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行千里母担忧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够积极体验京剧唱腔,感受老生行当特点。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聆听、学唱、听辨、口传心授等教学手段学唱京剧《儿行千里母担忧》。
3、知识与技能:
能够有韵味的演唱《儿行千里母担忧》的前半段。
2学情分析
对于八年级的学生,上学期已经接触到了京剧,知道京剧的四大行当。但在学唱方面没有基础只能依靠教师口传心授的方法。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京剧《儿行千里母担忧》唱段的学唱
教学难点:京剧的咬字、吐字以及京剧的韵味的把握。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情境导入
1、情境导入:生听《儿行千里母担忧》音乐走进教
2、师生问好。
3、师:同学们看到精美的画面,刚听到的优美的京胡声,知道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与什么有关系 (课件京剧人物卡通图片)
京剧作为国粹在我国已经产生了200多年的历史了,可以说具有悠久的艺术魅力,关于京剧,孩子们你们了解哪些内容呢 (京剧的四大行当艺术大师)
设计意图:(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引导学生尽快进入到学习内容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活动2【活动】进入新课
听辨京剧的行当
(1)、播放音频《贵妃醉酒》(旦行)
旦行当中有很多角色,青衣、花旦、老旦。这段属于青衣的唱腔,那么她用的是真声还是假声唱的(假声)。是用小嗓来演唱的。
(2)、播放音频《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
这段净行用的是真声还是假声(真声)是用本嗓来演唱的。他的声音是粗犷、豪放的。
(3)、教师演唱《血债要用血来偿》
这段唱腔是旦角中的老旦角色,用的是真声本嗓,旦角当中只有老旦用的是真声本嗓,其他角色用的都是假声小嗓,所以单把老旦这个角色提出来让大家辨别一下。
(4)、播放音频《儿行千里母担忧》辨别行当
设计意图:听声音辨别京剧的行当,使学生对京剧艺术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并通过教师演唱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拉近京剧与学生的距离。
活动3【讲授】学唱京剧唱段
1、讲解唱段剧情及人物介绍
2、学唱《儿行千里母担忧》
(1)、欣赏视频唱段,学生注意有些字的读音。
(2)、师领读唱词,解决京剧唱段中的咬字难点。
将(ziang)身儿来至在大街(jiai)口
尊一声(shen)过往宾朋(pong)听(tin)从头
一不是响马并(bin)贼(ze)寇
二不是歹人呐把城(chen)偷
杨林与我(enuo)来争(zen)呐斗
因此上发配到登(den)州
设计意图:(京剧的唱腔是因字行腔,字正才能腔圆,念准字是基础,而上口字和普通话发音咬字是不一样的,在学唱之前一定要把这些字读准,为下一步学习做铺垫。)
(3)、师讲解字的读音及京剧的起源:上口字尖团字中州韵湖广音。
(4)、发声练习波浪音螺旋音
设计意图:(京剧的演唱与唱歌的发音位置有所不同,用京剧吊嗓的方法练习发声,是从声音上为学习唱腔做好准备。)
(5)、教唱(口传心授)
注意板后起,“马”“呐”“把”“到”几个重点字的韵味、字头、读音、及力度的表现,以及人物情绪的把握。
(6)、检验学唱效果跟伴奏齐唱,学生独唱
活动4【活动】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老生唱段中《儿行千里母担忧》的一部分,知道了尖团字,上口字,知道了湖广音,中州韵。今天老师只是抛砖引玉,我国的京剧艺术博大精深,流派众多,唱腔丰富多彩。希望同学们课下多了解。同学之间能多交流。让我们的国粹艺术更加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