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鸠调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方法指导,使学生能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愉快活泼地演唱《斑鸠调》。
(2)运用歌舞结合的学习方式,了解赣南民歌的风格,激发学生热爱家乡音乐文化的情感。
2学情分析
我所面对的学生是七年级的同学,他们的生理、心理渐 趋成熟,参与的意识和交往的愿望进一步增强。《新课标》中要求该年级学生能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积极参与音乐创造活动,发展表现音乐的能力。但当今中学生受流行歌曲的影响,他们并不喜欢唱传统的家乡民歌。因此,在教学中我打算采用情境教学、启发式教学、分层次教学、鼓励评价教学、示范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此外,九年级学生正处在变声期,教师应给予学生正确的发声指导,对其嗓音进行保护。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民间音乐风格,教会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唱出家乡民歌的“红土味儿”来。
教学难点:就本课来说,让城市的孩子,尤其是初三的学生参与表演体验是难点,为此教师在设计参与环节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接受能力。
4教学过程
环节一:初步感受、趣味引导
步骤1: 教师身穿偏襟花布裤,打响板,亲切幽默地按节奏念歌词:“春天嘛格叫呀哈咳(疑问的语气) 春天里斑鸠叫呀哈咳(开心的回答)??????” 师问:“你们听懂老师用了哪里的方言吗?谁能模仿一下啊?”借此关注具有方言特色的衬词衬句。
步骤2: 教师邀请一位学生跟老师合作问答句,突出问答语气,为后面的旋 律感受做铺垫。
【设计意图】民歌最大的特色在于方言,能够模仿方言就抓住了民歌的灵魂,也就不至于串味儿。因此,我开门见山地让学生明白今天老师要教的就是家乡的歌,并且巧妙地呈现出江西赣南民歌的特征,让学生从情感上接受了这股子“土味儿”。
环节二:歌曲学唱、领略风格
步骤1:揭示题目 “老师叽里咕噜地说了半天,是在模仿斑鸠的叫声,今天我们就循着斑鸠的叫声一起走进赣南采茶赏花去!”(板书《斑鸠调》课题。)
步骤2:教师范唱 第一遍范唱:“春天马格叫呀哈嗨,春天斑鸠叫呀哈嗨,斑鸠里格叫咧起,实在里格叫得好哇咿呀咦子呦。。。。。。” 师问:1、同学们在初次聆听的时候要思考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你在歌曲中听到了哪些动物的叫声?你能模仿一下吗? 生答:我听到了斑鸠、杜鹃、蛤蟆的叫声,“咕噜叽哩”、“咕咕咕咕”、“呱呱呱呱”
【设计意图】教师范唱虽没有原唱的演唱技巧,但现场感更具感染力,比录音更真实,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范唱是最有效的教学方式之一,范唱中教师要注意暗示相同旋律不同情绪的变化,从而帮助学生感受音乐形象。
步骤3:感受旋律重复段落,训练内心听觉
师问:同学们刚才模仿的小动物们的叫声非常悦耳,那么我们感受一下这首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教师第二遍范唱时有意把重复旋律空出来不唱,既引起学生关注又训练内心听觉。
步骤4:完整视唱乐谱,注意重复乐句及八度大跳处的力度变化
步骤5:朗诵歌词
“同学们刚才模仿得特别好!接下来,我们就按照节奏朗诵歌词。”
师问:朗诵的时候,同学们要思考这首歌词的语气有什么特点?
生答:一问一答
师问:很好,那么这首歌词还有什么特点啊?“春天马格叫呀哈嗨?”
马格是什么意思?
生答:“什么”的意思
师说:歌曲中多处运用了这种方言,那我们就要突出这种问答的语气来朗诵,老师问同学们答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注意方言中的问答语气,有助于填词演唱时的情感处理,怎样朗诵就怎样唱,并且朗诵时要切实做到通过问答带动强弱对比。
步骤6:巩固衬词衬句,感受乐句扩充
师问:同学们这首歌词中的 “呀哈嗨”、“咿呀咦子呦”这些都是什么呀?
生答:助词、衬词 师说:对,在歌曲中,这叫做衬词,那么我们来感受一下它们在歌曲中有什么作用?
对比感受:先唱一遍没有衬词的前两句、再唱一遍有衬词的前两句
师说:同学们有什么感受? 生答:有衬词更有助于抒发情感。。。。
师说:非常好,衬词衬句就是起到了乐句扩充的作用! 第三遍范唱时,老师唱一句,再示意学生唱重复旋律,体验既像模仿又像回声的趣味感。
【设计意图】教师有意空出衬词衬句不唱,让学生心里默数拍子,感受其扩充乐句的作用,体会灯歌的韵味。
步骤7、分段演唱,突破难点
我的要求是:教师启发学生体会声音像“拍皮球”那样有弹性。并保持这种弹性结合节拍重音演唱;
师演唱前两句,用对比的方式让学生来感受下滑音的作用;
教师用手势引导学生用叹气的方法演唱八度大跳,并按歌曲不同力度处理此处的情感;
将十六分音符的歌词对位拿出单独练唱,以解决此处难点。
步骤8、完整演唱歌曲,丰富歌曲表现力 要求学生按照情感需要,用不同的力度演唱歌曲,注意下滑音、重音的处理,一问一答的语气和衬词等细节。
【设计意图】通过这8个步骤的教学,相信学生已能够掌握《斑鸠调》的灯歌特点,表现其应有的风格。
环节三:实践编创,激发情感 为了增加拓展训练的趣味性,让学生广泛参与,能够主动参与,我利用了赣南灯歌里的扇子做道具,学生自由组合,用扇子的高低感受乐句的问答呼应,对《斑鸠调》进行编创。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边舞边唱的形式对歌曲感情的影响,丰富学生对歌曲表现力的能力,提高艺术审美能力,从而使学生热爱家乡的民歌。
课堂小结:
让学生“会唱家乡的歌,心生家乡的情”是我们每一位音乐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我想通过斑鸠调唤醒红土地的子子孙孙,无论走到哪里,都别忘记回头闻一闻培育你的故土、品一品牵挂你的亲情!
课件12张PPT。斑 鸠 调聆听教师范唱:《斑鸠调》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
你都在歌曲中听到了哪些动物的叫声?你能模仿一下吗?斑鸠杜鹃蛤蟆感受旋律,训练内心听觉:1、教师第二遍演唱歌曲 同学们聆听并思考本首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运用重复的创作手法,使得旋律朗朗上口、易学易唱2、同学们完整视唱乐谱,注意附点音符、十六分音符和切分音等处的
演唱,以及重复乐句情绪的对比再次体验,感受歌词特点:3、请问这些衬词衬句有什么作用?扩充乐句、渲染气氛,体现灯歌韵味1、带节奏朗诵歌词,思考歌词的语气有什么特点? 一问一答的语气2 、“马格”是什么意思?赣南方言:什么的意思分段演唱,突破难点:1、声音像“拍皮球”那样有弹性地演唱,感受下滑音的作用2、叽 里 咕噜,咕 噜 叽 哩方法:用叹气的支点演唱3、方法:同样用叹气的支点,注意十六分音符的歌词对位完整演唱歌曲,丰富歌曲表现力:灯歌:民歌的一种。是人们在农闲时自娱自乐的一种载歌载舞的表现形式。
开唱必舞是灯歌最为明显的表现特征。
灯歌的演唱形式有茶灯、花灯、马灯、牛灯、叫花子灯等。
茶灯以赣南最盛,演唱采茶调及各种小调进行表演。
小结:
会唱家乡的歌,心生家乡的情,我希望通过
《斑鸠调》唤醒红土地的孩子们,无论走到哪里,
都别忘记回头问一问培育你的故土,品一品牵挂你
的亲情!谢 谢 大 家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