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远 行
教学要求
1.理解寓言的寓意,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情,必须先把方向搞正确。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3.能抓住人物的言行和提示语中人物的神态、心理活动,深切感受人物的特点。会分角色朗读、表演寓言内容。
重点难点
1.理解寓言的寓意。2.学会抓住人物言行和提示语来深切感受人物的特点。
教学课时
两课时
南
辕
北
辙
季梁走在路上,遇到他的一位朋友正坐着车向北行驶①。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季梁在路上看见一个朋友坐车向北走。
季梁问:“你要到哪里去啊 ”
朋友说:“我要到楚国去。”
季梁不解地问:“你去楚国应该往南走,怎么反而向北奔驰②呢 ”[句导读:这句话中的“不解”表示季梁充满疑惑。]
朋友说:“不怕,我的马好。”
季梁告诉他:“马虽然好,可这不是去楚国的路。”
朋友回答:“没关系,我的旅费③很多。”
季梁再次诚恳④地说:“旅费再多,向北走,无论⑤如何也到不了楚国。”[句导读:“再次”表示季梁又一次指出朋友的错误,希望朋友能明白。]
朋友却固执己见⑥:“你不用担心,我的车夫驾车技术非常高。”
第二部分(第2~9自然段):写季梁一次又一次指出朋友的错误,但朋友却不理解。
车上的朋友不明白,方向错了,马好、旅费多、车夫技术高,这几个条件越好,他离要去的楚国就会越远。
第三部分(第10自然段):这部分点明主题,即方向错了,条件再好也只能适得其反。
字
词
导
读
①行(xínɡ)驶:车船行进。“行”也读háng。
②奔驰:车马快速地跑。
③旅费:旅居或旅行所需的费用。
④诚恳:态度真诚恳挚。
⑤无论:不论,不管。
⑥固执己见:执意按照个人的偏见去办事。
1.理解寓言的寓意,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情,必须先把方向搞正确。
2.学会抓住人物言行和提示语来深切感受人物的特点。
3.会分角色朗读、表演寓言内容。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一 激情导入
1.简介寓言。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寓言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寓言往往通过一个短小精悍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被人称为“理性的诗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则寓言《南辕北辙》。
板书课文题目:南辕北辙。
2.理解课文题目。
(1)让学生动手查字典。理解:“辕”指什么 “辙”指什么
学生甲:“辕”指车前驾牲畜的两根直木。
学生乙:“辙”指车轮压出的痕迹。
(2)利用投影的插图,形象地指出具体的事物,便于学生深入理解。
(3)这则寓言故事讲的是什么内容,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二 整体导读课文
1.初读课文,要求读通畅。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概括地说出课文的内容。
(季梁的朋友自恃马好、旅费多、车夫技术高,以为很快就能到楚国,并固执己见不听劝告,但由于方向错了,只能越走离楚国越远。)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并相互补充。
3.认读生字。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接龙读。读正确的,大家跟读;不正确的,帮助纠正。
注意读准下面生字的读音。
zhí执 zhé辙 chí驰 shǐ驶 lǚ旅
4.再读课文,要求用序号标出课文主要写了几组对话,并说说你对课文中人物的印象。
(四组对话。)
三 深入探究内容
1.指名读课文中的对话,师生评议。
学生甲:没有感情。
学生乙:没有读出季梁的诚恳和朋友的固执己见。
老师小结:要想读出感情,就要想象当时的情景,尝试给人物对话加上当时说话的神态、动作和心理活动。
2.想象当时的情景。
(1)师生共同分析第一组对话。
①指名读对话,想想他们是用什么语气说的。
②师生讨论。
学生甲:“季梁问”可以用“好奇”的语气问。
学生乙:季梁看见一位好友,可以“急忙”问。
学生丙:朋友可以“不紧不慢”地说。
学生丁:朋友也可以“慢条斯理”地说。
③带着恰当的语气分角色练读。
(2)分组分析后三组对话。
第二组:季梁(不解、奇怪。)
朋友(不屑一顾、满不在乎。)
第三组:季梁(焦急。)
朋友(心不在焉、不以为然。)
第四组:季梁(诚恳。)
朋友(固执己见、不耐烦。)
(3)理解重点词语。
诚恳:真诚而恳切。
固执己见:坚持自己的偏见,不肯改变。
3.自由选择学习伙伴,表演四组对话,相互交流、评议、完善。
(1)分组汇报表演。
(2)师生评议。
4.理解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1)指名读本自然段。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甲:马好、旅费多、车夫技术高,可是方向错了,无论如何也到不了楚国。
学生乙:方向错了,这几个条件越好,就会离楚国越远。
(2)照样子,说一说。
马虽然好,可这不是去楚国的路。
旅费虽然 ,可 。
车夫虽然 ,可 。
四 讨论体验
1.加上人物的神态、动作和心理活动,好还是不好
学生甲:好。便于深入感受人物的特点。
学生乙:好。我们对季梁的诚恳和朋友的不以为然、固执己见体会得更深刻。
2.分角色朗读、表演全文。鼓励学生加入合理的想象,丰富寓言的内容。
五 拓展总结
1.发散思维。
如果你在那个场合,你会怎样想,怎样说
学生甲:我会说:“你太糊涂了。”
学生乙:我会说:“楚国应该往南走,而你却往北,你的马好、旅费多、车夫技术高,这几个条件越好,你离楚国越远。”
学生丙:我会说:“季梁说得对。你太不听朋友的忠告了。”
学生丁:我会说:“连方向都搞不清楚,我看你是到不了楚国了。”
2.体会寓言寓意。
充分鼓励学生说说自己的感想。
学生甲:无论做什么事情,必须先把方向搞正确。
学生乙:方向正确,条件越好,成绩越大;方向错误,适得其反。
学生丙:朋友的提醒和忠告是很重要的。
学生丁:只有美好的愿望,措施不得力,也不可能实现。
3.在我们的生活中,什么样的事情是“南辕北辙” 你能举出一个例子吗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留心观察,把发现的事例讲一讲,大家评判。
南
辕 北
辙
(车前直木)
马 好
旅费多 (车轮压出的印)
不怕
没关系
车夫技术高 不用担心
条件越好离楚国越远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动作”能成为语文教学中高效的辅助手段。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利用表演这一形式,让学生在表演中体验角色,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南辕北辙》时,也可以把表演引进课堂。在学生了解了课文后,教师不必过多地讲解,而要利用表演来帮助学生理解。每个学生总是希望自己成功,希望得到赞赏。教师应尽力满足学生的成就需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依靠自身的努力达到成功,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总是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推崇“教学做合一”。在陶先生的教学思想中,“做”是教学工作的核心。学生表演就是“做”的一种具体表现。在课堂上让学生表演,这种形式既可以大大地活跃课堂气氛,又切实落实以学生为本的精神。学生为了表演好,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展示一下,必须读好“剧本”——课文,必须将故事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及故事的情节了解得清清楚楚。这样一来,学生读书、思考的积极性就自然产生了,对课文内容也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样“我要学”的意识被唤醒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次次的尝试表演中,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熟悉、理解一次次加深,也就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感受。
1.分角色朗读、表演寓言。
2.优化作业设计。
(1)填上恰当的词语。
(2)你还知道哪些寓言故事 写一写,看谁写得最多。(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自相矛盾 刻舟求剑
守株待兔 滥竽充数
掩耳盗铃 鹬蚌相争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书写生字。
生字卡片。
一 检查复习
1.分角色朗读、表演寓言。
2.说说读完寓言的感受。
二 自主识字
1.认读字音。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2.识记字形。
(1)学生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识记生字,向大家汇报。
南:上下结构。上面是“十”。
该:左右结构。左边是“讠”,右边是“亥”。
虽:上下结构。上面是“口”,下面是“虫”。
系:独体字。上面是“”,中间是“幺”,下面是“小”,合起来就是“系”。
担:左右结构。“扌”右边加上“旦”,就是“担”。
错:左右结构。“惜”字去掉左边“忄”,换上“钅”,就是“错”。
越:半包围结构。注意“戉”的写法,不要丢掉点。
(2)扩词练习。
南:南方 南征北战 南来北往
该:应该 该当 该欠 该账
虽:虽然 虽说
系:关系 系列 系统
担:担心 负担 担忧 担惊受怕
错:错误 错怪 错乱 改错
越:超越 越过 优越 越来越好
3.字源趣谈。
马:繁体字“馬”,象形字。三横一竖,代表项背的鬃毛;接着一个大弯钩,表现出马的臀部膘肥;下面四个点,代表奔腾前进的四只铁蹄。
4.指导书写生字。
南:下面框里是两横,不要写成一横。
南
辕
北
辙
南
该
虽
系
担
错
越
1.建立大语文观,使学习达到更高的层次。
感悟一个道理。在引导学生回忆读过的寓言故事后,教师向学生介绍寓言在我国的发展史,以及其表达的特点,让同学在深入了解寓言这种文学体裁的基础上,对寓言这种历史文化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同时学生对祖国悠久的文化史的赞叹之情也油然而生。这样的教学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可以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学生由这一个寓言故事的学习,发展到喜欢这种文学体裁,从而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大量阅读这种文学作品。此时,我们语文教学所产生的功效岂是学会一篇课文所能比的
2.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让学生大胆放飞思维的翅膀,让语文教学如万花筒般五彩斑斓。
有句名言说得好: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由于历史背景、人生经历、知识水平的不同,对同一篇文章的感受和体验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教师在正确把握文章的价值取向的同时,最不容忽视的就是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本节课的教学中,针对朋友能否到达楚国的问题,学生会产生不同的看法。教师应及时地抓住这一有价值的问题,组织学生展开辩论。辩论使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潜移默化地得到训练,使问题的答案逐渐变得明朗,使学生的思考成果得到验证。
1.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再组词。
马 口
2.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开—(关) 重—(轻)
动—(静) 急—(缓)
进—(退) 冷—(暖)
3.给下面的字组词,再用词语各写一句话。
应(应该)小学生应该遵守纪律。
固(坚固)我们有坚固的牙齿。
《南辕北辙》背景资料
《南辕北辙》这个故事出自《战国策·魏策四》:“犹至楚而北行也。”当时,魏王准备攻打邯郸,季梁听到这件事,半路上就返回来,来不及舒展衣服的皱褶,顾不得洗头上的尘土,就忙着去谒见魏王。季梁为了打动魏王,来了个现身说法,以自己的经历,带出了这个故事,形象地说明了魏王的行动与自己的目的背道而驰的道理。其实这个故事并不一定就发生在季梁身上,他之所以与自己的亲身经历相联系,是为了让故事显得生动真实,从而更具有说服力。我们在说服他人时不妨也用这种说法,将一些故事、案例融入自己的亲身经历,这样就更容易打动人。
一 教学目标
1.会写“南、该、虽、系、担、错、越”等字。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这则寓言故事。
3.在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故事寓意。
二 教学重难点
在了解寓言内容的基础上,理解寓意。
三 教具准备
南辕北辙的动画片,生字、对话的课件等。
四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你们一定听过或读过不少寓言故事吧,谁能说说都读了哪些
生:我读过《揠苗助长》和《守株待兔》。
生:我读过《龟兔赛跑》。
生:我读过《南辕北辙》。
师:看来,大家真是读了很多,更可贵的是你们还把这些故事都积累在大脑这座智慧宝库中。你们知道吗 寓言在我国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发展史了。(用惊叹的口气。)听到这儿,你们有什么感觉
生:太意外了,我还以为只有几百年呢。
生:真没想到,它在我们国家已经有这么长的历史了,太了不起了!
师:是啊,你们也为我们国家有历史悠久的文化感到自豪了吧。
师:寓言最初起源于民间,劳动人民用生动的故事寄托一个个深刻的道理。我听到刚才有个同学说读过《南辕北辙》,还有谁读过这个故事
(多数学生举手。)
师:我现在请一名同学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谁愿意来
(请一名学生上台讲故事,对学生的表现做适当的评价。)
师:你们大家愿不愿意再来了解了解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故事呢
生:愿意。
师:好,让我们打开书。注意在读故事的时候,把你遇到的不理解的字和词画出来,一会儿我们共同交流。
(学生自由朗读故事。巡视。)
师:谁有问题
生:没有。
师:那我可要考考你们了。(出示“辕和辙”的生字卡片。)谁认识这两个字
(学生齐读。老师将字卡贴在黑板上。)
师:观察字形,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都带车字旁,都跟车有关。
师:真聪明。这儿有两幅图,可以帮助大家理解辕和辙。(出示辕和辙的课件。)
师:我们这节课还要来写一写学到的难写的生字。先观察它们是什么结构。
(指名回答。)
师:来,请伸出食指,我们一起写一写。先写“虽”,它是上下结构,上面的“口”占田字格的中上部位,底下的“虫”写得扁一些,这样整个字看起来就稳重了。“错”左边的金字旁写得窄一些。
师:读第一遍就为我们理解课文扫清了文字的障碍,现在,让我们仔细地读读课文,想一想我们能用故事中的哪段话来概括整个故事的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思考。
指名回答。(故事的最后一段话。)
师:我们先来读读这段话。
课件出示故事的最后一段话。
学生自由读,并根据这段话谈谈读出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楚国在南边,他硬要往北走。
师:也就是他的目的地与行走的方向相反。(贴楚国的图片。)谁能帮我贴出马车行走的方向
(指名贴马车图。)
师:贴得对吗 是不是相反
生:是。(师在两幅图的下面板书:相反。)
继续问:再读读这句话,你还读出了什么
生:坐车的人很固执,很愚蠢。
师:自己行走的方向跟目的地是相反的,他还硬要这样做。他真的这样愚蠢吗 他有没有自己的理由呢
学生自由读,找找坐车人的理由。
(指名回答。)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季梁与朋友的三段对话。学生自己读,边读边琢磨季梁是怎样问话的,朋友又是怎样回答的。
师请两名同学现场来表演,一人扮演季梁,一人扮演朋友,帮助叙述。在两名同学读的过程中,对不同人物的语气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师:多么固执的朋友,他自认为有了这些优越的条件就一定能到楚国,那么,他到底能不能到呢 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当学生出现两种答案:能和不能时,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辩论。)
学生分组辩论。
(课件出示:最后一段话。学生齐读。)
对辩论进行小结:古时候的人们并不知道自己生活在一个球上,他们认为天圆地方。朋友的愚蠢就在于忽视了自己所走的方向与目的地相反,因此,无论他的条件多好,也只能离目的地越来越远。此时,面对如此愚蠢的朋友,你想说些什么
生:还是听听别人的劝告吧!
生:你的方向错了,条件再好,也到不了啊!
师:早在两千三百年前,魏国的大臣季梁就用这个《南辕北辙》的故事劝说魏王打消了企图用武力攻占赵国的念头。想不想看看
师生共同欣赏故事《南辕北辙》,了解整个故事的历史背景。
师:魏王是个聪明人,当他听了南辕北辙的故事,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就立刻接受了季梁的劝告。其实,别说在两千三百年前,就是现在,我们身边还经常有人犯南辕北辙的错误,你们见过吗
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谈见过的“南辕北辙”现象。老师提出当前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南辕北辙现象。(例如:靠抄袭达到提高成绩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