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奇思妙想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绘画中奇异组合的表现方法,能根据写生、记忆、想象的生活物品,进行奇异组合。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想像力,表现能力及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以及认真观察、记忆的习惯和创新意识。
2学情分析
本节课面对的是六年级学生,六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美术素养,喜欢上美术课,对一些简单的创意都有所掌握。分析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达到较为成熟的层次。喜欢自由组合进行合作学习,喜欢在探究中获取知识和经验。对于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切实可行的。依据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有引导学生欣赏生活中、建筑中、广告设计中的创意,奠定他们的创作意识。并在活动中通过展示、体验与交流,感受成功带来的乐趣。
3重点难点
重点:绘画中奇思妙想的内涵及表现方法。
难点:如何将不同事物进行巧妙的重组,构成一幅有新意的画。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启发联想,揭示课题
你能把这根线条想象成什么
铁路、围巾、绳子、蛇、同学们可真会想,一根简单的曲线能变出那么多东西。板书:联想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通过联想走进奇思妙想的世界。
揭题,板书:
奇思妙想
活动2【讲授】赏图启发,探究方法
1、出示石头
这是什么 你觉得它可能出现在哪里
我们来看看你是不是跟画家想得一样。
2、出示原画《比利牛斯山之城》你刚才哇的一声,为什么哇,来说说你的感受
荒诞
不现实
这块石头漂浮在天空中
敢于想象
把生活中没有的东西画下来。
3、出示铅笔
这是什么
你能把它想象成什么 用简单的线条迅速勾勒下来。
反馈:你为什么这样画
老师给它一个方法叫添加,他这幅用到了什么方法
4、欣赏作品
接下来我们来欣赏几幅作品,看看它用了什么方法 哪些地方又带给你了新的奇思妙想
5、同学们发现了那么多方法
,下面我们来做个小游戏,看看哪个同学最会想 老师这里面有几样东西,你看看他们之间有联系吗 你能将他们巧妙地组合起来吗
大象、螺
(替换
)
苹果、蝴蝶(外形联想)
斧头、树(寓意)
板书:替换
外形联想
寓意
6、师小结:其实生活中有关或无关的事通过添加、替换、巧妙地组合都能形成奇思妙想的画面。瞧!有同学已经把自己的想法画下来了。
7、欣赏同龄人作品。
活动3【练习】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同学们是不是也心潮澎湃,特想描绘自己的奇思妙想呢
不急,把要求听清楚。
请你画一个或几个普通的事物,发挥你的奇思妙想用这些方法进行创作,看看谁的想法最奇特,最新颖。
直接勾线,外圈着色,也可以在刚才的小练习上修改。
活动4【活动】讲评
看看谁的作品最有创意,谁的妙想最奇特。
师生互评。
自我介绍作品。
活动5【活动】拓展
欣赏生活中的奇思妙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