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2.5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2.5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2-02 19:55: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 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课标要求:
了解古希腊的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课标解读:
(1)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2)了解古希腊的智者学派、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主要观点 众神之神——
宙斯:世间万物的主宰。人美神维纳斯盘古开天辟地女娲炼石补天智慧女神雅典娜BC6世纪万物都是由水
形成的——泰勒斯神广义: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
其核心思想为:关心人,尤其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humanism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西方人文精神黑暗的中世纪什么是智者学派?(概念)
为什么在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会出现智者学派?(原因和背景)
研究主题及代表人物?
智者学派的主张有哪些?影响如何?(主张和影响)智者学派(BC5中叶以后)原因和背景概念课本P22 历史纵横 略1、希腊奴隶制经济繁荣—经济基础
2、城邦民主政治的发展—政治环境
3、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个人因素研究主题及代表人物主题:人和人类社会 代表:普罗泰格拉主张和影响见讲义 略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1、这句话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
2、它的局限性是什么?积极动脑积极动脑:学思之窗1、积极意义:肯定了人的价值,树立人的权威,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标准,具有人文主义思想。
2、局限性:过分强调了人的主观感受,否定了制度、法律和道德的约束力,不利于建立正常秩序和社会公德。学思之窗成果展示思想主张有哪些?
这些主张在什么背景下提出来的?
我们应该如何评价这些思想呢?美德即知识(5BC中叶以后)思想主张:1、“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2、提出“美德即知识”;
3、善是人内在的灵魂;
4、教育对美德同样重要;背景:
1、智者学派重视人的作用,但忽视道德;
2、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评价: 1、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
一 个重要表现;
2、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我的风采隐士与熊的故事 熊和隐士成了好朋友。熊看到有苍蝇来打扰隐士睡觉,很生气。它抱起一块大石头砸向落在隐士额角上的苍蝇。苍蝇飞跑了,隐士的脑袋也成了两半。这则寓言说明了什么? 克雷洛夫评论道:“殷勤过分的蠢才比任何敌人还要危险。” 没有人自愿做恶,之所以作恶是出于无知;没有知识,甚至无法去道德 -------认识你自己,知识来源于教育-------知识就是道德(或道德就是知识,或知德合一)苏格拉底的思想与智者学派 有哪些异同?Protagoras 苏格拉底的思想与智者学派有哪些异同?同:
(1)基本上是属于同一时代;
(2)智者学派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都肯定了人的价值,否认绝对权威。异:
(1)智者学派完全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过分强调人的主观感受,忽视道德追求功利。
(2)苏格拉底则强调道德哲学,提出“美德即知识”主张,认为人生的最高目标是追求正义和真理。看我们的中西对对碰vs?从哪些方面进行比较?VS(前469-399年)(前551-479年)讲义材料解析题 参考答案相似研究对象:把人、人类社会作为探究的对象。根本目的:
古希腊:发展和完善希腊的民主政治;
孔子: 巩固奴隶主贵族统治;孔子与苏格拉底主张的异同处
同: 都关注人,人与社会,因此都具有早期人文主义色彩。
异:目标上,孔子从君主统治出发,根本上是压制了人的个性发展。
而苏格拉底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权利责 任,有利于个性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进一步发展platoAristoteles如何体现的?关注焦点:人类社会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理想国》强调在自然界人类是最高级的鼓励人们理性思考小结一、智者学派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充分肯定了人的尊严和权威;苏格拉底关注人的伦理道德,提出“美德即知识”。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作业:
依据课文,归纳概括古希腊人文主义者是如何体现人文精神的?柏拉图有一天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 苏格拉底叫他到麦田走一次 要不回头地走 在途中要摘一棵最大最好的麦穗 但只可以摘一次 柏拉图觉得很容易 充满信心地出去 谁知过了半天他仍没有回去 最后,他垂头丧气出现在老师跟前诉说空手而回的原因 很难得看见一株看似不错的 却不知道是不是最好的 不得已,因为只可以摘一株 只好放弃,再看看有没有更好的 到发现已经走道尽头时 才发觉手上一棵麦穗也没有 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 ”那就是爱情!”之后又有一天,柏拉图问他的老师什么是婚姻 他的老师就叫他先到树林里 砍下一棵全树林最大,最茂盛,最适合放在家作圣诞树的树 其间同样只能砍一次,以及同样只可以向前走,不能回头 柏拉图于是照着老师的话做 这次,他带了一棵普普通通 不是很茂盛,亦不算太差的树回来 老师问他,怎么带这棵普普通通的树回来 他说:”有了上一次经验,当我走到打扮哭成还两手空空时,看到这棵树也不太差,便砍下来 免得错过了后,最后又什么也带不出来.” 老师说:这就是婚姻!” 柏拉图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