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7-02-09 18:07: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贝多芬《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两个主题在旋律、节奏、力度上的的主要区别;学生基本能唱出两个主题主要旋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视唱、多媒体课件播放、听赏等方法,让学生感受作品所表现的思想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欣赏贝多芬第一乐章,体会贝多芬通过音乐描述的人类与命运顽强搏斗的思想、意志与精神。
(2)通过欣赏,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增强自我意志品质,完善自我人格。
2学情分析
(1))经过小学六年及八年级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学习基础,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掌握了一些乐理知识,部分同学还会识简谱。但学生对音乐作品整体的感知、识别能力还有待培养。
(2))学生在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曾学习过一篇有关贝多芬创作《月光奏鸣曲》的故事的文章,对这位音乐家有初步了解,有一定印象,为欣赏本作品作了铺垫。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理解音乐作品的情感与主旨。2.学生能区别两个主题在旋律、节奏、力度上的区别。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该作品所体现的音乐情感。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教师活动:1.播放Flash课件(展示六年级语文课曾出现过的有关贝多芬的图片,播放学生熟悉的贝多芬作品《献给爱丽丝》音乐片断
)
2.用富有文采的语言导入新课。师:这是我们熟悉的乐曲和小学六年级曾见过的图片,那么谁能说出图片中人物的名字和乐曲名字吗 (人物名字:贝多芬)
学生活动:1.感受音乐,通过图片、音乐回忆起曾经在语文课“见”过的贝多芬。
2.回答问题
活动2【讲授】作曲者及创作背景介绍
教师活动:
1、播放课件。
2、结合课件介绍曲作品作者生平简介及作品创作时代背景。
学生活动:
1、浏览简介。
2、朗读创作背景
活动3【活动】整体欣赏,初步感受
教师活动:
1.课件展示问题:
在听乐曲过程中你想到了什么,能否用几个词语表达你的感受
(命运与希望,抗争与胜利,压抑与悲愤,雄壮有力与热情冲动)
2.课件播放《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
(在欣赏之前由教师对某些内容和特点,或在欣赏中应注意的地方进行提示,以便引导学生注意作品中的重点内容。)
学生活动:
带着问题听乐曲,听后回答相关问题。
活动4【练习】视唱主题,局部听赏
教师活动:
1.课件出示命运主题乐谱:03
33
|
1

|
02
22
|
7

|
……(命运在敲门。)
2.指导学生视唱。
3.
课件出示英雄主题乐谱:
5
1
7
1
|
2
6
6
5
|
……(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4.指导学生视唱。
5.课件出示设置的问题
两个主题音乐在旋律、节奏、力度上有什么区别
(命运主题:旋律果断有力、冲击力强,节奏急促,力度很强。)
(英雄主题:旋律抒情优美,节奏舒缓,力度柔和。)
6.播放
《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的呈示部,并引导进行学生分析,认识主题对比。
(师:乐曲开始没有铺垫,急促奏出了一个斩钉截铁、果断有力而威严的命运主题,作为黑暗势力的概括,暴虐专制的象征。这个主题贯穿整部交响曲,以富于动力性冲击的形象,推动着乐曲不断向前发展,使矛盾冲突体现得更加鲜明、突出。
简洁的过渡:05
55
|
1
2
|
5

|……用圆号响亮地吹起进军的号角,它引来明媚如歌的英雄主题。
命运主题过后,出现了与之形成对比的英雄主题。这是主题纯朴而亲切、温暖而安祥,仿佛从命运的阴霾中透射出一线阳光,照亮了通向光明的彼岸。)
7..对学生回答的所有问题进行归纳、对比、点评。
8.课件播放作品展开部和再现部。
9.简介作品曲式结构。
(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
学生活动:
1.视唱命运主题旋律
2.视唱英雄主题旋律
3..听赏音乐
4.回答相关问题。
活动5【活动】复听全曲,感悟提高
1.用Flash课件播放音乐会视频,听赏过程中用语言引导学生理解作品。
2.播放音乐过程中课件文字显示对作品的分析文字。
(呈示部:两个主题的尖锐对立,斗争在持续地展开着。
发展部:阴暗、不安的音调常常占据主导地位,形成发展部的戏剧性高潮。
再现部:在“命运”主题的强烈压抑中,双簧管发出和哀叹,向生活提出悲切的疑问,斗争直到再现部尾声中也未停止,甚至愈演愈烈,形成第—乐章的最后高潮。
活动6【活动】知识拓展,认识大师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欣赏的交响乐的曲作者贝多芬是欧洲十八世纪古典乐派三个代表人物之一,在这一时期,为交响曲作出杰出贡献的还有两位音乐家,他们和贝多芬一起被人们称为维也纳“三杰”。你们想知道另两人是谁吗
(海顿、莫扎特)
2.用课件展示维也纳“三杰”中的另外两个代表人物海顿、莫扎特头像及简介
活动7【活动】课堂小结,课后延伸
小结:贝多芬那勇于探索的精神,克服疾病的顽强作风和对创作一丝不苟的态度,与不平命运不屈不挠斗争的顽强意志与精神,都成为后世学习的楷模。我们要树立坚强的意志,有勇气有信心战胜一切困难。学会做人,并完善自己的人格和品行。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并为之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