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寓言两则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7 寓言两则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2-08 15:01: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能从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2.会写本课生字,会认生字。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重点难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2.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教学课时
  两课时。




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①自己田里的禾苗长②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句导读:“巴望”“天天”写出了他希望禾苗长得快些的急切心情。]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③一点儿也没有长高。他在田边焦急④地转⑤来转去,自言自语⑥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句导读:从“焦急”“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可看出那个人确实心急。
段导读:本段主要写古时候有个人总是巴望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
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⑦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⑧,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⑨。[句导读:“终于”一词说明他想办法想了很长时间。“筋疲力尽”写他花了很大力气,累得一点儿力气都没有了。]
段导读:本段主要写那个人把禾苗往高里拔,累得筋疲力尽。
他回到家里,一边喘⑩气一边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句导读:自己做错了,还不知道,真可悲。]
段导读:本段主要写他回到家夸自己力气没白费。
他的儿子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第二天跑到田里一看,禾苗都枯死了。[句导读:不懂得禾苗生长规律,急于求成,结果事与愿违。]
段导读:本段写禾苗都枯死了。




①巴望:盼望。
②长
③好像:近义词是“仿佛”。
④焦急:着急。
⑤转
⑥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说话;独自低声说话。
⑦急忙:心里着急,行动加快。

⑨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

明白:知道;了解。




古时候有个种田人,一天,他在田里干活,忽然①看见一只野兔从树林里窜②出来。[句导读:“忽然”“窜”说明事出突然,兔子撞死在树桩上这是一件极偶然的事情。]不知怎么的,它一头撞③在田边的树桩上,死了。[句导读:“撞”说明死得很突然。]
段导读:本段讲一个种田人看见一只兔子撞死了。
种田人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捡④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句导读:“白捡”说明没费一点儿力气。“又肥又大”写出了野兔的样子。]他乐滋滋⑤地走回家去,心里想:要是每天都能捡到一只野兔,那该多好啊。[句导读:“乐滋滋”写出了他捡到兔子后心里很高兴,生动地写出了他心存侥幸,不劳而获的心理。]
段导读:本段写种田人没花一点儿力气就捡了一只野兔,心里很高兴。
从此⑥他丢下了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⑦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再也没有野兔来过,他的田里已经长满了野草,庄稼全完了。[句导读:没等来兔子,庄稼却都死了,真是得不偿失。]
段导读:本段写种田人整天等撞死的野兔,结果野兔没等到,庄稼却全完了。




①忽然:突然。
②窜:乱跑;乱逃。
③撞:运动着的物体跟别的物体猛然碰上。

⑤乐滋滋:形容因为满意而喜悦的样子。

⑦旁边:近义词是“附近”。
1.学习第一则寓言,能从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
2.学习第一则寓言中的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
3.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并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本则寓言挂图,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一 导入新课
1.用部首查字法查“寓”。
(1)认读字音。
(2)积累新词:寓言。
(3)借助拼音认读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
寓言:用假想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简单地说,寓言是借故事来说明道理的一种文章。
2.本课的两则寓言讲的是什么故事 要说明什么道理呢 我们来学习第一则寓言——《揠苗助长》。
二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借助生字表或查字典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课文,检查生字的读音,纠正字音。
3.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寓 揠 焦 费 望 算 喘 截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与同桌伙伴交流,说说怎样记住这几个字。
5.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与同桌小伙伴读一读,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小伙伴交流。
三 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指名读寓言,说说这则寓言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古时候,有个人觉得禾苗长得太慢,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从中午一直拔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结果禾苗都枯死了。)
2.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那个人觉得禾苗长得太慢 找出文中的句子或词语说一说。
“巴望”:盼望。体现出非常急切的心情。
“天天到田边去看”:特别希望自己的禾苗长快长高。
“焦急”“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可看出那个人确实很心急。
你能把那个人巴望禾苗长高的焦急心情读出来吗 (指名读一读,也可边读边做动作体会)
3.那个人想出办法来了吗 他想出了什么好办法 一起读一读。(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
“终于”说明了什么 (想办法想了很长时间。)
那个人真的那样做了吗 (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
你能把这一小段读一读吗 体会一下那个人想办法使禾苗长高,弄得筋疲力尽的辛苦。(指名读)
4.那个人虽然很累,但是他却很高兴。你能从文中找出句子读读吗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
5.结果怎么样 禾苗真的长高了吗 (禾苗都枯死了。)
6.讨论:为什么那个人费了那么多力气,但结果禾苗全枯死了呢 (因为他不懂得禾苗生长靠自己的规律,做事太急于求成。)
7.出示挂图:你想对那个人说点儿什么吗
学生甲:你太愚蠢了,做事要动脑筋思考后再做。
学生乙:你要多学习,了解事物的发展规律,不要急于求成。
8.齐读课文,体会寓意。
四 指导书写
费:笔画较多,注意上半部的笔顺:。
望:分成三部分来记,“亡”“月”“王”,“亡”的第三笔变成“”。
焦:上半部“隹”是四横,不能少写一横。
算:中间是“目”不是“日”。
五 出示词语卡片,认读
  寓言 巴望 焦急 总算 揠苗助长
六 总结
懂得的道理:做事要遵循规律,不要急于求成。
1.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这样的事,讲给大家听一听。
2.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一听。
  1.教《揠苗助长》时,要让学生抓住字词体会种田人的心情。开始时怎样,回家后怎样,还可以让学生想象,种田人看到禾苗枯死后又会怎样。这样学生们既学会了课文,又拓展了思维。
2.讲寓言就要让学生明白寓意,还要能复述故事。这是教师应该注意的地方。讲完寓言后,一定要给学生复述故事的机会,复述完后加上自己的心得体会更好。
  揠



  
好焦急    “好”办法     好辛苦    “好”结果
禾苗长得太慢把禾苗一棵一棵
往高里拔从中午一直拔
到太阳落山,
弄得筋疲力尽禾苗都
枯死了
        (不顾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
1.学习第二则寓言,能从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2.学习第二则寓言中的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
3.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把文中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挂图,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一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寓言故事《揠苗助长》,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则寓言《守株待兔》,看看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二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课文,纠正字音。
3.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守 窜 撞 桩 丢 肥 此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桌交流。
三 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范读课文,想想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古时候有个种田人,在田里干活时,忽然看见一只野兔从树林里窜出来撞在树桩上死了。种田人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捡了一只野兔。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等,再也没有野兔撞死在树桩上,田里长满了野草,庄稼全完了。)
2.那只野兔是怎样撞在树桩上的 谁能找到这一小段读一读。(忽然从树林里窜出来撞在树桩上。)
从“忽然”“窜”这两个词可看出什么 (表现了事情是意外发生的,兔子撞死在树桩上是一件极偶然的事情。)
你能读出意外的感觉吗 (指名读)
3.那个种田人看到撞死的兔子是怎么做,怎么想的呢 (种田人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他乐滋滋地走回家去,心里想:要是每天能捡到一只野兔,那该多好啊。)
你们说他能每天都能捡到野兔吗 (不能。偶然之事,却心存侥幸,想不劳而获。)
把你们体会到的说一说。
4.种田人后来是怎么做的呢 (他丢下了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
他等到了吗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他不但没等来兔子,他的田里已经长满了野草,庄稼全完了。)
5.出示挂图。看着坐在树桩旁边的种田人,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小组学习,可用分角色表演的方式去劝说那个种田人。(哪儿能有总是白捡兔子的好事啊,不劳而获只是偶然,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6.再读课文,体会寓意。
四 指导书写
守:宝盖应大一点,下面“寸”字的横不宜超过宝盖的两边。
丢:第二横要写长。
此:左半部是“止”,最后一笔是“”。
肥:左边是月字旁,右边是“巴”。
学生观察后仿写,老师指导。
五 口头组词
出示生词卡片,指名读,领读,齐读。
  守株待兔 丢下 从此 树桩 又肥又大
六 实践活动
多读一些寓言故事,召开寓言故事会。
七 总结
多读,多悟,丰富课外知识。
  1.在教学中可以这样提问:“野兔怎么会撞上树桩呢 ”在学生回答时,教师引导这只是意外的、偶然的现象,不会经常发生,下一次还不知道会不会有。这样,学生就会明白为什么等待是可笑的。
2.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或评价时,教师应抓住时机点拨,千万不可一味对孩子讲的东西表示认同,而不管学生讲什么。这样教师就被学生牵着走了,教学目的就很难实现。
3.看到图片上的种田人坐在树桩前傻傻地等,如果你是他的亲人、邻居、朋友,你会怎样劝他 让学生自由说,老师点评,使学生既能深入理解课文又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
  守



   真幸运   真敢想   真耐心   真伤悲
野兔撞树桩 每天捡一只 日出桩边等 野兔没再来
啥力也不费 野兔肥又美 日落茫然归 农田尽荒废
(真愚蠢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1.看拼音,写词语。

yán(寓言) jiāo
jí(焦急) féi
dà(肥大) shù
zhuānɡ(树桩)
cónɡ
cǐ(从此) zǒnɡ
suàn(总算) bái
fèi(白费)
2.读读想想,去掉加点的词,句子的意思和原来一样吗
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
种田人丢下了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
第一句去掉“好像”就是肯定禾苗没长高。原句是说禾苗实际在长,只是长得慢,感觉不到而已。第二句去掉“焦急地”,那个人在田边怎样转来转去就不具体了,不能表达出他急切的心情。第三句去掉“整天”,就说明不了他一天到晚在树桩旁边等,表现不出他的愚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