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理解我国标题性器乐曲自身的美及内在的情感表达,感受乐曲优美、迷人的意境,体味乐曲幽远、和谐、含蓄、宁静的东方古典美。感受民族器乐曲丰富的内涵和民族乐器的表现力,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2、感受、体验民族器乐经典作品,能够对民族器乐作品产生兴趣;乐于了解民族器乐的发展史,了解八音乐器分类法。
3、通过学习八音之乐,初步认识中国民族乐器及其分类。通过作品欣赏,了解中国民族器乐曲的演奏形式、风格特征。初步了解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能够用语言简单描述乐曲的意境。
4、了解我国传统音乐的创作手法
“换头合尾”的曲调处理变奏手法。
2学情分析
《春江花月夜》是人教版教材中“中国民族音乐”“古代音乐”部分的必听曲目。它是一支典雅优美的民族管弦乐曲,是我国古代音乐中的“极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在国际乐坛上享有崇高声誉。它的主题曲调富于歌唱性,旋律古朴、典雅,节奏比较平稳、舒展。主题旋律尽管有多种变化,新的因素层出不穷,但每一段的结尾都采用同一乐句出现,运用民间音乐中“换头合尾”的变奏法,从各个不同角度揭示乐曲的意境,深化了音乐表现的内容,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高中学生的特点,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个性自由和谐地发展,全面提高审美素质,达到艺术熏陶与塑造人的目的。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民族器乐曲“换头合尾”的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初步感受民族调式的风格。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课堂导入
一、导入
在悠悠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的民间音乐也是其中一颗明亮的星星,大家都知道哪些民族乐器呢 (多媒体展示典型乐器,如:埙、编钟、编磬等)看图听音乐,分辨乐器。这今天,我们一起来初步了解中国民族民间乐器。出示课题八音之乐。
结合乐器向学生介绍中国的八音乐器分类法,八音是由七音扩充而来的八声音阶。八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民族器乐演奏形式也称八音)
活动2【讲授】介绍中国民族管弦乐队分类
二、介绍中国民族管弦乐队分类
吹管乐器组、弓弦乐器组、弹拨乐器组、打击乐器组。
(多媒体展示乐器及其音色,如:唢呐、二胡、琵琶、排鼓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民族管弦乐合奏《春江花月夜》。
活动3【讲授】简介《春江花月夜》
三、简介《春江花月夜》
这是一首中国古典乐曲,
原是一首琵琶曲,名《夕阳箫鼓》,后被改编成民族管弦乐曲。乐曲以优美流畅的旋律,巧妙细腻的器乐组合,形象地描绘了“夕阳”、“渔舟”、“暮鼓”、“花影”等春江迷人的景色,尽情赞颂江南水乡的风姿异态
。全曲有十部分组成:引子与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
花影层台、水深云际、渔歌唱晚、洄澜拍岸、欸乃归舟、尾声。今天重点欣赏的选段:引子与江楼钟鼓、月上东山、花影层叠。
活动4【讲授】聆听乐曲
四、聆听乐曲
1.听乐曲引子请学生思考:乐曲的主奏乐器是什么乐器
A、二胡
B、琵琶
C、埙
2.
琵琶:弹拨乐器,木制,原称“批把”,由演奏方式而得名。公元四世纪由西域传入内地,在乐队中应用相当广泛。让我们一起来聆听,感受。
3.主要旋律谱例:江
楼
钟
鼓
听音乐,思考。
(1)乐曲由哪些乐器演奏 描绘了什么情景
(2)、注意结尾音调。
A
由琵琶清脆的弹挑音模拟鼓声,由慢渐快,箫和古筝奏出轻巧的波音,刻画了夕阳映江面,微风拂涟漪的动人景象。
B
音乐由远而近,鼓声连连,渔人远处乘兴归来,开始是一个人唱歌,继而是大家的合唱,是一种愉悦心情的描写。
老师总结:这是整首乐曲的基础,首先由琵琶清脆的弹挑音模拟鼓声,由慢渐快,箫和古筝奏出轻巧的波音,刻画了夕阳映江面,微风拂涟漪的动人景象。然后,乐队合奏出令人赞叹的主题,揭开整首乐曲的序幕。
4、月上东山:(第一变奏)
(1)、音乐与第一段对比有何变化
A
两段开头音乐相同,结尾不同
B
两段开头音乐有所不同,结尾相同(正确)
(2)、请注意结尾音调
老师总结:结尾与主题结尾基本相同。此段音乐的旋律将主题的旋律提高了4度,做自由模进。这是一种变奏的手法。这段优雅如歌的旋律、典雅协调的色彩,形象地描绘了夕阳西下一轮明月从东山升起,在云层中游移出没的情景。
5、花影层叠
(第二变奏)
问:结尾有什么特点
乐曲描写了阵阵清风吹皱一江春水,葱葱花木掩映月色朦胧的画面,岸边簇簇鲜花倒映在江水中,增添了江山秀丽的色彩。“花影层叠”与“月上东山”的收束句完全一样,又与主题的收束基本相同;
而在收束前,它们的旋律都做了明显的变奏,这种创作手法叫做“换头合尾”。这一创作手法在后面的几个段落音乐里也被采用或者变化地采用。
6、结构特点:换头合尾
《春江花月夜》由引子和主题、主题的六次变奏和尾声组成。尽管前面部分旋律多变,但每段结尾基本相同,将乐曲的多个画面融为一体。这是中国传统音乐常用的一种创作手法——换头合尾。
活动5【活动】总结 “换头合尾”的变奏手法
五、总结
“换头合尾”的变奏手法
这是一首十分典雅、优美的乐曲,全曲的主要旋律柔美,舒展,在不同的音乐段落里变化展现,从不同的侧面充分展示它所蕴含的美质。在不同的段落中,这一主要主题往往改变它开始的部分,引出一些新的因素,给人以新的享受,然后归结到同一个结尾乐句:
这种
“换头合尾”式的变化展开手法,体现了我国传统音乐的结构特点。它使全曲气势连贯,融会统一,
提示学生:音乐艺术的主体特征是音乐情感表达的概括性和艺术表现的非具象性,欣赏乐曲时可以视听结合,借助画面来感受音乐,但不宜机械地寻求标题与音乐之间的具体联系,不必拘泥于每段小标题所提示的具体景物,而应该从体味音乐作品自身的美和所蕴涵的情感入手,领略包容于其中的广阔的文化内涵。
总结全曲结构,欣赏完视频音乐《春江花月夜》全曲。
活动6【练习】学生随音乐学唱全曲的主要旋律谱例:江 楼 钟 鼓
活动7【测试】分辨民族乐器
活动8【作业】课堂小结
八、课堂小结:最后,让我们再次演唱全曲的主旋律,感受乐曲优美、迷人的意境,体味乐曲悠远、和谐、含蓄、宁静的东方古典美。课后把《春江花月夜》的主要旋律背唱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