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求
1.留心观察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2.了解祖国山河的独特风光。初步感受排比句的表达特点。积累描写自然风光的古诗名句。3.培养观察、交流、写作及口头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书面表达的能力。通过上网搜集图片资料,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
重点难点
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训练指导。
教学课时
三课时
1.进行“走,我们去春游”的口语交际训练。
2.培养交往及口语表达能力。
3.激发对春天景物的热爱之情。
一张多媒体幻灯片《春游活动计划表》。
一 激趣导入
同学们,春天悄悄地向我们走来,小草纷纷探出头来,柳枝抽出点点嫩芽,花儿争先吐出芬
芳……面对这样的景色,我们会不约而同地说:“走,我们去春游。”(板书:走,我们去春游)
二 交代任务
春游之前,我们要订个计划,什么时候去春游,到哪儿去春游,打算开展哪些活动,做哪些准备,这些在出发之前必须商量好。(注意:时间、地点说清楚,活动内容要围绕春游切实可行,且有一定意义。准备工作要充分,安排要细致,分工要合理。)
三 分组讨论
1.春游要结伴而行,或两三个,或四五个,或男生,或女生,或既有男生又有女生,总之几个好友相约一起去踏春,一定是件美好的事情。请你赶快去找你的好朋友,选出一个负责人,组织大家把这个春游计划制订好。(注意:主持人和大家一起,各抒己见,选出最优方案,确定好记录员和汇报员。)
2.出示:春游活动计划表。
时间
地点
活动内容
准备工作
分工
其他
四 集体汇报
1.各组汇报员汇报,其他组员可以补充,其他组认真倾听,提出建设性意见。
2.老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如活动内容是否可行,分工哪点需再完善等。
五 制订班级春游计划
同学们的春游计划制订得非常完善。既注意了活动内容的丰富多彩,又进行了合理的分工,我想按着你们的计划去春游,一定非常愉快。那么,根据各组的计划,制订班级的春游计划,该怎样安排呢 这个责任请班委担当,快速出台班内春游计划,其他同学可以分组说说。
六 班委汇报,学生评议
七 老师小结
同学们,春天多么美好,春天的游览一定非常快乐,祝愿我们的春游活动都能如愿以偿,大家都能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好,寻找到生机勃勃的春天。
1.观察校园里的一处景物,再把观察到的景物写下来。
2.培养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能力,提高表达能力。
3.激发对校园的热爱之情。
1.课前让学生对自己喜爱的一处景物进行细致观察。
2.搜集描写春景的好词佳句。
一 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每天生活在校园里,校园里的每一处景物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喜欢哪一处景物,通过你的观察,把它介绍给大家,好吗
二 明确要求
1.读习作部分,看看这次作文有哪些具体要求。(学生边读边画。)
2.交流汇报。
(1)内容:校园的一处景物。
(2)要求:
①仔细观察,按一定顺序写。②内容具体,语句通顺。③可以写别的景物或发生在校园里的难忘的事。
三 习作指导
1.回顾课文,明确写法。
(1)谈话
本单元是一组写景的课文,江南的山山水水,神奇壮观的溶洞,新疆天山的风光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学习,你认为哪些写作方法是我们这次作文可以借鉴的呢
(2)交流
抓景物特点;按一定顺序(游览顺序,方位的变化等);运用一些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用词要准确、恰当;要边描绘边融进自己的情感等。
2.确定内容,明确思路。
(1)思考
你最喜欢的景物是什么 有什么特点 (提示:色、形、姿态等)按怎样的顺序介绍
(2)组内交流,相互提出建议。
3.全班汇报,集体评议。
老师指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评议:①景物应是熟悉的、自己喜欢的以及和自己关系密切的,要突出特点。②顺序是否清晰。③景物特点是否具体,怎样才能写具体,哪些词可以调换使它们表达得更准确,怎样表达更能突出自己的喜爱之情等。
4.指导开头结尾。
(1)开头:应点明写的是什么景物,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也可以仿照《桂林山水》第2自然段的开头,通过对比来写。)
(2)结尾:应总结全文,表达出你内心的感受,可用诗句,可用感叹,可用反问,还可以自然结尾,如第3课。
四 学生写草稿,老师巡视指导
1.学习“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和“宽带网”三个部分。
2.提高创新实践能力。
3.积累描写自然风光的古诗名句。
多媒体课件,漓江的水的幻灯片。
一 我的发现
1.出示幻灯片:漓江的水真静……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2.观察句子在表达上的特点:句式、标点、读后感。
3.读“我的发现”,看看你和小林的发现一样吗
4.看看小东发现了什么,快到文中找找这样的句子,画画读读。
5.你觉得用相同的句式从不同的方面描写一个事物,读起来怎样 (有节奏,朗朗上口,有气势,加强表达效果,令人印象深刻。)
6.再找一些这样的句子读读,修改你的作文时,试着用用这种写法。
二 日积月累
1.自读诗句,读准字音,理解诗意。
2.说说你对诗句的理解,会说哪个就说哪个。
(1)大漠上一条直直的孤烟,远处河滩尽头一轮滚圆的落日。(写出了广袤的塞上风光。)
(2)夕阳下,几行红叶树映得群山也一片灿烂。
(3)群山上树叶飘落,天空因秋高而显得高远;江水也显得清澈,傍晚的月光映在江面上,犹如一道白练。(一幅高远明净的秋江暮景图。)
(4)水天相连,好像将两岸的树木送向无穷的远方;乌云挟着雨水,把重重的高山掩埋了一半。
(5)江上起了春潮,水面与大海齐平;海面上,潮水上涨,明月也随同升起。
3.读一读,背一背。
三 宽带网
1.收集范围:祖国锦绣河山的图片资料。
2.收集途径:网上查找,报刊、杂志、图书中摘录。
3.收集整理:①进行介绍。②编辑相同内容并拟题。③班委将本次收集作为一次板报进行专题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