁省抚顺市省重点高中协作校高考数学一模试卷(文科)(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新课标A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7-02-02 20:19: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7年辽宁省抚顺市省重点高中协作校高考数学一模试卷(文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集合A={1,2},B={1,2,4},C={1,4,6},则(A∩B)∪C=(  )
A.{1}
B.{1,4,6}
C.{2,4,6}
D.{1,2,4,6}
2.在等差数列{an}中,a3+a6=11,a5+a8=39,则公差d为(  )
A.﹣14
B.﹣7
C.7
D.14
3.在一次马拉松比赛中,30名运动员的成绩(单位:分钟)的茎叶图如图所示.若将运动员按成绩由好到差编号为1﹣30号,再用系统抽样方法从中抽取6人,则其中成绩在区间[130,151]上的运动员人数是(  )
A.3
B.4
C.5
D.6
4.若函数f(x)=3cos(ωx﹣)(1<ω<14)的图象关于x=对称,则ω等于(  )
A.2
B.3
C.6
D.9
5.函数的零点所在区间为(  )
A.(0,1)
B.(1,2)
C.(2,3)
D.(3,4)
6.在△ABC中,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bcosA+acosB=c2,a=b=2,则△ABC的周长为(  )
A.7.5
B.7
C.6
D.5
7.设向量=(2tanα,tanβ),向量=(4,﹣3),且+=,则tan(α+β)等于(  )
A.
B.﹣
C.
D.﹣
8.当双曲线M:﹣=1(﹣2≤m<0)的焦距取得最小值时,双曲线M的渐近线方程为(  )
A.y=±x
B.y=±x
C.y=±2x
D.y=±x
9.已知一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俯视图由一个直角三角形与一个半圆组成,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A.6π+12
B.6π+24
C.12π+12
D.24π+12
10.设正数x,y满足﹣1<x﹣y<2,则z=x﹣2y的取值范围为(  )
A.(0,2)
B.(﹣∞,2)
C.(﹣2,2)
D.(2,+∞)
11.将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得到g(x)的图象.若g(x1)g(x2)=9,且x1,x2∈[﹣2π,2π],则2x1﹣x2的最大值为(  )
A.
B.
C.
D.
12.已知函数的最大值为f(a),则a等于(  )
A.
B.
C.
D.
 
二、填空题(每题5分,满分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13.sin63°cos18°+cos63°cos108°=  .
14.设函数f(x)=,则f(3)+f(4)=  .
15.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有如下问题:“今有女子善织,日自倍,五日织五尺,问日织几何?”意思是:“一女子善于织布,每天织的布都是前一天的2倍,已知她5天共织布5尺,问这女子每天分别织布多少?”根据上述的已知条件,可求得该女子前3天所织布的总尺数为  .
16.在Rt△AOB中,,,,AB边上的高线为OD,点E位于线段OD上,若,则向量在向量上的投影为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设函数为定义在(﹣∞,0)∪(0,+∞)上的奇函数.
(1)求实数a的值;
(2)判断函数f(x)在区间(a+1,+∞)上的单调性,并用定义法证明.
18.在△ABC中,a,b,c分别为内角A,B,C的对边,C为锐角且asinA=bsinBsinC,.
(1)求C的大小;
(2)求的值.
19.已知等差数列{an}的公差d>0,且a1 a6=11,a3+a4=12.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求数列{}的前n项和Tn.
20.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农药、化肥的滥用对人民群众的建康带来一定的危害,为了给消费者带来放心的蔬菜,某农村合作社会每年投入200万元,搭建了甲、乙两个无公害蔬菜大棚,每个大棚至少要投入20万元,其中甲大棚种西红柿,乙大棚种黄瓜,根据以往的种菜经验,发现种西红柿的年收入P、种黄瓜的年收入Q与投入a(单位:万元)满足P=80+4,Q=a+120,设甲大棚的投入为x(单位:万元),每年两个大棚的总收益为f(x)(单位:万元).
(1)求f(50)的值;
(2)试问如何安排甲、乙两个大棚的投入,才能使总收益f(x)最大?
21.已知曲线f(x)=x3+ax2+3x﹣(a>﹣2)在点(1,f(1))处的切线l与坐标轴转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
(1)求实数a的值;
(2)若a>0,且对 x1,x2∈[﹣1,1],2<恒成立,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请考生在22、23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22.在直角坐标系xOy中,以O为极点,x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坐标系,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曲线C1的方程为ρ(ρ﹣4sinθ)=12,定点A(6,0),点P是曲线C1上的动点,Q为AP的中点.
(1)求点Q的轨迹C2的直角坐标方程;
(2)直线l与直线C2交于M,N两点,若|MN|≥2,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选修4-5:不等式选讲]
23.已知函数f(x)=|2x﹣1|+|2x﹣3|,x∈R.
(1)解不等式f(x)≤5;
(2)若不等式m2﹣m<f(x), x∈R都成立,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2017年辽宁省抚顺市省重点高中协作校高考数学一模试卷(文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集合A={1,2},B={1,2,4},C={1,4,6},则(A∩B)∪C=(  )
A.{1}
B.{1,4,6}
C.{2,4,6}
D.{1,2,4,6}
【考点】交、并、补集的混合运算.
【分析】根据题意,由交集的定义可得A∩B={1,2},进而结合集合的并集的定义,计算可得(A∩B)∪C,即可得答案.
【解答】解:根据题意,集合A={1,2},B={1,2,4},
则集合A∩B={1,2},
又由C={1,4,6},则(A∩B)∪C={1,2,4,6};
故选:D.
 
2.在等差数列{an}中,a3+a6=11,a5+a8=39,则公差d为(  )
A.﹣14
B.﹣7
C.7
D.14
【考点】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分析】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性质即可得出.
【解答】解:∵a3+a6=11,a5+a8=39,则4d=28,解得d=7.
故选:C.
 
3.在一次马拉松比赛中,30名运动员的成绩(单位:分钟)的茎叶图如图所示.若将运动员按成绩由好到差编号为1﹣30号,再用系统抽样方法从中抽取6人,则其中成绩在区间[130,151]上的运动员人数是(  )
A.3
B.4
C.5
D.6
【考点】茎叶图.
【分析】根据系统抽样方法的特征,将运动员按成绩由好到差分成6组,得出成绩在区间[130,151]内的组数,即可得出对应的人数.
【解答】解:将运动员按成绩由好到差分成6组,则
第1组为,第2组为,
第3组为,第4组为,
第5组为,第6组为,
故成绩在区间[130,151]内的恰有5组,故有5人.
故选:C.
 
4.若函数f(x)=3cos(ωx﹣)(1<ω<14)的图象关于x=对称,则ω等于(  )
A.2
B.3
C.6
D.9
【考点】余弦函数的图象.
【分析】由题意可得ω﹣=kπ,k∈Z,由此求得ω的值.
【解答】解:∵f(x)=3cos(ωx﹣)(1<ω<14)的图象关于x=对称,
∴ω﹣=kπ,k∈Z,即ω=12k+3.
∵1<ω<14,∴由此求得ω=3,
故选:B.
 
5.函数的零点所在区间为(  )
A.(0,1)
B.(1,2)
C.(2,3)
D.(3,4)
【考点】函数零点的判定定理.
【分析】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利用函数的零点定理判断求解即可.
【解答】解:函数是单调减函数,因为f(1)=1>0,f(2)=1﹣<0,∴f(1)f(2)<0,可知函数的零点所在区间为:(1,2).
故选:B.
 
6.在△ABC中,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bcosA+acosB=c2,a=b=2,则△ABC的周长为(  )
A.7.5
B.7
C.6
D.5
【考点】正弦定理.
【分析】由已知利用余弦定理可求c的值,进而可得周长的值.
【解答】解:∵bcosA+acosB=c2,a=b=2,
∴由余弦定理可得:b×+a×=c2,整理可得:2c2=2c3,
∴解得:c=1,则△ABC的周长为a+b+c=2+2+1=5.
故选:D.
 
7.设向量=(2tanα,tanβ),向量=(4,﹣3),且+=,则tan(α+β)等于(  )
A.
B.﹣
C.
D.﹣
【考点】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函数.
【分析】利用两个向量坐标形式的运算法则,两角和的正切公式,求得tan(α+β)的值.
【解答】解:由题意可得+=(2tanα+4,tanβ﹣3
)=,∴tanα=﹣2,tanβ=3,
∴tan(α+β)===,
故选:A.
 
8.当双曲线M:﹣=1(﹣2≤m<0)的焦距取得最小值时,双曲线M的渐近线方程为(  )
A.y=±x
B.y=±x
C.y=±2x
D.y=±x
【考点】双曲线的简单性质.
【分析】由题意可得c2=m2+2m+6=(m+1)2+5,可得m=﹣1取得最小值,由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可得渐近线的斜率.
【解答】解:由题意可得c2=m2+2m+6=(m+1)2+5,
可得当m=﹣1时,焦距2c取得最小值,
双曲线的方程为=1,
即有渐近线方程为y=±2x.
故选:C.
 
9.已知一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俯视图由一个直角三角形与一个半圆组成,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A.6π+12
B.6π+24
C.12π+12
D.24π+12
【考点】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
【分析】由三视图可知几何体为半圆柱与直三棱柱的组合体,利用体积公式,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由三视图可知几何体为半圆柱与直三棱柱的组合体,
V==6π+12,
故选A.
 
10.设正数x,y满足﹣1<x﹣y<2,则z=x﹣2y的取值范围为(  )
A.(0,2)
B.(﹣∞,2)
C.(﹣2,2)
D.(2,+∞)
【考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分析】由约束条件作出可行域,z=x﹣2y,化为直线方程的斜截式,求出z的范围得答案.
【解答】解:由,得可行域如图:
令z=x﹣2y,由图可知,当z=x﹣2y过A(2,0)时,z有最大值2,
∴z<2,
故选B.
 
11.将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得到g(x)的图象.若g(x1)g(x2)=9,且x1,x2∈[﹣2π,2π],则2x1﹣x2的最大值为(  )
A.
B.
C.
D.
【考点】函数的最值及其几何意义;函数的图象.
【分析】由已知可得g(x)=+1,若g(x1)g(x2)=9,且x1,x2∈[﹣2π,2π],则g(x1)=g(x2)=3,则,结合x1,x2∈[﹣2π,2π],可得答案.
【解答】解: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可得y=的图象,
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得到g(x)=+1的图象.
若g(x1)g(x2)=9,且x1,x2∈[﹣2π,2π],
则g(x1)=g(x2)=3,
则,
即,
由x1,x2∈[﹣2π,2π],得:x1,x2∈{﹣,﹣,,
},
当x1=,x2=﹣时,2x1﹣x2取最大值,
故选:A
 
12.已知函数的最大值为f(a),则a等于(  )
A.
B.
C.
D.
【考点】利用导数求闭区间上函数的最值.
【分析】求出函数的导数,计算f′(1)的值,从而求出函数f(x)的解析式,求出函数的导数,解关于导函数的不等式,求出函数的单调区间,求出函数的最大值点即可.
【解答】解:∵f′(x)=﹣ ﹣2x,
∴f′(1)=﹣f′(1)﹣2,
解得:f′(1)=﹣,
故f(x)=﹣x2,
f′(x)=,
令f′(x)>0,解得:x<,
令f′(x)<0,解得:x>,
故f(x)在[0,)递增,在(,+∞)递减,
故f(x)的最大值是f(),
a=,
故选:B.
 
二、填空题(每题5分,满分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13.sin63°cos18°+cos63°cos108°=  .
【考点】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函数.
【分析】利用诱导公式,两角差的正弦函数公式,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即可化简求值得解.
【解答】解:sin63°cos18°+cos63°cos108°
=sin63°cos18°+cos63°cos(90°+18°)
=sin63°cos18°﹣cos63°sin18°
=sin(63°﹣18°)
=sin45°
=.
故答案为:.
 
14.设函数f(x)=,则f(3)+f(4)= 4 .
【考点】函数的值.
【分析】先分别求出f(3)=f(9)=1+log69,f(4)=1+log64,由此能求出f(3)+f(4).
【解答】解:∵f(x)=,
∴f(3)=f(9)=1+log69,
f(4)=1+log64,
∴f(3)+f(4)=2+log69+log64
=2+log636
=2+2
=4.
故答案为:4.
 
15.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有如下问题:“今有女子善织,日自倍,五日织五尺,问日织几何?”意思是:“一女子善于织布,每天织的布都是前一天的2倍,已知她5天共织布5尺,问这女子每天分别织布多少?”根据上述的已知条件,可求得该女子前3天所织布的总尺数为  .
【考点】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分析】利用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即可得出.
【解答】解:设该女五第一天织布x尺,
则=5,
解得x=,
∴该女子前3天所织布的总尺数==.
故答案为:.
 
16.在Rt△AOB中,,,,AB边上的高线为OD,点E位于线段OD上,若,则向量在向量上的投影为 或 .
【考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
【分析】由题意可得∠AOB=,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利用三角形相似,求出AD的值,可得D、E的坐标,由,求得λ的值,可得向量在向量上的投影为ED=|﹣|的值.
【解答】解:在Rt△AOB中,,∴∠AOB=,
∵,,∴AB==5,
∵AB边上的高线为OD,点E位于线段OD上,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
则A(,0)、B(0,2)、设D(m,n),
则△OAD∽△BAO,∴
=,∴AD=1,∴
=,
即(m﹣,n)=(﹣,2),求得m=,n=,∴D(,).
则=λ =λ(,)=(λ,λ),=(﹣λ,﹣λ).
∵=λ (﹣λ)﹣,∴λ=,或λ=,
则向量在向量上的投影为ED=|﹣|=|(,)﹣(λ,λ)|
=|((1﹣λ),)(1﹣λ)|.
当λ=时,ED=|(,)|=;当λ=时,ED=|(,)|=,
故答案为:或.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设函数为定义在(﹣∞,0)∪(0,+∞)上的奇函数.
(1)求实数a的值;
(2)判断函数f(x)在区间(a+1,+∞)上的单调性,并用定义法证明.
【考点】函数奇偶性的性质;函数单调性的判断与证明.
【分析】(1)利用为定义在(﹣∞,0)∪(0,+∞)上的奇函数,f(﹣x)=﹣f(x),即可求实数a的值;
(2)利用函数单调性的定义进行证明.
【解答】解:(1)∵为定义在(﹣∞,0)∪(0,+∞)上的奇函数,
∴f(﹣x)=﹣f(x),
∴,∴a=0.
(2)函数f(x)在区间(1,+∞)上是增函数.
证明:设1<x1<x2,
则.
∵1<x1<x2,∴x1﹣x2<0,,
∴f(x1)﹣f(x2)<0,即f(x1)<f(x2).
∴函数f(x)在区间(1,+∞)上是增函数.
 
18.在△ABC中,a,b,c分别为内角A,B,C的对边,C为锐角且asinA=bsinBsinC,.
(1)求C的大小;
(2)求的值.
【考点】余弦定理;正弦定理.
【分析】(1)由已知利用正弦定理可得:a2=b2sinC=2a2sinC,可求sinC=,结合C为锐角,可求C的值.
(2)由余弦定理即可解得的值.
【解答】解:(1)由已知,asinA=bsinBsinC,
利用正弦定理可得:a2=b2sinC=2a2sinC,
由于:sinC=,C为锐角,
解得:C=.
(2)由余弦定理可得:c2=a2+b2﹣2abcosC=3a2﹣2a×=3a2﹣a2,
故解得:.
 
19.已知等差数列{an}的公差d>0,且a1 a6=11,a3+a4=12.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求数列{}的前n项和Tn.
【考点】数列的求和.
【分析】(1)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性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即可得出.
(2)利用“累加求和”方法即可得出.
【解答】解:(1)∵a1 a6=11,a3+a4=12=a1+a6.
∴a1,a6是2x2﹣12x+11=0方程的两根,且a1<a6,
解得a1=1,a6=11.
∴11﹣1=5d,即d=2,
∴an=2n﹣1.
(2)=﹣.
∴数列{}的前n项和Tn=++…+
=﹣.
 
20.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农药、化肥的滥用对人民群众的建康带来一定的危害,为了给消费者带来放心的蔬菜,某农村合作社会每年投入200万元,搭建了甲、乙两个无公害蔬菜大棚,每个大棚至少要投入20万元,其中甲大棚种西红柿,乙大棚种黄瓜,根据以往的种菜经验,发现种西红柿的年收入P、种黄瓜的年收入Q与投入a(单位:万元)满足P=80+4,Q=a+120,设甲大棚的投入为x(单位:万元),每年两个大棚的总收益为f(x)(单位:万元).
(1)求f(50)的值;
(2)试问如何安排甲、乙两个大棚的投入,才能使总收益f(x)最大?
【考点】函数模型的选择与应用.
【分析】(1)由甲大棚投入50万元,则乙大投棚入150万元,把a的值代入即可得出.
(2),依题意得,通过换元利用二次函数的单调性即可得出.
【解答】解:(1)∵甲大棚投入50万元,则乙大投棚入150万元,
∴万元.
(2),依题意得,
故.
令,则,
当,即x=128时,f(x)max=282万元.
所以投入甲大棚128万元,乙大棚72万元时,总收益最大,且最大收益为282万元.
 
21.已知曲线f(x)=x3+ax2+3x﹣(a>﹣2)在点(1,f(1))处的切线l与坐标轴转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
(1)求实数a的值;
(2)若a>0,且对 x1,x2∈[﹣1,1],2<恒成立,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考点】利用导数研究曲线上某点切线方程;导数在最大值、最小值问题中的应用.
【分析】(1)求出导数,求得切线的斜率和切点,由点斜式方程可得切线方程,分别令x=0,y=0,求得与x,y轴的交点,运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解方程可得a的值;
(2)对 x1,x2∈[﹣1,1],2<恒成立,即为(2)max<,由f(x)在[﹣1,1]递增,可得最值,进而得到(2)max,即可得到m的范围.
【解答】解:(1)f(x)=x3+ax2+3x﹣的导数为f′(x)=x2+2ax+3,
在点(1,f(1))处的切线斜率为4+2a,切点为(1,a+),
即有在点(1,f(1))处的切线方程为y﹣(a+)=(4+2a)(x﹣1),
令x=0,得y=﹣a﹣;由y=0,得x=,
则有三角形的面积为 =,
解方程可得a=或a=﹣;
(2)对 x1,x2∈[﹣1,1],2<恒成立,
即为(2)max<,
由f′(x)=x2+x+3>0,即f(x)在[﹣1,1]递增,
即有f(x)的最大值为f(1)=3,最小值为f(﹣1)=﹣,
可得f(x1)﹣f(x2)≤3﹣(﹣)=,
即有(2)max==,
即<,解得m>4.
则m的取值范围是(4,+∞).
 
请考生在22、23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22.在直角坐标系xOy中,以O为极点,x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坐标系,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曲线C1的方程为ρ(ρ﹣4sinθ)=12,定点A(6,0),点P是曲线C1上的动点,Q为AP的中点.
(1)求点Q的轨迹C2的直角坐标方程;
(2)直线l与直线C2交于M,N两点,若|MN|≥2,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考点】简单曲线的极坐标方程;参数方程化成普通方程.
【分析】(1)首先,将曲线C1化为直角坐标方程,然后,根据中点坐标公式,建立关系,从而确定点Q的轨迹C2的直角坐标方程;
(2)首先,将直线方程化为普通方程,然后,运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和弦长公式,解不等式即可得到取值范围.
【解答】解:(1)根据题意,由x=ρcosθ,y=ρsinθ,x2+y2=ρ2,
曲线C1的极坐标方程ρ(ρ﹣4sinθ)=12,
可得曲线C1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2+y2﹣4y=12,
设点P(x′,y′),Q(x,y),
根据中点坐标公式,得,代入x2+y2﹣4y=12,
得点Q的轨迹C2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3)2+(y﹣1)2=4;
(2)直线l的普通方程为:y=ax,
设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d,
由弦长公式可得,|MN|=2≥2,
可得圆心(3,1)到直线的距离为d=≤,
即为4a2﹣3a≤0,
解得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0,].
 
[选修4-5:不等式选讲]
23.已知函数f(x)=|2x﹣1|+|2x﹣3|,x∈R.
(1)解不等式f(x)≤5;
(2)若不等式m2﹣m<f(x), x∈R都成立,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考点】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分析】(1)原不等式等价于①,或②,或③.分别求得①、②、③的解集,再取并集,即得所求.
(2)利用绝对值三角不等式求得f(x)的最小值为2,可得
m2﹣m<2,由此解得实数m的取值范围.
【解答】解:(1)原不等式等价于①,或②,或③.
解①求得,解②求得,解③求得,
因此不等式的解集为.
(2)∵f(x)=|2x﹣1|+|2x﹣3|≥|2x﹣1﹣(2x﹣3)|=2,
∴m2﹣m<2,解得﹣1<m<2,
即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1,2).
 
2017年2月1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