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北宋的政治(学案+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北宋的政治(学案+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7.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2-10 09:55: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课 《北宋的政治》导学案
一、知识储备,复习测评
1、唐朝朝政日趋衰败是在( )
A、贞观初年 B、贞观末年 C、开元初年 D、开元末年
2、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内奸,和部下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 )
A、安史之乱 B、七国之乱 C、八王之乱 D、唐太宗对突厥用兵
3、唐朝后期,农民起义的领导人是( )
A、黄巢 B、陈胜 C、朱温 D、李自成
4、唐朝灭亡的标志是( )
A、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 B、朱温兼并了北方割据势力
C、朱温建立后梁 D、安史之乱的发生
5、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五个政权,第一个政权是( )
A、后梁 B、后唐 C、后晋 D、后汉
6(1)唐朝由盛转衰的事件是---------
(2)唐朝灭亡后进入哪一历史时期-----------
(3)五代十国时期最后一个朝代是------------
二、明确目标,提出任务
学习目标:
1.知道赵匡胤建立北宋、赵匡胤加强中央集权、重文轻武等基本史实;
2.理解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背景、具体的措施和影响。
三、自读文本,预习评价
?1、找出北宋建立的时间、都城、建立者,说出北宋统一南北的史实。
2、宋太祖在军事上是怎样牢牢的控制军队的?在中央和地方又是怎样加强中央集权的?
3、找出宋朝重文轻武的表现及影响。
四、问题探究,展示交流
探究一:北宋建立的方式与西汉、唐朝有何不同?
探究二: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有什么背景?主要有哪些举措?这些举措对北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探究三:北宋的科举制有什么发展?科举制对教育有什么影响?
学习小结
我的问题与收获:

第六课 《北宋的政治》检测题
北宋的建立者是( )
A 、杨坚 B、朱温 C、赵匡胤 D、赵构
北宋的都城是( ) A、长安 B、开封 C、洛阳 D、灵武
宋朝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开始的封建帝王是( )
宋太祖 B、唐太宗 C、宋钦宗 D、宋高宗
宋朝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于( )
宋太宗 B、宋徽宗 C、宋钦宗 D、宋高宗
宋朝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而文臣担任中央和地方要职,体现了宋朝的政策是( )
休养生息政策 B、重文轻武政策 C、重武轻文政策 D、对外开放政策
北宋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 )
三省六部制 B、科举制 C、武将专权制 D、宰相制度
设置进士科、提高进士地位的朝代分别是( )
隋朝 北宋 B、唐朝 北宋 C、北宋 南宋 D、唐朝 南宋
北宋为了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设置( )
知州 B、通判 C、转运使 D、宰相
为防止知州权力过大难以控制,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废除知州设置,直属中央 B、实行三年一换的制度
C、在各知州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 D、地方设置转运使
下列不属于宋朝科举制发展的影响的是( )
在宋朝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
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
造就了宋朝的文治局面
促使文人投入诗词创作之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材料中提到的“唐宗”、“宋祖”两位帝王的名字分别叫什么?
唐宗宋祖两位帝王相同的历史贡献是什么?
学案答案:
一、1、D 2、A 3、A 4、C 5、A
(1)安史之乱 (2)五代十国 (3)后周
1、西汉和唐朝是通过农民起义建立的,而北宋是通过兵变建立的。
背景:唐末至五代十国时期军阀武将风扬跋扈,影响到政局的稳定,宋太祖本人就是通过兵变夺取政权的,为防止类似的事情重演。21教育网
主要举措:在军事上,首先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的控制军队;在中央,宋太祖为防止宰相权力过大,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在地方,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陆续取代原来的藩镇手下的爪牙。21cnjy.com
影响: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但也造成重文轻武的后果。
宋初时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
对教育的影响: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有利于唐山的繁荣。21·cn·jy·com
检测题答案:
C 2、B 3、A 4、A 5、C 6、B 7、A 8、C 9、A 10、D
11、(1)李世民 赵匡胤 (2)维护国家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