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求
1.培养学生对恐龙灭绝等自然界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2.会写本课生字,会认生字。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积累词语。
重点难点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并积累词语。2.培养学生对恐龙灭绝等自然界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课时
两课时。
31 恐龙的灭绝
作者:沈晨光
我们人类只有三四百万年的历史,恐龙却在地球上生活了大约①两亿年。[句导读:用列数字的方法来说明人类和恐龙在地球上生活时间的长短。]人类的历史与恐龙的历史相比,可就短②多了。[句导读:把人类的历史与恐龙的历史作比较,说明在地球上恐龙生活的时间比人类长。]但是,庞大③的恐龙为什么会消失④了呢 [句导读:这是一个设问句,提出恐龙为什么会消失的问题。]
段导读:本段主要提出恐龙为什么会消失的问题。
一种说法是,有一段时间,地球上突然变得十分寒冷⑤。恐龙没有冬眠⑥的习惯,它们不能像蛇和乌龟那样,借冬眠来躲避⑦寒冷。[句导读:本句讲恐龙不会冬眠。]
加上恐龙身上没有皮毛来保暖,它们耐不住⑧严寒,就慢慢地消失了。[句导读:本句讲恐龙身上没有皮毛来保暖,被冻死了。]
段导读:本段主要讲恐龙的灭绝原因之一——因为恐龙耐不住严寒而消失。
另一种说法是,宇宙⑨行星⑩撞上了地球,尘埃把太阳遮住了,地球上一片黑暗。因为没有阳光照射,植物大量枯萎、死亡,那些以植物为食物的恐龙和其他动物,渐渐地死去了。[句导读:本句讲没有阳光照射,植物枯萎、死亡,导致以植物为食的恐龙因饥饿而死。]随着动物的减少,食肉的恐龙找不到足够的食物,也渐渐地灭绝了。[句导读:食肉恐龙也灭绝了。]
段导读:本段讲恐龙灭绝原因之二——没有阳光,植物枯萎、动物死亡,恐龙随之灭绝。
还有其他的种种说法,比如:地球上的哺乳动物越来越多,它们经常偷吃恐龙蛋,使恐龙渐渐灭绝;[句导读:讲恐龙灭绝原因之三——恐龙蛋被偷吃,以致恐龙灭绝。]突然流行的传染病,使恐龙全部死亡;[句导读:讲恐龙灭绝原因之四——传染病导致恐龙灭绝。]全球气温下降,使恐龙蛋只能孵出雄性的小恐龙……[句导读:讲恐龙灭绝原因之五——气温下降导致恐龙灭绝。省略号表示还没说完,说明恐龙灭绝的原因还有很多。]
字
词
导
读
①大约:近义词是“大概”。
②短:反义词是“长”。
③庞大:很大。
④消失:(事物)逐渐减少以至没有。反义词是“出现”。
⑤寒冷:温度低。反义词是“温暖”。
⑥冬眠:有些动物冬季会僵卧在洞中,血液循环和呼吸非常缓慢,神经活动几乎完全停止。
⑦躲避:近义词是“逃避”。
⑧耐不住:禁受不住。
⑨宇宙:包括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的无限空间。
⑩行星:按着不同的椭圆形轨道环绕太阳运动的天体,本身不能发光,只反射太阳光。
尘埃:尘土。
黑暗:反义词是“光明”。
枯萎:干枯萎缩。近义词是“干枯”。
下降:反义词是“上升”。
段导读:本段简要说明恐龙灭绝的原因还有恐龙蛋被偷吃、传染病流行、气温下降只能孵出雄性小恐龙等。
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不能让人完全信服。所以恐龙灭绝这个谜,至今还没能解开。今天的人类只能在博物馆或者从电影和书籍中,来想象恐龙往日的辉煌了。
段导读:本段主要讲恐龙的灭绝至今还是个谜。
信服:相信并佩服。
往日:从前。
辉煌:形容成绩等显著出色。
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能够读准字音。
2.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对恐龙的灭绝等自然界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愿望。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积累词语。
教学挂图,生字卡片,词语卡片,有关恐龙的音像片。
一 导入新课
1.播放有关恐龙的音像片,激发学生了解和研究恐龙的兴趣。
你对恐龙还有哪些了解 可以向大家介绍一下。(看挂图)
2.你想知道恐龙灭绝的原因吗 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中是怎样说的。(出示课文题目:恐龙的灭绝)
二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桌互读课文,纠正字音。
3.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检查认读情况。
恐龙 人类 庞大 传染 严寒 哺乳 或者 书籍 一段
避 耐 萎 亡 肉 谜 偷 孵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桌商讨。
三 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指名分段读课文,思考: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 文中提出了几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寒冷使恐龙灭绝。另一种说法是:没有太阳光,植物枯萎,食草动物死亡,食肉的恐龙也随之灭绝。其他种种说法:恐龙蛋被偷吃;传染病流行;气温下降只能孵出雄性小恐龙……)
2.你赞同哪种说法呢
(1)选择自己赞同的说法,和与自己相同观点的伙伴组成学习小组。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选择的段落,用自己的话解释你们所赞同的观点。
(3)推选学习小组中的伙伴向大家介绍你们赞同的观点。
3.汇报学习效果。
(1)先读一读这一自然段,然后用自己的话向大家介绍。其他同学可以边听边质疑。
(2)地球突然变得寒冷与恐龙灭绝有什么关系呢 (恐龙没有冬眠的习惯,不能借冬眠躲避寒冷。再加上恐龙身上没有皮毛来保暖,耐不住严寒,就慢慢地消失了。)
(3)太阳光与恐龙的灭绝又有什么关系呢 (没有阳光照射,植物大量枯萎、死亡,那些以植物为食物的恐龙和其他动物,渐渐地死去了。随着动物的减少,食肉的恐龙也找不到足够的食物,也渐渐地灭绝了。)
(4)自由读第4自然段,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关于恐龙灭绝的其他说法。
因为地球上哺乳动物越来越多,它们经常偷吃恐龙蛋,所以恐龙渐渐灭绝了。
因为突然流行了传染病,所以恐龙全部死亡。
因为全球气温下降,恐龙蛋只能孵出雄性的小恐龙,所以恐龙渐渐灭绝了。
4.认识省略号“……”。
省略号表示还没有说完。除了以上的说法,还有其他的原因,同学们可以帮助科学家,再想出一些可能的原因,与其他人交流。
5.同学们所谈到的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又不能让人完全信服。我们一起读一读文中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长大后,你想研究恐龙灭绝的原因吗 与小组中的伙伴说说你想怎样研究。
四 积累运用
课后收集一些有关恐龙的资料、图片,在班中介绍、展示。
五 总结
恐龙的灭绝至今还是个谜,希望同学们长大后能把它解开。
1.利用多媒体出示恐龙图片,在农村可以利用恐龙的图片或模型引入课文内容,一般来说学生对恐龙很感兴趣,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
2.对文中的一些词语的理解,如“灭绝”“庞大”“严寒”等。在讲题目时可以问:灭绝是什么意思 这样一问,学生就会去思考为什么用“灭绝”而不用“死亡”。“灭绝”就是永远消失了,再也不会出现了。对“严寒”一词可以联系上文来学习,让学生理解“严寒”不是一般的寒冷,而是十分寒冷,冷极了。
3.关于朗读,可以在指名朗读后,让其他学生当小老师点评,读不好的应该怎么改正,之后教师范读。这样一来可以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有困难的地方,二来学生模仿也有重点。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
2.积累文中的好词并学会运用。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一 复习
朗读课文,圈出文中的生字,大声读一读。
二 识字写字
1.出示认读字卡片。
恐 类 庞 避 耐 萎 亡 哺 乳 偷 孵 谜 或 者 籍
(1)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说说怎样识记这些生字。(如:可把生活识字与根据生活经验理解词语结合起来。通过反复朗读识记,查字典认字,结合上下文理解。)
(3)出示词语。
遮住 偷吃 书籍 躲避 死亡 孵出 枯萎 尘埃 耐不住 庞大 哺乳 或者
2.出示会写字卡片。
亡 肉 耐 谜 传 染 类 严 寒
(1)指名读一读。
(2)指导书写。
谜:先写言字旁,再写“米”,最后写走之。 染:九缸水放在木架上。“九”别写成“丸”。
类:上半部“米”的最后一笔变成点。
寒:下面是两点。
(3)学生仿写。
(4)口头组词。(死亡 耐不住 传染 人类 严寒)
三 积累运用
1.积累课本后面“读读抄抄”的词语。
2.建议积累:庞大 躲避 尘埃 枯萎 书籍 遮住 耐不住
3.试着用上面的词语练习说话。
四 总结
学会积累,更要学会运用。
1.找朋友组成生字。
米 寸 迷 大 而 讠 专 亻
类 耐 谜 传
2.比一比,再组词。
3.连线。
地球上的条件变化 引起一些事物的变化①地球变得十分寒冷
①偷吃恐龙蛋②宇宙行星撞上地球
②恐龙耐不住严寒③地球上哺乳动物增多
③尘埃遮住太阳,动植物大量死亡④全球气温下降
④不能孵出雌性的恐龙
教案节选
(1)谈话导入,突破朗读难点
①看老师写两个字。(板书:恐龙)“恐”是后鼻音,要读准。
②你了解恐龙的哪些知识呢
(渗透“食肉的恐龙”和“以植物为食物的恐龙”相关知识,并读好两个词组。)
③现在,地球上还能见到活恐龙吗 为什么 (板书:灭绝)
④恐龙灭绝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课文会告诉你们许多知识,请看课文。
进行这样的教学预设修改,省去了直观形象的恐龙模型,但还是以学生感兴趣的恐龙入手,说恐龙、议恐龙,在交流中自然地渗透“食肉的恐龙”和“以植物为食物的恐龙”的知识,让学生轻松地理解并掌握了两个知识点,分散突破了朗读的难点。然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理解“灭绝”,由此导入课文,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浓厚的兴趣和探究欲望走进课文。
(2)凸现规律,进行字词教学
①(出示“死亡、枯萎、庞大、躲避、尘埃”)谁愿意领着大伙儿读一读
②请仔细读读想想每个词前后两个字的意思有什么特点 (同义字构词法。)
③哪几个自然段是写恐龙灭绝原因的 请读一读。(随机教学“孵出”“哺乳动物”。)
字词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如何让字词教学既省时又高效,需要教师花一番工夫。“死亡、枯萎、尘埃、庞大、躲避”的构词方式很特别,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不难找出规律。这样的设计,学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加深理解、强化记忆,能认识一种构词方法,省时又高效。“哺乳动物”“孵出”两词则在检查朗读时,随机启发学生联系生活、联系字形理解词义,自然又到位。
(3)品词析句,习得语言规律
如第2自然段的教学设计:
用一个词来说明恐龙灭绝的原因。(理解并板书:严寒)
仔细听老师读(故意漏读“突然”“慢慢地”,多媒体将两个词变色。)
去掉这两个词再读一读,想想意思有什么不一样。(科普文用词准确。)
再读这一段,注意读好关键词语。
语文课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要让学生学会品词析句,在语言实践中增强语言的感受能力。本课是篇科普文,用词的准确性是科普文章的一大特点。因此,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比较、感悟,体会用词的准确性,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好课文。再通过教师的故意漏读,引领学生体会、品悟用词的准确性,学生很容易发现“突然”“慢慢地”在文中的意思和作用,从而明白要关注这些词的含义,体会用词的准确性,从中培养和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又如第3自然段的设计:
恐龙灭绝的另一种说法是什么呢 默读后也用一个词来说明。
小组讨论,想想第3自然段中讲的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 (板书:星球碰撞)
分句品读感悟。
第一句:配合课本,教师用“因为……所以……”引读、学生接读。
课件出示:
宇宙行星撞上了地球。 尘埃把太阳遮住了,地球上一片黑暗。
第二句:先分后合、降低难度,读懂长句子。
课件出示:
因为没有阳光照射,植物大量枯萎、死亡,那些以植物为食物的恐龙渐渐地死去了。
因为没有阳光照射,植物大量枯萎、死亡,那些以植物为食物的其他动物渐渐地死去了。
因为没有阳光照射,植物大量枯萎、死亡,那些以植物为食物的恐龙和其他动物渐渐地死去了。
请给下面的句子标上序号,按顺序说一说“行星碰撞说”的过程。
(
)尘埃遮太阳。
(
)行星撞地球。
(
)食肉的恐龙灭绝。
(
)以植物为食物的恐龙和其他动物死去。
(
)植物枯萎、死亡。
大家听他说得是否正确清楚,语言是否科学准确。
课堂教学需要动静结合,朗读有利于培养语感,默读有利于学生思考。上述的教学设计,第一句利用多媒体,改横式排列的三个分句为竖式排列,用“因为……所以……”引读,让学生轻松地理解前因后果的逻辑关系。第二句让学生先读懂两个结构相同的分句,再合并成一句话,由易到难。按顺序说一说“行星碰撞说”,给学生创造把文本语言转化为自己语言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和读好课文的兴趣。让大家评价他说得是否科学、准确、清楚,既对说者提出了要求,同时又提高了学生的倾听能力,培养了良好的倾听习惯。小组讨论安排在充分学习文本之后进行,有序而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