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 三幅图描绘的嫦娥奔月的故事,据说嫦娥和后羿是夏朝时的著名人物。谁来给大家简单讲一下这个故事呢?目录概况重点:了解夏商西周的更迭过程
难点:区分禅让制与世袭制1、夏朝的建立者是谁?建立于哪一年?一、夏朝的建立禹、公元前2070年2、王位的继承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禅让制:选贤与能,天下为公
王位世袭制:父死子继、 天下为私兄终弟及4、夏朝建立,我国早期国家产生,为什么说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3、你觉得“公天下”变成“家天下”是历史在进步还是在退步?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夏朝建立了军队,设置了官职,监狱,制定了刑法,还修筑了城堡和宫殿,所以夏朝已经是一个国家。 夏朝把天下划分为“九州”进行统治;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出现了镇压人民的刑罚;统治者筑城郭以保护自己。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机器产生了。茫茫禹迹,画作九州。
——《左传》襄公四年
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左传》昭公六年
鲧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居人,此城郭之始也。
——《淮南子·原道训》河南偃师二里头夏朝宫殿遗址复原图 发掘确认宫城平面略呈长方形,面积约10.8万平方米。宫殿区内已发掘的大型建筑基址达9座。二里头遗址宫城是迄今可确认的我国最早的宫城遗迹。纵横交错的中心区道路网、方正规矩的宫城和排列有序的建筑基址群,表明二里头遗址是一处经缜密规划、布局严整的大型都邑。二里头遗址的布局开中国古代都城营建制度的先河。镶嵌十字纹方钺(yuè)·兵器陶盉(hé)·温酒器铜爵(jué)·盛酒器陶鼎(dǐng)·煮肉器二里头遗址出土文物 夏朝是我国的第一个王朝,它统治了400多年,由于最后一个王非常残暴导致了灭亡。你能写出他的名字吗? 你能说出他的暴行吗?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史记·夏本纪》
作倾宫,饰瑶台,作琼室,立玉门。——《竹书纪年》
残贼海内,赋敛无度,万民甚苦。——《韩诗外传》夏桀暴虐无道,大修宫室台榭,赋敛无度。人民在他的压榨下,非常痛苦。夏桀暴虐无道,大修宫室台榭,赋敛无度。人民在他的压榨下,非常痛苦。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
——《史记·夏本纪》
(夏桀)作倾宫,饰瑶台,作琼室,立玉门。
——《竹书纪年》
(夏桀)残贼海内,赋敛无度,万民甚苦。
——《韩诗外传》夏朝的衰落原因:夏桀的残暴统治夏桀把人当坐骑夏朝的统治约有400多年 最后一位王是夏桀(jié) 这样的暴君,人们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他?灭亡夏朝的战争叫什么战争? 约公元前16世纪,商的首领成汤联合一些部落,发动推翻夏朝统治的战争。双方大战于鸣条(今河南封丘),夏桀战败,夏朝灭亡。成汤建立起新的王朝——商朝。成汤 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边远的少数族),莫敢不来享(进贡),莫敢不来王(朝见),曰商是常(永远的主人)。
——《诗经·商颂》 商朝前期,曾经数次迁都。约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殷(今河南安阳西北)。 从此,商的都城稳定下来了,国力也日益强盛,经济、文化有了很大发展。今河南安阳 殷墟是商朝后期的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区西北小屯村一带,距今已有3300多年历史。因其出土大量的甲骨和青铜器而驰名中外。
商纣王的暴政 主要表现:第一,奢侈淫乐,荒淫无度;第二,严刑峻法,镇压人民的反抗 。三、西周的建立1、建立时间:2、建立者:3、重要战役: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牧野之战牧野之战兵力对比周武王军队4万多人商纣王军队10万多人为什么周武王能以少胜多?主观原因:
①周族逐渐发展起来,建立起政权。
②西方、南方各部族派人来助战。客观原因:
③商纣王仓促备战。
④奴隶“反戈一击”。想一想:
如果你是当时的周王,你会怎样来管理广阔的疆域?实行分封制思考:什么叫做分封制?分封的目的是什么?周王分封了哪些人做了诸侯?如果你是其中被分封的一个诸侯,你会得到什么好处?你还要尽哪些义务呢?分封制的效果如何?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小雅·北山》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论语·季氏》译文:制礼、作乐、军事征伐都由周王决定。译文:全天下的土地,都是周王的土地;在这些土地上生活的人民,都是周王的臣民。 西周的统治区比商朝更大。为控制全国广大地区,周王让自己的子弟、亲戚,以及功臣和一些古帝王的后代,在各地去建立封国。这一制度历史上称为分封制。西周初年,一共建立了71个封国,重要的有鲁、齐、燕、晋、宋等。封国的统治者为国君(一般称为诸侯)。注:古代的“封建”,政治名词,分封土地,建立国家。 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西周初年)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
——《荀子·儒效》北京一带称
燕蓟之地山东称为
齐鲁大地山西称为
三晋之地西周分封形势图王室子弟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小雅·北山》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论语·季氏》译文:制礼、作乐、军事征伐都由周王决定。译文:全天下的土地,都是周王的土地;在这些土地上生活的人民,都是周王的臣民。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古今兴亡多少事,成由勤俭败由奢。得民心者得天下······思考:夏、商的兴起和灭亡有哪些共同点?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与教训?重用贤才:汤——伊尹;周武王——姜太公
暴政导致民愤
人心所向1、“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的开始是在( )
A.禹时 B.启时
C.汤时 D.纣王时B 2、西周众多的诸侯,是通过下面的什么制度产生的?
A.奴隶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
3、商朝的最后一位王是( )。
A.夏桀 B.成汤 C.盘庚 D.商纣王4、将都城迁到殷,使商朝统治稳定下来的商王是
A.商汤 B.盘庚 C.伊尹 D.纣武丁
5、周代的贵族等级分为( )等。
A、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B、天子、卿大夫、农民、奴隶
C、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兵 D、皇帝、诸侯、卿大夫、士大铜钺 妇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也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女将,曾率军征伐夷、羌、土等方国,战功卓著。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了4件青铜钺。其中一件大钺长39.5厘米,刃宽37.5厘米,重达9千克。钺上饰双虎扑噬人头纹,还有“妇好”二字铭文。该钺并非实战兵器,而是妇好统帅权威的象征物。
十六个人殉、六只犬殉、七千个贝壳(是当时的钱)、两百多件青铜礼器(祭祀用的)、五件大青铜铎和十六件小青铜铃(乐器)、十四件青铜工具、二十七件青铜刀、个青铜镜、一百三十多件青铜兵器、两件大型青铜钺(是军中统帅权威的象征物)、四个青铜虎和虎头……
问:(1)、十六个人殉说明了什么?(奴隶悲惨)
(2)、130多件青铜兵器说明了什么?(商朝已有了强大的军队)
(3)、大型青铜钺陪葬说明了什么?(妇女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4)、妇好墓中青铜器总量达一吨半,这又说明了什么?
(商朝青铜业发达)妇好墓随葬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