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辛亥革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
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2)
结合史实正确评价辛亥革命。
2、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探究辛亥革命的过程,认识辛亥革命是近代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伟大历史意义。
(2)
通过探究辛亥革命的局限性及其成因,认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行不通。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的封建反动统治史实的讲述,使学生增强对中国革命只有由无产阶级领导才能取得胜利的深刻认识。
教学重难点:
辛亥革命的背景,辛亥革命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万里长城永不倒》,引用其“昏睡百年渐已醒”的歌词,引出辛亥革命
印象篇——九州风雷动
(一)辛亥革命的背景
探究一:为什么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要掀起一场旨在推翻清政府、建立民国的辛亥革命
材料一: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1901年至1911年,全国新设立的厂矿有320多家,资本总额1亿多元,是以前三十余年的两倍多。
——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材料二:为了……缓和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慈禧太后感到再也不能照旧样式统治下去了……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内容有奖励实业;兴办新学堂,派遣留学生;改革旧军制,编练新军等。
——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1、政治基础:《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成为大势所趋。
2、经济基础: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迅速的发展;
3、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队伍进一步壮大。
4、
思想基础: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5、
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①革命团体纷纷出现
1894年,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成立兴中会,决心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其入会誓词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紧接着,国内的革命团体纷纷涌现,如华兴会、光复会、日知会等。
②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时间:1905年8月。
地点:日本东京。
内容:通过《同盟会总章》,提出十六字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它阐发为“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推举孙中山为总理,黄兴为执行部庶务;决定创办机关刊物《民报》。
性质: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
政党。
意义: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6、军事方面: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同盟会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虽然都失败了,但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
(二)、爆发——武昌起义(影视资料)
1911年10月10日,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在熊秉坤、金兆龙,率领下首先起义,武汉三镇全部光复。历史上称这次革命
为“辛亥革命”。
(三).中华民国成立
1.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告中华民国成立。以五色旗为国旗,以中华民国纪元,1912年为民国元年。
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时间:1912年春。
(2)目的:限制袁世凯权力,确保民主政治。
(3)内容:①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主权在民);②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族平等);③国民有基本的自由;④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⑤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⑥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
(材料分析)
结合课文内容,阅读《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法律条文,并回答相关问题:
第一章:“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二章:“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
第三章:“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四章:“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第五章:“内阁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理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第六章:“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1)第一、二章中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哪些民主思想 (主权在民、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2)第三、四、五、六章中的权力分工体现了哪些思想 (三权分立)
(3)请根据以上问题的答案,说说你对这部宪法的评价(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出来)。(以法律的形式反封建)
(4)性质: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5)意义:《临时约法》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制度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探寻篇——悲欢辛亥革
探究二: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从君主到民主”社会转型的成功的开始,是一次成功的革命;也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是一次失败的革命。
你是如何看待的
(一)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
1、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1).原因
①袁世凯掌握了清政府实权后,对革命党人实行反革命两面手法:一面命令北洋军猛攻汉口、汉阳,以武力相威胁;一面向南京临时政府提出停战议和,进行政治讹诈。
②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列强对南京政府采取了军事威胁、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等手段,对革命政权施加压力。
③立宪派和旧官僚向革命派进攻。
④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在各种压力面前,孙中山被迫妥协退让,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可以保举他为临时大总统。
(2).过程
(1)1912年2月,清帝退位。
(2)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
(3)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落到了袁世凯手里,中华民国名存实亡。
2、辛亥革命的功绩和局限性
性质: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历史功绩:
第一、它推翻了清朝的封建反动统治,结束了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第二、它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第三、这次革命也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同时,辛亥革命也对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
局限性:
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也没有得到彻底改变。
感悟篇——光芒永闪烁
史海拾贝
感悟精神
一.孙中山先生早年学医。穷苦人求医,他不仅免收诊费还赠送药品,后来认识到“医术救人,所济有限”,决计开始从事挽救民族危亡的政治活动。
二.
秋瑾:“纵使世人并不尽知革命为何,竟让我狠心抛家弃子。我此番赴死,正为回答革命所谓何事”。
三.革命失败后,革命者脚步没有停止,又进行了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活动。
看到这些“闪烁的贝壳”你有何感想 你认为革命先辈们身上拥有哪些值得我们传承的精神品质呢
一.以天下为己任,立志振兴中华的爱国精神
二.无私无畏、忠贞奉献的精神
三.不断追求真理、锲而不舍的革命精神
知识拓展(结合空乘教学展示孙文航空救国的理念)
1923年7月,乐士文号试飞,孙中山与宋庆龄亲临现场。
1924年,在广州大沙头机场开办了航空学校。中国最早培养航空人才的摇篮。
《十年国防计划》:
62个要点中,涉及航空、飞机制造、人才培养的9项。
总结:印象篇——九州风雷动
辛亥革命的背景和过程
探寻篇——悲欢辛亥歌
多几个角度看辛亥革命
感悟篇——光芒永闪烁(共42张PPT)
警醒!警醒!
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
睁开眼吧小心看吧
那个愿臣掳自认
因为畏缩与忍让
人家骄气日盛
开口叫吧高声叫吧
这里是全国皆兵
未来强盗要侵入
最终必送命
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
睁开眼吧小心看吧
那个愿臣掳自认
因为畏缩与忍让
人家骄气日盛
开口叫吧高声叫吧
这里是全国皆兵
未来强盗要侵入
最终必送命
万里长城永不倒
千里黄河水滔滔
江山秀丽蝶彩峰岭
问我国家那像染病
冲开血路挥手上吧
要致力国家中兴
岂让国土再遭践踏
个个负起使命
万里长城永不倒
千里黄河水滔滔
江山秀丽蝶彩峰岭
问我国家那像染病
冲开血路挥手上吧
要致力国家中兴
岂让国土再遭践踏
这睡狮渐已醒
第13课
◆辛亥革命背景过程
◆多几个角度看革命
◆感悟先烈
传承精神
辛亥革命的概念
广义的辛亥革命是指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全过程
因武昌起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人们把武昌起义称为狭义的辛亥革命
为什么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要掀起一场旨在推翻清政府、建立民国的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前,
多个不平等条约中,仅从《南京条约》到《辛丑条约》的8次主要赔款,就被勒索
亿多银元,相当于1901年清政府全年财政收入的
倍。
——人民日报 2001年10月9日
500
19
16
结与国之欢心
量中华之物力
①政治基础:《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成为大势所趋。
一、辛亥革命的背景
材料一: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
1901年至1911年,全国新设立的厂矿有320多家,资本总额1亿多元,是以前三十余年的两倍多。
——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材料二:为了……缓和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慈禧太后感到再也不能照旧样式统治下去了……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内容有奖励实业;兴办新学堂,派遣留学生;改革旧军制,编练新军等。
——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①政治基础:《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成为大势所趋。
②经济基础: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迅速的发展;
③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队伍进一步壮大。
④思想基础: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⑤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一、辛亥革命的背景
最壮烈:黄花岗起义
最佳时机:四川保路同志军起义
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
一、辛亥革命的背景
二、武昌起义
8小时——从打响第一枪到占领湖广总督署只用了8小时。
41天——武汉三镇保卫战坚持41天,迎来全国十余个省区的独立。
80天——从武昌首义到中华民国建立仅有80天。
123天——从起义爆发到清帝退位历时仅123天。
一组关于武昌起义的数字
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
变局
创举
时间
临时大总统
1912年元旦
国都
孙中山
南京
国旗
五色旗
宪法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三、中华民国成立
汉
满
蒙
回
藏
自主学习
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
结合课文内容,阅读《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法律条文,并回答相关问题:
第一章:“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二章:“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
第三章:“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四章:“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第五章:“内阁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理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第六章:“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1)第一、二章中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哪些民主思想
(2)第三、四、五、六章中的权力分工体现了哪些思想
(3)请根据以上问题的答案,说说你对这部宪法的评价(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出来)。
时间
大事记
1894
兴中会成立
在东京成立
1911.4
1911.10
武昌起义,成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为都督
1912.1
政府成立
1912.2.12
宣统帝下诏退位
1912.3.10
接替孙中山在北京任临时大总统
1912.3.11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国同盟会
黄花岗起义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
袁世凯
辛亥革命大事记
各抒己见
自主探究
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从君主到民主”社会转型的成功的开始,是一次成功的革命;
也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是一次失败的革命。
你是如何看待的?
性质
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意义
(1)政治体制的变化:
(2)
生产力的发展:
(3)思想的变化:
(4)国际影响:
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1.以上材料说明了辛亥革命的局限性是什么?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材料一民国二年,某地农村百姓家的春联是:“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
材料二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2.结合课本P64探讨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清廷被迫宣布溥仪退位
孙中山辞职,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2)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破坏。
一.孙中山先生早年学医。穷苦人求医,他不仅免收
诊费还赠送药品,后来认识到“医术救人,所济有限”,
决计开始从事挽救民族危亡的政治活动。
二.
秋瑾:“纵使世人并不尽知革命为何,竟让我
狠心抛家弃子。我此番赴死,正为回答革命所谓何事”。
三.革命失败后,革命者脚步没有停止,又进行了护
国运动、护法运动等活动。
史海拾贝
感悟精神
看到这些“闪烁的贝壳”你有何感想?你认为革命先辈们身上拥有哪些值得我们传承的精神品质呢?
一.以天下为己任,立志振兴中华的爱国精神
二.无私无畏、忠贞奉献的精神
三.不断追求真理、锲而不舍的革命精神
孙中山倡导“航空救国”
知识延伸:
1923年7月,乐士文号试飞,孙中山与宋庆龄亲临现场。
宋庆龄与试飞员黄光锐一起试飞。
1924年,在广州大沙头机场开办了航空学校。中国最早培养航空人才的摇篮。
《十年国防计划》
62个要点中,涉及航空、飞机制造、人才培养的9项。
喻培伦
就义时仅25岁
林觉民
就义时仅27
岁
陆皓东
就义时仅27岁
秋瑾
就义时仅32岁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去世,他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是:“和平……奋斗……救中国。”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1894年在檀香山成立
成立时间
名称
领导人
成立地点
1894年
兴中会
孙中山
檀香山
1904年
华兴会
黄兴、宋教仁
长沙
1904年
光复会
蔡元培
上海
1906年
日知会
刘静庵
武昌
革命家吴玉章回忆说:“无论光复会也好,华兴会也好,都缺乏明确而完备的纲领,更没有严密的组织,而且都受地方性的局限,不足以领导全国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
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总理为孙中山
时间:
地点:
领导人:
刊物:
纲领:
性质:
意义:
日本东京
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
一个新的阶段
中国同盟会的建立
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孙中山
1905年
《民报》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自主学习
革命党人
任命
支持
进攻汉口、汉阳
政治讹诈
军事威胁
外交孤立
经济封锁
施压
革命阵营
清政府
袁世凯
帝国主义列强
立宪派、旧官僚
自主学习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而使汝担忧,的的非吾所忍。吾爱汝至,所以为汝谋者惟恐未尽。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独善其身。嗟夫!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汝可以模拟得之。吾今不能见汝矣!汝不能舍吾,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一恸!辛未三月廿六夜四鼓,意洞手书。
《与妻书》节选
林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