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春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下册3 我的老师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春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下册3 我的老师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2-05 20:56: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我的老师3魏巍1、领会记叙的要素,会复述七件事 。(重点)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用几件事去表现人
物的写法。(重点)
3、词义的辨析与词语所蕴含的情意的品味。(难点)作者简介魏巍,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作者少年时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读了平民小学、高 小,勉强读了简易乡村师范。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走上了革命道路。魏巍一直生活在战士们中间,解放战争时,在行军作战的间隙写了大量诗歌。全国解放后,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长篇小说《东方》等。
《我的老师》节选自《魏巍散文集》,是作者于1956年9月29日为《教师报》所写的回忆性散文。词语积累1、? 给下面生字注音、组词。 芸 ( ) ( ) 榆 ( ) ( ) 痣 ( ) ( ) 褪 ( ) ( )
卜 ( ) ( ) 焚 ( ) ( )
鸥 ( ) ( ) 殴 ( ) ( ) ( ) ( )
yún芸芸众生yú榆 钱 zhì黑 痣tuì褪 色bǔ卜问吉凶fén焚香ōu 海 鸥殴打ōumó(mú)模模糊糊 (模 样) 模 2.解释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①???我忽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往外就走。
②我模模糊糊地回答。
迷迷糊糊:(神智或眼睛)非常模糊不清
模模糊糊:非常不分明不清楚。02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1.全文记叙了蔡老师的哪几件事?请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 2.哪几件详写?
3.哪几件略写?
4.为什么这样安排?
5.这七件事是如何贯串起来的?感情线索是什么?
6.你觉得蔡老师是怎样的一个人,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①老师假装发怒。
(表现了蔡老师的温柔、慈爱,她真爱学生。)
②老师教我们跳舞。
(表现她善于丰富课外生活,和对我的喜爱。)
③老师带我们观察蜜蜂。
(表现了她善于引导学生,丰富了我们的课外知识,是良师益友。) 七件事:④老师教我们读诗。
(表现她善于教学,培养了我的文学兴趣。)
⑤我们看老师写字,依恋老师。
(表现她受学生欢迎。)
⑥老师排除小纠纷。
(表现她的公正慈爱,对我的理解、同情与鼓励。)
⑦梦里寻师。
(表现我对老师的依恋、热爱。) 1、从详略上:详(⑥ ⑦)
略( ② ⑤ ) 较详( ① ③ ④ )
2、从时间上:在学校(课内——课外)——暑假;
3、从事情双方关系:
老师对学生的爱① ② ③ ④ ⑥
学生对老师的依恋⑤ ⑦3、试以自己的角度把这些事分类?并说明理由。 ①老师假装发怒; ??????? ?②老师教我们跳舞; ???????? ③老师带我们观察蜜蜂; ???????? ④老师教我们读诗; ???????? ⑤我看老师写字; ???????? ⑥老师排除我和同学的纠纷; ???????? ⑦我梦里寻师 这样安排,突出了老师对我们的爱,有主有从,详略得当。略写详写对同学态度对我 思考: 这七件事是如何贯串起来的?感情线索是什么 ? 记叙的七件事,始终贯穿着“爱”---老师爱学生,学生依恋老师的强烈的思想感情。
明线:
以我的老师蔡芸芝这个人物为线索
  暗线:
回忆——依恋——思念“我”的蔡老师感情为线索。本文主旨
作者在原文中以一个儿童的眼光和心理,回忆了儿时在温柔慈爱的蔡芸芝老师身边发生的几件事,表达了对老师深切的热爱、崇敬和感激之情,突出蔡老师纯洁、美好的心灵。品析课文031. 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的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大家为什么笑了?)
【答案】通过“好像”“轻轻”,把蔡老师假装发怒的样子形象的写出来了。“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是老师“处罚”的结果。充分表现了老师的慈爱,儿童的机灵,调皮,师生间的亲密。
2、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真正要打的意思。(“狡猾一词如何理解?)【答案】文中的“狡猾”是“调皮,淘气”的意思,是贬词褒用。形象的写出了我的天真神态,反映了我与蔡老师非常亲近的关系。3、我们见了他不由得就围上去。即使他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他,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答案】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的喜欢依恋之情。4、“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本文全篇用第三人称指代蔡老师,这里改用第二人称“你”,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答案】 这里人称的改变便于抒情,把作者对蔡老师至今仍怀有的思念,崇敬的思想感情充分表达出来。5.课文中有哪几处传神的细节描写?具体说说这些描写是如何传神的。
  课文中传神的细节描写有:①老师佯怒时;②老师写字时;③梦里寻师时。以①为例,四句话写四个细节:“我……一迎”,写出了儿童特有的狡猾;教鞭“轻轻”敲在石板“边上”,刻画出老师的温柔慈爱;“大伙笑了,她也笑了”两句,写出了师生之间感情的融洽,这也是“我”敢于“一迎”的原因。这些细节,惟妙惟肖地展现了“假怒”的全过程。6.课文中有哪几处真切动人的心理描写?试讨论分析。
  课文中真切动人的心理描写有:①老师佯怒后;
②“我”被小“反对派”们咒骂父亲死了后;③放假前看老师收拾行李时;④回忆梦里寻师时。以①为例,“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狡猾”的语境义是调皮、机灵,它真切地表现出一个天真淘气的孩子对老师的理解和爱戴。1.第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总起全文,引出下文,“最”字突出作者深切的思念之情。
2.第二段说“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温柔是针对什么说的,美丽又是针对什么而言的?
温柔是针对老师的心灵美说的,美丽是针对老师的外貌美说的。3.第三段哪些词语体现了老师是假装打我?
仅仅,好像,落,轻轻,敲,笑。
4.她教我们读诗对我们有什么影响?“接近文学”与“爱好文 学”两个词语位置是否可以互换?为什么?
影响深远,从我到现在仍能背诗可见。接近是爱好的前提,只有接近了,了解了,才会喜爱,所以不能互换。5.在看老师写字这一件事中,“不由得就围上去”、“默默地看”、“连她握铅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等语句表现了我们对老师怎样的感情?
深切的喜爱、崇拜之情。
6.“我不知道还值不值得提它”,到底是值还是不值?根据是什么?
值得。在老师而言是平常小事,但在我心中却影响深刻。我对老师的感情也加深了。7.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表现了我对老师的什么感情?还有哪处描写同样表现出这种感情?
深切的依恋之情。我觉得暑假漫长的反常心理。
8.“迷迷糊糊”地往外就走改成“模模糊糊”,可不可以?为什么?
不可以。“迷迷糊糊”是指说话口齿含糊不清,“模模糊糊”是指视线朦胧,看不清楚。所以不能改。9.最后一段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呼应开头,表达深切的惋惜、依恋、怀念之情。
10.文章一共写了七件事,哪些事写得详细?为什么详写?
  其材料安排由略到详(前五件事略,后两件事详),记叙节奏由快到慢,情感也越来越浓、越来越深,后两件事是我感情的深化。11.这七件小事的次序可不可以打乱?
不可以打乱。这七件小事的次序安排,是经过作者精心考虑的。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从平时到假期,全面展示了蔡老师热爱学生的美好心灵,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的依恋之情,师生感情一步步加深。既使文章结构疏密相间,更能表现出师生感情的步步加深。可见,这种次序安排是不可以随便调换的。12.讨论:有人说文章第二部分是多余的,与回忆性文章的写法不合,可以去掉,你认为呢?
  课文第二部分写出“一面”对作者的深远影响和鼓舞,他既是沉痛的悼念,又是冷静的思索。这些情真意切的抒情议论,对深化主题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所以不能去掉。? 作者在写过这篇文章以后,得知了蔡老师的音迅,准备给蔡老师写一张明信片,你能代他写一张,表达作者对蔡老师的思念、尊重、热爱之情吗? 写老师的美文的几个开头——1、“你给我一句话,就打开我一扇窗;你给我一个微笑,我就浑身是力量;你给我一个眼神,我就找到了方向。你放开双手让我遨游知识的海洋……”
2、感谢有你,使我明白宽容;感谢有你,使我明白珍惜;感谢有你,使我明白学生的使命;过去的时光虽如烟花,转瞬即逝,回忆却也最最美丽。3、水滴感激大海,因为大海让它永不干涸;花朵感激绿叶,因为绿叶使它如此艳丽;小鸟感激蓝天,因为蓝天任它自由翱翔……我感激您,因为是您让我懂得“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个道理。4、在大海上,船儿有迷失方向的时刻,是灯塔为它指明了方向;在天空中,飞机迷失了方向,是导航系统使它重新飞上正确的轨道;在我们生活中,我们也有迷失的时刻,也许他不是万能的,但是,在你需要她的时候,她就会站在你前面,挡住即将要走的弯路。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