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导入新课第七单元 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第16课 明朝的统治导入新课清人蒲松龄《聊斋志异》中写道:
在清朝约乾隆年间,对西蕃用兵,一个贪官趁机大肆搜刮老百姓。后来贪官和群僚们喝酒,行酒令,要求每人说一个天上的事情,再说一个对应的地上的事情,再说一个人类的事情,再说一句话。这时候,一个陌生少年突然闯进去,说: “天上有玉帝,地上有皇帝,古时候有一个洪武朱皇帝,手提三尺剑,说‘贪官剥皮’!”
贪官又气又急,叫人抓这个少年,少年化作一只鸟飞上天空,边飞边大笑不止······明太祖朱元璋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 原名重八, 后取名兴宗,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明朝开国皇帝。
朱元璋在位期间鉴于元末的混乱,对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改革。政治上废丞相,权分六部,进一步的加强了中央集权; 严惩贪官,惩治不法勋贵 ;军事上实施卫所制度,北伐残元;经济上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兴修水利,减免税赋;文化上紧抓教育,兴科举,建立国子监培养人才。经过洪武朝时期的努力,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了,史称洪武之治。学习目标
1.了解明朝的建立过程
2.了解明朝强化皇权的举措,以及对后世产生的政治影响。
3.了解八股取士的影响。一探究点:明朝的建立新课探究1368年初朱元璋应天称帝政权:明朝 年号:洪武朱元璋:明太祖1368年秋灭元明朝统治者加强君权的主要措施政治军事设立内阁(明成祖及以后)建立厂卫制度,实行恐怖专政思想文化大兴文字狱,加强思想控制一探究点:朱元璋强化皇权一胡惟庸案大捕杀 胡惟庸(?~1380),安徽定远人。1355年投奔朱元璋。1370年升至中书省参知政事,后任丞相七年。
朱元璋感到胡惟庸是极大威胁,以“擅权枉法”罪把他逮捕,并将其处死,牵连被杀的官员贵族达3万余人,史称“胡狱”。
胡惟庸被杀后,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使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皇权极大加强。明太祖朱元璋
1328.10.21~1398.6.24废除丞相制 在中央,废除了中书省和丞相,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全国军队由五军都督府统辖。在中央还设立了监督各级官吏的都察院。为帮助皇帝处理政务,明初形成内阁制度。
在地方,废除行省,设立了三司直属于中央。为监视官吏和镇压人民,明初设立了锦衣卫、东厂等特务机构。这表明封建君主专制极度的膨胀。明朝专制中央集权(标志着皇帝直接控制了朝廷的军政大权)皇 帝内阁都察院五军都督府中央地方(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三司)承宣布政使司民 政提刑按察使司刑 狱都指挥使司军 政锦衣卫 东厂 明宦官彩塑 锦衣卫是朱元璋时设立的特务机构,直属于皇帝,拥有自行侦缉、逮捕、审讯、判刑的特权。 明代是中国历史上宦官势力膨胀的朝代。从明成祖时,就利用宦官来加强统治。东厂即由宦官掌管。在明朝中后期,宦官常常左右朝政。锦衣卫印(木质)魏忠贤
1568~1627.10.19
原名李进忠
明朝末期宦官
河间肃宁(今河北肃宁)人东厂胡同 北京王府井大街北段西侧东厂胡同,因明朝永乐十八年在此设东厂署而得名。东厂是明成祖时建立的特务机构,由太监直接指挥,在这里制造了不少冤狱。 “厂卫”是东厂、西厂、锦衣卫等特务机构的合称。 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诀,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
——《稗史汇编》宋濂 宋濂(lián 1310~1381),浦江(在今浙江义乌县西北)人。明初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曾主修《元史》,后历任国子司业、侍讲学士,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宋濂很受朱元璋器重,为明代“开国文臣之首”。平生著作很多,有《宋学士文集》。一探究点:八股取士一四书五经 八股取士考生的观点,必须依据《四书章句集注》。
四书五经:儒家经典。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经》《书经》《礼记》《易经》《春秋》。《四书集注》书影(南宋·朱熹)举子看榜(程国英作)范进“中举”后发疯的惨相 八股取士危害:八股取士是明朝统治者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重要措施。它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文化的发展。 《范进中举》选自长篇小说《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
全书共56回(也有人认为最后一回非吴所作),约40万字,描写了近200个人物。
小说假托明,实际描写了康乾时期科举制度下读书人的功名和生活。课堂讨论:八股取士的危害 八股之害等于(秦朝)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秦朝)咸阳之郊所坑者。
——顾炎武《日知录·拟题》清·吴敬梓《儒林外史》书影范进“中举”后发疯的惨相八股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出题、中股、后股、束股、落下十个部分组成课堂小结明朝的统治明朝的建立朱元璋强化皇权八股取士反元农民大起义
朱元璋应天称帝,创建明朝
明军北伐,攻占大都
废丞相,权分六部
设置五军都督府
设置锦衣卫
地方上设置“三司”
科举题目选自四书五经
遵循《四书章句集注》
十部分组成八股文
随堂训练1.使皇帝直接控制朝廷军政大权的事件是
( )
A.攻占大都,元朝灭亡
B.废丞相,权分六部
C.设立内阁
D.设厂卫制度B2.下列哪些是明朝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 )
A.建立厂卫制度
B.实行八股取士
C.建立军机处
D.大兴文字狱ABD3.下列有关文字狱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目的是为加强思想控制
B.从明朝开始
C.清朝时达到顶峰
D.阻碍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B4.阅读下列顾炎武抨击八股取士的材料:
“八股之害等于(秦朝)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秦朝)咸阳之郊所坑者。”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①以上材料中所说的“焚书”和“咸阳之郊所坑者”指的是什么?
答:“焚书”是指秦始皇焚毁一切不利于他统治的书籍。
“咸阳之郊所坑者”是指秦始皇活埋反对他的儒生和方士
②你认为顾炎武对八股取士的抨击是否正确?为什么?答:正确。
①八股取士钳制和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文化;
②狭隘的排他的学习内容和程式化的文章风格,严重
地束缚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社会意识的改造和进步,
阻碍了文化事业的发展;
③考试时以朱熹的著作为主要内容,把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及不断发展的思想文化观念束缚于贫乏的内容之中,窒息了人们的思想;
④封建统治者通过八股取士向臣民撒下了一张网罗人才的大网,在这张大网之下,知识分子成为了顺从皇帝的奴仆和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