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鸟,小鸟 教学设计 (4)

文档属性

名称 小鸟,小鸟 教学设计 (4)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7-02-08 14:44: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鸟,小鸟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小鸟,小鸟》这首歌曲,使学生感受歌曲带来的愉悦、欢快之情,启发学生热爱保护动物。
2.用轻快地歌声来表现欢快、愉悦的情感,掌握6/8拍的律动,学习演唱二声部,尝试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
3.学习在速度较快的歌曲中的呼吸方法。
2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识谱能力,有了一定的演唱能力和欣赏能力,分析作品的能力,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但重要的还是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对于合唱曲目,他们接触的比较少,要引导学生如何更好地唱好两声部歌曲,用音乐的表现手法来完整演绎歌曲。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用轻快的声音演唱二声部合唱,掌握6/8拍跳跃的律动感。
教学难点:弱起小节以及演唱休止时气息的运用。
4教学过程
一、导入
长久以来,人们把小鸟的叫声写进了诗里写成了歌曲,小鸟的叫声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种调料。你们都听过哪些有关描写小鸟的歌曲?
《小燕子》《我是一只小小鸟》《童心是小鸟》……
让我们一起进入小鸟的世界吧!
二、学习新课——《小鸟,小鸟》
1、听歌曲,思考:歌曲的演唱形式,表达了怎样的情绪,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合唱;欢乐活泼;描写了小鸟在蓝天里、阳光下自由自在飞翔的情景,抒发了作者对小鸟的热爱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人们渴望自由的心情。
演唱的要求:中速稍快,欢乐活泼。
2、设问:(1)歌曲是几拍子?请说出该拍号的含义。
八六拍,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六拍。
××××××∣××××××‖
特点:强弱弱次强弱弱强弱弱次强弱弱
师生共同做一做。
3、听歌曲,设问:(1)全曲分为几部分?(2)每个乐句起唱时有什么特点?
(1)此曲结构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的旋律有两段或两段以上的歌词组成,叫主歌;
第二部分旋律只有一段歌词,第一部分的每一段歌词唱完之后都要唱到的这一部分,叫副歌。如:《小鸟小鸟》
(2)弱拍起唱——第六拍起唱,也称为弱起小节
弱起小节属于不完全小节或不完整小节。由不完全小节开始的乐曲,其结尾一般也是不完全小节,这两个不完全小节相加就等于一个完整的小节。而在计算乐曲的小节数时,则是从第一个完整小节开始算起的。
(3)级进、跳进
级进:旋律进行中相邻音级的运动;跳进:不相邻音级之间的连接。
根据概念,判断歌曲哪一段是级进进行,哪一段是跳进进行?
A段是级进,B段是跳进。
4、自己设计图形把《小鸟小鸟》前四句曲调画出来。找一找他们相同或相似的地方。
5、学唱第一部分(第一乐段)。
(1)结合画出的旋律线,听录音范唱,找出相同与相似的地方。
(2)在教师的指导下用6/8拍图式,跟教师的指挥视唱第一乐句。
(3)跟随钢琴伴奏,有感情地唱第一部分曲调。
6、学唱第二部分。
(1)教师范唱两个声部的曲调。
(2)找出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3)学生跟随钢琴伴奏唱二声部的曲调。
(4)高低声部配合唱歌曲。
(5)教师伴奏,同学们有感情地演唱整首歌曲。
7、歌曲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要有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保护自然,保护动物,爱护我们美丽的家园。
三、小结
同学们,我们通过自己的歌声展现了小鸟欢快活泼,自由自在的生活形态,相信这首优美的旋律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作业
有感情的背唱歌曲《小鸟,小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