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2-06 15:5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集体智慧】
【个人升华】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唐朝的建立和统一。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任用贤良,虚怀纳谏,推行三省六部制,发展科举制,轻徭薄赋。“贞观之治”。武则天的统治。“开元盛世”。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找出秦亡汉兴、隋亡唐兴的异同之处,并分析兴亡之间起主要作用的因素,从而培养他们正确分析历史事实的异同点,正确把握历史规律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进行简单的评价,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从中体会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到的推动作用,以及对历史杰出人物的人格品质的感悟。学习重点:“贞观之治”、武则天和“开元盛世”。学习难点:对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评价。
【学生预习指导】1.唐朝的建立者、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开创者、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分别是谁?2.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3.武则天的统治策略。4.试用辩证的观点评价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小组讨论)
教学步骤(一)导:先提问:隋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结果怎样?学生回答后让学生阅读课前提示。在农民起义过程中,隋炀帝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在隋朝统治土崩瓦解之际,群雄并起,一些隋朝官吏也乘机起兵反隋,其中就有后来建立唐朝的李渊。那么,李渊是怎样起兵的?又是怎样建立唐朝的?这些都是本课要回答的内容。
(二)学: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1.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626年李世民继位,次年改年号“贞观”,即唐太宗。2.贞观时期:①政治上,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轻刑罚;完善科举制;②经济上,减轻人民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③唐太宗个人品质:勤于政事,虚心纳谏;广纳贤才,知人善任。重用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由于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史称“贞观之治”。二、女皇帝武则天1.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2.统治策略:打击敌对官僚贵族;发展科举制,创殿试制度,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减轻人民负担,为开元盛世出现奠定了基础。三、开元盛世1.唐玄宗统治前期年号为“开元”。2.改革措施: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个人品质:前期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姚崇、宋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国力强大,史称“开元盛世”。
(三)帮:1.经过上面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在小组内讨论探究。2.P8材料研读,为什么唐太宗把君主与百姓的关系比喻成舟与水的关系?答:“君者舟也,民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原文出自《荀子·哀公》,唐太宗亲身经历了隋末农民起义推翻隋王朝的事实,认识到人民力量的强大,吸取隋亡的教训,因此他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减轻人民负担,故有此说。3.P8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你认为从哪些方面能体现出来?答:(1)政治上:勤于政事,虚心纳谏。(2)经济上:减轻人民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4.唐太宗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杀兄弑父。(拓展延伸)答: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应用辩证的、一分为二的方法进行评价,同时要分清主次。毕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唐太宗玄武门之变有违伦理道德,但更应看到他执政后开创的“贞观之治”的昌盛局面。
(四)测:1.(2016·衡阳中考)中共中央发布了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大力提倡“例行勤俭节约,严守廉洁从政”。古时候就有“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皇帝,他在魏征劝谏后,即能身体力行、持之以恒,这位皇帝是(
C
)A.隋炀帝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2.电视剧《贞观长歌》深受观众喜爱,创下很高的收视率,你认为不可能在该剧中出现的画面是(
A
)A.唐太宗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
B.虚心纳谏,广纳贤才C.精简机构,轻徭薄赋
D.击败东西突厥3.《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聊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武则天遗言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B
)A.她是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
B.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C.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
D.重用有才能的人4.贞观之治、开皇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因素是(
D
)①得人而用,政治清明
②重视农业,发展生产
③勤于朝政,励精图治
④裁汰僧尼,禁建新寺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5.(禹州中考)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唐太宗统治时期,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训,重视发展农业,减轻农民赋役,注意“戒奢从简”,故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材料二 唐玄宗统治前期重用人才,提倡节俭,重视兴修水利工程 ,故出现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的局面,唐朝进入全盛时期。(1)上述材料描述了唐初出现哪两个盛世景象?答:贞观之治、开元盛世。(2)上述盛世景象的共同表现有哪些?出现的原因是什么?答:表现: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原因: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等。(3)上述盛世景象的出现,为后世统治者提供了什么宝贵的经验?答:国家若要长治久安,必须重视农业,关注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