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序曲 教学设计 (2)

文档属性

名称 春节序曲 教学设计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7-02-08 14:34: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春节序曲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春节序曲》,在喜庆的氛围中接受节日文化的熏陶,感受音乐作品欢乐、热烈的情绪,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春节序曲》,体会乐曲的情绪,感受不同的音乐要素在乐曲中的不同表现作用。熟悉主题旋律。
3、知识与技能:通过学生的参与欣赏,初步分析作品的结构,用多种方式表现音乐,创造性地参与表现活动。。
2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生理、心理日趋成熟,参与的意识和交往的愿望增强,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增多,在学习上形成自己的初步经验,表达情感的方式较小学生有明显变化,是对小学阶段的一次升华,同时通过多次合理的音乐实践活动,巩固和提高表现音乐的基本技能,并且能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与爱好,还为学生终生学习音乐和音乐审美素质的提高奠定一定的基础。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在乐曲中感受春节的喜庆气氛,并在各种活动活动中表现。
教学难点:能够听辨乐曲的主旋律。
4教学过程
活动1【讲授】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欢迎走进今天的音乐课堂,首先我请大家来欣赏一段音乐。
刚才听到的音乐你们觉得熟悉吗?通过这段音乐,你联想到了什么(春节)
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春节绝对是一年当中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同样一个春节,在大江南北,过法却不尽相同,许多地方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春节习俗。比如广东人喜欢舞狮,东北人喜欢唱二人转,而在陕北人民却喜欢扭秧歌。
活动2【讲授】介绍陕北秧歌
(一)陕北秧歌
(1)介绍陕北秧歌。
秧歌是我国北方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舞者通常扮成各种人物,手里拿着扇子、手帕、彩绸等道具起舞。表演形式分过街、大场和小场三部分。过街是秧歌队在街上行进时,按音乐节奏表演的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大场是热烈火红的大型集体舞,常常走出各种复杂的队形来。小场是两三人表演的带有简单情节的小型舞蹈或歌舞小戏。“秧歌”的开始和结束是大场,中间穿插着小场。
陕北秧歌最红火的要数邻村互访彩门子秧歌,秧歌队进门要过彩门,对方秧歌来迎接。这时如两军对阵,一问一答,答对了方才接回村里。
(2)欣赏秧歌视频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段以乐曲《金蛇狂舞》为背景音乐的秧歌舞表演。去感受一下陕北秧歌的韵味。(播放视频)。
(3)引出《春节序曲》
欣赏完了一段喜庆欢快的秧歌舞表演,也感受到了秧歌表演的不一样的韵味,我想同学肯定也对秧歌音乐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正好,新年的脚步一天天临近,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提前感受热闹欢腾的春节场面,欣赏一首以民间的秧歌音调和陕北民歌为素材的管弦乐曲《春节序曲》。
活动3【讲授】初赏乐曲
1.第一遍完整欣赏
首先,让我们竖起耳朵,来认真聆听这首《春节序曲》,并思考这首歌曲的整体情绪怎样?这首乐曲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你是根据什么划分的?
A乐曲听完了,那谁来说一说乐曲的情绪和速度怎样?(欢快、热闹、热烈,稍快的)
B在听这首乐曲的过程中,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场景呢?
对,就是展现了春节里人们喜气洋洋、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的热闹场面。
C这首乐曲的速度是从头到尾都很快吗?(不是)那么根据乐曲情绪、速度的变化来说一说,乐曲分为几个部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快,第二部分慢,第三部分快。
2.展示乐曲的曲式结构,留出问题。
3.了解了这么多乐曲的知识,下边我们就以一场盛大的秧歌舞表演来诠释这首脍炙人口的音乐吧,一起去感受根据地人民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的热闹欢腾的场面。
活动4【讲授】分段欣赏——引子
聆听引子部分
师:刚才同学们在欣赏完乐曲的时候,给乐曲划分为三个部分。如果我们听的再仔细些,你会发现在我们认为的第一部分中,还有一些情绪、力度和速度上的变化,那是因为最开始的部分是引子。这首《春节序曲》是以引子开始,我们也可以把这一部分叫做前奏。我们先来听一听引子部分,看看它的情绪如何。
师:引子部分听完了,你觉得它的情绪是什么样的?(热烈欢快)。同学们说的非常好,一般一首乐曲或歌曲的前奏最能概括全曲的情绪、音调与节奏特点。那么通过这一段音乐,我们就可以感受这首乐曲整体的特点就是欢快热烈的。
活动5【讲授】引子1
这首乐曲的引子部分有两个主题,我们分别来听一下。大家还记得我们在介绍邻村互访彩门子秧歌时说过,秧歌队进门要过彩门,对方秧歌来迎接。这时如两军对阵,一问一答,答对了方才接回村里。
那你感觉刚才欣赏的这两个主题,哪个主题表现了这种场面?(第二个主题)
活动6【讲授】引子2
活动7【活动】演绎引子第二主题
第一个主题的速度是(很快的),力度也是很(强)的,给我们的感觉就是管弦齐鸣,锣鼓震天,一下子就把人们带到了过年时那种热烈欢腾、同歌共舞的热闹场面中去了。而第二主题,则是采用了对答式的手法,由木管乐器主奏,再由乐队全奏来回答,力度也是一弱一强,音乐就显得比较活跃而且有起伏,把秧歌队一问一答的场景诠释的淋漓尽致。这在秧歌表演中应该属于过街还是大场,或者是小场?(过街),对了,这就是过街秧歌,也就是我们开始介绍的邻村互访的场景。
下面,让我们拿出准备好的竹筷和响板,竹筷一组来问,响板一组来答,我们来一起感受一下这段音乐。
引子部分以强烈的节奏、力度的对比、旋律的起伏,提示了洋溢于全曲中的欢快情绪,将听者带入了欢快热烈的大型群舞之中。来访问的秧歌队进村了,是不是该开始大场的表演了?
活动8【讲授】第一部分主题1
(1)下面,就让我们来欣赏第一部分。听一听这个乐段的情绪、力度和节奏有没有变化?
情绪越来越热烈,力度越来越强,节奏越来越密集。
(2)在这个乐段中,作曲家创作了以陕北民歌为素材的两个主题,咱们分别来听一听,感受他们有什么不同?
听第一主题
活动9【讲授】第一部分主题
听第二主题
活动10【讲授】完整欣赏第一部分
第一主题明快活跃。第二主题旋律与前奏的主题相近,节奏铿锵有力;第三主题是第一主题的加花变奏,由弦乐主奏,旋律欢快、热情、流畅。
B.下面,我们再来完整的欣赏第一部分的视频。这一遍欣赏的时候,第一请你关注演奏这一部分的乐器,第二请你用手来表示三个主题。比如出现第一主题,就用一根手指表示,出现第二主题就用两根手指表示,依次类推。
C.分析这段音乐表现的内容?
第一部分是热烈的快板,描写大场的歌舞场面。这一部分通过两个音乐主题的装饰使音乐气氛越来越热烈,表现了人们过春节欢欣愉快的心情以及载歌载舞的场面。
D.在欣赏的过程中,你看出音乐都是由什么乐器演奏出来的了吗?
在这段音乐中,出现了双簧管、长笛、大小提琴等乐器。
活动11【讲授】聆听第二部分
聆听第二部分
(1)师:同学们,你们的热情把春节期间那冬日的严寒赶走了,新春的脚步近了。下面一起来感受第二乐段,情绪有没有发生变化呢?你可以闭着眼睛欣赏、跟着音乐轻轻晃动身体。
(2)这一乐段带给你怎样的感受?(祥和、温馨、幸福的美好景象)这一乐段不仅速度变慢了,情绪也变得抒情柔和了。这段音乐采用的是陕北秧歌调《二月里来打过春》的音调来创作的。这段悠扬的陕北民歌表现的是人们过上幸福生活后发自内心的喜悦。也表现了人们互相拜年问候的温馨幸福的场面。如果说第一部分是大场的歌舞盛宴,那么第二部分就是小场的舞蹈表演。
活动12【讲授】第二部分主题音乐
(3)让我们一起来仔细的听一听第二部分的主题音乐吧。跟音乐用LA演唱两到三遍。真到能背唱旋律为止。
活动13【讲授】完整欣赏第二部分
(4)让我们再来完整的欣赏一遍第二部分的视频,看主题音乐出现了几次,分别是用什么乐器主奏的。(欣赏视频)这段旋律在第二部分一共出现了三次,分别由双簧管、小提琴和大提琴主奏。
(5)有人为这段旋律填上了歌词,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听有歌词的版本)
(6)学走秧歌步
你们觉得这段旋律特别适合干什么呀?(跳舞)
在秧歌舞中,有一个最基本的步法,叫秧歌步,也叫十字步。你们愿意不愿意跟我学学呀。并用手上扇子的高低表现问答。
(师示范:1、正面一遍,背面一遍
2、分解动作两遍
3、加快速度两遍
4、播放音乐原地来一遍)
活动14【活动】第二部分主题音乐配词欣赏
(5)有人为这段旋律填上了歌词,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听有歌词的版本)
活动15【活动】秧歌步
(6)学走秧歌步
你们觉得这段旋律特别适合干什么呀?(跳舞)
在秧歌舞中,有一个最基本的步法,叫秧歌步,也叫十字步。你们愿意不愿意跟我学学呀。并用手上扇子的高低表现问答。
(师示范:1、正面一遍,背面一遍
2、分解动作两遍
3、加快速度两遍
4、播放音乐原地来一遍)
活动16【讲授】欣赏第三部分
欣赏第三部分
听完了舒缓,优美的第二部分,我们接着来聆听第三部分。请你边听边想,这一段和我们刚才听到的哪一段相似,又有什么不同?(来自第一部分主部主题A,缩减再现,一气呵成结束)你有何联想?
(人们沉浸在一片热闹的欢乐喜庆气氛中,我仿佛看见了所有的人们都在敲锣打鼓,跳秧歌,拜年,欢歌笑舞,非常热闹……)
(和第一段相似),情绪(更加欢快、热闹)
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缩减再现。先变化出现了第二主题,随后第一主题才以极强的力度、更快的速度由乐队奏出,音乐更为紧凑明快。当欢乐到达顶点时,再出现引子的主题,并加了民族打击乐器,最后尾声形成了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的春节歌舞联欢的场面,乐曲在欢乐沸腾的气氛中结束。
音乐在第三部分加上大提琴,圆号,小号、打击乐器等的演奏,把节日的欢腾景象和人们的喜庆心情表现的淋漓尽致,把乐曲推向了高潮。
活动17【讲授】介绍作曲家
介绍作曲家李焕之
活动18【讲授】曲式结构
整首音乐式结构我们分段听完了,那大家再来看一下这三个部分,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这首乐曲的曲式结构。首先是引子部分,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再现,我们分别用A、B、A’来表现这部分作品,所以它的曲式结构就是引子、A、B、A’。
活动19【活动】欣赏音乐演奏视频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中央民族乐团也曾经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用中国民族管弦乐演奏过这首乐曲,引起了轰动。下边咱们就一起来欣赏这部作品,在欣赏的过程中,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或手势来表现音乐。可以来做指挥,也可以来当鼓手,还可以拉上小提琴……
活动20【讲授】总结
师:《春节序曲》是作曲家李焕之“洋为中用”创作的典范,因为它是运用中国民间音调,采用西洋作曲技法创作,并且用西洋管弦乐队演奏的,说明音乐是无国界的,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民间音乐是我们的“根基”和“源泉”。我们应该热爱她、发展她,使她屹立于世界音乐之林而永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