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2-08 11:03: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
选择题
1.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人们常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概括唐、宋、元、明、清这几个时期突出的文学形式。
B.《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左迁”指降职贬官,因为中国古代以“右”为尊。
C.“令”是一种敬辞。所以,我们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父母时,可用“令尊”和“令堂”这样的称呼。
D.“诸子百家”中对后世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学派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A.《名人传》罗曼罗兰法国托尔斯泰
B.《童年》高尔基苏联阿辽沙
C.《鲁滨孙漂流记》笛福英国
“星期五”
D.《西游记》吴承恩明代李逵
下面对文学常识和名著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
B.《杨修之死》节选自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描写了魏、蜀、吴三国的历史故事。
C.鲁滨孙在荒岛上搭救了一个野人,给他取名为“星期五”,并将他教育成一个忠实的奴仆。
D.《伊索寓言》更多篇章表现的是劳动人民生活的经验与智慧,如《农夫和蛇》的故事就告诫人们,对恶人千万不能心慈手软

赏析这首元曲
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对《山坡羊潼关怀古》赏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这是一首元散曲,“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题目,作者是元代散曲家张养浩。
B.“聚”和“怒”写出了山河的动态与灵性,将山的雄伟与水的奔腾之势勾勒出来,有力地烘托了作者吊古伤今的悲愤伤感之情。
C.“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句道出了全文主旨,揭示了统治者压迫人民的本质。
D.诗人只是为“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而伤心。
下列古诗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观沧海》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体现了作者博大的胸怀。
B.《木兰诗》全诗明朗刚健、质朴生动,具有浓郁的民歌情味。
C.《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以动写静,使山河人格化。
D.李商隐《无题》中“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讴歌了无私奉献的精神。
下列古诗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观沧海》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体现了作者博大的胸怀。

B.《木兰诗》全诗明朗刚健、质朴生动,具有浓郁的民歌情味。
C.《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以动写静,使山河人格化。

D.李商隐《无题》中“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讴歌了无私奉献的精神。
选出对《汤姆索亚历险记》的有关内容表述准确的一项。(

A.《汤姆索亚历险记》作者是英国批判现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义作家马克吐温,他的创作多以幽默讽刺见长,作者希望能够借这部作品引起社会对顽童的关注,给孩子以宽松的教育环境,让孩子健康成长。
B.汤姆索亚最亲密的伙伴是哈克和乔哈波,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们三人一起在杰克逊岛上度过难忘的“海盗生活”并参加了镇上人为他们举行的丧礼,还一同挖出了印第安人乔藏在山洞里的一大箱金币。
C.小说塑造的汤姆索亚是个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在姨妈眼里,他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是一个一心要冲出桎梏的绿林好汉,
D.在教会学校,并不熟悉
( http: / / www.21cnjy.com )《圣经》内容的汤姆索亚用通过“刷墙权”赚来的小玩意换 来了九张黄票、九张红票和十张蓝票,因为这些纸条他获得了奖品《圣经》。结果却回答不出简单的问题而出了大洋相。
二、
基础题
8.
必做题:请将下面的诗词补充完整。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武陵春》 李清照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 http: / / www.21cnjy.com )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古诗文默写。

,五十弦翻塞外声。
②过尽千帆皆不是,

③《渔家傲 秋思》中既揭示出戍边
( http: / / www.21cnjy.com )将士矛盾心理,又能使读者体会到作者成就功名的志向和愿望的句子是

。④“酒”是古代诗人言愁、托思、表志的常用寄托物。请根据你的积累,分别默写出一句与“言愁”“托思”和“表志”相关的古诗文名句。(
A.言愁:
B.托思:
C.表志:
综合性学习(5分)
同学们参与了《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综合性学习,请展示你的学习成果。
1.“铸剑为犁”的雕像在联合国总
( http: / / www.21cnjy.com )部前已矗立四十多个春秋,你能说出这个雕像的创意吗?
2.请写出一句描写战争的诗句3.和平是人类共同的呼声,请你为人类和平事业拟写一则广告词。
三、
诗歌鉴赏
11.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下面题目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本诗描绘了一场边关战争,表现了守边将士什么精神?
2.“黑云压城城欲摧”是千古名句,试分析其成为名句的原因。
12.
浣溪沙
[宋]晏
( http: / / www.21cnjy.com )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山 行
[宋]叶 茵
青山不识我姓字,
我亦不识青山名。
飞来白鸟似相识,
对我对山三两声。
1.如果说《浣溪沙》中的主人公是故地重游,那么《山行》中的主人公则是
,这从“
”一词可以看出。
2.两首诗歌的主人公在见到“似相识”的飞鸟时,流露出的情感有何不同?(3分)

13.
水调歌头明月几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请你对这一句诗词进行赏析。
2.找出《水调歌头》中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14.
古诗词赏析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 http: / / www.21cnjy.com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这首词上、下片各描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2.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请分析这“壮”表现在哪些方面。
四、
写作
15.
古诗词默写。
(1)《观刈麦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描写农民在烈日下田间艰辛劳动的诗句是“



。”
(2)
,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4)树树皆秋色,
         
。(王绩《野望》)
(5)问渠哪得清如许?
。(朱熹《观书有感》)
16.
古诗文名句填写。(6)
( http: / / www.21cnjy.com )
(1)
百川东到海,

。(《长歌行》)
(2)
树树皆秋色,

。(《野望》)
(3)

,北风江上寒。(《早寒江上有怀》)
(4)

,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
(5)
《春望》中采用移情于物的拟人手法,写诗人对这个特殊的春天的感受的诗句是:




17.
古诗文默写(8分)
(1)

( http: / / www.21cnjy.com )酒一杯家万里,
。《渔家傲》
(2)
,身世浮沉雨打萍。《过零丁洋》
(3)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天净沙
秋思》
(4)
,草色入帘青。《陋室铭》
(5)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句子是




(6)
现今国家出台贷款购房新政策,遏止房价上涨,满足普通百姓需求,正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所写


18.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只选做三小题)(3分)
(1)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李白《月下独酌》)
(2)
黑云压城城欲摧,

。角声满天秋色里,

。(李贺《雁门太守行》)
(3)
,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诗经》)
(4)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
。(《孟子》)
19.
古诗文默写。
(1)
长风破
( http: / / www.21cnjy.com )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2)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3)
诗歌中有情趣,亦有理趣,耐人寻味,令人深思。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


”揭示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深刻哲理;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以“



”一句传达了高度决定视野的哲理意蕴;王湾在《次北固山下》用“

”巧妙地点出了时序更替的自然理趣。
五、
阅读题
20.
阅读下面的经典短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回答小题。“看脸社会”的悲哀
①2014年8月25日,《人民日报》刊文《别让“看脸”蚕食社会风气》,指出在演员柯震东吸毒被抓后,一票“粉丝”纷纷表示依然膜拜“男神”。这有别于其他艺人吸毒被抓后网友恨之恶之奚落之的“待遇”,如此待遇之别无非因为柯是帅哥。所以,“这是一个看脸的社会”,长得好看,连犯了错误都值得原谅,由此可能催生人与人之间新的不平等。
②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什么是“真、善、美”,应该有基本的价值判断。遗憾的是,这种价值判断在自媒体领域似乎已经失守,柯震东吸毒被抓,引来的却是一众粉丝“我们依然爱你”的声援。
③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国人似乎总是热衷于膜拜,只要看到权、钱、脸的一面就尊为至上,而不管权力是否违规和违法,不管金钱是否正当与正义,不管“高富帅”和“白富美”到底都做了些什么。总之,见了权、钱、脸就追捧,并且在追捧中迷失了自己和正确的价值判断,即便是权力明显出轨,金钱明显使恶,也少不了追随者和点赞的声音。
④盛行于网络的“拜脸主义”,对应着“丑人没有青春”的论调,让喧嚣、浅薄和浮躁流行开来,而理性的求真和基于事实的价值判断几乎完全退场。这难道不是一种社会的悲哀吗?更不能忽视的是,这些青春偶像吸食毒品的行为,对于青少年们将会产生错误的认识导向,一些人甚至可能会纷纷效仿,在追求快感中轻易染上吸毒的恶习,并导致整个社会风气的败坏和道德的滑坡。
⑤任何社会都会有“追星族”,但追的不能只是一张脸蛋,而应该是其身上的正能量。盲从到迷失自我和不辨大是大非的时候,“追星”也只能是追星者追来追去追丢了自己。
1.“拜脸主义”产生的根源是___
__
_;其主要危害是__
____。
2.结合文章④⑤段内容,想想:青少年应该怎样追星?
2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我的读书经验
冯友兰
①我7岁上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就读书,一直读了80年,基本上没有间断,不能说对于读书没有一点经验。我所读的书,大概都是文、史、哲方面的,我的经验总结起来有四点:




②先说第一点。古今中外,积累起来的书真是多极了,浩如烟海。但是,书虽多,有永久价值的还是少数,我们要学会选择。可以把书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要精读的,第二类是可以泛读的,第三类是只供翻阅的。我们心里先有了这个数,就可以随着自己的专业选定一些需要的书来读。
③读的时候先要解其言,这就是说,首先要懂得它的文字,它的文字就是它的语言。语言有中外之分,也有古今之别,这叫语言文字关。攻不破这道关,不知道关里边是些什么东西,只在关外指手画脚,那是不行的。当然,攻语言关,要先作许多准备,用许多工具,如字典和词典等工具书这类。
④中国有句老话说是“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读书时即使书中的字都认得了,话全懂了,也未必能知道作书人的意思。从前人说,读书要注意字里行间,又说读诗要得其“弦外音,味外味”。这都是说要在文字以外体会它的精神实质。这就是知其意。司马迁说过:“好学深思之士,心知其意。“意”离不开语言文字,但有些是文字所不能完全表达出来的。如果只局限于语言文字,死抓住语言文字不放,那就成为死读书了。语言文字是帮助了解书的意思的拐棍。既然知道了那个意思以后,最好扔了 拐棍。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得意忘言”。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过河拆桥是不道德的事。但是,在读书中,就是要过河拆桥。
⑤上面所说的“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之下,还要加一句“意不尽理”。“理”是客观的道理,“意”是著书人的主观认识。人总是人,不是全知全能。他的主观上的体会和判断,同客观的道理总要有一定的差距,有或大或小的错误。所以读书只到“得其意”还不行,要把前人的“意”作为参考,和自己明白的那些客观道理,互相比较,互相补充,互相纠正。这就可能有一个比较正确的“意”。这个“意”就是自己的。读书到这个程度就算是能够现学现用,把书读活了。
⑥会读书的人能把死书读活,不会读书的人能把活书读死。把死书读活,就能使书为我所用;把活书读死,就是使我为书所用。能够用书而不为书所用,读书就算读到家了。
(选自《冯友兰读书与做人》,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1版,有删改)
冯友兰将自己的读书经验概括为四点。通读全文,将第1段横线上的四点经验补全(每点三个字)。
2.从文章内容看,值得精读的书籍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3..结合第4段内容,说说加点的“过河拆桥”一词的含义。
4.找出文中两处运用论证方法的语句,略作分析。
2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和而不同
①《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人”,已被《世界人类责任宣言》确定为全球治理的“黄金规则”;而同样出自《论语》的“和而不同”,在当今社会也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②什么是“和而不同”?“和”即统一,和谐。包容“不同”,才能达到“和”的境界。在现实生活中,“和而不同”就是指大家在共同遵守基本原则、规范的前提下,承认、包容、尊重差异,以实现和谐幸福,共存共荣。“和而不同”的现实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③首先,“和而不同”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特别需要正视差异,包容差异,能够与自己个性、志趣、背景不同的人和睦相处。在与他人交往,发展自己的同时,获得真正的友谊和幸福。这就好比一个乐队,需要有不同的乐手,使用不同的乐器,循着共同的乐谱,遵守指挥的节奏,才可以奏出和谐美妙的乐章。反之,如果乐队成员都使用同一种乐器,虽然会整齐洪亮,但其单调乏味也可想而知。
④其次,“和而不同”有助于不同的民族和睦相处。当今世界,不同文化传统的民族如何和睦相处,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在这方面,中国有着深厚的理论积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各民族及其文化特征得到充分的认同和尊重。共同的地理疆域,共同的历史命运使我国56个兄弟民族形成了一个“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和而不同”是中华民族处理不同文化之间关系的一贯主张,也是中国文化贡献给人类的大智慧。
⑤最后,“和而不同”有助于国与国之间的和平共处。在处理国际关系上,我国崇尚亲仁善邻,一贯坚持“和而不同”。国与国之间总有差异,但差异不必然发展为冲突。这就需要沟通,需要对话,正视差异,包容差异,尊重差异。新中国成立后,提出了处理国际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这既是对“和而不同”的继承,也表达了21世纪人类和平、发展、共赢的共同愿望,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及外交智慧。
⑥个人要发展,人民要幸福,国家要富强,世界要和平,这一切都需要“和而不同”。人类学家、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有一句十六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应该是对“和而不同”的最佳阐释。
1.分析全文论证过程,按要求填空。
文章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被确定为全球治理的“黄金规则”谈起,提出中心论点:_____(1)__________,然后____(2)_________,接着从____(3)_____ 、____(4)______、___(5)________三个方面论证中心论点,最后再次强调观点并总结全文。
2.根据文意,下面两句话中最能体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而不同”思想的是____。(只填序号)【甲】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乙】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3.阅读文章,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和而不同”的理解。答: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心里的天鹅
林清玄
与孩子读童话
( http: / / www.21cnjy.com )故事“丑小鸭”,才知道天鹅是会飞的,而且是候鸟,可以飞越半个地球。“那,现在的天鹅怎么不会飞呢?”孩子问我。
我跑到图书馆借了一本书《饲养天鹅的方法》,才知道事实的真相。
欧洲中古世纪的贵族,因为喜欢天鹅的姿态,认为天鹅是鸟类中的贵族,于是就想把天鹅养在自己的庄园,来炫耀自己的财富和品味。
于是,他们捉到天鹅以后,用三个方法来使天鹅不能飞翔。
一是把天鹅双翼的羽毛剪掉一边,使天鹅失去平衡,不能飞翔。
二是绑住天鹅的翅膀,使它无法张开翅膀而不能起飞。
三是由于天鹅起飞需要很大的湖泊起跑,如果缩短池塘的距离,天鹅失去起跑线,就飞不起来了。
前面的两种方法过于残忍,又会伤害天鹅优美的姿态,所以就普遍的使用第三种方法,久而久之,天鹅就失去起飞的能力,甚至忘记自己也会飞翔了。那些能飞越大山大海的天鹅就成为贵族的宠物了。
有一次,我到瑞士旅行,在卢桑的湖里,看到一大群的天鹅,游到木桥边向游客乞讨食物,使我的心中充满感慨,这些在湖边乞食的天鹅,可知道自己的祖先曾经自由的飞翔吗?
古书里说:“燕雀安知鸿鸽之志?”意思是说:“像燕子麻雀这种小鸟,怎么能了解天鹅飞行的壮志呢?”这句话成为一种讽刺,因为燕子和麻雀依然在天空飞翔,天鹅却由于人类的私心,变成不能飞翔的鸟了。
我一直深信人的心里也有一只天鹅,可以任思想和创造力无边的飞翔,许多人受到欲望的捆绑,或在生活中被剪去飞行的壮志,或由于起飞的湖泊太小,久而久之,失去思想和创造的能力,也就失去自由和天空的心了。
自由的飞翔于天空,乃是一只鸟的天赋,不管是天鹅、孔雀或燕子、麻雀。
拥有思想的自由和无边的创造力,乃是一个人灵性的天赋,不管圣人或者凡夫俗子,可惜许多人被情欲所催迫,失去了灵台的清明了。
我想到日本的禅宗之祖道元禅师曾写过一道悟道诗:
空阔透天,
鸟飞如鸟。
水清澈地,
鱼行似鱼。
天空多么开阔透明呀!鸟飞得像鸟一样。水是多么清澈见底呀!鱼游得像鱼一样。这看来简单的世界,其实隐藏着多么幸福的禅心呀!
鸟飞得像鸟,有鸟的尊严;鱼游得像鱼,有鱼的尊严;人活得像人,有人的尊严,这是文明世界最基本的格局了。
我喜欢天鹅那优美的线条和仪态,但我不希望天鹅是被养在池塘,我希望天鹅能张开翅膀,从我们的头上飞过,使我们可以望向广大的天空。
古代的中国人认为看到天鹅远方飞来(有鸿鸽飞至),生命里必然有好事发生,现代的人已经没有这种好事了!
1.“事实的真相”指的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2.文中说,看到天鹅向游人乞食,“我的心中充满感慨”。试分析一下作者“感慨”的内容是什么。
3.“燕雀安知鸿鸽之志?”这是哪本书里谁在什么情形下说的话?表现了说话者的什么思想?
4.谈谈你对人心里的“天鹅”的理解。
5.文中写到了道元禅师的诗,请说说引用这首诗有什么作用。


六、
作文
24.
作文(40分)
生活中,一句夸奖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话可以使我们备受鼓舞,但也可以使我们沾沾自喜,甚至背上沉重的精神包袱;一句批评的话常常使我们垂头丧气,甚至失去进取之心,但也可以使我们心灵警醒,精神振奋,从此奋发向上。面对夸奖或批评时的心态不同,感受也就会不同,对自己日后生活的影响也会不同。请你以面对“批评”或“表扬”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或记叙事情,或抒发情感,或发表议论,联系自己的实际,写出你心灵深处的真切感悟。
要求:
1、 可以只取一个角度,也可以从两个方面写。标题自拟。
2、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 600字左右。
4、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C
2、
D
3、B
4、
D
5、
D
6、
D
7、
D
A
二、基础题
8、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只恐双溪舴艋舟,
( http: / / www.21cnjy.com )载不动许多愁。(共4分,每句1分,出现错别字该项不得分)
试题分析:根据背诵记忆结合前后内容写出句子,注意易错字的写法:锦、貂、裘、冈、舴、艋、载、愁。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9、
①八百里分麾下炙 ②斜晖脉
( http: / / www.21cnjy.com )脉水悠悠 ③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④示例:A.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 B.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 C.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
10、
1.这个雕像的创意:世界人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渴望和平、反对战争。
2.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3.例:同护一片蓝天,共享一份和平。 /让我们用橄榄枝抹去战争的噩梦。 /只有记住战争的痛苦,才能珍惜幸福的和平。
三、诗歌鉴赏
11、
1.要点:浴血奋战、誓死报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视死如归,忠君报国)
2.示例一:运用比喻、夸张手法,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示例二: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
1.诗词赏析主要有三个角度:内容意象鉴赏、思想主题鉴赏、表现手法鉴赏。抓住意象特征,理解诗歌情感主题关键。要求意思正确即可。
2.赏析主要从词语运用和修辞两个角度去鉴赏如:先说出修辞,再答出修辞效果即可。
12、
1.初到此地(初次来到这座
( http: / / www.21cnjy.com )青山)
不识
2.《浣溪沙》中的主人公看到“似曾相识”的燕子,流露出物是人非的无奈和怀旧伤今之情;而《山行》的主人公独行山中遇见飞鸟,则流露出惊喜之情。。
13、
1.这句是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2.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只希望两人平平安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人和对自己的美好祝愿。
14、
1.这首词上片追忆了词人当年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军旅生活,下片描述了激励的战斗场面。表达了词人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抒发了词人壮志未遂的抑郁、愤慨之情。
2.“赋壮词”,从题材上看,有军营生活、战斗场面的激越雄壮;从情感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又有壮丽豪放的特点。所以是“赋壮词”。
评分标准:4分。能从题材、情感、语言风格等方面分析,意近即可。
四、写作
15、
(1)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2)忽如一夜春风来(3)蒹葭苍苍,白露为霜。(4)山山唯落晖。(5)为有源头活水来。

16、
(1)
何时复西归
(2)
山山唯落晖
(3)
木落雁南渡
(4)
日暮乡关何处是
(5)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17、
(1)
燕然未勒归
( http: / / www.21cnjy.com )无计(2)
山河破碎风飘絮(3)
枯藤老树昏鸦(4)
苔痕上阶绿
(5)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6)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18、
(1)
举杯邀亲朋 对影成三人
(2)
甲光向日金鳞开
塞外胭脂凝夜紫
(3)
关关雎鸠 君子好逑
(4)
入则无法家拂士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9、
(1)
直挂云帆
( http: / / www.21cnjy.com )济沧海
(2)
东风不与周郎便
(3)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五、阅读题
20、

1.一些国人总是热衷于膜拜,并
( http: / / www.21cnjy.com )且在膜拜中容易迷失自己和正确的价值判断。 可能催生人与人之间的新的不平等。2.(1)要有正确的价值判断,要从明星身上吸取正能量。(2)不能盲从,不能学习、仿效明星的恶习、怪癖。
21、
1.精其选(选经典、读精选);解其言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其意;明其理 2.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发展,能够流传下来的;被历来的群众认为是有永久价值的(时间的考验、群众的推荐)。3.在读书中抓住字里行间所蕴含的精神实质;不局限于文字本身。4.示例一:第4段运用引证法,引用司马迁的名言,论述“读书要得其意”的观点。
示例二:第4段运用比喻论证,将语言文字比作“帮助我们了解书的意思的拐棍”,以“扔了拐棍”形象地表现了“得意忘言”的涵义。
示例三:第6段运用对比论证,将会读书的人与不会读书的人经行比较,指出读书要能够用书而不为书所用。
22、
1.(1)“和而不同”在当今社会有着
( http: / / www.21cnjy.com )深刻的现实意义。(2)解释什么是“和而不同”。
(3)“和而不同”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4)“和而不同”有助于不同民族的和睦相处。(5)“和而不同”有助于国与国之间的和平共处(共5分。每空1分。)2. 【乙】 3.答案示例:略(共4分。观点明确1分;结合生活体验1分,分析2分。)
23、
1.现在天鹅不会飞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原因:人们有意缩短了水面的起跑距离,使天鹅无法起飞,久而久之,丧失了起飞能力。2.天鹅曾经自由飞翔于天空,但现在却沦落到乞食的地步,可怜可叹。3.这句话见于《史记陈涉世家》,是陈涉在与人佣耕时说的,表现陈涉早就有着不同一般人的远大志向。4.人内心本有着自由的思想和无穷的创造力,就像天鹅本有着自由飞翔的能力一样,但都因为受到各种因素的束缚,从而丧失了自己的思想和飞翔的能力。5.引用道元禅师的诗,进一步说明鸟飞翔于天空,鱼游于水,人自由的思想,这才是文明世界的基本格局,从而进一步深化了文章主旨
六、作文
24、
例文
批评与表扬
批评与表扬是两兄弟
( http: / / www.21cnjy.com ),虽说平日里有说有笑,你来我往,可真正到了关键时刻,针锋相对是难免的。
一天,批评与表扬又碰面了,批评诉苦道:“表扬老哥,你可知道我现在的日子不好过啊!”
表扬问:“怎么啦!”
批评哭丧着脸说:“你表扬老哥当然好了,同学们听了你乐开花,而遇到我就愁眉苦脸。”
表扬得意地说道:“可不是嘛,我现在可是大红人了,就你,还是乖乖靠边站吧!”说完,哈哈大笑起来。
批评不服气地说:“哼,有什么了不起的,走,咱们找字典爷爷评理去。”
两兄弟骑着摩托车很快就到了字典爷爷那里。字典爷爷看看批评,又瞧瞧表扬,明白了,于是打开电脑笔记本,说:“走,让我们到现实中看看去。”
字典爷爷带着两兄弟来到一所小学里,说:“批评,你到那位穿粉衣的姑娘那里去,表扬,你到那位穿蓝衣的男孩那里去。”批评、表扬都照办了。
一个星期后,那位穿粉衣的姑娘受到批评的激励,不甘落后,成绩慢慢赶了上来,而那个穿蓝衣服的小男孩因天天受到表扬的醉陶,洋洋得意,别人在努力学习而他在外面玩得大汗淋漓,所以成绩很快下降了。
批评看了,嘲笑表扬道:“嘿,你还是不行吧!”
字典爷爷笑了笑,说:“先别急,走,去初中三年级看看。”
这一次,字典爷爷让批评到一位满脸忧郁的男孩那里去,而让表扬到一位充满活力的女孩那里去。
一周后,女孩进步了,而男孩却退步了。
最后,字典爷爷说道:“生活中,一句夸奖的话可以使我们倍受鼓舞,但也可以使我们沾沾自喜,甚至背上沉重精神包袱;一句批评的话常常使我们垂头丧气,甚至失去进取之心,但也可以使我们心灵警醒,精神振奋,从此奋发向上。”
批评与表扬互相笑了笑,肩搭肩地走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