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教案+课件(34张) (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优课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教案+课件(34张) (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2-02 18:25:54

内容文字预览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欧共体形成的过程及其影响、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和条件、不结盟运动兴起及中国成为世界上的主要政治力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这一时期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比较,加深学生对我国国情的认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人类文化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1)
欧共体;(2)不结盟运动;(3)中国的振兴。
2、教学难点:了解多种力量的崛起对世界两极格局带来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回顾复习
(2014·苏锡常镇调研改编)二战结束后不久,世界就进入了以美苏对抗为主的“冷战时代”。“冷战”及其结束对欧洲,乃至世界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与苏联关系的破裂始于1947年,它在塑造美国对欧洲安全承诺的性质和范畴上发挥了关键性作用。……1944—1951年间,美国与其他先进的工业化民主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建设。战后秩序的制度化因之在范围上大大超过了以往,涵盖战后联盟间的经济稳定、贸易、金融、货币和政治、安全等关系。
——(美)约翰·伊肯伯里《大战胜利之后》
材料二
二战结束,……来自美国的新的军事消费,其影响外溢到欧洲和日本。到20世纪50年代,在大炮和黄油需求的推动下,西方的经济已经走上了一条扩展增长之路……正是苏联的马克思主义体制成了西方资本主义的救命稻草。……由于苏联控制了相当数量的中欧和东欧国家,法德之间发生争执的传统根源也就消失了,而且由于德国被分裂开来,并受到外族的控制,这也大大便利和鼓励了法德之间的合作。
——(美)戴维·卡莱欧《欧洲的未来》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在“战后秩序的制度化”方面的表现,以及苏联的表现。(5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辩证指出冷战对欧洲的影响。(2分)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2分)
【讲授】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1、背景:
【论从史出】
材料1: “现在的欧洲是什么 它是一堆瓦砾,是藏骸所,是瘟疫和仇恨的发源地。”——丘吉尔
材料2:1950西方主要国家经济实力对比(图表)
[图片1] 材料4:(1)从814年至1945年1100年间,法德之间的大仗、小仗加起来73次,这意味着每50年就打一仗。
(2)欧洲各国的联合,需要消除法国和德国之间长达几个世纪的敌对与矛盾。
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这样结合起来的联营生产意味着将来在法德之间发生战争是不可能的....... ——法国外长舒曼
材料3 :(1)二战后的西欧,面临来自东方苏联和东欧盟国的威胁,以及来自西方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
(2)“第二次世界大战留给欧洲留下的混乱,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教训: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我们就必须从起了变化的形势中作出必要的结论: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阿登纳回忆录》
【知识梳理】
①现实原因:二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经济政治中心的优势地位。
②根本原因:西欧国家在经济发展中联系日益密切,逐渐走上了联合的道路。
③政治原因:抵抗来自美苏的压力和控制。
④思想原因:欧洲有着共同的心理认同感。
⑤直接原因: 法德和解是西欧联合的关键。
2、进程:
【知识梳理】
a、1951年,西欧六国签订《巴黎和约》,建立煤钢共同体。
b、1957年,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
c、1967年,这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共体。
3、影响:
【论从史出】
材料5
:(1)美国与欧共体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GDP总额的比重(表)
国家或组织


1955



1960




1965





1970




1974
美国







36.2%


33.73%


31.27%



30.2%


24.36%
欧共体





17.54%


17.56%


18.68%



19.3%



20.12%
(2)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与欧共体的出口方面对比(图表)
国家或组织


1965-1972出口增长率




1972年在资本主义世界出口总额所占比重
美国










80%
























13.4%
欧共体








150%
























33.7%
材料6
:(1)
1974年,出任欧共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长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结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个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
(2)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不得不承认西欧的伙伴地位,表示“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并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以示对西欧的重视。
材料7:下表反映了“二战”后西欧与美国外交关系的变化情况。(表)
朝鲜战争




















第四次中东战争(1973)















伊拉克战争(2003)
(1950—1953)
参与美国组织的联合国军作战


不支持甚至批评美国中东政策




明确反对美国避开联合国对伊动武
【知识梳理】
①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②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③欧共体国家对外尽量“用一个声音说话
”,加强政治上的联合。
【讲授】二、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1、背景:
【知识梳理】
日本经济飞速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
美国
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其原因是:
1>
美国的大力扶植:一是一再削减直至免除日本对美国的战争赔款;二是原已拆迁的工业设备全部发还日本;三是向日本提供恢复生产急需的资金和物资。
2> 朝鲜战争使日本通过提供商品和劳务得到大量的特需收入,同时也为日本商品进入世界市场敞开了大门。
3>日本政府进行了民主改革,奠定了经济发展的基础。
4>日本政府制定出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一方面加强政府投资,重视教育;另一方面提出“贸易立国”、“出口第一”的口号。
合作探究:日本经济的崛起给我们什么启示
2、表现: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论从史出】
材料8:(1)各国经济增长率(%)比较(图表)
时间








日本


美国



英国




联邦德国


法国



意大利
1952—1960


8.2



2.8




2.7







7.5





4.8




5.8
1961—1970


11.2


4.1




2.8







4.8





5.8




5.6
(2)1960-1970十年里,日本工业生产水平年增长16%。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11.3%,超过美国2.69倍,英国4倍,联邦德国2.4倍;国内生产总值在1966年超过法国、1967年超过英国、1968年超过联邦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国。
材料9:<学思之窗>
20世纪80年代,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在一次演说中明确提出,“要在世界政治中加强日本的发言权,不仅增加日本作为经济大国的分量,而且增加其政治大国的分量”。
材料10:(1)日本自卫队有七个鲜为人知的“世界第一”,分别是:扫雷技术、“反潜作战”、常规潜艇、F2战斗机、高技术导弹、F15的一流飞行员和维护员
、高竞争率和优秀的教育体制
(2)“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手。……同我们在二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
3、影响:20世纪80年代,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
【活动】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知识梳理】
1、背景:
(1)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运动蓬勃发展,许多国家独立;
(2)新独立的国家为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独立,主张团结起来,相互支持。
2、标志:1961年,在南斯拉夫首都 贝尔格莱德召开有25个国家参加的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标志着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
3、内容:
(1)奉行政策:非集团, 不结盟的政策;
(2)重要任务:a、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
b、建立 国际经济新秩序。
4、影响:
(1)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
(2)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思考:不结盟运动真的不结盟吗
【讲授】课堂小结
两极格局下多极化趋势出现的表现(20C60、70S)
1、实力迅速上升:
欧共体发展、日本经济崛起、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振兴
2、实力相对下降:美国、苏联(共34张PPT)
二战后不久,世界就进入了以美苏对抗为主的“冷战时代
材料一
与苏联关系的破裂始于1947年,它在塑造美国对欧洲安全承诺的性质和范畴上发挥了关键性作用。……1944—1951年间,美国与其他先进的工业化民主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建设。战后秩序的制度化因之在范围上大大超过了以往,涵盖战后联盟间的经济稳定、贸易、金融、货币和政治、安全等关系。
——(美)约翰·伊肯伯里《大战胜利之后》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在“战后秩序的制度化”方面的表现,以及苏联的表现。(5分)
美国: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
苏联:经互会、华约
材料二
二战结束……来自美国的新的军事消费,其影响外溢到欧洲和日本。到20世纪50年代,在大炮和黄油需求的推动下,西方经济已经走上了一条扩展增长之路……由于苏联控制了相当数量的中欧和东欧国家,法德之间发生争执的传统根源也消失了,而且由于德国被分裂开,并受到外族的控制,这也大大便利和鼓励了法德之间的合作。
——(美)戴维·卡莱欧《欧洲的未来》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辩证指出冷战对欧洲的影响。2分
影响:a、推动西欧经济发展;
b、造成欧洲分裂和对峙
影响:①加剧世界紧张局势;②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爆发
(3)结合知识,回答“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2分)
中国
美国
日本
西欧
苏联
不结盟运动国家
我们在军事上曾经是第一位,甚至没有人向我们挑战,因为我们垄断着原子武器。我们那时在经济上也远远处于第一位……现在,美国不再是从经济角度来说的世界头号国家,超群的世界强国,也不再仅仅有两个超级大国,当我们从经济角度和经济潜力考虑问题时,今天世界上有五大力量,它们是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当然还有日本。
———美国总统尼克松1971年在堪萨斯城假日旅馆的讲话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走向联合的欧洲
■日本的崛起
■不结盟运动兴起
■中国的振兴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
——维克多·雨果
请思考二战后西欧是如何走向联合的?为什么能走向联合,而且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1、过程:
欧洲国家是怎样一步步走向联合的?
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签订《巴黎条约》,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法德矛盾化解。
1957年,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967年,三个共同体统称为欧洲共同体。
1993年,欧共体发展为欧盟。
合作探究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①欧洲衰落
—求发展
材料1
“现在的欧洲是什么?它是一堆瓦砾,是藏骸所,是瘟疫和仇恨的发源地。”
——丘吉尔
2、原因:
二战后的欧洲
问题1:
二战给西欧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2、原因:
①欧洲衰落
—求发展
问题2:
二战后西欧经济出现的变化?
材料2
1950西方主要国家经济实力对比
②经济发展
—促联合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2、原因:
材料3
(1)二战后的西欧,面临来自东方苏联和东欧盟国的威胁,以及来自西方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
③美苏影响
—保安全
①欧洲衰落
—求发展
问题3:
西欧国际关系中面临什么样的压力?
(2)“第二次世界大战留给欧洲留下的混乱,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教训: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我们就必须从起了变化的形势中作出必要的结论: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阿登纳回忆录》
②经济发展
—促联合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2、原因:
①欧洲衰落
—求发展
问题4:
西欧联合的关键是?
材料4
(1)从814年至1945年1100年间,法德之间的大仗、小仗加起来73次,这意味着每50年就打一仗。
④法德和解
—是关键
②经济发展
—促联合
③美苏影响
—保安全
(2)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这样结合起来的联营生产意味着将来在法德之间发生战争是不可能的.......
——法国外长舒曼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
经济发展的需要。
抵抗来自美苏的压力和控制。
欧洲有着共同的心理认同感。
2、二战后西欧为什么要走向联合?
法德的和解,是西欧联合的关键。
(1)现实原因:
(2)根本原因:
(3)政治原因:
(4)思想原因:
(5)直接原因: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3、影响:
国家或组织
1955年
1960年
1965年
1970年
1974年
美国
36.2%
33.73%
31.27%
30.2%
24.36%
欧共体
17.54%
17.56%
18.68%
19.3%
20.12%
国家或组织
1965-1972出口增长率
1972年在资本主义世界
出口总额所占比重
美国
80%
13.4%
欧共体
150%
33.7%
材料5
(1)美国与欧共体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GDP总额的比重
材料5(2)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与欧共体的出口方面对比
问题1:
材料五反映了什么?
a、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3、影响:
材料6(1)
1974年,出任欧共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长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结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个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
材料6(2)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不得不承认西欧的伙伴地位,表示“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
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并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以示对西欧的重视。
问题2:
材料六反映了什么?
a、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b、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3、影响:
材料7
下表反映了“二战”后西欧与美国外交关系的变化情况。
问题3:
材料七的变化体现了什么?
a、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b、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朝鲜战争
(1950—1953)
第四次中东战争(1973)
伊拉克战争(2003)
参与美国组织的联合国军作战
不支持甚至批评美国中东政策
明确反对美国避开联合国对伊动武
c、欧共体国家在重大国际问题上采取共同政策,加强政治上的联合。
西欧国际地位提高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3、影响:
2、原因:
1、过程:
①现实原因
②根本原因
③政治原因
④思想原因
⑤直接原因
1951→1957→1967
a、经济实力增强
b、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c、加强政治上的联合
二、日本的崛起
1964年日本举办第18届东京奥运会。
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会的标志

日本是亚洲第一个举办现代奥运会和世博会的国家。
1980年的日本
1945年的日本
出现如此巨大变化的原因何在?
给我们什么启示是什么?
1、原因:
外因
①美国帮助日本恢复经济
②朝鲜战争的“特需”收入
合作探究
内因
③日本政府进行进行民主改革
④日本政府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二、日本的崛起
1、原因:
①美国帮助日本恢复经济
②朝鲜战争的“特需”收入
③日本政府进行进行民主改革
④日本政府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日本小学生在上“生活”课
二战后日本教育的情况:
教育经费占整个政府预算的25%,居世界首位。1950年,日本的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就已达到99%。
提出“贸易立国”、“出口第一”的口号
二、日本的崛起
启示:
1、要坚持改革开放
2、要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3、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要坚持科教兴国
时间
日本
美国
英国
西德


1952—1960
8.2
2.8
2.7
7.5
4.8
5.8
1961—1970
11.2
4.1
2.8
4.8
5.8
5.6
2、表现:
材料8(1)各国经济增长率(%)比较
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材料8(2)1960-1970十年里,日本工业生产水平年增长16%。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11.3%,超过美国2.69倍,英国4倍,联邦德国2.4倍;国内生产总值在1966年超过法国、1967年超过英国、1968年超过联邦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国。
1964年日本新干线通车
日本生产的丰田(TOYOTA)跑车
二、日本的崛起
3、影响
材料9<学思之窗>
20世纪80年代,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在一次演说中明确提出,“要在世界政治中加强日本的发言权,不仅增加日本作为经济大国的分量,而且增加其政治大国的分量”。
①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材料10(1)日本自卫队有七个鲜为人知的“世界第一”,分别是:
扫雷技术、“反潜作战”、常规潜艇、F2战斗机、高技术导弹、F15的一流飞行员和维护员
、高竞争率和优秀的教育体制
二、日本的崛起
3、影响
①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②世界形势: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
美国
欧共体
1967建立
日本
80年代第二
经济大国
三足鼎立
欧共体和日本的发展,促使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
日本准航母”日向”号
材料10(2)“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手。……同我们在二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
1971年
美国总统尼克松
二、日本的崛起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非洲独立进程图
“二战”后亚洲一些国家独立形势图
结合当时的世界格局,你认为不结盟运动兴起的背景有哪些?形成标志是什么?奉行的政策和任务有哪些?影响是什么?
1、背景:
①二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许多国家独立。
②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
合作探究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不结盟运动的标志
2、形成标志
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首届不结盟国家会议会场
合作探究
时间
1961年
1964年
1996年
2009

不结盟国家
25个
47个
113个
118个
不结盟运动发展简况简表
3、内容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合作探究
非集团、不结盟
(1)政策:
(2)任务:
a、反对霸权主义;
b、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4、影响
①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
②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不结盟运动真的不结盟吗?
不结盟运动并非真的不结盟,而只是不和美苏结盟,不和与美苏两大军事集团结盟的国家结盟;不结盟不是消极的中立,而是要积极地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主张用和平共处代替“冷战”,实现全面彻底裁军。
1、含义
思考?
中国有没有加入不结盟运动?
中国一贯重视与不结盟运动的关系
“结伴不结盟”的新型合作关系


新中国建立
恢复发展
文革挫折
改革开放
和平崛起
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多极化趋势中重要的一极
四、中国的振兴
成功举办奥运会、世博会是一个国家经济、科技等实力的综合体现,同时也展现了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当然政治多极化还仅仅是一种趋势和方向,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
课堂小结
欧共体的发展
日本的崛起
不结盟运动
中国的振兴
强大的美国
强大的苏联
实力迅速上升
实力相对下降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
时间:20世纪60、70年代
1、“欧共体”形成的根本因素是(

A.联合抗衡美苏
B.生产力的发展,经济联系的加强
C.摆脱美国的控制
D.遏制共产主义的需要
B
2.《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文本用的是荷兰纸张、德
国墨水、法国印刷术,由比利时和卢森堡装订,附着
意大利制作的飘带。
A.
分别利用了各国最先进的技术
B.体现了各国间的分工合作精神
C.象征着六国的合作
D.说明文本制作工序复杂
C
3.
2005年在对欧洲联盟宪法的公决中,法国、荷兰公民先后说了“不”,这表明(

A.欧洲一体化进程由此停止
B.欧洲只能实现经济一体化
C.欧洲一体化进程复杂曲折
D.欧洲缺乏应有的协调机制
C
C
4.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要求与美国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2004年1月,日本陆上自卫队进入伊拉克,这是二战以来日本陆上自卫队首次踏上处于战争状态的外国领土。其根本原因是:
A.美苏两极格局即将瓦解
B.日本开始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
C.日本已成为经济大国
D.
日本需要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
5.
1964年第二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纲领指出:
“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是国际紧张局势和冲突的一个基本根源。”1973年第四次首脑会议号召不结盟国家要“通过有效行使反对霸权的国家主权来巩固它们的独立”,“拒绝任何形式的奴役和依附、任何干涉和压力”。材料强调不结盟运动国家(

A.把斗争矛头主要指向了霸权主义的美国
B.不满美、苏两国对第三世界的激烈争夺
C.认识到发展民族经济与争取国家独立的重要性
D.从反帝、反殖发展到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D
C
6.下列关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多极化趋势出现对世界历史发展影响表述准确的有(

①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起到抑制作用
②有可能引发新的世界大战
③有利于推动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建立
④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C
7.
1971年,为扭转外贸逆差,尼克松政府宣布了“新经济政策”,决定征收10%的进口附加税和暂停用美元兑换黄金。立即遭到日本和西欧共同体的强烈反对,在联合抗美的形势下,美国被迫同意美元贬值和取消进口税。上述材料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A.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摩擦
B.西欧、日本经济崛起,联合抵制美国的经济控制
C.日本、西欧、美国的市场竞争
D.日本.西欧.美国三足鼎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