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5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2-16 20:37: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要求
1.了解诗的内容,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2.认识本课生字。3.理解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诗句表达的情感。
教学课时
一课时
[1] 16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作者:高洪波
蔚(wèi)蓝色的大海,
本来是海鸥的乐园,
可是巡弋(yì)的战舰和水雷
成了不速之客,
这究竟是为什么 [2] [①最后发出疑问表达了什么 ]
段导读:这一小节用自然环境下的大海与现实加以对比,表现了因为战争破坏了大自然的安宁,人们的生活不能平静。
金黄色的沙漠,
本来是蜥(xī)蜴(yì)和甲虫的天下,
可是轰隆隆的坦克和大炮
打破了它们的梦幻,
这究竟是为什么 [3] [②用沙漠中动物和坦克大炮的对比表达出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
段导读:这一小节写了战争破坏了小动物们的安宁生活。
蓝得发黑的夜空,
本来属于星星和月亮,
可是如今频(pín)频发射的导弹
把星星的家园搅得很不安宁, [4] [③本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作用 ]
 这究竟是为什么
段导读:这一小节写了战争破坏了安宁和谐的自然环境。
绿茵(yīn)茵的草地,
本该滚动着欢乐的足球,
可是如今散落着的地雷碎片
阻挡着孩子们奔跑的脚步,
这究竟是为什么
段导读:这一小节写了战争夺去了孩子们的欢乐,表达出了作者的愤恨与不解。
  第一部分(第1~4小节):描述了战争给大自然和世界带来的种种不安宁。
[5] [④为什么作者选取了“大海”“沙漠”“夜空”“草地”,这四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
我们希望,我们祈(qí)盼——
让战火中的孩子
有一张课桌,平稳的课桌,
不被导弹的气浪掀翻!
[6] 有一间教室,洁白的教室,
免遭炸弹的弹片击穿!
和我们一样在鲜花中读书,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⑤结尾句“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有什么作用 ]
  第二部分(第5小节):作者发出了呼吁和祈盼,让战火中的孩子和我们一样读书,一样幸福。
伊拉克战争和巴以冲突中有关妇女儿童悲惨遭遇的资料及图片。
一 激情导入
维护和平,制止战争,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然而,世界上各种战争连续不断地发生,战争中平民百姓的生活状况怎样呢 请看看下面这些资料及图片。(出示幻灯片)你还知道近年来有哪些战争给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吗 (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听了这些血的事实,了解了硝烟中的平民百姓的悲惨遭遇,你又有何感想呢 让他们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吧!(出示课文题目。)
二 初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轰隆隆,在这儿读lōng
lōng 祈盼qí,不读qǐ
  2.思考:每小节诗写了什么内容
第1小节:大海是海鸥的乐园,战舰水雷却成了不速之客。
第2小节:沙漠是蜥蜴、甲虫的天下,可这里来了坦克和大炮。
第3小节:夜空属于星星和月亮,可导弹搅得它很不安宁。
第4小节:草地是小孩子的运动场,可这里散落着地雷碎片。
第5小节:希望战火中的孩子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3.针对这种人类与自然不和谐的现象,作者发出质问:“这究竟是为什么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对和平的呼唤,对战火中的人们的同情。)
三 汇报交流
四 小组朗读,交流体会
面对此情此景,你有什么感受 把感受读出来。
五 指名朗读,师生评价
六 自己朗读,体会情感
  1.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表述美好的春天,当学生沉浸在对美丽事物的遐想中时,再逐渐把残酷的战争展现给学生。这种强烈的反差,可以使学生产生痛惜、愤恨之情,充分感受到战争的残酷。
2.教师可通过四个连续的“再也不是”的引读,将美景与战争的场面重现在学生的面前。此时此刻,痛惜、伤感、愤恨、惋惜、难过等多样的情感在学生的心间升腾,使学生的情感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1.填上合适的词语。
(一望无际)的大海  (月朗星稀)的夜空
(广阔无垠)的沙漠  (碧绿宽阔)的草地
(奇异美妙)的梦幻  (宽敞明亮)的教室
2.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填空。
战争让孩子们失去了亲人,失去了食物,失去了学校,失去了运动场,我们希望战火中的孩子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3.请你仿照第1至第4小节的写法,写一节诗,表达你对战争的控诉,对和平的渴望。
美丽的校园,
本来是我们读书的地方,
可是如今到处是断壁残垣,
炮火斩断了琅琅的读书声,
这究竟是为什么
1.战舰 战舰是一种以大口径火炮的攻击力与厚重装甲的防护力为主要诉求的高吨位海军作战舰艇。自19世纪60年代开始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直是各主要海权国家的主力舰种之一,但由于近代航空母舰和弹道导弹潜艇的出现,它已不是舰队中的主力。
2.蜥蜴 蜥蜴俗称“四脚蛇”,与蛇有密切的亲缘关系,二者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周身覆盖以表皮衍生的角质鳞片,因此也有人叫它“蛇舅母”。蜥蜴是一种常见的爬行动物,属于冷血爬虫类,大部分是靠产卵繁衍,但有些种类已进化成可直接生出幼小的蜥蜴。许多蜥蜴在遭遇敌害或受到严重干扰时,常常把尾巴断掉,断尾不停跳动吸引敌害的注意,它自己却逃之夭夭。这种现象叫做自截,是一种逃避敌害的保护性适应。自截可在尾巴的任何部位发生。尾巴断开后可再生出一条新的尾巴。我国壁虎科、蛇蜥科、蜥蜴科及石龙子科的蜥蜴,都有自截与再生能力。
3.橄榄枝为什么象征和平 这得从“诺亚方舟”的故事说起:远古时的一天,上帝发觉人类的道德意识越来越糟,几乎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于是,上帝决定用洪水把人类全部吞没。但是,上帝想到世界上总得有生物存在,就派了使者到人间仔细查访情况,以便确定准予生存的对象。当使者报告有一对叫诺亚的夫妇道德良好时,上帝就把生的权利赐给他俩,并事先通知诺亚夫妇,准备好一只方形大木船,备足干粮和饮水,并将各种动物挑选一对载于船上。很快洪水来了,世界上的生物都未能逃脱这场灾难,只有诺亚的方舟安全漂流。过了很久很久,洪水消退,远处出现了高山、岛屿、空地。诺亚夫妇十分高兴,首先将船上的一对鸽子放飞蓝天,给它们以自由。但过了不久,鸽子又飞回来了,并衔着一根翠绿色的橄榄枝。后来,人们就用鸽子和橄榄枝来象征和平。
^1
知识点详解

^2
  ①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愤慨与不解。
^3
  ②写出了战争对动物们的影响,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愤恨与不解的情感。
^4
  ③拟人。表达了自然环境也需要安宁的感情。
^5
  ④“海陆空”,暗示是整个大自然都遭到战争的破坏。
^6
  ⑤重点句解析:结尾照应了题目,表达了一种强烈的祈盼,一种制止战争、维护和平的祈盼,让饱受战争之苦的孩子们回到校园,享受春天与祥和。诗中的省略号,省去的是美好、无限的希望,用两个字概括,就是“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