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色彩风景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学生能理解色彩基础知识、冷暖变化等,通过色彩表达自我情感,提高审美认知水平。
了解体验色彩带给生活的乐趣,鼓励学生积极尝试创作,学会自我表达,自我欣赏,培养学生擅于交流,健康乐观的态度。
2重点难点
重点:1、色彩风景的色彩表现
2、色彩风景中透视规律的运用
3、色彩风景中的技法应用
难点:1、色彩风景的透视规律运用
2、色彩风景的情感表现
3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教师放映几张瓯北三小自己校园的风景图片,问同学们知道这是哪里吧
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出主题----色彩风景(出示课题)
二、讲授新课
(一)复习色彩基础知识
三原色
红黄蓝
三间色
橙紫绿
复
色
三种颜色以上调和
(二)风景写生
室外光色变化及其规律:
清晨:天空灰暗朦胧,景物被冷灰调所笼罩,当太阳升起后,光线开始向朱红转化。
上午:天空被偏黄的暖色调笼罩。
中午:光线强烈,固有色弱,色彩不鲜明且明暗反差大,光线偏冷。
下午:和上午类似。
傍晚:色彩较上午更明显,景物层次分明,天空变化丰富,色彩偏橙色,色调优美,是作画最佳时机!但由于持续时间较短,有一定难度。
1.取景
选取主要物象,确定画纸的尺幅(横幅、竖幅、方构图等),明确远、中、近景的物象关系以及天气、光线、时间的特征。
a.可以用手指来组合一个取景框
b.可以自己利用硬纸板来制作一个取景框
c.可以利用现代工具(手机拍摄或者照相机拍摄)来取景
2.构图
确定地平线、主体物的位置,以及相关景物之间的远近、左右关系,注意透视变化。起稿的工具和方法。鉴于风景的光线与冷暖随时间而变化,作画时间以1~3小时为宜。主要构图有以下几种:
a.水平线构图
b.垂直线构图
c.斜
线构图
d.还有“Z”形、“X”形、“△”形等等构图形式。
3.画大关系
铺大色调
由于风景的空间距离和冷暖变化较大,注意静物的远近虚实、冷暖关系和明部、暗部、投影的冷暖反差。
4.深入刻画与完成。
三、教师示范
可边示范边讲解注意事项,逐个讲解作画的步骤,归纳小结。
四、布置作业
临摹一幅名家的色彩风景画,也可以色彩小稿的形式表达。
五、作业展评
互评、自评、师评相结合
六、课后拓展
有时间可以三五个同学到大自然中写生去,很有意思的哦!(共29张PPT)
色彩
·
风景
色彩基本知识
1.三原色:
红、黄、蓝
2.三间色:
由三原色中某两种原色混合
橙、紫、绿
3.复
色:
原色+间色=复色
间色+间色=复色
色
环
二、风景写生
1
.室外光色变化及其规律:
清晨:天空灰暗朦胧,景物被冷灰调所笼罩,当太阳升起后,光线开始向朱红转化。
上午:天空被偏黄的暖色调笼罩。
中午:光线强烈,固有色弱,色彩不鲜明且明暗反差大,光线偏冷。
下午:和上午类似。
傍晚:色彩较上午更明显,景物层次分明,天空变化丰富,色彩偏橙色,色调优美,是作画最佳时机!但由于持续时间较短,有一定难度。
2.选景
3.构图形式:
水平线构图:
表现出平静、广阔,适当加入一定量的斜线且有一定的起伏,使画面产生变化。
垂直线构图:具有高耸、挺拔感,构图的方向性明确——向上延伸,运用时应当注意垂直线长短的变化,还要加入一定的斜线还要特别注意在构图的下方的景物,要强化处理,使画面下方也产生质量感,从而使画面上下平衡。
斜
线
构
图:
富有动感,具有较强视觉冲击力。
还有“Z”形、“X”形、“△”形等等构图形式。
4、空间的表现:透视(近大远小……)
透视关系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景物空间效果,尤其是建筑物、道路、船等物体。
透视包括形体透视和色彩透视。
形体透视:是正确运用焦点透视画出景物在不同位置产生的透视变化,包括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
平行透视:
在画面上有两个交点,在画面上向两边无限延伸。在画面上一般靠穿插、疏密排列来表现空间关系的。
成角透视:
在画面上有一个交点,在画面上像一个方向无限延伸,最终消失于一点。这就是视点,在这一点画一条水平线便是视平线。
三、欣赏名家作品
四、色彩风景的写生步骤
(1)、选景与构图。先在画面上确定视平线,将景物由远到进画出轮廓,而且还要大体去概括表现明暗关系,要注意疏密与取舍。
(2)、铺基本色。从远处天空画起,一层一层向前推着画,把明暗关系拉开。
(3)、深入刻画。一般从视觉中心处入手,进一步塑造出空间、色彩关系,使形体更加明确。
(4)、调整画面。注意画面的空间层次是否拉开,色彩变化是否和谐。树木、草丛应在整体中求丰富。
五、同学们动手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