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青
青
的
水
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感受瀑布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3.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音韵美。准确、熟练地背诵课文。
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音韵美及瀑布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2.初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材料的能力,培养学生乐于合作、认真倾听、积极表达及大胆质疑的良好习惯。3.会用“像、如”写比喻句。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瀑 布
还没看见瀑布,
先听见瀑布的声音,[句导读:“没看见、先听见”说明瀑布发出的声音很大。]
好像叠叠①的浪涌②上岸滩,
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节导读:这节写没看见瀑布,却先听见了瀑布的声音。
山路忽然一转,
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句导读:这句话中的“啊”表示作者突然看见了瀑布,这是作者不由自主发出的感叹。]
这般景象③没法比喻④,
千丈青山衬⑤着一道白银。
节导读:这节写从远处看瀑布的样子。
站在瀑布脚下仰望⑥,
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⑦![句导读:“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表达出作者发自内心的感慨和赞叹。]
时时吹来一阵风,
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节导读:这节写从近处看瀑布的感受。
字
词
导
读
①叠叠:层层重叠的样子。
②涌:水由下向上冲过来。
③景象:情景,气象。
④比喻:一种修辞手法,用某些有类似特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的某一事物。
⑤衬:用另外一些事物放在一起以形成对照,使事物的特色更突出。
⑥仰望:抬头向上看。
⑦屏(píng):指遮挡用的屏风。也读bǐng。
1.感受瀑布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了解瀑布的更多知识,初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材料的能力。
3.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多媒体课件。
一 听、猜声音,揭示课文题目
1.老师激趣: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朋友,大家先听听它的声音。猜对了,它才出来和我们见面,你们想猜吗
2.听、猜声音,课件播放瀑布的声音。
学生充分说,老师给予鼓励。
3.揭示课文题目。
老师板书:瀑布。
二 交流资料,丰富知识储备
1.交流资料。
课前大家搜集了有关瀑布的资料,请同学们拿出自己搜集的资料,向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充分说,老师给予指导。
2.交流后小结。
我们通过上网、查阅书籍、看报纸、认真倾听别人发言等各种途径了解了瀑布的这么多知识,想不想知道课文是怎样描写瀑布的
三 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提出要求。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达到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的目的。
(2)遇到生字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下来。
(3)注意读书姿势:头正、身直、脚放平。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不认识的字,并多读几遍。
3.检查读书情况。
(1)重点检查几个字词的读音。
一转:应该读成“yì
zhuǎn”,不要读成“yí
zhuàn”,“转”是多音字,联系意思来定音。
仰望:应该读成“yǎng
wàng”,不要读成“yáng
wàng”。
屏:多音字,在课文中应读成“píng”,意思是“屏障”。
(2)同桌汇报生字学习情况。
一边用手指给同桌看,一边读给同桌听,提醒同桌要跟着读。
(3)找名学生做小老师,帮老师检查生字字音。
四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诗歌
1.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老师引导学生认真读,不添字,不漏字。
2.用多种形式读课文。
(1)指名读。
(2)推荐读。
(3)评价读。
3.播放瀑布图片及材料。
(1)看完后你想说些什么
学生甲:我觉得瀑布真壮观。
学生乙:我想说瀑布真美,“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2)带着看后的感受,再读课文。
(3)分小组读课文比赛:各小组可以选择喜欢的形式来读,如齐读、接读、表演读等。
(4)老师配乐范读。
(5)尝试背诵。
五 默读课文,引导学生质疑
1.现在我们来默读课文,默读后回答老师三个问题,读后动脑筋猜猜我会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认真默读,老师巡视。
2.引导学生质疑。
我会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甲:瀑布是什么样的
学生乙:你听到瀑布的声音了吗
学生丙:你能把听到的和看到的说出来吗
3.共同解疑。
(1)学习第一个问题——瀑布是什么样的
①找一找,课文哪几节告诉了我们问题的答案。(第二节和第三节。)
②朗读第二节和第三节,完成填空。
从远处看,瀑布像 。
从近处看,瀑布像 。
③学生汇报。
从远处看,瀑布像一道白银。
从近处看,瀑布像一座珍珠的屏。
④为什么说像白银,像珍珠的屏
学生甲:因为瀑布是白色的,在青山的衬托下就像一道白色的银河。
学生乙:瀑布流动速度极快,水珠会飞溅,就像珍珠的屏障。
⑤带着感情朗读这两节。
(2)学习第二个问题——瀑布的声音是怎样的
①找一找,课文哪一节告诉了我们问题的答案。(第一节。)
②朗读第一节,完成填空。
瀑布的声音像 。
③学生汇报。
瀑布的声音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④你们听过浪涌上岸滩,风吹过松林的声音吗 有什么感觉
学生甲:我觉得浪涌上岸滩的声音气势大,很壮观。
⑤带着感情朗读这一节。
(3)学习第三个问题——你能把看到的和听到的说出来吗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六 交流收获,引导课后再搜集
1.学过这篇课文后,你最想说什么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学生甲:我真想去看一看,感受一下瀑布的雄伟、壮观。
学生乙:我被瀑布的壮观景象吸引了,想再读一读课文。
2.小结。
老师看到这么壮观的景象,不禁作了一首诗:
水帘挂在悬崖边,隆隆作响生雨烟。千万双手抓不住,疑是银河落九天。
3.你能编一首这样的诗吗 下课以后试一试。
瀑 布
1.激情引入,整体感知。叶圣陶先生说“入境始于亲”。首先教师创设情境,把学生带进诗中所描绘的多媒体再造的瀑布情境中。真实的瀑布,动人的音乐,激情的范读,三位一体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学生的心弦被扣动,思维被激活,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2.通过读,感悟语境,体会气势。文中第一节形容瀑布的水声“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让学生观看“浪涛翻滚,松涛轰鸣”的动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揣摩作者是如何用准确、生动的比喻突出了瀑布先声夺人的非凡气势。这样避免了对比喻句作复杂的讲解,让学生自己体验语言的美丽,体会瀑布的雄伟气势。文字的音效化将学生的体验与对重点句的欣赏、理解结合起来。
3.质疑启思,突破难点。新课标特别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要让学生自己与文本对话,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自我出发去感受,去理解。“你喜欢哪小节 ”“读了这小节,你发现了什么 ”这些问题能促进学生作个性化的选择性学习。
4.审美陶情,融为一体。欣赏完瀑布的色彩美之后,教师再用录像展现第三节描写的近看瀑布的情景。当学生欣赏到瀑布飞流直下,腾起水汽,缓缓飘落,如烟、如雾、如尘的美景时,情感自然与作者产生了共鸣,为这种亲自体会到的大自然的美而愉悦。这种审美感知力也就是审美素质的核心。
1.写出你所知道的瀑布的名字。
黄果树瀑布 壶口瀑布 厄瓜多尔瀑布
维多利亚瀑布 庐山瀑布 仙女瀑
2.照样子填空。
一(道)白银 一(户)人家
一(座)屏
一(把)尺子
一(阵)风
一(串)珍珠
一(片)松林
一(张)桌子
一(台)电视机
1.学会本课的生字。
2.指导学生正确地书写生字。
生字卡片。
一 检查复习
1.指名背课文,师生评议。
2.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二 自主识字
1.自己说说识记字形的方法。
2.交流汇报。
松:左右结构。“公”字左边加“木”,就是“松”。
丈:共三画,笔顺是
“一丈”。
脚:左右结构。左边是“月”,右边是“却”。
座:半包围结构。由“广”和“坐”组成。
尘:上下结构。上边是“小”,下边是“土”。
三 指导书写
丈:第二笔是竖撇,占格三分之一处再撇,最后一笔捺从横中线处入笔。
四 扩词练习
学生积极发言。
松:松林 松柏 松鼠 松散 松软 苍松翠柏
座:座次 座谈 座位 座无虚席
尘:尘土 尘世 红尘 一尘不染
瀑 布
松
丈
脚
座
尘
在多角度欣赏了瀑布的壮丽和柔美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读感悟,互读点评,用声音之美展现文字之美、景物之美。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诵读,在读中揣摩语言,欣赏景物;在读中陶冶性情,扩展想象;在读中获得美的享受,进而达到纯熟的境界。语文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艺术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情感。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情感为突破口,让学生主动走向教材,在广阔的知识领域中获得更多的知识。
1.芝麻开花节节高。(先写出生字,再组词)
2.看拼音,写词语。
yí
zuò(一座) zhēn
zhū(珍 珠) jiǎo
bù(脚步) sōng
lín(松林)
3.照样子组词,再写句子。
浪(浪花)海浪拍击岩石,击起白色的浪花。
珍(珍珠)妈妈有一串白色的珍珠项链。
伟(伟大)我爱伟大的祖国。
1.作者简介
叶圣陶(1894~1988),中国作家、教育家、出版家、社会活动家。名绍钧,江苏苏州人。曾任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和开明书店编辑。有《叶圣陶集》和《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等。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和小说集《隔膜》《火灾》等。
2.黄果树瀑布
黄果树瀑布是中国最大的瀑布,是中国最美的六大瀑布之一。位于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西南15千米的白水河上。瀑布宽81米,落差74米,流量达2000立方米/秒。周围岩溶广布,河宽水急,重峦叠嶂,气势雄伟,历来是连接云南、贵州两省的主要通道。它是以当地的一种常见的植物“黄果树”而得名,以其雄奇壮阔的大瀑布、连环密布的瀑布群而闻名于海内外,十分壮丽。享有“中华第一瀑”的盛誉。
一 教材分析
《瀑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是叶圣陶先生的作品。这首诗语言简练,韵味十足,比喻生动,词句贴切,描绘了瀑布的雄伟壮丽,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由于这首诗在表达上极其凝练、丰厚,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授课,不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利用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以及它丰富的表现力,快速的信息传递,充分的资源共享性等优势整合语文教学,有利于学生获得直观丰富的欣赏体验,有利于学生自主、个性化地阅读。
二 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力求在优化课堂结构、改革阅读教学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人文素养,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
1.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安排教学,尽可能地给学生直观的形象感受,把学生领进一个触目可及的自然世界中,让学生对瀑布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2.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到瀑布的雄伟壮丽,体会到大自然的伟大和美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在读中感悟,培养学生的语感。
三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体会瀑布的雄伟、壮观。
3.体会诗歌的语言,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4.背诵诗歌。
四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读感悟到诗歌语言的美,体会瀑布的雄伟与壮观。
3.在读中培养语感,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
五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 教学过程
1.激情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新朋友,他很调皮,想让大家猜猜他是谁 请听。(播放课件:瀑布的声音。)你猜出来了吗 (学生猜。)
(2)板书:瀑布。
瀑布是水,但不是一般的水,那它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让我们来看看。(播放课件。)
(3)谁来说说瀑布与我们平时见过的河水、江水有什么不一样
(4)是啊,瀑布的水是从高处直落而下,一泻千里,气势磅礴,非常壮观,非常美丽。从古至今有许多文人墨客写了很多赞美瀑布的诗篇。谁还记得描写瀑布的古诗吗 齐背《望庐山瀑布》,这是李白笔下的瀑布,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著名文学家叶圣陶老先生笔下的瀑布是什么样的吧。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用心灵去感受。
(课件中的图画、音乐和教师有感染力的话外音,把学生带入情境,拉近了学生与大自然、与瀑布的距离,开始了与文本的对话。让学生闭眼听读,一是学会倾听,二是想象瀑布的景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配乐。)
(2)你感觉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呢 或者眼前出现了什么 老师有个建议:在说的时候可以这样说:我觉得……;我感觉……;我认为……
(3)哦,你们想象得真丰富,想不想自己也来读读课文 好,老师和你们一起来读一读。
(4)请同学们自由读小诗,把你喜欢的那一小节画出来,多读几遍,想一想你为什么喜欢。
(课堂是学生的,为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把所思、所想、所知说出来。创设情境可使学生自然地抒发感情。给学生一定的句式是引导学生说话要完整,学会表达。让学生圈点,是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3.品读课文,感悟诗的意境美
(1)汇报。(以学生为主体,他们说喜欢哪小节,就从哪一小节开始学起。)
(尊重学生的选择,喜欢哪小节就从哪小节开始教学,充分体现了课堂中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2)第一小节。(读读,说说喜欢的原因。)
①“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你觉得你读出来了吗 再读读。指名读,评议。
②作者用什么比喻瀑布的声音 (生答。)
板书:叠。边板书边说:“看,浪涌上了岸滩,‘又’一个浪涌上来,‘又’一个浪涌上来。”你从“叠叠”这个词看出了什么
(学生答。)
过渡:让我们边读边想象“叠叠的浪涌上岸滩,阵阵的风吹过松林”是什么样的声音。(播放课件:句子。)
③想不想听听“浪涛声和松涛声” 我们来听听。(海浪声、松涛声。)
④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一小节。读到这里,你心情怎么样 你觉得叶圣陶爷爷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呢 (很激动,特别想看看瀑布。板书:激动。)
(3)第二小节。
还没有看到瀑布,我们就已经感受到了瀑布那磅礴的气势,瀑布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让我们跟随叶老先生一起去看看吧。
①读第二小节,把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同桌听,你们互相说说为什么喜欢。(同桌互学。)
②汇报。指读,评议。说说为什么喜欢。
生:“这般景象没法比喻,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千丈”说明山高而陡,瀑布壮观。白银是瀑布在太阳光的照射下闪着银光的样子。)让我们来看看。
师:是啊!瀑布太美了,太壮观了,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赞叹“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出示句子。)
较:“衬”和“挂”用哪个好
查字典:“衬”是衬衣的意思,是贴身穿的衣服,衬托外衣的。引申为“衬托”的意思。诗中“青”衬托“白”,青白相互映衬,青的更青,白的更白,多美呀!让我们再读读诗人精心挑选的文字吧。再读这一小节。
指名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有两个“!”,你此时有什么感想 (板书:惊讶。)让我们也来感受感受当时的情景吧。(播放课件。)你现在有什么感受
(4)第三小节。
刚才我们只是从远处望见了瀑布,最美的景色还在后面,让我们来读读第三小节。请你自己读一读,学一学。把你读懂的和想象到的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可以提出来,我们共同探讨。
①自学。
②汇报:指读课文。
谁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瀑布从很高的山上流下来,水碰到石头上,溅起很多的小水珠,小水珠在阳光的照射下就像一颗颗珍珠,连在一起就像一座珍珠的屏。)(课件:屏。)
如果你就站在瀑布脚下,看到如此美丽壮观的景象,你会说什么呢 (齐读前两句。)
这时忽然吹来一阵风,会把珍珠的屏吹成什么样呢 (如烟、如雾、如尘。)
你能读读吗 指读,评价。
(看课件:瀑布的图片。)
过渡:瀑布从千丈青山直泻而下,溅起许多的小水珠,被风一吹,那些轻飘飘的,纷纷扬起,像烟;那些密集一些的,迷迷蒙蒙的像雾;那些细小飞散落下的像尘。这样美丽的景象,如人间仙境。你此时的心情如何呢 作者的心情呢 (板书:陶醉。)
还没有看见瀑布,先听到了瀑布的声音,然后远远地看到青山衬着一道白银,站在瀑布脚下,一座珍珠的屏,不但叶圣陶老爷爷被这美景陶醉,我们也被陶醉了,让我们带着陶醉的情感一起读读课文,能背诵的可以背诵。
(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喜欢阅读、敢于阅读、乐于阅读的愿望,通过让学生反复地朗读小诗,可以实现这一目的。另外,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老师要有意识地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并逐步培养学生对课文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
背诵课文。
过渡:是谁有这么大的本事,创造出这么美的奇观呢 (大自然。)你还听过或见过哪些景象是大自然的杰作呢 (生答。)
小结:学习了《瀑布》,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答。)
是啊,通过学习,我们不仅惊叹作者用词的精辟,更惊叹这创造神奇美景的大自然,让我们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吧!
(“学而不思则罔”,质疑是思维的火花,质疑应从小开始培养。知道瀑布是大自然的杰作,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得以升华,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