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1张PPT。第七单元 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第18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极端强化导入新课清朝军机处外景《好了歌》
人人说做皇帝好,其实皇帝也苦恼;
忠奸难辩睡不好,后宫争宠吃不消;
要是官吏选不好,贪污腐败治不了;
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难保。 难辨宰相忠奸选官制度艰难监察官员困难中央集权重要学习目标
1.了解清朝建国的基本历程。
2.了解军机处的设立及其带来的主客观结果。
3.了解文字狱的基本过程,大体理解它给社会发展带来的恶果。
4.了解清朝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大量毁书与删书的史实,感受民主自由的可贵。一探究点:清朝的建立新课探究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政权:金国 史称后金 李自成(1606-1645年) ,延安府米脂县 (今属横山县)人,明末农民起义军杰出领袖。1630年,跟随高迎祥起义。1636年被推为“闯王”。1644年建立大顺政权,并进入北京,推翻明朝,后被清军所败,在湖北九宫山遇伏身亡。闯王李自成清朝建立鼎湖当日弃人间,
破敌收京下玉关。
恸哭六军俱缟素,
冲冠一怒为红颜。
红颜流落非吾恋,
逆贼天亡自荒宴。
电扫黄巾定黑山,
哭罢君亲再相见。
— 吴伟业《圆圆曲》 节选 《圆圆曲》是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所作。诗中通过陈圆圆与吴三桂的悲欢离合,反映了明末清初的政治大事,谴责了吴三桂的行为。 1644年,李自成起义军围攻北京。起义军占领外城,崇祯出皇宫,登煤山(今景山),临死前,令周皇后等自缢,并挥剑砍伤长女,杀死幼女。在走投无路下,缢死煤山寿皇亭前的一棵槐树上。清朝入关后,顺治帝给这棵古槐定为“罪槐”,并加上了一条铁锁链。 崇祯自缢处 清朝建立清太宗皇太极
1592.11.28~1643.9.21
1627~1643在位 爱新觉罗·皇太极,太祖努尔哈赤第8子。生于赫图阿拉城(今辽宁新宾县)。1626年即汗位后,改女真族为满族;1636年,建国号为清。在位期间采取了一系列封建化的措施,为灭明和建立大清帝国奠定了基础。女真族满洲为争取汉族人民同情后金清1636年
盛京(今辽宁沈阳)称帝清世祖福临顺治帝
1638.3.15~1661.2.5
1644~1661在位
皇太极太宗文皇帝第九子天下第一关——山海关 1644年,镇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因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部下所虏,开关迎接清军。清军在山海关大败李自成农民军,随后,进入北京,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1644年清军攻入山海关
顺治帝迁都北京一探究点:军机处的设立一清世宗胤禛雍正帝
1678.12.13~1735.9.28
1722~1735在位
康熙帝第四子军机处值房雍正为军事所需建立军机处乾隆进一步加大军机处权力1791年议政王大臣会议取消1.背景: 清初,沿用明朝的官制,在中央设立内阁和六部,但保留了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议政王大臣会议严重阻碍了中央集权。 议政王大臣会议享有怎样的权力,它对皇权有威胁吗?议一议: 一切军国大事都要经过议政王大臣会议,一经决定,连皇帝也不能改变。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存在,它不仅使内阁形同虚设,最主要的是它限制了皇帝的权力。皇 帝军机处君主集权强化的标志 为加强君主集权,雍正帝设立军机处。议一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军机处的设立对君主集权的强化有什么作用? 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清代史学家赵翼2.职责: 就是说军机大臣的任务是传达、抄写皇帝的旨意,而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夹杂进去。
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握之下,等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同时,军机处在权力上是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而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
仔细观看下面图片:思考:沈阳故宫和乾清宫在建筑布局和设置上反映出什么问题?结论: 在沈阳故宫开议政王大臣会议时,皇帝坐在中间的大政殿里,处于中心位置;议事大臣还能坐在甬道两边的“十王亭”里,位置也很重要。沈阳故宫突出了皇帝的中心位置和王公大臣的重要地位。在北京的乾清宫、军机处处理军国大事时,皇帝坐在龙椅之上,军机大臣就只能跪在地上了,因此,乾清宫与军机处反映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和大臣的低下地位。辩论台 关于军机处的设立,有以下两种观点,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议一议:哪种观点正确?为什么?
观点一:军机处的设立,提高了办事效率,有好处。
观点二:设立军机处,官员们什么都得听皇帝的,他们的政治责任感和创造精神都没有了,一点好处也没有。3.评价: 军机处的设立,一方面,军国事务完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的任务只是传达和抄写皇帝的旨意,不能有任何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这样官员们什么都得听皇帝的,扼杀了他们的政治责任感和创造精神。但是,军机处的设立并不是一点好处也没有,因为它简化了办事程序,提高了办事效率。(1)基本情况:雍正时设立军机处。
(2)作用:只是皇帝的一个秘书处,无实权,形式上始终是一个临时机构的地位。
(3)影响:军机处设立后,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便于皇帝独断朝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4.总结概况:一探究点:文字狱一 1777年,江西新昌举人王锡侯删改《康熙字典》,著《字贯》。乾隆帝阅后,认为其中将孔子、康熙、乾隆的名讳并列,“此实大逆不法,为从来未有之事,罪不容诛”,遂将王家数十人在京斩首,并销毁了包括《字贯》在内的所有王氏著书。《康熙字典》《康熙字典》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徐骏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
方命厥后,奄有九有。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丁孙子。武丁孙子,武王靡不胜。
龙旂十乘,大喜是承。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
四海来假,来假祁祁。景员维河。殷受命咸宜,百禄是何。
——《诗经·商颂·玄鸟》《诗经》书影查嗣庭
维止→雍正文字狱株连族人祸及师友因诗“一把心肠论浊清”被指为侮辱清朝。胡中藻案数十人,其子碎尸枭首反对清朝统治 吕留良案300多人同情前明政权,使用南明年号。戴名世《南山集》
案70--120有攻击清朝统治者的语句,还使用南明的年号 庄廷龙《明史》案株连人数事由案名徐骏案因诗“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被指为侮辱清朝。考题:“维民所止”被指有辱圣上为“诽谤大逆” 斩首抄家死于 狱中查嗣庭案严酷荒唐的一探究点:毁书与删书一 历代统治者是如何加强思想控制的?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 在乾隆朝组织编写《四库全书》的过程中,一些不符合统治者要求的书籍被大量删除或者篡改,使我国古代文化遭受又一次大的浩劫。(1)致使不少极有价值的历史文献绝迹或失真。
(2)乾隆毁书和篡改书籍近20年,这是继秦始皇焚书坑儒以来中国古代文化遭受的又一次浩劫。影响原因: 清朝统治者为了禁锢人们的思想,强化君主专制。教训: 统治者要有博大的胸襟和宽广的胸怀,要做到怀柔、怀仁。例如,同样是编修《永乐大典》,统治者却不删不改一字。课堂小结清朝的建立与
军机处的设立
文字狱和
毁书与删书1.后金的建立(时间、建立者)
2.皇太极改女真族为满洲及改国号为清
3.清军入关
4.清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1.文字狱的定义
2.文字狱的危害
3.大量删减、篡改古典文献
4.我国古代文化遭受又一次浩劫随堂训练1.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应该是 ( )
A.特务统治的强化
B.思想控制的加强
C.文化专制的强化
D.专制集权的加强D2.清朝初年,掌握实权的是 ( )
A.内阁 B.六部
C.议政王大臣会议 D.宦官 3.清朝文字狱以哪几位皇帝在位时最残酷( )
①顺治 ②康熙 ③雍正 ④乾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CB4.下列有关文字狱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目的是为加强思想控制
B.从明朝开始
C.清朝时达到顶峰
D.阻碍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