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蜜蜂引路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6 蜜蜂引路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2-08 15:01: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能领会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2.会认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区别“常常”和“往常”的意思。
重点难点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读懂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从列宁利用蜜蜂引路的故事中领会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教学课时
  两课时。
26 蜜



1922年,列宁住在莫斯科附近①的一座小山上。[句导读: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主要人物。]当②地有个养蜂的人,列宁常常③派人去请他来谈天④。[句导读:说明列宁经常深入群众。]
段导读:本段交代了时间、地点、主要人物及故事发生的背景。
有一回,列宁想找那个人谈谈怎样养蜂。可是往常⑤派去找他的人到莫斯科去了,别人都不知道他住在哪里,列宁就亲自去找。
段导读:本段主要讲列宁亲自去找养蜂人的原因:往常派去找养蜂人的人不在,别人又不知道养蜂人住哪儿。
列宁一边走一边看,发现路边的花丛⑥里有许多蜜蜂。[句导读:“一边走一边看”说明列宁做事很细心。]他仔细⑦观察⑧,只见那些蜜蜂采了蜜就飞进附近的一个园子里,园子旁边有一所小房子。列宁走到那所房子跟前,敲了敲门,开门的果然⑨就是那个养蜂的人。[句导读:经过仔细观察,列宁找到了养蜂人。]
段导读:本段主要讲列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通过蜜蜂找到了养蜂人。
养蜂的人看见列宁。惊讶⑩地说:“您好,列宁同志,是谁把您领到这儿来的 ”[句导读:养蜂人不知道列宁是怎样来的,所以惊讶。要读出吃惊的语气。]列宁笑着说:“我有向导,是您的蜜蜂把我领到这儿来的。”[句导读:“向导”指蜜蜂。因为列宁利用蜜蜂找到了养蜂人,所以列宁说蜜蜂是向导。其实,蜜蜂并不能当向导,主要是列宁认真观察的结果。]
段导读:本段主要讲列宁告诉养蜂人是蜜蜂把他带来的。




①附近:靠近某地的地方。近义词是“旁边”。
②当
③常常:经常。
④谈天:聊天儿。
⑤往常:指过去的一般的日子。

⑦仔细:认真。反义词是“马虎”。
⑧观察:观看。
⑨果然: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想的一样。
⑩惊讶:感到很奇怪。
向导:领路的人,这里指蜜蜂。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
2.通过学习课文,领会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区别“常常”和“往常”的意思。
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一 利用谜语导入
猜谜语:嗡嗡嗡,嗡嗡嗡,成群飞进百花丛,传播花粉又采蜜,个个都是爱劳动的小英雄。
你们知道这个小英雄是谁吗 (蜜蜂。)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与蜜蜂有关,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6课《蜜蜂引路》。
“引路”是什么意思 (带路。)是谁让蜜蜂引路呢 蜜蜂又是怎样引路的 我们来学习课文。
二 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同桌互读本课生字,纠正字音。
3.出示生字卡片,认读。(指名读,齐读)
4.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与同组小伙伴交流。
三 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范读课文。
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讲列宁利用蜜蜂引路,找到养蜂人的事。)
2.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呢 课文的哪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 (第1自然段。)指名读一读。(1922年,列宁住在莫斯科附近的一座小山上。)
列宁常常请养蜂人来与他谈天,说明了什么 (说明列宁经常深入群众,作调查研究。)
3.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其他学生思考:列宁找养蜂人谈什么 他为什么这一次要亲自去找 (列宁关心养蜂事业,他常常找养蜂人谈有关发展养蜂事业的事。但是往常派去找养蜂人的人不在,别人都不知道养蜂人住在哪里,列宁决定自己去。)
“往常”指什么 (过去的一般的日子。)“常常”指什么 (事情的发生不止一次。)
(2)你能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列宁这次为什么自己去吗 (因为往常派去找养蜂人的人到莫斯科去了,别人都不知道养蜂人住在哪里,所以列宁就亲自去找。)
4.学习第3自然段。
(1)围绕下面的问题,小组讨论交流。
①列宁的住处、花丛、园子、养蜂人的小房子各在什么地方
②列宁是用什么办法找到养蜂人的
③根据以上问题,画出相关词语。
(2)小组汇报,师生边讨论边画图。
①列宁住在一座小山上。(画一座山。)
②列宁一边走一边看,他看到了什么 (画路、花丛、蜜蜂。)
③蜜蜂采了蜜飞到哪儿去了 (画一个小园子。)
④园子旁边有什么 (画一所小房子。)
(3)列宁跟着蜜蜂走,结果怎样 你能找到那句话读一读吗
“果然”怎么理解 (表示事实与预料的相符合。)
(4)列宁为什么认为跟着蜜蜂走就能找到养蜂人 列宁是怎么想的 (列宁想:蜜蜂可能是养蜂人养的,蜜蜂采完蜜一定会飞回蜂房,只要朝着蜜蜂飞的方向走,就一定能找到养蜂人。)
(5)由于列宁了解花丛、蜜蜂、养蜂人之间的关系,所以从中发现线索,找到了养蜂人。(请你试着画一画路线图。)
5.学习第4自然段。
(1)列宁找到了养蜂人,他们见面后怎样了 我们来看挂图。
图上画的是谁 他们的表情怎样 养蜂人见到列宁后说了些什么 (图上画的是列宁与养蜂人。养蜂人的表情特别惊讶,他一定在问列宁是怎么找到这儿来的。)
(2)列宁是怎么回答的 “向导”指谁 为什么说是蜜蜂引的路 (列宁笑着说:“我有向导,是您的蜜蜂把我领到这儿来的。”“向导”指的是蜜蜂。因为列宁发现了蜜蜂,经过仔细观察与认真思考、分析,从中得到启发,朝着蜜蜂飞的方向走,找到了养蜂人,所以说是蜜蜂引路。)
(3)想象当时的情景,养蜂人会说些什么 (夸奖列宁了不起。)
(4)分角色朗读这一段。(用高兴、惊讶的语气读。)
四 总结
学习了这一课,你懂了什么 (列宁遇事细心观察,认真思考,作出判断,解决问题,特别值得我们学习。以后我们遇事也要多观察、多思考、多分析,想办法解决问题。)
  1.在教学的最后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蜜蜂真的会引路吗 ”让学生讨论。如果学生都认为能,教师可以启发:“如果去找别的人,蜜蜂还能引路吗 ”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把列宁这种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习惯教给学生。
2.初读课文后,教师可安排学生在纸上画出列宁找到养蜂人的路线图。学生再按图叙述,课文的内容就一目了然了。比如:列宁住在哪儿 花丛在哪儿 园子在哪儿 养蜂人的小房子在哪儿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能够正确读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积累和运用。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一 复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
2.出示会认字卡片。
  莫 斯 附 派 谈 讶
说说怎样记住这几个字。(运用前面所学的方法。)
二 学习生字
1.出示会写字卡片。
   讶 谈 派 引 列 蜂 敲 附近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指导书写。
(1)写正确。
派:右边不是“瓜”。  敲:右边不是“支”。
(2)写美观。
派:注意观察四个撇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与变化,两个平撇不宜太长,竖撇勿忘先竖后撇,右边的小撇宜短。
谈:右边是“炎”,上面的“火”字捺变成点。
3.学生仿写。
4.给生字组词。(出示词语卡片,认读)
  惊讶 谈天 派去 引路 列宁 蜜蜂 敲门 附近
指名读,齐读。
三 积累运用
1.词语积累。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画出来,与同桌交流。
2.区分“常常”与“往常”。
(1)读课后的句子,说说有什么不同。
(2)游戏:给卡片找家。
把词语卡片摘下来,放在句子中,再读一读,体会不同。
  往常 常常 经常 时常 平常
①放学后,他(经常)到篮球场打球。
②班长学习成绩非常好,他(常常)得到老师的表扬。
③我校的校车(往常)都是一个男司机开,但最近却(时常)由一个女司机开。
④他(平常)就爱运动,所以在运动会上取得了好成绩。
  本课生字较少,学习难度不大,可以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让学生初读课文时在文中标出要认读的生字,把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多读几遍,读准字音,感知字义。学完课文,再用多种方法复习巩固生字。
        26 蜜



   遇到问题解决问题
  (亲自)         (向导)
   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边走边看,发现)   (蜜蜂、蜂房、养蜂人的家)
1.看拼音,写词语。
yǐn
lù(引路)  tán
tiān(谈天)  xiànɡ
dǎo(向导)
qiāo
mén(敲门)  jīnɡ
yà(惊讶)  pài
qù(派去)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一(座)小山  一(只)蜜蜂
一(个)园子  一(所)房子
3.用直线把意思相近的词语连起来。
4.读句子,写出加点词的近义词。
(1)列宁常常请养蜂人来谈天。
常常—(经常)
谈天—(谈心)
(2)往常派去找他的人到莫斯科去了。
往常—(通常)
(3)养蜂人看见是列宁,非常惊讶。
惊讶—(惊奇)
1.列宁简介
列宁(1870~1924),原姓乌里扬诺夫。列宁是他参加革命后的笔名。列宁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布尔什维克党创立者、苏联缔造者和第一位领导人。他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列宁主义理论,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公认他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革命导师和领袖”。《时代》杂志将其列入20世纪最具影响力一百人。
  2.列宁的故事
有一次,列宁到一个地方开会。走到会场门口,被卫兵挡住了,要检查他的证件。后边走来一个留小胡子的人,向卫兵说:“这是列宁同志,快放他进去!”卫兵回答说:“我没见过列宁同志。再说,不管是谁,都要检查的,这是纪律。”列宁出示了自己的证件,卫兵一看果然是列宁,马上敬礼说:“对不起,列宁同志,耽误了您的时间,请您进会场吧!”列宁握着卫兵的手说:“我们每个人都要遵守革命的法规,卫兵同志,你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做得很对。”列宁自觉遵守纪律的行为和卫兵一丝不苟的精神,都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纪律的高度自觉性。
3.蜜蜂为什么会蜇人
蜜蜂一般不蜇人,只有感到你对它有威胁时,出于自卫才会蜇人。另外,蜜蜂不喜欢黑色的东西和酒、葱、蒜等刺激性气味,如果闻到这样的气味,蜜蜂就会生气,就会蜇人。但是蜜蜂蜇人后,自己也会死去,因此小朋友们千万不要招惹蜜蜂,以免它白白死去。
4.蜜蜂之间是怎么传递消息的
当蜜蜂发现哪里有香甜的蜂蜜可以采时,就会以跳舞的方式告诉同伴花蜜的位置。如果采蜜的地方距蜂窝一百米以内,它就会跳圆形舞;如果距离较远的话,就会跳8字形舞蹈来通知其他同伴。如果它们转了很多圆,就代表距离很近,相反,如果只转几个圆时,就是很远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