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动手做做看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3 动手做做看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2-08 18:09: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课文,唤起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和勇于实践的意识。2.会写本课生字,认识生字。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2.使学生懂得科学家说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勇于实践,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
教学课时
  两课时。
13 动手做做看
法国科学家朗志万,有一次向几个小朋友提了一个奇怪①的问题:“一个杯②子装满了水,再③放进别的东西,水就会漫出来。如果④放进一条金鱼,却不是这样。这是为什么 ”[句导读:满满的一杯水,因多放了一样东西,水就会漫出来,而放进一条金鱼,水却不会漫出来,这确实很奇怪。]
段导读:朗志万向小朋友提出一个奇怪的问题。
一个小朋友说:“因为金鱼身上有鳞⑤
。”
另一个小朋友说:“一定是金鱼把水喝⑥下去了。”[句导读:小朋友们找原因,说明小朋友们都相信了朗志万的话。]
段导读:小朋友们针对朗志万提的问题在找原因。
伊琳娜觉得他们都没⑦说对,但自己又想不出道理来。[句导读:这句话说明伊琳娜没有相信科学家朗志万的话,可见她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她回到家里问妈妈。妈妈说:“不能光想⑧,你动手做做看!”[句导读:伊琳娜的妈妈很会教育孩子,她不是直接把答案告诉孩子,而是让孩子亲自实践,从实践中寻找答案。]
伊琳娜找来一条金鱼,把它放进一个装满水的杯子里。[句导读:伊琳娜亲自做试验了。]哎呀,和朗志万说的不一样,水漫出来了。[句导读:“哎呀”一词既表现出伊琳娜对朗志万的怀疑,又表现出伊琳娜确信被骗时的吃惊心情。]
段导读:试验结果和朗志万说的不一样,伊琳娜感到吃惊。
伊琳娜越想越生气,第二天一早就去问朗志万:“您怎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来哄骗⑨我们小朋友呢 ”[句导读:“越……越……”“一……就……”写出了伊琳娜很生气。这个句子还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伊琳娜生气的样子。]
段导读:伊琳娜很生气,去找朗志万。
朗志万听了,哈哈大笑。他说:“我不是哄骗你们。我是想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句导读:这句话写出朗志万并非真的欺骗孩子们,而是为了激发孩子们亲自操作的兴趣。]伊琳娜听懂了朗志万的话,高兴⑩地笑了。[句导读:当伊琳娜明白朗志万的真正用意时,她不生气了。]
段导读:伊琳娜明白了一个道理。




①奇怪:跟平常的不一样。


④如果:假如。

⑥喝
⑦没
⑧光想:一味地想。
⑨哄骗:欺骗。
⑩兴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从故事中受到启发,唤起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和勇于实践的意识。
课件,词语卡片。
一 激趣导入
1.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件宝贝,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对了,就是我们的双手和大脑。
2.小结: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离不开动手和动脑。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齐读课文题目)动手做做看。
二 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1)标出自然段。(2)借助拼音识字。
2.通过朗读课文,你们找到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了吗
课件出示朗志万和伊琳娜的插图,同时认读:朗志万、伊琳娜。
课件出示“妈妈”的插图。
3.“动手做做看”是谁给我们的建议 为什么要强调动手做呢 请你再读课文,思考这个问题。
三 朗读感悟
1.检查读书情况。(“动手做做看”是伊琳娜的妈妈和科学家朗志万给我们提出的建议,因为只有自己亲自动手做了,才能从实践中获得正确的答案。)
2.出示伊琳娜生气和微笑的两幅插图:伊琳娜为什么生气了 她又为什么高兴地笑了 请你带着这两个问题再读课文。
(1)找到相关的自然段,在小组内读一读。
(2)分角色演一演。
3.汇报。
(1)伊琳娜为什么生气了
学生甲:因为科学家朗志万向小朋友们提出了一个奇怪的问题,伊琳娜经过动手做,发现朗志万说的话是错误的,伊琳娜认为科学家朗志万在哄骗小朋友,所以她越想越生气。
(2)分角色朗读第1~6自然段。
(3)选几个同学演一演。
4.过渡:伊琳娜生气地责怪朗志万哄骗了他们,朗志万真的是在哄骗他们吗 结合课文说说理由。
(1)读读朗志万说的话。
(2)课件显示。
读读下面的句子,你觉得哪种说法最符合文意
①科学家讲的话,我们都应该尽可能地去试一试。
②我们要怀疑科学家讲的话。
③当我们对科学家的话有怀疑时,一定要想办法证实一下。
④我们应该好好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态度和思维方式。
(3)小结:伊琳娜明白了朗志万的话以后,高兴地笑了。
5.假如你是伊琳娜,听了朗志万的话,你可能会说什么 (举例:我明白您的意思了,今后我再遇到问题时一定要自己动手做一做,找到正确的答案。)
6.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7.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 实践活动
1.读童话故事《小马过河》,把自己读后的感受说给小朋友或爸爸妈妈听。
2.你能发现爸爸妈妈或老师说的、做的有不对的地方吗 细心观察,亲自实践,有礼貌地指出来。
  1.在预习时,让学生自己在家亲手做做这个实验,然后在课堂上说说自己看到的现象。这样就更能激发同学们动手做做看的兴趣。
2.在引导学生懂得道理时,围绕伊琳娜和朗志万的对话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运用讨论、交流、实验、评价、点拨等手段,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达到互相吸收、互相补充、互相纠正的目的。这样,学生的发言机会、锻炼机会就变多了,讨论出来的问题也就比较完整,比较详细了。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书写。
2.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性,并从中受到启发。
生字及词语卡片。
一 展示台
1.读读你学习课文后写的话。
2.读了童话故事《小马过河》后,把你的感受说给同学听听。
二 学习生字
1.出示词语卡片,认读词语。
  朗志万 伊琳娜 漫出来 鳞 哄骗 哎呀
2.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另 志 题 提 漫 朗 哄 喝 骗
3.合作识字。
在小组内讲一讲自己会认的字,读字音,再组词。
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它的。
4.全班交流汇报:说说你认识了哪些字,是怎么记住的。
5.归纳总结识字方法。
(1)换偏旁识字:慢—漫 篇—骗
(2)偏旁归类识字:哎 哄 喝
(3)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识字:朗读课文的“朗”。
(4)编字谜识字:士兵的心——志。
(5)比较识字:题—提
6.写字指导:说说你想提醒大家注意哪个字的哪一部分。
7.在书上临摹。
8.用生字口头组词。
三 朗读课文
  13 动手做做看
朗志万——装满水的杯子+金鱼水不会漫出来
伊琳娜——怀疑
目的——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是对的,鼓励小朋友动手实践
1.看拼音,写词语。
lìnɡ

ɡè(另一个) wèn
tí(问题) tí
chū(提出) hē
shuǐ(喝水)
màn
chū
lái(漫出来) lǎnɡ
zhì
wàn(朗志万) hǒnɡ
piàn(哄骗)
2.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氵漫 口哄 心志 马骗 扌提 月朗
3.按课文内容填空。
朗志万听了,哈哈大笑。他说:“我不是哄骗你们。我是想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
实践名言
人类用认识的活动去了解事物,用实践的活动去改变事物;用前者去掌握宇宙,用后者去制造宇宙。(克罗齐)
仅仅一个理论上的证明,也比五十件事实更能打动我。(狄德罗)
理论上一切争论而未决的问题,都完全由现实生活中的实践来解决。(车尔尼雪夫斯基)
理论在变为实践,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列宁)
离开革命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而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斯大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