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及过程;光荣革命、《权利法案》的制定与责任内阁形成的基本史实;理解君主立宪制、《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等历史概念;阐释英国代议制度的基本特点及作用;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运用“以史导论”的方式,结合视频资料,通过情景再现,材料分析,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相关材料的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的能力。通过探究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的意识与能力。21cnjy.com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根据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的基本史实,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的复杂性与曲折性。培育学生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能够历史地、客观地看待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认识到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发展和完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培育学生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的现代公民意识。www.21-cn-jy.com
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及特点的分析、理解与掌握。??
难点:议会制度的建立与发展;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教学过程:
【导入】教学导入
关于导入
(1)学生做课前展示,讲述《英国与茶叶的故事》。由此引入中英两国在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与融合再引申到中英之间的政治交往。www-2-1-cnjy-com
播放2015年10月习近平主席访问英国的视频短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从短片中获到的信息,学生能回答出英国女王、首相、议会等。
(2)针对上述引言,教师引导学生提出下列相关的问题:
英国的女王和首相分别扮演者着什么样的角色?君主的权利为什么会被限制起来?君主立宪制是如何建立起来的?议会制度是如何建立完善的?2·1·c·n·j·y
【讲授】教学过程
关于内容的处理(问题的解答)
1.历史溯源:中世纪英国议会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教师应当至少在课前一周要求学生搜集有关中世纪英国议会制度的材料,这一部分可以简单讲解。
?2.历史转折: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配以查理一世上断头台、克伦威尔像等历史图片)
教师讲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进程(可以下发资料,但不管采取何种方式,教师必须对这块内容有所补充,特别是要补充革命进程中议会与王权的斗争史实),后引导学生提出、整合问题:
英国 为什么会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根本原因是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解答问题。
3、关于《权利法案》
通过学生的对教材的阅读得出;确立的标志是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
思路准备:在引导学生提取材料信息的过程中,应当从这个方面去归纳:限制了国王哪些权力(如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军权等)?用法律的形式肯定和保证了议会所拥有的哪些“自由”和权力?21·cn·jy·com
要使学生认识到“法律高于权力”是《权利法案》的核心理念,从而为英国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道路、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平台。21*cnjy*com
4、1832年议会改革
? 教师应当引入《权利法案》等文献资料摘要,并要求学生给予在英王与议会的关系的主题下进行整合。引导学生认识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特点。【来源:21·世纪·教育·网】
通过导学案提供的材料以及教材的“历史从横”让学生了解英国议会制度的改革、发展与完善的过程。
由此引导学生得出议会改革的原因。
5.关于责任内阁内阁制的形成(配以现任英国首相卡梅伦像)
①教师要补充有关内阁责任制形成的历史资料。
通过阅读导学案安妮女王和乔治二世的材料得出结论:《权利法案》颁布之初,国王拥有行政权,逐渐将权利过度到首相。国王开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②教师要引导学生基于对时事的认识归纳英国责任内阁制的运行情况,使学生明确内阁的组成、内阁政府的权力、首相的权力等方面的内容。21·世纪*教育网
③教师要引导学生基于历史与现实,科学评价内阁责任制运行方式:内阁制的建立使英国的立法机关得以控制行政,但又不降低后者的行政效率,调节了立法权与行政权的关系。
总结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的意义。
如:在“对世界影响上”这一项可以这样提供材料:“迄今为止,除英国外,全世界还有许多国家在不同程度地实行君主立宪制,如日本、荷兰、卢森堡、丹麦、西班牙、挪威、瑞典等。”如:在“民主化建设”这一项上建议教师提供英的政治平稳与法国政局动荡、革命不断的史实相比较的材料。2-1-c-n-j-y
如:材料: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在英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一个典故: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
【作业】课后作业
比较分析英国内阁和中国明朝内阁的本质区别.
【课堂小结】
方式:学生合作小结
指导:英国资产阶级通过曲折的历程建立的君主立宪制度,是近代政治文明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促进了英国和世界文明的进步。它有其自己的历史渊源,反映了其政治文化的独特性和世界文明的差异性21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