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教案+课件(13张) (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优质课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教案+课件(13张) (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2-02 18:45:11

文档简介

第1讲
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2.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3.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考纲要求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2.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3.“文化大革命”。
4.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难点:民制建设的必要性主法和艰巨性;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激发兴趣】
以“丹书铁卷”导入
【组内合作
自学讨论】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背景、筹建、成立、意义)
2.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民主法制建设(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治的践踏(原因、表现、教训)
4.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法制、民主)
【班内交流
确定难点】
学生记录疑惑:
教师预设难点:
1.通过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2.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3.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点拨精讲
解难释疑】
1.解决学生预习中的疑惑。(组间相互解决)
2.教师预设突破的问题。
【突破1】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色
材料一
新中国初创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有两项:一是各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其中,各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主要指国体、政体、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党内民主制度等的确立。
——张荆红《建国初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评析》
材料二
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正在与时俱进,不断呈现出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材料三
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提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治,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问题:综合材料一、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色。
解析:
特色:(1)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其根本特点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2)三大政治制度构成了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
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实现人民家作主的主要形式。
政治协商制度有利于团结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方面代表。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
(3)民主政治建设的制度化、法制化。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以民主化、法制化为保障,依法治国成为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4)与时俱进,始终保持强大的生命力
本质: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当家作主。
【突破2】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问题:从全国人大和政协召开的时间来看,能否发现异常情况 这异常现象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 历史教训是什么
解析:
异常: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没有正常召开;实质:反映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遭到践踏;教训: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延伸: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①从“文革”发动的原因看,民主法制不健全是重要原因,在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下,党内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断
逐步发展,党的民主集中制以及集体领导也被削弱和破坏。
②从“文革”对民主法制践踏的后果来看,在“文革”期间安全毫无保障,社会秩序极端混乱,国家法律形同虚
设,国家政治生活及党的生活极不正常。
③民主法制建设的艰巨性还在于我国长期的封建专制传统,缺乏民主意识,长期的经济落后造成人民群众民主法制意识淡薄。
另外,世界各国推进的民主化建设的潮流也使我国的民
主法制建设更加必要
【突破3】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党和国家领导人一贯强调要依法治国。
邓小平同志说:“要通过改革,处理好法治和人治的关系。”
江泽民同志说:“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依法治国。”
胡锦涛同志说:“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习近平同志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问题:说一说国家领导人强调实行依法治国的意义
解析:
第一,实行依法治国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重要措施。
第二,实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第三,实行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第四,实行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随堂练习
当堂反馈】
国学大师钱穆说,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要实现中国的民主化,我们首先要认识和了解祖宗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智慧。在此基础上,再去认识西方的政治制度,将适合中国国情的部分移植过来。
请你概括钱穆的观点,并根据以下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近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历程是如何印证钱穆的观点的。
材料一
在古代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要维持社会的稳定与秩序……要实现文明的传承和发展,需要政府的强势介入,发挥组织和引导作用。但也要看到……在具体实践中,它往往表现为对人性的摧残,对个性自由的限制,对真理探索的阻遏。
材料二
近代中国百年政治文明发展和转型的历程是艰难曲折的……从近代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实践的破产中,中国共产党意识到:实现民主共和的理想必须与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紧密结合。
材料三
我们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既克服了三权分立模式互相扯皮、效率低下的弊端,也借鉴了它职权清晰、便于监督的优点……
解析:
观点:只有立足国情、传承中华文明、学习西方和有所创新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中国的民主化。
印证:近代资产阶级照搬西方的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三权分立制,都未真正实现政治民主化。新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既参照了中国古代政治的集中,又参照了近代中国、西方的民主法治,在传承文明、学习西方、立足国情、有所创新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
【归纳总结
科学评价】
1、总结: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阶段特征
2、评价:评选优秀小组
布置作业:《课时作业》(共13张PPT)
情境导入
激发兴趣
吴越钱王金书铁券:卿恕九死,子孙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责。
法治之下,任何人都不能心存侥幸,都不能指望法外施恩,没有免罪的“丹书铁券”,也没有“铁帽子王”。
——习近平总书记
第六单元
第一讲
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课程标准】
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2.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3.列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考纲要求】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2.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3.“文化大革命”。
4.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良好开端
发展完善


民主制度
建立中共领导的政治协商制度
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重大挫折
1949年《共同纲领》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宪法成为一纸空文,各项法律名存实亡
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没有正常召开
法律制度走向健全
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
组内合作
自学讨论
班内交流
确定难点
教师预设难点:
1.通过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2.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3.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学生记录疑惑:
【突破1】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色
问题:综合材料一、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色。
材料一 新中国初创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有两项:一是各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其中,各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主要指国体、政体、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党内民主制度等的确立
——张荆红《建国初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评析》
材料二
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正在与时俱进,不断呈现出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材料三
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提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治,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点拨精讲
解难释疑
特色:
(1)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其根本特点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2)三大政治制度构成了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
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主要形式。
政治协商制度有利于团结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方面代表。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
(3)民主政治建设的制度化、法制化。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以民主化、法制化为保障,依法治国成为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4)与时俱进,始终保持强大的生命力
本质: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当家作主。
从全国人大和政协召开的时间来看,能否发现异常情况?这异常现象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历史教训是什么?
反映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遭到践踏。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突破2】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没有正常召开
①从“文革”发动的原因看,民主法制不健全是重要原因。
②从“文革”对民主法制践踏的后果来看,国家法律形同虚
设,国家政治生活及党的生活极不正常。
③民主法制建设的艰巨性还在于我国长期的封建专制传统,民主法制意识淡薄。
另外,世界各国推进的民主化建设的潮流也使我国的民
主法制建设更加必要  
【突破2】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党和国家领导人一贯强调要依法治国。
邓小平同志说:“要通过改革,处理好法治和人治的关系。”
江泽民同志说:“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依法治国。”
胡锦涛同志说:“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习近平同志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突破3】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说一说国家领导人强调实行依法治国的意义?
第一,实行依法治国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重要措施。
第二,实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第三,实行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第四,实行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突破3】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国学大师钱穆说,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要实
现中国的民主化,我们首先要认识和了解祖宗的政治制度
和政治智慧。在此基础上,再去认识西方的政治制度,
将适合中国国情的部分移植过来。
请你概括钱穆的观点,并根据以下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近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历程是如何印证钱穆的观点的。
材料一
在古代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要维持社会的稳定与秩序……要实现文明的传承和发展,需要政府的强势介入,发挥组织和引导作用。
材料二
近代中国百年政治文明发展和转型的历程是艰难曲折的……从近代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实践的破产中,中国共产党意识到:实现民主共和的理想必须与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紧密结合。
材料三
我们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既克服了三权分立模式互相扯皮、效率低下的弊端,也借鉴了它职权清晰、便于监督的优点……
观点:只有立足国情、传承中华文明、学习西方和有所创新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中国的民主化。
印证:近代资产阶级照搬西方的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三权分立制,都未真正实现政治民主化。新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既参照了中国古代政治的集中,又参照了近代中国、西方的民主法治,在传承文明、学习西方、立足国情、有所创新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
随堂练习
当堂反馈
真理有时可能变得暗淡,但它永远不会熄灭。
——古罗马历史学家李维
归纳总结
科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