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2-05 18:43: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把握诗歌的感情线索。
2、理解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诗人内心的情感。
3、体会诗人对苦难祖国的深切关注和真挚爱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
1.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学生介绍搜集的有关作者、作品的情况。
3.检查学生的诵读情况。
三、出示目标
四、新授
(一)初读感知
理清线索
l.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认真听范读。
要求:注意字音、语调、语速、重音、节奏。
2.学生自由诵读;
3.指定学生诵读,师生作简要点评;
4.小组内互相评价读;
5.全班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整首诗。
6.文中诗人的感情基调前后是一样的吗?有变化,是如何变化的?应该怎样读出这种感情的变化?
(二)研读赏析
深入探究
把全班分成四个小组,小组合作、探究,每组回答一个问题,各小组选派代表参加。
1.这首诗描写的对象很多,但我们读起来并不觉得繁杂,这是为什么?
2.“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中哪些具体的形象寄托了作者的主观情感?
3.诗中起修饰作用的词语呈现出明显的色调变化,如前半部分是冷色调,后半部分为暖色调,请找出相关词语加以分析。
4.诗中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含有丰富的意蕴,请找出你喜欢的句子加以分析。
(三)深情诵读
铭刻感动
同学们再次深情吟诵戴望舒的不朽之作《我用残损的手掌》,深切感受他切肤的沦亡之痛和深沉的爱国之情。
(四)比较阅读
拓展延伸
比较阅读戴望舒的《雨巷》,说说两首诗在感情上有何异同,并说说理由。


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默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个女郎;
她默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先做结,教师适当补充总结)
六、当堂检测
七、作业布置
1.背熟诗歌,能准确默写。
2.诗人往往把情感寄寓在具体的形象上,使抽象的心绪具有可感性。借鉴这种写法,联系生活体验,写几句富有诗意的话,抒发自己的一种感情(如“思念”
“悲伤”“欢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