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远 行
教学要求
1.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史,体会“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将‘走’得更快更远”的含意。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1.结合课文理解“天涯海角、川流不息、疾驶、好梦成真、阻隔、遨游”这些词语的意思。2.体会“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将‘走’得更快更远”的含意。
教学课时
两课时
远行靠什么
最初,人们要外出只能步行、骑马,或乘独木舟。
后来,人们发明了马车和帆船①,就可以驾着车和船,到比较远的地方去了。
段导读:这两段介绍了古代人们远行用的交通工具的发展变化。
二百多年前,瓦特发明了蒸汽机②,从此有了火车和轮船。火车满载着乘客在大地上奔驰,轮船把人们送到天涯海角③。
不久,人们又发明了内燃机。火车跑得更快了,汽车在公路上川流不息④,军舰在大海上巡逻⑤,快艇疾驶而过。
千百年来,人们幻想着像鸟儿一样飞上天空。飞机使人好梦成真,人们可以不受高山大海的阻隔⑥,自由地飞到世界各地。[句导读:科技的进步使人类梦想成真,说明了科技的发展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现在,人们又发明了电力机车、核潜艇、磁悬浮列车、太阳能汽车……还有了可以遨游⑦太空的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
段导读: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的交通工具也越来越先进。
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这部分按时间顺序写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远行所用的交通工具也越来越快、越来越先进,走得也越来越远。
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将“走”得更⑧快更远。[句导读:这句话并不是指人类步行得更远,而是说明科学的进步使人类受益更多。]
第二部分(第7自然段):这部分点明中心,总结了科技的进步可以使人们“走”得更快更远。
字
词
导
读
①帆船:靠帆推进的船舶。
②蒸汽机:由蒸汽驱动或工作的发动机。
③天涯海角:天的边界,海的角落,指极远的地方。
④川流不息:指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地行进。
⑤巡逻:巡查警戒以保安全。
⑥阻隔:两地之间隔绝,难以往来。
⑦遨游:远游,漫游。
⑧更(gèng):又读gēng。
1.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史,体会科学技术的进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有关交通工具的资料和图片,生字卡片。
一 导入新课
1.老师:同学们,你们出行时坐什么交通工具呢
(轮船、飞机、火车、汽车……)
2.出示上述交通工具的图片。
3.老师: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出行用的交通工具也有了很大的改变。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交通工具的发展史吧。
二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
2.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用开火车的形式来读。读正确的,大家跟读;不正确的,帮助纠正。
载:多音字。在“满载”一词中读“zài”。 较:应读“jiào”,不要读“jiǎo”。
3.同桌互读课文。
(1)检查生字读音。读错的地方纠正,不熟的地方多读几遍。
(2)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七个。)
三 学习课文内容
1.指名读课文。思考:交通工具有了怎样的变化
2.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
(最初后来二百多年前不久现在将)提示:“千百年来”与这几个时间无关。
3.分组合作学习。
出示表格,引导学生把课文中的交通工具填到相应的时间后面。
交 通 工 具
最 初
后 来
二百多年前
不 久
现 在
将 来
学习方法:
(1)读相关的自然段。
(2)找交通工具。
(3)填写表格。
(4)思考:为什么会发明出这些新的交通工具
(5)交流查找的资料和图片。
(6)提出不懂的问题。(组内能解决的,组内解决;解决不了的,汇报时提出。)
4.汇报学习成果。
(1)第1、2自然段。
①交通工具:最初是步行、骑马或乘独木舟,后来发明了马车和帆船。
②老师讲解:马车和帆船是机械技术发展的结果。
(2)第3自然段。
①交通工具:火车和轮船。
②蒸汽机的诞生,推动了火车和轮船的发明。
③解决疑难问题。
天涯海角:指极远的地方。
(3)第4、5自然段。
①交通工具:火车、汽车、军舰、快艇、飞机。
②这些交通工具的产生,得益于内燃机的发明。
③理解词语。
学生甲:“川流不息”是说汽车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学生乙:“疾驶”是说快艇飞快地行驶。
学生丙:“好梦成真”是说美好的愿望成为现实。
学生丁:“阻隔”是说高山大海使两地之间不能相通或不易来往。
(4)第6自然段。
①交通工具:电力机车、核潜艇、磁悬浮列车、太阳能汽车、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
②这些交通工具的产生,得益于科学技术的进步。
③师生交流查找的资料和图片。
学生甲:核潜艇是以原子核能为动力的潜艇。排水量在三十吨至近万吨之间,能长时间连续地在水中进行战斗活动。
学生乙:磁悬浮列车是运用磁铁“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性质,使磁铁具有抗拒地心引力的能力,即“磁性悬浮”。科学家将“磁性悬浮”这种原理运用在铁路运输系统上,使列车完全脱离轨道而悬浮行驶,成为“无轮”列车,时速可达几百千米以上。
学生丙:宇宙飞船是用多级火箭做运输工具,从地球上发射出去,能在宇宙空间航行的工具。
学生丁:航天飞机是飞机和火箭的结合体,它既能像火箭那样发射到宇宙空间遨游,又能像飞机那样落在机场。
④理解词语。
遨游:漫游;游历。
(5)第7自然段。
①齐读第7自然段,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甲:要想走得远,就要发展科学技术。
学生乙: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的交通工具将越来越先进,给人们提供更多的方便。
②想象: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还会发明什么样的交通工具。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四 总结全文
远行靠什么 靠交通工具。
这节课,我们一起了解了交通工具的发展史。通过深入地了解,我们强烈地感受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让我们从小学好科学知识,长大为祖国作贡献。
远行靠什么
交通工具
最初 步行、骑马、独木舟
后来
马车、帆船
二百多年前
火车、轮船(蒸汽机)
不久
火车、汽车、军舰、快艇、飞机(内燃机)
现在
电力机车、核潜艇、磁悬浮列车、太阳能
汽车、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科学进步)
将来
……
首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对交通工具的了解,引入课文题目。学生初读课文,初步认识生字词(第二课时将深入学习生字)。接着,让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懂得“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将‘走’得更快更远”的含意。教学本课时,教师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善于整合教学资源,帮助学生解读文本。由于本课的内容涉及大量的专业术语,很多交通工具学生从来没见过,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距较远,因此,结合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的年龄特点,恰当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抓住重点词句,把课文内容变成直观形象的图片,让学生在体验情境的同时,加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2)自主合作,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圈出表示时间的词语,体会文章按时间顺序来写的特点。接着让学生小组学习第1~6自然段,画出各个时间段里的交通工具的名字,并说说交通工具有什么变化,用“越……越……”的句式说一说。通过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找到答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合作意识和自学能力,又能够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使学生对课文内容一目了然。
(3)拓展思维练习。让学生设计未来的交通工具,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口语交际能力。
1.说一说。
人类远行靠的是什么
最初,人类靠步行、骑马,或乘独木舟。
后来,人们发明了马车和帆船。
二百多年前,蒸汽机诞生后,人类靠火车和轮船。
不久,内燃机发明后,人类靠火车、汽车、军舰、快艇、飞机。
现在,人们又发明了电力机车、核潜艇等。
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将“走”得更快更远。
2.选择你喜欢的专题(船的发展史、汽车发展史、飞机发展史),查找相关资料和图片,和同学们交流。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重点指导“靠、初、船”的写法。
生字卡片。
一 检查复习
1.指名读全文,继续体会“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将‘走’得更快更远”的含意。
2.出示词语,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
最初 帆船 比较 满载 川流不息
内燃机 航天飞机 科学 人类
二 识字、写字
1.小组自学生字。
(1)在小组长的带领下,采用多种形式读生字。(齐读、指名读、抢读等。)
(2)讨论识字方法。
学生甲:“船”的左边是“舟”,注意“一”变为“”。
学生乙:“内”字用数笔画的方法来记忆,共四画。“冂”好像是一个门框,门框里面站着一个人,就是“内”。“内”的反义词是“外”。
学生丙:“步”字上面是“止”,下面是“”,不要写成“少”。
学生丁:我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来记忆“靠、初、较、科”。告+非=靠,衤+刀=初,车+交=较,禾+斗=科。
2.抄写生字,并及时反馈。
3.扩词练习。
(1)小组内说一说每个生字还能组什么词。
(2)汇报。
靠:依靠 靠背 靠山 靠近
步:脚步 步伐 步入 步步为营
远行靠什么
靠
初
步
船
较
内
科
结合本课教学,教师可出示“较、燃、舰、航、艇”这些生字,目的是让学生能通过观察,发现这些字都可以通过用“读偏旁”的识字方法来识字,但在这里要注意偏旁完全表读音的情况和有变音的情况。
1.芝麻开花节节高。(根据拼音写三个字并组词)
2.给下面的字加偏旁组新字,再组词。
船(飞船) 刀初(初步)
斗科(科学) 车阵(一阵阵)
交较(比较) 亢航(航行)
3.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再加上标点。
(1)大街上,来往的车辆川流不息。
(2)爸爸给我买了一个核潜艇模型。
(3)这么高兴,有什么好消息吗
1.核潜艇
以核能为推进动力源的潜艇。装填一次核燃料,水下续航力可达数十万海里,能长时间连续在水下进行战斗活动。
2.航天飞机
航天飞机是飞机和火箭的结合体,它既能像火箭那样发射到宇宙空间遨游,又能像飞机那样降落在机场。
3.太阳能汽车
太阳能汽车是一种靠太阳能来驱动的汽车。相比传统热机驱动的汽车,太阳能汽车是真正的零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