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拣儿童多处行》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并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读比喻句,联系具体内容体会比喻句的含义和好处。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读懂课文,感悟课文的语言,体会儿童和春天的花儿一样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感受冰心奶奶对充满活力的少年儿童的喜爱以及所寄托的希望。www.21-cn-jy.com
【教学重点】
能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及其所组成的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读懂课文,懂课文,感悟课文的语言,体会儿童和春天的花儿一样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感受冰心奶奶对充满活力的少年儿童的喜爱以及所寄托的希望。
【教学方法】
讨论法 点拨法 合作探究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 课前播放《春天在哪里》歌曲(出示春天的画面)
2. 欣赏完歌曲,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幅热热闹闹的“赶春图”,我们应该去哪里寻找春天?
古人云:儿童不解春何处,只拣游人多处行。
冰心奶奶却说:“游儿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
3. 出示诗“儿童不解春何处,只拣游人多处行。”齐读,猜诗意。
儿童不知道春天在哪里,只知道拣游人多的地方去找春天。他们以为人多的地方,一定是春光最美的地方。我国当代有一位著名的作家,叫冰心,在她62岁那一年的春天也出去找春天,现在我们就随着冰心奶奶一道去儿童多的地方“找春天”!走进《只拣儿童多处行》。
4.板书:只拣儿童多处行
5.资料袋:出示冰心的图片,并介绍: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诗人。从1919年9月起,以冰心为笔名写了许多问题小说,作品多围绕着母爱、童心和自然美描述“爱的哲学”,在社会上引起了较为强烈的反响。代表作有短诗集《繁星》和《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等,为文坛瞩目。 1926年得文学硕士学位后返国,先后任教于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平女子文理学院。冰心除创作外,还翻译过一些外国文学作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词。
2.师范读课文,按要求扫除生字、词障碍并指导朗读。
3.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我会读
★聚精会神jù 大概 gài 忸怩niǔ ní 纽扣 niǔ 蕴藏 yùn 前额 é浑身解数xiè 叽叽呱呱 guā guā海棠 táng 荡漾 yàng 颐和园 yí 亭畔 pàn 玉澜堂lán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我会写
聚 匆 概 梢 释 额 纽 旺
(3)理解词语
蕴藏:蓄积深藏未露。
(造句)哥哥那削瘦的脸上,只有一双眼还很有神,像一泓清溪蓄下的两汪深潭,蕴藏着内在的活力。
释放:把所含的物质或能量放出来。
(造句)无数的大块彗星碎片雨点般落到地球上,每一个大块碎片的撞击都释放了一个百万吨级核弹所释放的能量。 21cnjy.com
忸怩:羞愧。
(造句)他的脸涨得红红的,手还一个劲儿地抓耳朵,身子也不时扭动着,现出十分忸怩的样子。
浑身解数:所有的本领,全部的权术手腕。
(造句)这些被敌人驯化了的狱卒像一群魔鬼,使出浑身解数折磨我党被捕的同志。
4.同桌互读课文,互相评价,如果他能做到读正确,并比较流利,就奖励红星给他。
5.教师范读,学生拿起课本动情地朗读课文,开展朗读“夺旗”活动。
思考以下问题:
(1)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事?
(2)本文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3)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
6.指名分段读文,思考: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画出表述作者行踪的词语。
颐和园门 知春亭畔 湖边 玉澜堂
7. 冰心奶奶要到颐和园去,怎样确定自己的游览路线呢?
游人不知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
8.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根据“我们”的行踪,课文可以分为四段。
第一段(1-2):我们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去赏春。
第二段(3-4):我们在知春亭畔和湖边看到许多儿童在热热闹闹地赶春。
第三段(5-8):我们在玉澜堂的院子里,与孩子们共赏开得正旺的海棠花。
第四段(9):我的感想,告诉人们春游时,“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三)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在识字王国里,同学们结识了这些新朋友,让我们与这些朋友手牵手,一起走进课文殿堂。
1.走近颐和园,寻找春的踪影
(1)默读第1-2自然段,说一说,作者路过颐和园,看见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路过颐和园,看见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了出来,就像从一只大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想起两句诗“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去。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1-2自然段,体会最深的是什么?(儿童多)
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员,你一边跑,一边会喊些什么?
(3)谁知道这句话用“魔术匣子”比喻什么?“小天使”比喻谁?这样写你觉得怎样?
颐和园 孩子,表达了对儿童的喜爱之情。
(4)探讨:作者为什么要把“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改成“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儿童太可爱了,被儿童吸引,喜爱儿童)21教育网
(5)指名朗读这一部分,紧紧扣住“成千盈百 闹嚷嚷 挤飞 涌出 小天使”关键词语来读,要读出感情。
2. 来到知春亭畔,追寻春的踪影
(1)默读第3-4自然段,想一想,作者在知春亭畔看到了什么?
(看到许多儿童在热热闹闹地赶春。)
①画出描写儿童的动作、神态、语言的词句,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②小组交流。
③点拨和引导:
A.读了这段课文,你体会到了什么?
◆体会孩子特别的多
(重点理解“隙”字,“隙”是缝隙,“座无隙地”就是一个挨着一个坐着,写出了孩子的多。)
◆体会孩子的活泼可爱
(“脱”“搭”写出他们玩得很随意。“说”“笑”写出他们很开心。“闪着汗珠、喷发”写出他们玩得很痛快。)21·cn·jy·com
也有些孩子,大概是跑累了,背倚着树根坐在小山坡上,聚精会神地看小人书。
(“聚精会神”不仅写出他们爱玩,还写出他们爱学习的特点。)
湖面无数坐满儿童的小船,在波浪上荡漾,一面一面鲜红的队旗,在东风里哗哗地响着。
(“无数”写出了人多。“荡漾”“ 哗哗”衬托出他们快乐的心情。)
在转弯的地方,总和一群一群的孩子撞个满怀,他们匆匆地说了声“对不起”,又匆匆地往前跑。
(他们和我们常常“撞个满怀”,说明他们有点莽撞;他们总是说一声“对不起”,表现了他们的懂礼貌。)
春天的颐和园成了儿童的乐园,儿童的世界,儿童的海洋。
3. 走进玉澜堂,寻找春的踪影
(1)作者来到玉澜堂的院落里,她看到了什么?
(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突然地一亮,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这繁花开得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
(2)自由的朗读课文,欣赏繁茂的海棠花,你觉得海棠花开得怎么样?多、开得旺
(3)从哪里体会到的?
“那几棵大的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淡红的花,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2·1·c·n·j·y
A “开满了”“密密层层”“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说明了花多,开得很旺盛。
B用“喷花的飞泉”比喻什么?让你感觉到什么呢?学生畅谈对春天的感悟。
“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形象说明了海棠花开得灿烂,既让人感受到海棠花旺盛的生命力,又让人感觉到春光的饱满和烂漫。【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看到这样的春景,看到这样的春光,你想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冰心奶奶又是怎样赞美的呢?美呆了
作者惊叹——
“春光,竟会这样地饱满!这样的烂漫!它把一冬天蕴藏的精神、力量,都尽情地释放出来!”
(4)朗读本段读出惊叹,可一读再读,将惊叹的语调尽情发挥!
3. 作者是如何描写孩子们的呢?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孩子们也认为海棠花“好看”,“开得旺”,从他们的动作、语言、神态,可以看出孩子们的可爱。)
理解“对,就是开得旺!只要管理得好,给它适时地浇水施肥,花也和儿童一样,在春天的感召下,就会欢畅活泼地,以旺盛的生命力,舒展出新鲜美丽的四肢,使出浑身解数。这时候,自己感到快乐,别人看着也快乐。”21·世纪*教育网
(作者借赞美春天的花朵,来赞美生机勃勃的儿童)
5.“这时候,自己感到快乐,别人看着也快乐。”一句中,“自己”指的是谁?
(引导学生多元的理解,“自己”可以指春天里的花朵,因为花朵以旺盛的生命力来展示自己的美丽。“自己”也可以指儿童,因为儿童在这个春天里感受到了快乐,儿童的快乐带给了作者的快乐。“自己”也可以指作者,因为作者看到了美丽的海棠花,仿佛看到了就是活泼的儿童。作者的快乐,引来的儿童的围观,他们也感受到了快乐。)www-2-1-cnjy-com
反复朗读,感悟相通之处:生机勃勃,充满着生命的活力,让别人看着也快乐。
4.儿童多处行,春光四溢
(1)作者来颐和园的目的是寻找春天,可是作者“只拣儿童多处行”。自由朗读,说说最后一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2-1-c-n-j-y
儿童是活泼可爱、充满生命活力的,他们可以给我们带来快乐和生气,是永远的“春天”。
(2)探讨:文章开始交代“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文章的结尾,又写到记住“只拣游人多处行”,文章的题目也是用“只拣游人多处行”。请你结合课文的内容,说说“只拣游人多处行”究竟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1*cnjy*com
(主要观点:这篇课文表面上是说孩子们在哪里春天便在哪里,跟着他们的足迹就可以找到春天。其实文章隐含着的意思是说孩子们像春天一样生机勃勃,活泼可爱。作者抓住他们的动作、神态和语言,用饱满的笔触刻画了春天里的孩子们的形象,表达了作者热爱春天,喜爱儿童,寄予希望的思想感情。)【来源:21cnj*y.co*m】
(3)同学们,欣赏着满院的春色,看着满眼的儿童,你有什么想说的?
体会作者借赞美春天的花朵来赞美生机勃勃的儿童。儿童就是祖国的花朵,如果说海棠花是春光,那么儿童就是最美的春光)【出处:21教育名师】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走近冰心:冰心奶奶为什么要只拣儿童多处行?因为冰心奶奶爱儿童。她曾经说过,儿童是世界上最美的,除了宇宙之处,就是儿童。儿童是天使,是春的使者,是祖国的春天。冰心奶奶一直关心着少年儿童的成长,“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这是冰心奶奶常说的一句话,这句话已永远镌刻在她的墓碑上!爱自然、爱儿童、爱一切美好的事物是冰心奶奶作品的灵魂。【版权所有:21教育】
正如巴金老爷爷所说:一代代的青年读到冰心的书,懂得了爱:爱星星、爱大海、爱祖国,爱一切美好的事物。我希望年轻人都读一点冰心的书,都有一颗真诚的爱心。
(五)课堂练习
1. 你能把句子换个说法,不改变愿意吗?
例:当你春游的时候,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当你春游的时候,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当你春游的时候,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一定会找到春天的。
当你春游的时候,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怎么会找不到春天呢?
2.照样子写词语
闹嚷嚷: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叽叽呱呱: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答案:甜蜜蜜 亮晶晶 白胖胖 水灵灵
平平安安、高高兴兴、和和美美、健健康康
(六)作业布置
1.抄写课文生字解词。
2. 把这个故事讲给身边的人。
【板书设计】
只拣儿童多处行
只拣儿童多处行 爱 儿童是最好的春光
【教学反思】
《只拣儿童多处行》是冰心写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给世界爱和美”,这是冰心老人为“冰心奖”所作的题词,其实这正是冰心老人一生的真实写照。《只拣儿童多处行》全文字里行间饱含了她对真爱和美的追求。这篇文章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生机勃勃的“赶春”的儿童和春天里充满旺盛生命力的花儿,流露出作者对儿童的喜爱,对未来的美好希望。这篇散文宛如一首诗,一首吟诵蓬勃向上的生命力的诗歌;宛如一幅画,泼洒生机和快乐的油彩画;宛如一首歌,歌唱着鲜花与少年,歌唱着爱的主旋律,全文读来令人十分欢畅!可是这样的文章如果学生不能理解文中所描写的意境,学生学起来就会无味。在教学中,从课文的整体入手,我重点让学生抓住记叙的顺序, 边读边想,画出描写儿童的动作、神态、语言的词句,然后让学生讨论交流,在反复的朗读中感悟文章,体会文章的语言和情感,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让学生在轻松过程中,达到了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共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8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只拣儿童多处行》练习
一、读下面的—段话,根据拼音写词语。
对,就是开得旺!只要管理得好,给它适时地浇水施肥,花儿也和儿童一样,在春天的感召下,huān chàng( )活泼地,以wàng shèng( )的生命力,shū zhǎn( )出新鲜美丽的sì zhī( ),使出浑身xiè shù( )。21·cn·jy·com
二、辨析字形,组词。
拣( ) 壤( ) 魔( ) 堂( ) 畅( )
炼( ) 嚷( ) 摩( ) 棠( ) 杨( )
三、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饱满——( ) 匆匆——( )
忸怩——( ) 空隙——( )
四、根据意思写词语。
1.坐得很满,没有一点儿空地可以坐下。形容人很多。( )
2.形容害羞,不好意思,不大方的样子。( )
3.所有的本领,全部的权术手腕。( )
4.形容起伏动荡。( )
五、把下列诗句子排列正确,将序号写在括号里。
( )我仔细一看,原来是一条蚯蚓。
( )突然从泥土里钻出一条又细又长的虫。
( )爸爸说蚯蚓能松土是益虫,我们要保护它。
( )我和爸爸正在菜园里拔草。
( )我问爸爸蚯蚓是益虫还是害虫。
六、加工厂
1.美丽 的 月亮湾 是 个 村子(连成两个不同的句子并加上合适的标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_______________喝茶。
六、带着问题来读书。
1.文学常识填空。
冰心:现代作家,原名( )。她为儿童写了许多作品,如( )( )等,代表作有(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填空。
(1)春光,竟会这样地( ),( )烂漫!它把一冬天蕴藏的( )、( ),都出来了!21教育网
(2)只要( )得好,给它( ),花儿就和( )一样,在( )的感召下,就会( ),以( ),舒展出( )的四肢,使出( )。
3.冰心奶奶为什么认为只拣儿童多处行,就一定能找到春天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课外阅读。
一流风景胜地--漓江
桂林漓江风景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风景最美的岩溶山水游览区,千百年来它不知陶醉了多少文人墨客。桂林漓江风景区以桂林市为中心,北起兴安灵渠,南至阳朔,由漓江一水相连。桂林山水一向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绝闻名中外。2·1·c·n·j·y
漓江风景区是举世公认的世界第一流风景胜地。这一带峰峦耸秀,碧水如镜,青山浮水,倒影翩翩,两岸景色犹如百里锦绣画廊。沿途景点目不暇接,景色无比秀美,单是那江里的倒影,就别有一番情趣。那水里的山,比岸上的山更为清晰,而且因为水的流动,山也仿佛流动起来。山的姿态,也随着船的位置,不断变化。【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漓江景色之奇还在山光水色之变化,在清晨,在中午,在黄昏,各有其姿,变化万千。尤其是在春雨迷蒙的早晨,江面上浮动着一层轻纱般的白蒙蒙的雨丝,这时的山水就更具有一种朦胧之美。21·世纪*教育网
1. 给下面的字选择恰当的意思,在上面画“√”。
犹如:(1)如同(2)还
陶醉:(1)喝酒过多神志不清。(2)沉迷,过分地爱好。
2. 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入括号。
(1)全世界一致认为。( )
(2)东西很多很好,眼睛来不及看,一时看不过来。( )
3. 用“__”画出描写水中倒影的语句。
4. 细读短文,填空。
(1)桂林山水以__________________四绝闻名中外。
(2)“漓江景色之奇”主要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给短文的主要内容选择正确答案,在后面画“√”。
(1)描述了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 )
(2)描述了桂林山水的“四绝”。( )
(3)描述了桂林漓江风景区的奇丽景色。( )
《只拣儿童多处行》参考答案
一、欢畅 旺盛 舒展 四肢 解数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词语的书写能力。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结合具体语境填写适当的词语。
二、
挑拣 炼钢 土壤 叫嚷 魔鬼 摩托 会堂 海棠 畅快 杨树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形近字的辨认能力。本题要特别注意“魔”与“摩”区分。
三、
充实 匆忙 腼腆 缝隙
四、
1. 座无隙地 2. 忸怩 3. 浑身解数 4. 荡漾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这道题主要是学生通过词的解释写出适当的词语。
五、3 2 5 1 4
本题考查学生排序的能力。排列句子时,应首先整体感知一下语段的内容,并从中找到关键性的词语,根据这些有标志性的语句,确定哪个句子可以在最前,哪个句子不能在最前,哪几个句子必须相连。仔细阅读句子,首先是“我和爸爸正在菜园里拔草”,然后是“突然从泥土里钻出一条又细又长的虫”,后面是“我仔细一看,原来是一条蚯蚓”,再后面是“我问爸爸蚯蚓是益虫还是害虫”最后是“爸爸说蚯蚓能松土是益虫,我们要保护它”。
六、
1. 月亮湾是个美丽的村子。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连词成句和标点的运用能力。连起来是:月亮湾是个美丽的村子,“美丽”修饰“村子”。本句的为陈述语气,所以用“。”www.21-cn-jy.com
美丽的月亮湾是个村子。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连词成句和标点的运用能力。连起来是:美丽的月亮湾是个村子,“美丽”修饰“月亮湾”。本句的为陈述语气,所以用“。”
2. 示例:院子里。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补充句子的能力。填写地点合理即可。
七、
1.谢婉莹 《寄小读者》 《山中杂记》 《繁星》 《春水》
2.(1)春光,竟会这样地饱满,这样地烂漫!它把一冬天蕴藏的精神、力量,都尽情地释放出来了!
(2)只要管理得好,给它适时地浇水施肥,花也和儿童一样,在春天的感召下,就会欢畅活泼地,以旺盛的生命力,舒展出新鲜美丽的四肢,使出浑身解数。
3.因为儿童充满朝气、富有感染力;儿童就是最美的春光,冰心奶奶喜爱儿童。所以冰心奶奶认为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认为能找到春光。www-2-1-cnjy-com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八、
1.(1) (2)
2.(1)举世无双(2)目不暇接
3. 那水里的山,比岸上的山更为清晰,而且因为水的流动,山也仿佛流动起来。山的姿态,也随着船的位置,不断变化。21cnjy.com
4. (1)山青、水秀、洞奇、石美(2)青山浮水,倒影翩翩,变化无穷
5.(3)( √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39张PPT)
只拣儿童多处行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2课
教学目标
激趣导入
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幅热热闹闹的“赶春图”,我们应该去哪里寻找春天?
古人云:
儿童不解春何处,只拣游人多处行。
冰心奶奶却说:
“游儿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诗人。从1919年9月起,以冰心为笔名写了许多问题小说,作品多围绕着母爱、童心和自然美描述“爱的哲学”,在社会上引起了较为强烈的反响。代表作有短诗集《繁星》和《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等,为文坛瞩目。 1926年得文学硕士学位后返国,先后任教于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平女子文理学院。冰心除创作外,还翻译过一些外国文学作品。
嗨!大家好,我是识字博士,欢迎大家进入识字王国!
大概
读一读
聚精会神
叽呱
纽扣
前额
海棠
玉澜堂
浑身解数
忸怩
蕴藏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gài
yùn
niǔ
jù
é
niǔ ní
xiè
guā
táng
lán
聚
概
梢
额
纽
旺
匆
释
晒一晒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释放:把所含的物质或能量放出来。
(造句)无数的大块彗星碎片雨点般落到地球上,每一个大块碎片的撞击都释放了一个百万吨级核弹所释放的能量。
忸怩:羞愧。
(造句)他的脸涨得红红的,手还一个劲儿地抓耳朵,身子也不时扭动着,现出十分忸怩的样子。
蕴藏:蓄积深藏未露。
(造句)哥哥那削瘦的脸上,只有一双眼还很有神,像一泓清溪蓄下的两汪深潭,蕴藏着内在的活力。
浑身解数:所有的本领,全部的权术手腕。
(造句)这些被敌人驯化了的狱卒像一群魔鬼,使出浑身解数折磨我党被捕的同志。
夺旗活动
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事?
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
冰心奶奶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时,见到很多孩子。她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了颐和园。随着儿童,她来到了知春亭畔和玉澜堂,看到了开得正旺的海棠花。
本文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颐和园门
知春亭畔
湖边
玉澜堂
朗读课文,思考: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画出表述作者行踪的词语。
游人不知春何在,
只拣儿童多处行。
冰心奶奶要到颐和园去,怎样确定自己的游览路线呢?
我的感想,告诉人们春游时,“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我们在玉澜堂的院子里,与孩子们共赏开得正旺的海棠花。
我们在知春亭畔和湖边看到许多儿童在热热闹闹地赶春。
3-4
5-8
9
我们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去赏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根据“我们”的行踪,课文可以分为四段。
1-2
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在识字王国里,同学们结识了这些新朋友,让我们与这些朋友手牵手,一起走进课文殿堂。
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挤进颐和园,寻找春的踪影
儿童不解春何在,
只拣游人多处去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1-2自然段,体会最深的是什么?
路过颐和园,看见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了出来,就像从一只大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
儿童多
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员,你一边跑,一边会喊些什么?
我会说……
路过颐和园,看见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了出来,就像从一只大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
用“魔术匣子”比喻颐和园, “小天使”比喻孩子。
表达了对儿童的喜爱之情
谁知道这句话用“魔术匣子”比喻什么?“小天使”比喻谁?这样写你觉得怎样?
作者为什么要把“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改成“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
儿童太可爱了
被儿童吸引,喜爱儿童
来到知春亭畔,追寻春的踪影
默读第3-4自然段,想一想,作者在知春亭畔看到了什么?
看到许多儿童在热热闹闹地赶春
读了这段课文,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隙”是缝隙,“座无隙地”就是一个挨着一个坐着,写出了孩子的多。
写出他们玩得很随意
他们很开心
写出他们玩得很痛快
不仅写出他们爱玩,还写出他们爱学习的特点
人多,衬托出他们快乐的心情
有点莽撞,但是懂礼貌
孩子特别的多且可爱活泼
走进玉澜堂,寻找春的踪影
眼睛突然地一亮,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这繁花开得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
作者来到玉澜堂的院落里,她看到了什么?
从哪体会出?
开满
了密密层层
从树
枝开到树梢,不留一
点空隙
“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形象说明了海棠花开得灿烂,既让人感受到海棠花旺盛的生命力,又让人感觉到春光的饱满和烂漫。
作者惊叹——
“春光,竟会这样地饱满!这样的烂漫!它把一冬天蕴藏的精神、力量,都尽情地释放出来!”
看到这样的春景,看到这样的春光,你想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冰心奶奶又是怎样赞美的呢?
美呆了
……
作者是如何描写孩子们的呢?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他们抬头看看花,又看看我们。我拉住一个额前披着短发的女孩子,笑问:“你说这海棠花好看不好看?”她忸怩地笑着说:“好看。”我又笑问:“怎么好法?”当她说不出来低头玩着纽扣的时候,一个在她后面的男孩子笑着说:“就是开得旺嘛!”于是他们就像过了一关似的,笑着推着跑出门外去了。
孩子们的可爱
孩子们也认为海棠花
“好看”,“开得旺”
理解“对,就是开得旺!只要管理得好,给它适时地浇水施肥,花也和儿童一样,在春天的感召下,就会欢畅活泼地,以旺盛的生命力,舒展出新鲜美丽的四肢,使出浑身解数。这时候,自己感到快乐,别人看着也快乐。”
作者借赞美春天的花朵,来赞美生机勃勃的儿童
“这时候,自己感到快乐,别人看着也快乐。”一句中,“自己”指的是谁?
感悟:生机勃勃,充满着生命的活力,让别人看着也快乐。
作者来颐和园的目的是寻找春天,可是作者“只拣儿童多处行”。自由朗读,说说最后一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儿童是活泼可爱、充满生命活力的,他们可以给我们带来快乐和生气,是永远的“春天”。
儿童多处行,春光四溢
探讨:文章开始交代“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文章的结尾,又写到记住“只拣游人多处行”,文章的题目也是用“只拣游人多处行”。请你结合课文的内容,说说“只拣游人多处行”究竟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抓住他们的动作、神态和语言,用饱满的笔触刻画了春天里的孩子们的形象,表达了作者热爱春天,喜爱儿童,寄予希望的思想感情。
课文表面上是说孩子们在哪里春天便在哪里,跟着他们的足迹就可以找到春天。
其实文章隐含着的意思是说孩子们像春天一样生机勃勃,活泼可爱。
同学们,欣赏着满院的春色,看着满眼的儿童,你有什么想说的?
作者借赞美春天的花朵来赞美生机勃勃的儿童!
……
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走近冰心:冰心奶奶为什么要只拣儿童多处行?因为儿童多处春光美,因为儿童就是最美的春光!冰心奶奶爱儿童,她曾经说过,儿童是世界上最美的,除了宇宙之处,就是儿童。儿童是天使,是春的使者,是祖国的春天。冰心奶奶一直关心着少年儿童的成长,“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这是冰心奶奶常说的一句话,这句话已永远镌刻在她的墓碑上!爱自然、爱儿童、爱一切美好的事物是冰心奶奶作品的灵魂。
正如巴金老爷爷所说:一代代的青年读到冰心的书,懂得了爱:爱星星、爱大海、爱祖国,爱一切美好的事物。我希望年轻人都读一点冰心的书,都有一颗真诚的爱心。
板书设计
平分生命
只拣儿童多处行
只拣儿童多处行 儿童是最好的春光
爱
1.你能把句子换个说法,不改变愿意吗?
例:当你春游的时候,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练习
答案:
当你春游的时候,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当你春游的时候,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一定会找到春天的。
当你春游的时候,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怎么会找不到春天呢?
2.照样子写词语
闹嚷嚷: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叽叽呱呱: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答案:
甜蜜蜜 亮晶晶 白胖胖 水灵灵
平平安安、高高兴兴、和和美美、健健康康
作业布置
1.抄写课文中生字、生词。
2. 把这个故事讲给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