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湘教版地理选修5同步教学课件:2.4 我国的虫灾与鼠灾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年湘教版地理选修5同步教学课件:2.4 我国的虫灾与鼠灾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7-02-07 20:18: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第四节 我国的虫灾与鼠灾一二一、我国的虫灾
1.虫灾类型。
(1)农作物害虫:主要有蝗虫、黏虫、稻飞虱、水稻纵卷叶螟等。
(2)森林害虫:主要有松毛虫、松材线虫、杨树蛀干虫、泡桐大袋蛾等。
2.蝗灾。
(1)我国蝗灾发生地区:河北、河南、山东、天津、新疆等10多个省(区、市)。
(2)危害:蝗虫对我国农作物造成的危害最为严重,对当地的农牧业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使本已脆弱的生态环境加速退化。一二(3)蝗区类型。
思考讨论蝗灾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
提示蝗灾的形成既有自然原因,如干旱的气候、湖滨阶地的地形、丰富的食物等;也有过度放牧等人为因素。在自然因素中,干旱的气候尤为重要。一二二、我国的鼠灾
1.两大危害区。
喜湿鼠类危害区、耐旱鼠类危害区。
2.鼠害的类型。
(1)农田鼠害的危害:导致粮食作物的减产或绝产,危害经济作物。
(2)草原鼠害的危害:一是使草原生产能力下降,二是破坏草原。
(3)森林鼠害。
①分布:东北和西北地区。
②危害形式:地上鼠啃食树皮及茎干部分;地下鼠啃食树干的根系。
3.危害。
不但危害农业,破坏草原,毁灭森林,而且传播疾病,对人体健康构成很大的威胁。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 我国的虫灾
材料 2013年7月中旬至8月初受晴热高温天气影响,湖南省益阳、常德、邵阳、娄底等多地发生竹蝗灾害,受灾面积从1.53万公顷增加至2.07万公顷,并有进一步扩散蔓延趋势,灾害对竹产业造成一定影响。探究一探究二结合材料探究:
(1)蝗虫灾害发生的自然条件是什么?
提示洪涝以后的水位降落和干旱,出现大量适于蝗虫生活和繁殖的荒地、草滩,容易引发蝗虫灾害。
(2)在蝗灾中,为什么危害最严重的是飞蝗?
提示由于飞蝗具有群聚和群迁习性,飞蝗常常暴食,只需片刻工夫便可把一大片庄稼吃光。
(3)我国蝗区有哪几种类型?
提示我国蝗区分为四个类型:滨湖蝗区、沿海蝗区、内涝蝗区和河泛蝗区。探究一探究二1.蝗灾的发生与分布 探究一探究二2.蝗虫危害
蝗虫对我国农作物造成的危害最为严重。如下图所示。
3.我国灭蝗的措施
我国灭蝗主要采用人工诱捕幼虫、捕杀成虫、挖防虫沟、农药灭虫、点火焚烧和投放天敌等方法。探究一探究二【例1】 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2年6月,由于持续高温,河南省黄河沿岸爆发了近10年来罕见的蝗虫灾害。河南省政府迅速制定飞机灭蝗方案,调用飞机前来灭蝗。此次灭蝗任务一直持续到7月中旬。
材料二 传统社会中,人们每遇到蝗灾时就到虫神庙中求蝗神接受人们的供品,不再吃他们的庄稼,在中国不同地区的虫神庙有不同的名称。探究一探究二(1)据图中显示的信息,说明我国蝗灾的分布特点。
(2)分析说明蝗灾和旱灾的关系。
(3)列举治理蝗灾的主要措施。
解析:蝗灾与旱灾经常链性发生,古代就有“旱蝗”的说法。图中虫神庙的分布反映了我国蝗灾的分布特点。黄河中下游地区旱涝频繁,是蝗灾重灾区。治蝗措施主要有:针对小面积发生的蝗灾,采用生物灭蝗法,或使用人工背负式喷雾器喷洒药物;对于较大面积的蝗灾,可动用喷雾车进行灭蝗。如果爆发突发性大面积的蝗灾,可采取飞机撒药措施灭蝗,另外做好蝗虫的跟踪调查和监测预警工作。探究一探究二答案:(1)黄河中下游地区最为集中;长江以南蝗灾减少,到东南沿海几乎没有。
(2)蝗灾与旱灾经常链性发生。因为在干旱少雨年份,河湖水位降低,退水区域特别适宜雌蝗产卵,使得蝗虫数量剧增,出现严重蝗灾。
(3)主要措施:人工诱捕幼虫、成虫;农药灭虫;点火焚烧和投放天敌(生物措施)等。探究一探究二拓展延伸 农作物病虫害是怎样形成的?
提示农作物病虫害形成的主要原因: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二 自然灾害的概念
材料 据调查统计,2013年我国农田鼠害发生面积2 933万公顷次,农户发生1.3亿户次,造成田间粮食损失71亿千克,农户储粮损失69亿千克。两项合计,鼠害共造成农区粮食损失140亿千克。探究一探究二结合材料探究:
(1)根据鼠类的生活习性,把我国有害鼠类危害区分为哪两大类?各分布在哪些地区?
提示一是喜湿鼠类危害区,包括我国华东和华南区的全部,东北、华北和西南区的大部,以及西北区的少数地区;二是耐旱鼠类危害区,包括我国西北区的大部、青藏高原大部,以及东北和华北区的边缘地带。
(2)根据危害的对象,鼠害分为哪几种?
提示根据危害的对象,鼠害分为农田鼠害、森林鼠害、草原鼠害等。探究一探究二(3)我国森林鼠类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其危害形式有哪些?
提示森林鼠类主要分布于东北和西北地区。森林鼠类的危害形式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地上鼠,啃食树皮及茎干部分;一类为地下鼠,主要啃食树木的根系。
(4)鼠类会造成哪些危害?
提示鼠类不但危害农业,破坏草原,毁灭森林,而且老鼠还传播鼠疫等多种疾病,对人体健康构成很大的威胁。探究一探究二1.我国鼠灾的分布、特点及危害 探究一探究二2.森林鼠害与危害 3.鼠灾的防治措施 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例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近年,洞庭湖沿岸爆发了近20年来最严重的鼠患。仅湖南省益阳市大通湖区在20天内就消灭东方田鼠达90吨。据估计,洞庭湖区共有20亿只东方田鼠。东方田鼠是洞庭湖区主要“生物杀手”之一。
(1)我国的鼠灾可分为    、    和    三种类型。洞庭湖鼠害属    ;我国主要有害鼠类分成两大危害区,洞庭湖鼠害属于    危害区。?
(2)洞庭湖区鼠害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
(3)依据所学相关知识,分析说明鼠害的主要表现。
(4)试提出防治该区鼠害的合理化建议。探究一探究二解析:鼠害的形成既有人为因素也有自然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是指当地的气候情况,人为因素主要是围湖造田和对鼠类天敌的捕杀。其中人为因素是主要因素。对于鼠害的防治措施也应结合人为因素采取相应措施。
答案:(1)农田鼠害 草原鼠害 森林鼠害 农田鼠害 喜湿鼠类
(2)①围湖造田,导致洞庭湖周围缺水,出现大面积的荒滩地,给田鼠提供繁殖空间,使田鼠繁殖加快;②人类滥捕野生动物,使鼠类天敌猫头鹰、蛇、黄鼠狼等减少。
(3)破坏农作物,破坏草原和危害林木,传播疾病,危害人体健康。
(4)退耕还湖,保护当地生物多样性;生态灭鼠,保护和饲养老鼠天敌;投放鼠药,进行药物灭鼠等。1234561.下列因素中,不是生物灾害成灾因素的是(  ) (导学号50440013)
A.气候条件 B.生态环境
C.地质条件 D.作物种类
解析:由于各地的气候条件、生态环境、作物种类和耕作栽培制度不同,生物灾害的发生、流行以致成灾都有很大的区域差异。
答案:C1234562.在我国历史上造成过重大灾难的害虫首推(  )
A.黏虫 B.松毛虫
C.蝗虫 D.天牛
解析:蝗虫是我国历史上造成危害最为严重的害虫。
答案:C1234563.蝗虫重灾区主要在(  )
A.东北平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黄淮海平原 D.珠江三角洲
解析:蝗灾多发生在气候旱涝频繁,又有大面积湖滩、海滩、河滩的地区,黄淮海平原最符合这些条件。
答案:C1234564.我国森林鼠灾发生比较严重的地区是(  )
A.东北西部、华北北部、西北
B.东南、东北、西南西部
C.东北西部、华北西部、西南
D.东北南部、华北北部、西北
解析:我国森林鼠灾发生比较严重的地区为东北西部、华北北部、西北等森林生态较差的地区。
答案:A1234565.近年来我国林业鼠害有加重趋势的原因是(  ) (导学号50440014)
A.全球气候变暖 B.全球气候变冷
C.地震灾害的增多 D.人口的快速增长
解析:我国森林鼠害加重的原因主要是气候变暖等因素。
答案:A1234566.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新网乌鲁木齐2013年7月4日电 近日,新疆阿勒泰地区青河县中蒙边境区域8万公顷草原爆发蝗灾,其中严重危害面积达到4.67万公顷。
材料二 中国飞蝗分布图。123456(1)从图中看出,东亚飞蝗主要分布在      ,对我国危害最大;蝗灾重灾区主要在         ,这说明蝗灾发生与该地区    的气候条件有关。?
(2)蝗虫会造成哪些严重的危害?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华北和华东地区是东亚飞蝗主要分布区,而黄淮海平原的农业区是蝗灾重灾区,蝗虫的发生与旱涝关系密切,这些蝗灾多发区因受不稳定夏季风的影响多旱涝灾害。第(2)题,联系教材和实际作答。
答案:(1)华北和华东地区 黄淮海平原的农业区
旱涝频繁
(2)所经之处庄稼被吃光,导致粮食颗粒无收;草场被毁,造成灾区牧草严重受损;树叶被吃光,给树木生长产生不良影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