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歌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l、通过欣赏和演唱《牧歌》,感受蒙古族民歌的风格特点;探究地域文化对草原民歌的影响,体验内蒙民歌独特的魅力。
2、欣赏无伴奏合唱《牧歌》,了解我国蒙古族的风情,感受无伴奏合唱中人声表现魅力和多声部效果的美感,激发学生热爱我国民族音乐艺术的情感。
3、通过对比、情景展示、体验等教学过程,使学生认识民歌特征与地域文化的联系,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和勇于探索的能力。
4、通过欣赏《万马奔腾》,让学生了解马头琴及其音色特点、演奏特点等。
2学情分析
对于踏入中学校园的同学们,他们对音乐课充满期待。因此,教师在课前应做好充分准备。在教学过程里,首先注意教学切入点导入,其二,注重教学环节的衔接,用简练精悍的语言承上启下,将教学细节环环相扣,使课堂既生动又活泼,从而激起同学们对音乐课的喜爱。
3重点难点
对民歌的学唱及对内蒙民歌风格特征的把握;探究地域文化对草原民歌旋律的影响。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体验
师:“如果你来到蒙古,蒙族同胞会先跟你亲切地说“塔、赛白奴”,“您好”。请同学和我一齐说一遍。然后给你端来可口的奶茶,请你吃烤全羊,让你一饱口福。再带你去参加他们一年一度的“那达慕”大会。还会带你去祭拜他们的民族英雄成吉思汗陵。今天,老师将带同学们去草原旅行,领略草原风光。请同学们听着这首熟悉的歌曲随我一同前往。”(课件播放《蒙古人》,边听边观赏草原风光。)
师:请同学们把你所看到和听到的美丽的东西告诉大家,并谈一下你的感受。
生:看到了美丽的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听到了腾格尔演唱的《蒙古人》。老师要带我们去看内蒙古大草原,听魅力无穷的蒙古族民歌……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体验一下蒙古族民歌的无穷魅力吧!(板书课题)
活动2【讲授】体验
2、学唱歌曲
听:播放《牧歌》。(课件)
师:请谈一下你对歌曲情绪、风格特征的认识。
生:《牧歌》是一幅有着丰富色彩的美丽画卷,是一首赞美家乡美丽富饶的赞歌。旋律悠扬、动听,节奏舒展、宽广,速度较慢,有颤音及很长的拖音。
师:介绍蒙古族民歌。(播放课件)
再听:再次播放《牧歌》,同学们自己打拍子。
师:你认为歌曲的节奏有什么特点
生:出现很好的附点音符,第1、2小节与第5、6小节、9、l0小节在节奏上相同,即:X
X
│
X·X
师:带领学生练习
听唱:老师带领大家唱曲谱。
再唱:曲谱唱熟之后,请学生跟琴加歌词演唱。
缓吸缓呼气息练习:(课件)
演唱:让学生自主选择分别采用:全班齐唱、小组唱的形式熟悉巩固歌曲。
在演唱中教师提示学生注意:歌唱时的呼吸(用缓吸缓呼的方式演唱)、换气、咬字吐字、长音的拍数、力度的把握、演唱的情绪等。
活动3【活动】探究
1、欣赏无伴奏合唱《牧歌》(播放录音)
师:通过聆听,你认为什么是无伴奏合唱 这首无伴奏合唱《牧歌》与我们刚才唱过的《牧歌》在演唱方式及感受上有什么不同
生:无伴奏合唱就是没有乐器伴奏的合唱。演唱方式上前一首独唱,后一首是合唱。无伴奏合唱比独唱更能表现出草原的空旷、一望无际,给人的感受更加丰富……
2、学生讨论一下蒙古族人们的生活方式及蒙古人的性格
,并谈一谈地域文化与其民歌的联系。
3、探究结论
师、生:内蒙古独特的地域特征,造就了勇敢、豪爽、粗犷、热爱艺术的蒙古族人民,造就了他们独特的音乐形式……
师:同学们知道蒙古族的代表乐器是什么吗
师:老师介绍乐器马头琴
师:蒙古族又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首以“马”主题材的作品《万马奔腾》,主奏乐器就是马头琴,听一听这首乐曲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 表现了什么场面
4:播放《万马奔腾》的演奏视频
5、
生:这首乐曲情绪热烈、节奏紧凑,展现出草原特有的壮观场面。
6、师介绍作者齐·
宝力高:
世界马头琴大师:齐·宝力高先生出生于1944年2月2日,蒙古族,出生于内蒙古科尔沁草原,是成吉思汗大儿子术赤的后代,原莫力庙第五世活佛。是一名杰出的演奏家和教育家、作曲家、社会活动家以及民族音乐研究专家。在马头琴艺术历史上首次创建了马头琴乐队--野马乐队,结束了马头琴只有独奏和伴奏的局限性。在国内外举办了数百场音乐会。至今为止走进世界音乐之都--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专场马头琴音乐会的唯一中国演奏家:2008年8月8日带领120名马头琴手代表内蒙古各族人民参加北京奥运会开幕仪式前演出了他创作的《万马奔腾》。
6、总结乐曲中的奔马节奏:(课件)
7、思考:作者是运用了音乐中的哪些表现要素来描绘大草原上万马奔腾的宏大场面的 (速度、力度、节奏、旋律等等)
速度——
欢快
力度——强劲
节奏——紧凑
旋律——奔放
活动4【练习】升华与延伸
1、升华
师:通过学唱和欣赏,你认为蒙古民歌有哪些特点
生:曲调悠长、连绵起伏;节奏舒展、宽广;旋律中有颤音及下滑音,充满了辽阔、奔放的草原气息……
2、延伸
师:当前,流行音乐冲击着学校的音乐课堂,越来越多的学生对民族音乐不感兴趣。但是在这些流行音乐中就很多作品都来自民族音乐,这些歌曲在百姓中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每个人都能哼唱几句。老师希望通过这些歌曲唤起同学们对我们民族音乐的热爱。好,下面老师就为同学们播放《天堂》、《吉祥三宝》、《月亮之上》。
活动5【作业】知识拓展
师:我们国家还有哪些地方有草原 那里风土人情、民族性格、文化艺术又有哪些独到之处呢 请同学们在课余的学习中认真去捕捉、去思考。(共16张PPT)
——蒙古草原
牧
歌
聆听歌曲,并思考:这首歌曲有什么特点?给你带来什么感受?
蒙古族民歌
蒙古族民歌大体可以分为长调和短调两种旋律形态。长调民歌节奏自由、舒缓,旋律悠长,有独特的装饰音。短调民歌节拍律动鲜明、结构句法清晰。2005年,蒙古族长调民歌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
音乐卡片
请同学们自己划拍子,复听歌曲
蒙古族民歌大体可以分为长调和短调两种旋律形态。
1、这首乐曲的旋律是(
)
A、悠长
的
B、欢快的
2、它的节奏是(
)
A、规整的
B、自由、舒缓的
3、这首民歌是(
)
A、长调
B、短调
A
A
B
请同学们视唱歌谱。
气息练习
要求:缓慢吸气,保持两秒钟,缓慢用“嘶”或“哈”音出气;小腹控制,像蚕吐丝那样均匀,越长越好。
请同学们跟随伴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马头琴
马头琴是蒙古族拉弦乐器,因琴杆上端雕有马头而得名。2006年,蒙古族马头琴音乐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乐器陈列室
马头琴独奏《万马奔腾》情绪热烈、节奏紧凑,展现出草原特有的壮观场面。由于演奏速度较快,音调在表现意义上不同于《牧歌》《辽阔的草原》等长调歌曲的旋律意义,转化为动感很强的音流,对塑造万马奔腾的“视觉”艺术形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乐曲的后半段,还出现了模拟马嘶的声音,表现手法直观、易觉。
作品介绍
音乐家相册
齐·宝力高
齐·宝力高
马头琴演奏家,为蒙古族传统马头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吸取了西方小提琴的演奏技巧,成功改制了传统马头琴的琴体及其声源,统一了弓法和指法,为把马头琴艺术推向世界的舞台创造了更科学、更先进的条件。代表作品有《草原连着北京》《草原赞歌》《万马奔腾》《回想曲》《献给母亲的歌》《苏和的白马》《初升的太阳》,以及马头琴合奏《寻找》、四重奏《命运》等。
总结乐曲中的奔马节奏。
拓展练习
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对蒙古族民歌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