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长 大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应关心别人、帮助别人,遇事要多为别人着想。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并能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点难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我
的
名
字
问①路的叔叔,不知道②我的名字,叫我“小朋③友”。[句导读:这句话说有一位过路的叔叔来向“我”问路,“小朋友”是叔叔对“我”的称呼。]
节导读:一位叔叔向“我”问路,“我”告诉了他。
扫垃圾④的阿⑤姨,不知道我的名字,叫我“红领巾⑥”。
[句导读:“红领巾”说明了“我”是一名少先队员,同时也反映出阿姨对“我”的赞美。]
节导读:“我”主动帮阿姨扫垃圾,阿姨称“我”“红领巾”。
上公交车⑦的老奶奶,不知道我的名字,叫我“好孩子”。[句导读:“好孩子”说明了老奶奶在夸赞“我”。]
推车上坡⑧的老大爷,不知道我的名字,叫我“小雷锋”。[句导读:“小雷锋”是老大爷对“我”的称赞,说明“我”主动帮助他推车上坡了。]
节导读:“我”主动帮助老大爷推车上坡,他称赞“我”为“小雷锋”。
人们不知道我的姓名⑨,但是⑩,大家都记住了我的笑容。[句导读:“我的笑容”指的是“我”做了好事后快乐的心情,“我”的乐于助人的好品质使大家难忘。]
节导读:人们虽然不知道“我”的名字,但是记住了“我”的好品质。
字
词
导
读
①
②知道:对事实或道理有认识;懂得。
③
④垃圾:脏土或废弃物。
⑤阿(ā):也读ē。
⑥红领巾:红色的领巾,代表红旗的一角,少年先锋队员的标志。
⑦车(chē):也读jū。
⑧上坡:沿着有坡度的路从低处走向高处。
⑨姓名:姓和名字。
⑩但是:用在后半句话里表示语义的转折,往往与“虽然、尽管”等呼应。
都(dōu):也读dū。
笑容:含笑的神情。
1.认读生字,读准字音,了解字义。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应关心别人、帮助别人。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生字卡片,挂图。
一 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大家都有名字,你们知道自己名字的含义吗
(学生回答。)
2.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小朋友,他有好多名字,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板书课文题目:我的名字。)
3.学生齐读课文题目。
4.学生自读课文。
二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老师出示生字卡片。
shū叔
shu叔 lā垃jī圾 ā阿yí姨 shàng上
pō坡 léi雷
fēng锋 xìng姓
míng名 xiào笑
róng容
2.学生以多种形式巩固生字的读音,建立音形的联系。
学生可以用集体读、指名读、开火车读等方式。
三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课文第1~4小节。
(1)指名分节读课文第1~4小节,其他同学检查读音是否正确。
(2)人们怎么称呼课文中的“我”
学生甲:问路的叔叔叫“我”“小朋友”。
学生乙:扫垃圾的阿姨叫“我”“红领巾”。
学生丙:上公交车的老奶奶叫“我”“好孩子”。
学生丁:推车上坡的老大爷叫“我”“小雷锋”。
(3)人们为什么这样称呼“我”
学生甲:因为“我”热心帮助别人。
学生乙:“我”帮助了别人,却没有留下自己的姓名。
2.学习课文第5小节。
(1)学生齐读课文第5小节。
(2)为什么说大家都记住了“我”的笑容
学生甲:“我”帮助了别人,别人对“我”表示赞许,所以记住了“我”的笑容。
学生乙:“我”帮助别人,自己也感到快乐,所以露出了笑容。
老师:帮助别人,既给别人快乐,也让自己快乐,它就像一束阳光温暖着人们的心。
3.师生齐读课文。
四 给学生介绍雷锋
1.推车上坡的老大爷叫我“小雷锋”,你们知道雷锋吗
雷锋,沈阳部队工程兵某部运输连四班汽车兵,多次立功受奖。他利用节假日和休息时间为人们做了许多好事。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职。毛主席曾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从此,全国广泛开展了学习雷锋的群众运动,涌现了成千上万个雷锋式的先进人物。
2.大家课下可以搜集有关雷锋的资料,详细了解一下。
3.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应该怎样做
学生甲:我们要多多关心别人、帮助别人。
学生乙:我们还应该关心同学,关心老师和我们的家人。
学生丙:我们要努力学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
五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我
的
名
字
小朋友 红领巾 好孩子 小雷锋
姓名
笑容
课堂上,特别是低年级课堂上,过于注重形式,表面上快快乐乐、热热闹闹,用大量的非语文活动挤占了学语文的时间,结果快乐有余,收效不大,没能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学习的基础,这是与课程改革的目标背道而驰的。至于课外语文活动,有的目的不明,组织不利,时间花了不少,但在学生学语文、用语文上收获不大。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加强目的性,减少盲目性;加强计划性,减少随意性;要切实可行,讲求实效。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
(问)路 (扫)垃圾 (推)车
3.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 ”。
上坡(pō
pē) 雷锋(fēng fēn)
姓名(xìn xìng)
笑容(róng yóng)
阿姨(yī yí)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学习新笔画“横折折折钩”。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生字、新词卡片。
一 检查复习
1.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
2.在课文中标画出生字。
二 识字、写字教学
1.老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道dào(知道) 阿ā(阿姨) 红hóng(红领巾) 奶nǎi(奶奶)
爷yé(爷爷)
但dàn(但是)
记jì(记住)
2.识记字形。
用学过的识字方法选择生字,向大家汇报。
学生甲:“阿”“红”“奶”“但”“记”都是左右结构的字,“爷”是上下结构的字,“道”是半包围结构的字。
学生乙:“啊”去了口字旁就是“阿”字。
学生丙:“爷”和“爸”一样,都是父字旁的字。
3.重点指导。
(1)学习新笔画。
出示新笔画:。谁知道这个笔画叫什么 (横折折折钩。)
书写新笔画。
(2)老师指导书写生字。
道:半包围结构的字,书写时注意笔顺。先写“首”,再写走之儿。
阿:左右结构,右边最后一笔是竖钩。 记:左右结构,注意右边是“己”。
奶:左右结构,笔顺是。
我
的
名
字
dào道 ā阿 hóng红 nǎi奶 yé爷 dàn但 jì记
奶:
课堂上,教师要放手让学生思考问题,给学生以自由思考的机会。学生一旦提出问题,教师就应该鼓励,并顺着这一问题去引导学生,为他们从小种下探索思考的种子。同时,教师还应该注意语文课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而不应事事都遵循于书本和教参的框框,不应该带有“什么不是语文课要解决的问题”这种错误观念。只有打破学科分界,学生的问题意识才有广阔的空间。
1.看拼音,写词语。
zhī
dào(知道) jì
zhù(记住) dàn
shì(但是)
nǎi
nɑi(奶奶)
yé
ye(爷爷)
hóng
lǐng
jīn(红领巾)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问路的叔叔叫我“小朋友”。
(2)扫垃圾的阿姨叫我“红领巾”。
(3)上公交车的老奶奶叫我“好孩子”。
(4)推车上坡的老大爷叫我“小雷锋”。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要将美好的愿望付诸行动,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3.使学生懂得:只空想而不付诸行动是不正确的。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2.理解尤拉做好事的愿望是美好而可贵的,却不实际。他只想做“大好事”,而不想或不愿做“小好事”,最终找不到能够实现自己美好愿望的机会。
教学课时
两课时
好 事 情
早上,尤①拉醒了。[句导读:开篇介绍了故事的主人公——尤拉。]他看看窗外,天气②很好,于是③想做点什么好事情④。[句导读:“天气很好”是尤拉想做好事情的原因,直接点题。]
段导读:尤拉早上起来想做点好事情。
他想:“如果马莎掉到河里,我就跳下去救她!”恰好⑤马莎来了,她说:“尤拉,带我到山上玩吧!”“不,别⑥打扰⑦我想事情!”尤拉说。[句导读:“吧”是语气助词,起强调作用,说明马莎十分想让尤拉带她去玩。尤拉拒绝了她,说明尤拉不是发自内心想帮助马莎。]马莎委屈⑧地走开了。[句导读:“委屈”写出了马莎的失望和难过。]
段导读:尤拉设想在马莎遇到危险时自己救了她,而当马莎真正有事情时,尤拉却拒绝了她。
尤拉又想:“如果狼来抓小狗,我就开枪把狼打死。”正好小狗跑来了,它对着尤拉抬起脑袋,摇摇尾巴:“尤拉,给⑨我点水喝⑩吧。”[句导读:“抬起脑袋”“摇摇尾巴”写出了小狗的可爱,为下文埋下了伏笔。]“走开,我正在想事情。”尤拉说。小狗夹着尾巴跑开了。[句导读:“夹着尾巴”与上文“摇摇尾巴”形成对比,表现出小狗的失望。]
段导读:尤拉依然在设想做好事,但在小狗需要他帮助时,他却不予理睬。
尤拉接着想:“如果奶奶不小心摔断了腿,我就背着她去医院。”正好奶奶在厨房喊尤拉:“小尤拉乖乖,帮奶奶刷碗吧。”“您自己刷吧,我的事情更重要!”尤拉大声说。[句导读:尤拉认为自己的“事情更重要”,更加说明了他根本没有明白做好事的含义。]
段导读:尤拉拒绝了奶奶让他帮着刷碗的要求。
尤拉想来想去,想不出该做什么好事情,就去问妈妈。妈妈抚摸着尤拉的头,说:“你可以带马莎去玩,给小狗喝水,帮奶奶刷碗。”[句导读:妈妈的话说出了什么是好事情,同时间接地指出了尤拉拒绝马莎、小狗和奶奶的做法是不对的。]
段导读:妈妈告诉了尤拉该做什么,好事情就是身边的小事,点明主题。
字
词
导
读
①
②
③于是: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
④事情:人类生活中的一切活动和所遇到的一切社会现象。
⑤恰好:正好;刚好。
⑥别(bié):也读biè。
⑦打扰:扰乱;搅扰。
⑧委屈:受了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近义词是“冤枉”。
⑨给(ɡěi):也读jǐ。
⑩喝(hē):也读hè。
夹(jiā):也读jiá。
重要:具有重大的意义、作用和影响的。
大声:声音大;高声。
抚摸:用手轻轻按着并来回移动。
可以:助动词。表示可能或能够。
1.认读生字,读准字音,了解字义。
2.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要将美好的愿望付诸行动,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生字卡片。
一 揭示课文题目
板书课文题目:好事情。
组织学生讨论:什么事情是“好事情” (搀扶起受伤的小同学、捡拾地上的废弃物、受到妈妈的表扬……)
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看看“好事情”指的是什么。
二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2.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事情(shì
qing)
注意三拼音节:枪(qiānɡ)
夹(jiā)
断(duàn)
刷(shuā)
3.自己练读课文,把生字的读音读正确,并画出有几个自然段。
(五个自然段。)
三 理解内容,指导朗读
1.自由读第1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尤拉早晨起床想做点什么好事情。)
2.学习第2~4自然段。
(1)自由读这三个自然段。
(2)组织学生讨论:尤拉想做什么“好事情”
学生甲:如果马莎掉到河里,我就跳下去救她!
学生乙:如果狼来抓小狗,我就开枪把狼打死。
学生丙:如果奶奶不小心摔断了腿,我就背着她去医院。
追问:这三段文字中都用上了“如果……就……”,你从中体会出什么
(这些都是尤拉的设想,是他想做好事的愿望。)
(3)提问:当他遇到实际的、需要帮助的事情时又是怎么做的
学生甲:恰好马莎来了。“不,别打扰我想事情!”
学生乙:正好小狗跑来了。“走开,我正在想事情。”
学生丙:正好奶奶在厨房喊尤拉。“您自己刷吧,我的事情更重要!”尤拉大声说。
(4)有感情地朗读。采用分组练读的形式。
3.学习第5自然段。
(1)指名读这一自然段。
(2)组织学生讨论:妈妈要尤拉做什么“好事情”
学生甲:可以带马莎去玩。
学生乙:可以给小狗喝水。
学生丙:可以帮奶奶刷碗。
(3)集体讨论:尤拉什么好事情也没做成,为什么
学生甲:因为他的想法不太实际。他总在设想做一些惊天动地、不同凡响的“大好事”,而不想或不愿去做具体的、对他人有所帮助的“小好事”。
学生乙:因为尤拉只在空想,当身边的事情需要他做时,他却不去行动。
(注意学生中是否有“尤拉不是好孩子”的片面看法。如果有,可引发讨论。)
四 总结全文
1.老师总结。
尤拉想做好事的愿望是美好而可贵的。但是正像同学们说的,他只空想而不付诸行动。我们应该听尤拉妈妈的指点,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2.发散思维:听了妈妈的话,尤拉会怎么想 怎么做呢
学生甲:尤拉想,哦,原来好事情就在我的身边。我身边有这么多需要我帮助的事情呢。
学生乙:尤拉会立刻跑到厨房,帮奶奶刷碗。
好 事 情
(如果……就……)
跳下去救马莎 带马莎去玩
开枪把狼打死 给小狗喝水
背着奶奶去医院 帮奶奶刷碗
空想 实际的身边小事
一堂完美的语文课既要有良好的开端、充实的过程,更要有一个完满的结尾。好的课堂结束,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的归宿,同时也是新的认识过程的起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照样子,填上合适的动词。
例:看窗外
想事情 抬起头 问妈妈
跳下河 抓小狗 摇尾巴
喝点水 走开了
3.
想一想,写出三件自己做过的(或正想做的)好事情。
①
②
③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生字卡片。
一 检查复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采取评读的形式。)
2.思考:妈妈叫尤拉做的是好事情吗 好事情应该从哪里做起
学生充分说。(妈妈叫尤拉做的是好事情。好事情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平凡的事做起。)
二 学习生字
1.认读字音。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气 于 事 情 如 别 给
2.识记字形。
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学习生字。
重点指导“情”。
气:独体字。注意最后一笔是横斜钩。
情:左右结构,注意“忄”的笔顺,先写两点再写竖。
如:左右结构。
事:独体字。笔顺是。
3.扩词练习。
学生充分说,比比谁组的词最多。
气:生气 气体 空气
于:于是 属于 对于
事:事情 好事 事故
情:感情 情节 热情
如:如果 假如 如意
别:特别 区别 差别
给:赠给 交给 送给
4.书写生字。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如果不从一个高度看待自己的价值,会感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在现在的经济潮流里日显黯淡。面对新课程,教师不能闭目养神,也不能信口胡言,应当以一种赏识的心态来接受它。作为一线的教师,更有条件去研究,去实践,去思考。
1.给下面的音节补上韵母和声调。
duàn
shuā
qiānɡ
zuò
shì
断 刷 枪 做 事
2.字音连线。
3.展开丰富的想象,补充在横线上。
听了妈妈的话,尤拉想:原来好事情就在我的身边。我身边有这么多需要我做的事情呢!我应该马上行动。
4.你在家做过什么好事情 是不是和尤拉一样
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
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这是一个千百年来人们一直谈论的话题。任何一个成就了大事的人,都是从点滴的小事做起的。比如说伟大的政治家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和许多伟大的科学家,他们都是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开始做起,逐渐积累达到高的境界的。
与此相反,好高骛远往往会造成很不好的结果。比如说一只蜗牛想要登泰山、看长江,这对于它来说就是很难的大事了。当它得知自己不可能实现这些愿望时,便干脆选择了放弃。这只蜗牛颓废了,放弃了前进就相当于放弃了一切,本来它能得到的,却因为好高骛远什么都没有得到,这本身不就是好高骛远对它的惩罚吗 这是一种很不好的心态,对于一只蜗牛来说,它应该珍惜自己不长的生命去多看看附近的世界。对于我们人类来说则是应该先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那样积少成多,必然也将有很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