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雷雨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8 雷雨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2-08 18:32: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要求
1.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2.会写本课生字,会认生字。3.培养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重点难点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初步认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象变化的特征。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能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培养观察能力和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教学课时
  两课时。
18 雷  雨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①地压下来。[句导读:“满天”“黑沉沉”说明天很阴,给人一种沉闷的感觉,使人透不过气来。]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句导读:“叶子一动不动”说明没有风,沉闷的天气下“蝉一声也不叫”。]
段导读:本段写天气阴沉。
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一只蜘蛛②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句导读:“树枝乱摆”“蜘蛛从网上垂下来”说明风大。“垂”字用得准确,因为蜘蛛是顺着一根蛛丝从网上逃走的,所以说“垂下来”。]
段导读:本段写刮起大风,树枝乱摆,蜘蛛逃走。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段导读:本段写出了雷雨前的闪电和雷声。
哗,哗,哗,雨下起来了。[句导读:“哗,哗……”的雨声表现了雨下得大。]
段导读:本段写下起了大雨。
雨越下越大。往窗外望去,树哇③,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段导读:本段具体写雨下得很大。
渐渐④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天亮起来了。打开窗户,清新⑤的空气迎面扑来。
段导读:本段写大雨过后天气的变化。天亮了,空气由沉闷变得清新,令人感觉很舒适。
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一条彩虹⑥挂在天空。蝉叫了。蜘蛛又坐在网上。池塘里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句导读:写出了雷雨后的景色变化。“满”说明刚才的雨下得大。“青蛙也叫起来”说明雨过天晴了。“坐”字用得好,能使人感觉到蜘蛛的悠闲和愉快。]
段导读:这段话写雷雨后的景象。




①黑沉沉:形容很黑暗(多指天色)。


④渐渐:表示程度或数量逐步缓慢增减。
⑤清新:清爽新鲜。
⑥彩虹:天空中的小水珠经日光照射发生折射和反射作用而形成的弧形彩带。
1.初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理解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培养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本课挂图,生字卡片。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老师给你们出个谜语,请你们认真听,看谁猜得又快又准。
“有位老兄脾气大,爱发怒的就数他。发起怒来大声吼,伴着成串泪珠下。”
你们猜出谜底是什么了吗 (雷雨。)雷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你们平常注意过雷雨天气吗 雷雨天是什么样的呢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雷雨》。
二 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借助生字表解决。
2.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检查,纠正字音,不认识的字问问周围的同学。
3.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要读准确。(指名读,齐读)
4.默读思考: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用序号标出来。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雷雨的
[课文共有八个自然段,是按照雷雨前(第1~3自然段)、雷雨中(第4~6自然段)、雷雨后(第7、8自然段)这样的顺序描写雷雨天气变化的。]
三 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第1自然段。(雷雨前。)
(1)结合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景象,说说雷雨前大自然是什么样。(天色昏暗、天气闷热、刮起大风、闪电、打雷。)
(2)课文是怎样向我们介绍的呢 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雷雨前有什么特点。(根据“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可看出雷雨前的特点是天色昏暗,天气闷热。)
(3)比较句子。
树上的叶子不动,蝉不叫。
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①指名读这两句话,说说这两句有什么不同。(第二句中“一动不动……一声也不叫”强调了叶子不动,蝉不叫的程度。)
②再读这两句,读出第二句应强调的地方。
(4)指名读第2自然段,说说雷雨前还有什么特点。(风大。)
你是怎么体会到风大的 (①忽然;②吹得树枝乱摆;③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从这三处可以看出风很大。“忽然”说明风来得快而急。蜘蛛逃走是因为在网上坐不住,说明风刮得猛烈。)
(5)齐读第3自然段,说说雷雨前还有什么特点。(闪电亮,雷声响。)
①比较句子,说说这两句有什么不同。
闪电亮,雷声响。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越来越”说明闪电亮的程度和雷声响的程度随着时间而加大。)
②再读这两句,读出第二句应强调的地方。
(6)齐读第1~3自然段,试着说一说雷雨前的景象。(雷雨前,天色昏暗,天气闷热,狂风大作,电闪雷鸣,预示着大雨即将来临。)
2.“哗,哗,哗,雨下起来了。”雷雨中的景象又是怎样的呢 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第4~6自然段。)
(1)出示挂图①。
这幅图描述的就是雨中的景象,谁能看着图说一说雨中是什么样子的 我们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来观察。(雷雨中,闪电更亮了,雷声更响了,雨水哗哗地下着;风更猛了,树不停地摇摆,房子和树都看不清了。)
(2)课文是怎样描写雨中景象的 指名读这一部分,说说你的体会。(雨中的情景:开始雨下得特别急,特别大,后来越下越大,窗外的一切都看不清了,最后雷雨由大到小,由急到缓。)
(3)指导朗读。(“哗,哗,哗”读得要重,停顿短一点儿,表明雨下得急,下得大。“渐渐地,渐渐地”表明雷雨由大到小,由急到缓有一段时间,要读得稍慢一些。)(指名读,学生评读。)
3.雷雨后的情景又是怎样的 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部分。(第7、8自然段。)
出示表格。
雷雨前
雷雨后
天空
蜘蛛

  (1)小组合作完成。
①出示挂图②,观察雷雨后的景象图,看看雨后的景象有什么特点。
②比较雷雨前后的景象,看看有什么不同,记录下来。
(2)小组汇报。
(雨后天亮了,空气特别清新。太阳出来了,一条彩虹挂在天空。蜘蛛又回到了网上。蝉叫了,青蛙也叫了。)
(雷雨前与雷雨后景象不同:①雨前天空黑沉沉的,雨后太阳出来了,天空挂彩虹。②雷雨前蜘蛛逃走,雷雨后蜘蛛又坐在网上。③雷雨前蝉一声也不叫,雷雨后蝉叫了。)
(3)指导朗读。
注意读出句间停顿,吐字要清晰,读出对雨过天晴后景色的赞美之情。
4.齐读课文。
四 总结
这篇课文是一篇写景的课文,生动形象地向我们介绍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不同自然景象。大自然中有许多美景需要我们去留心观察,希望同学们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养成留心观察的好习惯,随时将观察到的东西记录下来,学会写观察日记,为今后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1.引导学生体会这一课的几个动词“垂、望、挂、压、坐”。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这是有一定困难的。教师对于这些字一定要想方设法地把它变具体,比如用动作、图画等,要引导学生体会为什么作者用这个词而不用其他动词。
2.本课分为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三部分,每部分的教学方法可以不相同。雷雨前的部分让孩子说说“哪些景色写得好,为什么”;雷雨中的部分则用“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考考大家”提问;雷雨后的部分用画画的形式让学生展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3.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各不相同。让学生用对比观察的方法,认真观察各幅图,找出各种景物在雷雨前、中、后不同阶段的变化。如雷雨前、中、后的天空、小树、蝉、蜘蛛、雷、雨、闪电有怎样的变化,通过指导学生用观察对比的方法,有目的、有重点、有顺序地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朗读课文,会认本课生字,会写生字。
2.感悟课文,积累好词佳句,并学会运用。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一 复习
1.齐读课文,回忆课文内容。
2.默读课文,画出本文的生字。
二 自学生字
1.读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借助生字表认读生字,同桌互查。
3.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几个字的,把你的好方法介绍给大家。(可借助熟字记忆、熟字加部首记忆等。)
三 识字写字
1.出示会认字卡片。
  压yā乱luàn垂chuí虹hónɡ
(1)认真观察,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识记生字。
(用动作记“压”“垂”;用联想法记“乱”;用换偏旁识字法记“虹”。)
(2)联系文中词语、句子识记生字。
(3)出示卡片,指名认读,齐读。
  2.出示会写字卡片。
   垂 乱 沉 压 逃 越 阵 蝉 彩虹 蜘蛛
(1)指名读一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①读音:“垂、沉、阵、蝉、蜘、蛛”都是翘舌音,“彩”是平舌音。
②同偏旁:“虹、蝉、蜘、蛛”这四个字都有虫字旁。
③半包围结构:“压、逃、越”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
④“垂”字中间宽,上下两头窄。
(2)指导书写。
①请同学把每个字先临摹一遍。
②老师示范讲解。
彩:右边的三撇是上下排列的,起笔处要在一条垂线上,第二撇起笔处在横中线上。
蝉、虹、蜘、蛛:虫字旁的“口”上宽下窄。“蜘”的虫字旁要瘦长些。
垂:上边的撇要写得短而平,下面的横长短不同,最后一横缩短。
③学生仿写。
四 积累运用
1.用生字组词。(可组课文内的,也可组课外的。)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词句,读一读,记一记,抄一抄。
五 总结
认真识记每一个字、词,学会积累并运用。
  18 雷  雨
1.组词。
网(上网) 压(高压) 乱(乱摇乱摆)
沉(沉下来) 逃(逃走)
2.读课文,填空。
《雷雨》这篇课文共有八个自然段,课文是按照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写的。
1.雷雨
雷雨,又称雷阵雨,是夏季常常出现的伴有雷电的降雨现象。它在积雨云中形成,强烈时可出现暴雨。按其成因,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对流旺盛所致的热雷雨,常见于夏季午后,范围小而降雨时间短;另一种是冷暖空气剧烈冲突,促使暖湿空气上升而致的降雨雷雨,其范围大,降雨时间也较长。
2.居家防雷知识
(1)打雷时,要关好门窗,不要拨打、接听电话,拔掉家用电器的电源以及电话线、电视闭路线等可能将雷电引入的金属导线。
(2)在室内也要远离进户的金属水管以及跟屋顶相连的下水管,铁丝不要拉到窗户、门口。家庭使用电脑、彩电、音响、影碟机等弱电设备不要靠近外墙,雷电发生时最好不使用这些设备。
(3)雷雨季节要注意收听、收看或上网查看天气预报,有雷雨天气时尽量不要外出,并提前做好应急防范措施,避免或减少因雷击造成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