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改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京改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2-03 10:34: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感受叙述者的态度和情感色彩,理解文章的主旨,学习从多角度选材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1.筛选信息概括藤野先生的思想品格;
2.学习文章精选材料,多方面表现人物品质的手法;
3.通过感受叙述者的态度和情感色彩,理解文章的主旨。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检查学生的预习导入。
问题设计:读完文章,你觉得藤野先生有怎样的性格 从哪里看出来?
学生活动:速读文章,概括人物思想品格,筛选主要信息,概括文章内容。
明确:藤野先生给“我”的印象
生活俭朴
藤野先生为“我”添改讲义
认真、热心、没有民族偏见
藤野先生为“我”纠正解剖图
循循善诱、严格要求
藤野先生关心“我”的解剖实验
热忱、关心学生思想观念
藤野先生向“我”了解中国女人裹脚的事 尊重科学、有探索精神
设计意图:走进文本,评词析句,学会筛选主要信息,熟悉文章主要内容,为下一步学习搭建平台,为发现问题做好准备。
二、进一步学习
问题设计:鲁迅在文章37段中说“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还说“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表达了鲁迅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念和感激之情,难道仅仅是因为藤野先生为“我”添改了讲义,帮“我”纠正解剖图,关心“我”的解剖实验等这些事吗?
学生活动:
1.先概括出文章的其他内容。
明确:“我”在东京的见闻

“我”往仙台途中的见闻

“我”收到匿名信事件

“我”看电影时的见闻

“我”告别藤野先生
设计意图:让学生清晰地看到《藤野先生》的叙述者是“我“,这些内容不是直接写藤野先生的,进而思考这样选材的意图,为下一步学习做准备。
2.评词析句,通过感受叙述者的态度和情感色彩,理解问题,学习选材的妙处。
明确:《藤野先生》的叙述者是“我”,在文中,“我”对他人、对生活、对国家的态度前后有明显的变化,甚至截然相反。
区域、时间
态度
语气语调
最后的行动
在东京,初到仙台
旁观者,冷漠、挑剔的
调侃的、讽刺的
逃避,到仙台去
到仙台一年后
当事人、切身的
严肃的、坚定的
良心发现,弃医从文
从中可以看出,“我”的这一变化转折点是藤野先生对我的关心,藤野先生对“我”的热情的唤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作者才说“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还说“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这也是“我”对藤野先生充满怀念之情的原因。
三、小结:
1. “我”对藤野先生充满感激和怀念的原因进一步解说;
2. 文章从多角度选材更能体现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四、作业布置:找一找从多角度选材的文章读一读,感受它的表现力。
教学小结:
《藤野先生》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散文教什么?这是拿到课题我首先思考的问题。散文教情感,教语言,这是师傅反复强调的思想。鲁迅的散文教什么?这又是困惑我的问题。教情感,文章的情感表现在哪里?怎样表现的?教语言,鲁迅的语言堪称典范,体现在哪里呢?带着这些问题,我进行了此次教学实践。教学目标设定为通过感受叙述者的态度和情感色彩,理解文章的主旨,学习从多角度选材的写作方法。通过教学实践证明教学目标的设置是符合教学需要的。
这又是一篇写人的文章,但实际直接写到藤野先生的内容在文中仅只是一部分,还有很多内容并不直接写到藤野先生。因而就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是不是其他的内容就与藤野先生无关呢?作为大师的鲁迅为什么这样选材呢?对文章所要表现的中心思想有什么作用?因而我设计的主问题是:鲁迅在文章37段中说“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还说“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表达了鲁迅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念和感激之情,难道仅仅是因为藤野先生为“我”添改了讲义,帮“我”纠正解剖图,关心“我”的解剖实验等这些事吗?评词析句,通过感受叙述者的态度和情感色彩,理解问题,学习选材的妙处。通过教学活动,学生对文章有了深入的理解,也学习到了多角度选材更能表现中心思想的写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