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关三叠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阳关三叠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7-02-09 18:37:00

文档简介

(共10张PPT)
阳关三叠
(唐)王维诗


聆听歌曲,思考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悲伤、凄凉、对友人依依不舍的送别之情
歌词来源
歌词的前一部分实际上是来自唐代诗人王维的名篇《送元二使安西》。唐朝时,为诗配乐进行演唱十分盛行,很多古诗都被合乐而唱,《阳关三叠》也是其中之一。
三叠
原曲分成三大段,由于将一个曲调变化叠唱了三遍,故名三叠。教材中选用的是一部分,也就是其中的一叠。阳关是一个地名,所以歌曲叫《阳关三叠》,曲中还有一个地名——渭城,所以歌曲又叫《渭城曲》《阳关曲》。
歌词
“遄”这个字念chuán.齐读歌词。“遄行”是
指一路上你要快快地走,快快地走。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无限关爱之情。
“长途越渡关津”指遥远的旅途要穿越多少关山、渡口!
“历苦心,历苦心”是指要经历千辛万苦,千辛万苦。
“历历苦心,宜自珍”指再苦再累啊,你要自己保重,自己多多保重。
让我们一起有感情的诵读歌词。注意每一句强调的语气和声音上强弱的变化。
再次聆听歌曲,注意体会歌曲中忧伤,惜别和期待的情感。
“柳色新”暗示离别在即。古人有折柳赠别的习俗,故唐诗宋词中常有借杨柳以寓离别意,演唱时带有依依惜别之情。

通过学习这首歌,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句?

你最喜欢那一句?

这首歌曲在曲调上有无相同的地方?请你指出来。

歌曲表现了作者当时非常复杂的情感变化了,你觉得都有什么样的情感,又是如何通过音乐表现出来的?
悲伤、凄凉依依不舍的情感。通过低沉的音调,稀疏的节奏,缓慢的速度
请同学们欣赏合唱曲《阳关三叠》,体验加入合唱效果后又有了哪些新的感受。阳关三叠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会唱《阳关三叠》,感受体验《阳关三叠》的音乐情绪。
2、通过欣赏,了解“三叠”的含义。
3、通过学唱《阳关三叠》,了解、体验中国古代音乐中的离别之情,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音乐的热爱。
2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追赶时尚、崇尚流行的时期,孩子们认为流行歌曲才是最动听、最好、最时尚的,他们对古曲、民族乐曲等持有抵抗心理,不愿去学习。本课通过学唱古曲《阳关三叠》,体验中国古代音乐中的离别之情,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音乐的热爱。
3重点难点
1、熟唱歌曲主题旋律
2、感受歌曲的背景,理解当时的人们的生活环境
3、“遄行、遄行”八度大跳和附点节奏的准确。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问题导入
同学们,你知道哪些表达友谊的歌曲呢
活动2【讲授】讲授
二、情感体验
1、你们说得很好,其实古代也有很多表现友谊的音乐作品。今天,我们一同来欣赏一首描写友谊的古曲,请你听后思考: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师播放音乐《阳关三叠》
2、同学们,谁能告诉老师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悲伤、凄凉、对友人依依不舍的送别之情)
活动3【讲授】讲授
二、理解歌词
1、讲述歌词的来源
师:这段歌词的前一部分实际上是来自一首唐诗,你们知道这首唐诗是谁的什么作品吗
学生发言
师:看来同学们对学过的知识掌握得很扎实。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名篇《送元二使安西》。唐朝时,为诗配乐进行演唱十分盛行,很多古诗都被合乐而唱,《阳关三叠》也是其中之一。原诗描绘了怎样的情节呢
学生发言(诗人对友人依依不舍的送别之情)
2、讨论“三叠”
师:我想再问问同学们,你认为《阳关三叠》名字中的“三叠”是什么意思呢 请大家进行讨论。
学生发言
师:同学们都很有想法。原曲分成三大段,由于将一个曲调变化叠唱了三遍,故名三叠。教材中选用的是一部分,也就是其中的一叠。阳关是一个地名,所以歌曲叫《阳关三叠》,曲中还有一个地名——渭城,所以歌曲又叫《渭城曲》《阳关曲》。
3、分析歌词
师:歌词部分比原诗要长,我们来看看后面部分的歌词,“遄”这个字念chuán.齐读歌词。
师:“遄行”是
指一路上你要快快地走,快快地走。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无限关爱之情。
“长途越渡关津”指遥远的旅途要穿越多少关山、渡口!
“历苦心,历苦心”是指要经历千辛万苦,千辛万苦。
“历历苦心,宜自珍”指再苦再累啊,你要自己保重,自己多多保重。
师:让我们一起有感情的诵读歌词。注意每一句强调的语气和声音上强弱的变化。
四、学唱歌曲
1、认真聆听歌曲录音。
提示:学生注意体会歌曲中忧伤、惜别和期待的情感。
2、学生用wu随老师的琴声哼唱旋律。
强调:呼气、吸气
3、引导学生用流畅圆润的声音学唱歌曲。
提示:“柳色新”暗示离别在即。古人有折柳赠别的习俗,故唐诗宋词中常有借杨柳以寓离别意,演唱时带有依依惜别之情。
4、同学们,这首名曲从古至今一直被传唱,经久不衰。老师现在有几个问题想要请同学们来说一说。
A、通过学习这首歌,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句
B、你最喜欢那一句
C、这首歌曲在曲调上有无相同的地方
D、歌曲表现了作者当时非常复杂的情感变化了,你觉得都有什么样的情感,又是如何通过音乐表现出来的
提示:从音调、节奏、速度方面来谈谈。
设计意图:明确音乐要素在乐曲中的重要性。
5、师生接唱
6、带着低沉的音调,稀疏的节奏,缓慢的速度,让我们一起声情并茂地来歌唱一遍。
7、小结
在我国古代,诗词与音乐是有密切联系的,很多诗词都是合乐而唱。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诗三五百篇,孔子皆弦歌之。”可见,我国古代的诗歌总集《诗经》都是用乐器伴奏着歌唱的,但是音乐早已失传了。
所以本课学习的歌曲中,诗是音乐的核心,而音乐则是诗的灵魂。诵读诗句时,可以借助音乐来感受诗的韵律和情感,演唱歌曲时,则可以通过诗中的文学艺术来感受歌曲的意境美、音乐美和艺术美。古诗和歌曲虽然都表达了离别之情,但不同的艺术形式在表达情感的深度和层次上也不尽相同,当我们在内心中动了情感,就用语言表现出来,当语言不足以表现情感时,音乐就产生了,所以说,音乐产生于语言的尽头。
活动4【活动】活动
五、加深对歌曲的体验
1、对比欣赏合唱曲《阳关三叠》
请同学们欣赏合唱曲《阳关三叠》,体验加入合唱效果后又有了哪些新的感受。
2、师播放合唱曲《阳关三叠》
3、学生听后谈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