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序曲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春节序曲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7-02-08 14:34: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春节序曲
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本课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春之声》的第二课时,是一首反映节日题材的民族管弦乐曲。在课堂设计中,学生通过聆听导入、听赏、活动体验、创编等多种环节,熟悉优美的民族音乐,从中领略民族音乐中的人文精神,文化特征,同时以节日音乐中的欢乐情绪感染学生,使学生具有热爱生活,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良好品质。
教学内容:
1、了解序曲、作曲家、作品内容及创作背景。
2、通过作品赏析,了解并掌握音乐作品的情绪、结构特点等。
3、学生通过体验拓展,以不同的形式感受节日的喜庆气氛。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感:在欣赏《春节序曲》中感受音乐作品欢乐、热烈的情绪,使学生产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进而培养学生具有乐观向上、热爱生活、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健康心态。
过程与方法:在对比、欣赏、聆听和实践体验中了解乐曲的基本结构,认识作曲家李焕之。
知识与能力:通过交流、体验活动、表演、师生评价等方式来完成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激活学生的欣赏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在听赏《春节序曲》过程中,感受音乐欢乐、热烈的情绪。
教学方法:
聆听欣赏法、比较法、情景创设法、实践体验法等。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电子琴、竹笛、舞蹈手绢等道具。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用时约5分钟)
播放歌曲《欢乐中国年》,提问:“这首歌曲的名字是什么?”
这首歌曲的喜庆气氛,让我们联想到什么节日呢?对了,是春节。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你知道春节有哪些习俗吗?请你说说看。请学生举手来说说自己知道的,然后教师进行补充。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欣赏一首中国民族管弦乐曲《春节序曲》。
(由欣赏的感受导出课题:春之声——管弦乐合奏《春节序曲》)。
(设计意图:通过对学生熟悉的歌曲《欢乐中国年》和感兴趣的春节习俗来导入新授,创造喜庆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名曲欣赏:
(用时约20分钟)
1、管弦乐队
2、什么叫序曲?
歌剧、舞剧等开幕前演奏的短曲,亦称“开场音乐”,由管弦乐队演奏,其使命在于综合性地叙述全剧发展的重要关键场面,它仿佛是剧情的缩影,是独立演奏的管弦乐序曲。
3、作者、作品及创作背景简介:
李焕之,原籍福建晋江,生于香港。1936年入上海国立音专从师于肖友梅。现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四十余年来,创作了大量音乐作品,除了传唱一时的《民主建国进行曲》《新中国青年交响曲》《社会主义好》等歌曲外,主要有管弦乐《春节组曲》《第一交响曲—英雄海岛》,古琴弦歌合唱《苏武》,古筝协奏曲《汨罗江幻想曲》,独幕歌剧《异国之秋》等,还编有《作曲教程》,并撰写了三百余篇论文,部分收入《音乐创作散文》一书。
《春节序曲》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李焕之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作品,这首乐曲采用我国民间的秧歌音调、节奏及陕北民歌为素材创作的管弦乐曲。旋律明快,优美富有民族风格,节奏鲜明热烈,生动地体现了我国人民在传统节日里热闹欢腾,喜气洋洋,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的情绪。
作品创作背景:自1943年新秧歌运动后,春节就成为延安文艺工作者和人民群众相互见面、同歌同舞的节日,也是党政军民相互关怀问候,共同鼓舞革命斗志的时节。《春节组曲》作于1955年至于1956年间,是作者在延安过春节时热烈欢腾的场面以及团结友爱、互庆互贺的动人图景。1956年“全国音乐周”期间,《春节组曲》问世。这是李焕之的第一部大型管弦乐作品。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对音乐作品有第一印象,为一下步的全曲欣赏做好铺垫;让学生朗读,是为了提供更多展示的机会,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4、欣赏全曲:
下面我们一起来完整聆听这首乐曲,在听的过程中,请大家带着三个问题:(播放《春节序曲》)
①乐曲演奏中运用了什么乐器
答:锣鼓、唢呐、双簧管、长笛、大提琴、小号、小提琴等。
②歌曲分为几个部分?(即歌曲的结构)
答:乐曲结构是带再现的复三部曲式,引子+
A+B+A
③音乐把你带进了一个怎样的情景之中?
答:锣鼓喧天、载歌载舞的过节的喜庆气氛
(设计意图:第一遍全曲欣赏,让学生能完整的去感受乐曲,再通过问题的设计,让学生能主动地、更层次地去分析乐曲。)
5、分段欣赏:
引子:音乐的情绪、速度、节奏等如何?(热烈欢快,仿佛进入到春节喜庆的气氛中。)
第一部分:(共2个主题)
请学生比较两个主题有什么区别?在这段音乐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场景?你能用优美的语言加以描绘一下这场面吗?
1)请大家说一说第一主题给你的感受是什么?(明快活泼,木管、弦乐主奏,铜管伴奏采用对答式手法:问句(长笛、单簧);答句(短笛、小号、小提、中提)第一主题给人锣鼓喧天的感受,旋律明快粗犷,节奏不断紧缩,表现了秧歌群舞的生动场面 和热烈气氛。)
2)第二主题的音乐表现了什么心情?(柔和明亮,长笛、单簧主奏,双簧管辅奏,弦乐拨弦伴奏,第二主题出现了载歌载舞的场面。通过与第一主题的对比欣赏,表现了人们难以抑制的喜悦和激动的心情。)
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的音乐与第一部分的音乐有哪些变化?(提示:节奏,速度,节拍,情绪等要素加以理解。)并表现了什么?(主题旋律十分抒情优美,节奏舒展,速度徐缓,与第一部分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人们在节日中相互亲切的祝福和问候,也抒发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赞美和对更美好的明天的憧憬。)老师和学生唱一唱旋律。指出第二部分是作者由陕北民歌作为素材创作的,并拿出手绢来扭扭秧歌。请同学们用秧歌的基本舞步感受第二部分音乐的美。请几个女生带领舞蹈。(老师提供手绢等道具)
第三部分:
请同学们感受一下是哪一部分的缩短重复?(欢乐沸腾,鼓乐齐鸣,音乐的力度更强,速度更快,节奏更为紧凑明快,最后形成了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的春节歌舞联欢的场面。引子和第一部分的主题音调在这里做部分重复和变化重复,并加入了民族打击乐器,将音乐逐步推向高潮,节日的欢腾景象和人们的喜庆心情被表现的淋漓尽致。在这里,火热的旋律,跳荡的节奏音型,表明更热烈的群舞又开始了。)
(设计意图:通过对乐曲的分段欣赏,尤其是对打击乐器铃鼓,手绢等道具的使用,身体力行地感受乐曲带来的喜庆的节日气氛和载歌载舞的场面。通过老师的示范,让学生更自然地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开放式的提问让学生在轻松、大胆中去感受音乐。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在体验式学习中感受喜庆气氛。)
三、拓展活动:
(用时约10分钟)
我的才能我展示:再聆听一遍音乐,请同学们大胆的想象,勇敢的创编,把你们对乐曲的理解和喜爱表现出来。器乐组、演唱组、舞蹈组分别讨论如何用自己的才能表现节日的喜庆气氛。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的才能展示,给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锻炼同学们相互间的合作、交流。教师恰当的表扬,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四、互评小结

学生互相点评刚才小组表演的效果,并谈谈对本节课的收获。
五、课堂小结:
(用时约5分钟)
《春节序曲》是作曲家李焕之“洋为中用”创作的典范(中国民间音调,
采用西洋作曲技法创作,
用西洋管弦乐队演奏)。在举世闻名的音乐之都演出引起轰动,?说明音乐是无国界的,?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民间音乐是我们的“根基”和“源泉”。我们应该热爱她、发展她?使她屹立于世界音乐之林而永久不衰。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法,听、动、表演、创编等为主,要求各个器官的协调配合,以及更换教学法,愉悦了身心,达到了预期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如欣赏第一遍音乐后,让学生自由谈感受、说想象;重视学生的创编活动,通过让他们创编节奏、律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加强学生对音乐作品理解能力的培养,如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通过比较法来加深对音乐要素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