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北师版二年级下册教案:12.2 歌声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语文北师版二年级下册教案:12.2 歌声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2-10 22:41: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 小 英 雄
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课文,学习小姑娘乐观、镇定、不向命运屈服的勇气。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2.学习小姑娘在险境中乐观、镇定、不向命运屈服的勇气。3.讨论:人们为什么感谢这个小姑娘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歌  声
1920年的一个夜晚,马金纳乘坐的轮船不幸①在海上触礁②了。[句导读:这句话向我们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人物和起因。]船沉了,落水的人拼命挣扎③,等待着救生船。过了很长时间,马金纳已经筋疲力尽④,救生船却还是没有来。马金纳绝望了,他再也没有力气继续游了。
段导读:马金纳乘坐的轮船触礁沉没了,他长时间泡在海水里已经绝望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这部分写事情的起因,马金纳乘坐的轮船触礁,他在水中筋疲力尽,已经绝望了。
突然,远处海面上隐隐约约⑤传来断断续续的歌声。马金纳顿时觉得浑身有了力量,拼命朝着歌声游去。
段导读:马金纳在绝望中听到了歌声,从而激发了他求生的愿望。
不久,马金纳看到,在雾气笼罩⑥的海面上,几个妇女正抱着一根圆木游着,一个不满10岁的小姑娘在她们中间,正在高声歌唱。她一次又一次从浪花中冒出头来,用手抹一抹脸上的海水,又唱起来。[句导读:这句话写小姑娘年纪虽小,但非常坚强。]海风把她清脆、激昂⑦的歌声传播⑧到更远的地方,远处的人们像马金纳一样聚拢⑨过来了。
段导读:这段话描写了马金纳看到了唱歌的小姑娘,很多人被她的歌声吸引过来。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这部分写事情的经过,小姑娘的歌声把马金纳和远处的难友聚拢过来。
终于,一艘小艇追寻着歌声驶来了!马金纳、小姑娘,所有游过来的人都得救了。大家从内心感谢这位小姑娘,是她,用自己的歌声,给人们增添了勇气⑩和力量,是歌声救了大家。
段导读:写小姑娘的歌声增添了大家的勇气和力量,遇难的人们获救了。
  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这部分写事情的结果,遇难的人们获救了。





①不幸:表示不愿发生的事发生了。
②触礁:船只在航行中触撞暗礁。
③挣(zhēnɡ)扎:用力支撑或摆脱。“挣”也读zhèng。
④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⑤隐隐约约:指看起来或听起来模糊,不很清楚,感觉不很明显。
⑥笼罩:像笼子似的罩在上面。
⑦激昂:形容情绪、声音激动昂扬。
⑧传播:传送或散布。
⑨聚拢:会聚、合拢起来。
⑩勇气:敢作敢为、毫不畏惧的气概。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小姑娘在险境中乐观、镇定、不向命运屈服的勇气。
2.讨论:人们为什么感谢这个小姑娘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实物投影,教学课件。
一 课件导入,揭示课文题目
1.播放课件。
在一个不平静的夜晚,一艘轮船行驶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突然,轮船不幸触礁了。船沉了,落水的人拼命挣扎,等待着救生船。这些人的命运是怎样的呢 你们想知道吗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真实的故事。
3.板书课文题目:歌声。
4.齐读课文题目。
二 质疑
1.读了课文题目,你想到了哪些问题
学生甲:“歌声”与这个故事有什么联系
学生乙:是谁的歌声
学生丙:为什么要唱歌
2.疏疑。(两个问题:①是谁的歌声 ②为什么要唱歌 )
三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由读课文,老师提出要求。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达到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的目的。
(2)遇到生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来。
(3)初读课文,看看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不认识的字,并多读几遍。
3.检查读书情况。
(1)重点检查几个词的读音。
乘坐:应该读成“chéng
zuò”,不要读成“chèng
zuò”。
触礁:应该读成“chù
jiāo”。
挣扎:应该读成“zhēng
zhá”,“扎”是多音字。
(2)同桌汇报生字学习情况。
(3)通过初读课文,你解决了什么问题
学生:我知道是一个小姑娘的歌声救了许多落水的人。
(4)小结:这位小姑娘在什么情况下唱歌 她为什么要唱歌呢 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四 研读课文,解决疑问
1.默读课文,从文中找出当时的情况怎么样,画出相关的词句。
学生:当时人们已经“筋疲力尽”,有些人已经“绝望”了。
什么是“筋疲力尽”和“绝望”
(“筋疲力尽”就是一点力气也没有了,都用完了。)
(“绝望”就是希望破灭了。)
学生:当时雾气笼罩着海面,人们肯定都看不清楚。
2.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小姑娘是怎样表现的 画出描写小姑娘的语句。
(1)出示句子。
在雾气笼罩的海面上,几个妇女正抱着一根圆木游着,一个不满10岁的小姑娘在她们中间,正在高声歌唱。她一次又一次从浪花中冒出头来,用手抹一抹脸上的海水,又唱起来。
(2)小姑娘为什么要在这么危险的时刻唱歌 难道她还唱得出来
学生甲:小姑娘想用歌声告诉人们不要绝望。
学生乙:小姑娘想用歌声吸引救生员来帮助他们。
(3)自己出声读这句话,你有什么体会
学生:我觉得小姑娘很坚强,她“一次又一次从浪花中冒出头来”。
(4)小结:航船遇险是偶发事件,不是人人都能遇到的,但小姑娘却表现出了乐观、镇定、不向命运屈服的勇气。
3.讨论:人们为什么感谢这个小姑娘
学生甲:小姑娘的歌声使大家坚持了下去。
学生乙:小姑娘的歌声引来了救生艇。
学生丙:小姑娘的乐观、镇定、不向命运屈服的勇气感染了大家。
4.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5.播放课件。
五 总结全文
小姑娘用歌声救了大家,人们说她很聪明。是啊,在危险的时候,人们一般都想不出办法,这时,冷静是最重要的。
  小姑娘 歌  声 得救了
坚强、勇敢、乐观、镇定、不向命运屈服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从课文入手,让学生画出描写歌声的句子,同时圈出描写歌声的词语。这里渗透了学习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在静心读文中,圈画词句。让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歌声为什么会“断断续续”,从而引出课文中的三个句子:“突然,远处海面上隐隐约约传来断断续续的歌声。”“海风把她清脆、激昂的歌声传播到更远的地方。”“她一次又一次从浪花中冒出头来,用手抹一抹脸上的海水,又唱起来。”通过读这些句子引导学生积累语言。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文章蕴涵的情感。读课文不仅要了解课文的内容,更要感悟文章蕴涵的情感,并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在学生深入读课文之后,教师抓住文中的重点词语指导理解,如:一次又一次、绝望、拼命、内心……透过这些词语,学生可体会到小姑娘的坚强乐观、灾难的可怕、马金纳的无可奈何、重生的喜悦……教师无需多言,只要适当点拨,学生的心中便会激起一层又一层的涟漪。我们的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读,更要引导学生在读中悟。
1.照样子,写词语。
隐隐约约 高高兴兴 断断续续 仔仔细细
2.小姑娘的行为给了你什么启示呢 写一写吧。



1.学会本课的生字。
2.指导学生正确书写生字。
生字卡片。
一 复习检查
1.指名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
2.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二 自主识字
1.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
2.同桌互相说说自己的识字方法。
3.交流汇报。
突:上下结构。上边是“穴”,下边是“犬”,不是“大”。
断:左右结构。左边是“”,右边是“斤”。
根:左右结构。左边是“木”,右边是“艮”。
终:左右结构。左边是“纟”,右边是“冬”。
追:半包围结构。注意先写“”,再写“辶”。
寻:上下结构。上边是“彐”,下边是“寸”。
三 指导书写
根:左窄右宽,左部第四画变为点。
终:注意“冬”的写法,“夂”有三画,不是“攵”。
四 扩词练习
突:突然  突破  冲突  突飞猛进
断:断流  断言  推断  当机立断
根:树根  草根  根治  根除  根本
终:终于  终点  年终  终止
追:追逐  追赶  追问  追根究底
寻:寻找  寻常  追寻  寻访
  歌  声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识字。在生字教学中,重点是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然后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识记生字。同时经常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和心得,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去学习、掌握生字。
1.看拼音,写词语。
zhōnɡ
zhǐ(终 止)  tū
rán(突然)
2.一字组多词。
幸(幸福)(幸运)(不幸)
断(断开)(判断)(断裂)
3.填上合适的词。
(清脆)的歌声   (勇敢)的小姑娘
(乐观)的人们   (一望无际)的大海
1.故事背景
真实的沉船事件:1920年10月,一个漆黑的夜晚,在英国斯特兰腊尔西岸的布里斯托尔湾的洋面上,发生了一起船只相撞事件。一艘名叫“洛瓦号”的小汽船跟一艘比它大十多倍的航班船相撞后沉没了,104名搭乘者中有11名乘务员和14名旅客下落不明。艾利森国际保险公司的督察官弗朗哥·马金纳从下沉的船身中被抛了出来,他在黑色的波浪中挣扎着,渐渐地他觉得自己已经气息奄奄了。突然,远处海面上传来了一阵优美的歌声,那歌唱者简直像面对着客厅里众多的来宾在表演一样。他的心境完全复苏了,循着歌声,朝那个方向游去……
  2.废墟下的歌声
你听过许多歌声,但你听过从地震废墟下传出的歌声吗 2008年5月12日14时,随着轰隆一声巨响,四川北川中学的教学楼坍塌了。同学们被掩埋在废墟下的黑暗中。面对着钢筋水泥的重压,面对着伤痛与死亡,同学们慌了,大喊救命,却没有任何回应。于是,同学们互相鼓励,伤轻的鼓励伤重的,并约好一起唱歌,都希望唱歌能够减轻疼痛,忘记恐惧。“一、二、三。”同学们一开始就唱起了《团结就是力量》。也许正是这来自废墟下的歌声才有那么大的穿透力,让开启的地狱大门也被悲壮的歌声所震撼。也正是这歌声让孩子们学会了坚强,赢得了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