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北师版二年级下册教案:14.1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语文北师版二年级下册教案:14.1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2-09 22:33: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4 立  志
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激发学生从小立志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1.学习三个多音字。2.理解周恩来所说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并不是空喊口号,而是从小立志为了中华、为了祖国更强大而努力学习。3.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这句话的真正意义。
教学课时
两课时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小时候曾经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读书。有一天,魏校长来到教室和同学们见面,问大家:“请告诉我,你们为什么要来读书呢 ”同学们望着魏校长那期待①的目光,纷纷②举手,要求发言。[句导读:这句话描绘出了同学们积极回答问题的场面,说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校长向同学们提问,同学们踊跃发言。
一位同学说:“为了家父而读书。”老校长听后笑了笑,没有回答。
段导读:一个同学回答了校长的问题,但校长只笑不答,说明这个学生的回答校长并不满意。
又一位同学说:“为了光耀门楣③而读书。”老校长还是微微一笑,没有说话。
段导读:又一个同学回答了校长的问题,校长依然笑而不答。
他环顾④四周,看到一位浓眉大眼的小同学正在若有所思⑤,就走过去,亲切地说:“小同学,你也来说说。”[句导读:“若有所思”说明周恩来是个善于思考问题的孩子。]那位小同学站起来,郑重⑥地说:“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话音刚落,老校长浑身一振,大声说:“好!好!这话讲得好!”[句导读:这句话说明周恩来的回答使校长精神振奋,因为校长没想到一个孩子会有如此远大的理想。]其他同学都投去钦佩⑦的目光。
段导读:在同学们的回答并不让校长满意的情况下,一个小同学的回答得到了校长的认可,同学们也对他很钦佩。
“你叫什么名字 ”老校长连忙问道。
段导读:老校长询问小同学的名字。
“周恩来。”小同学轻轻地回答。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这部分写老校长和同学们关于读书目的的谈话,其中重点叙述了周恩来的发言,突出了周恩来的远大抱负和爱国情怀。
很快,“周恩来”这个名字和“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在全校师生中传播开来。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周恩来”这个名字和“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句话被大家认可,并广为传播。





①期待:期盼,等待。近义词是期盼、期望、希望。
②纷纷:(许多人或事物)接二连三地。
③光耀门楣:使自己的家庭得到良好的名声或社会名望。
④环顾:向四周看。
⑤若有所思: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⑥郑重:严肃认真。
⑦钦佩:尊敬,佩服。
1.理解课文内容,明白“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真正意义。
2.学习课文,学习周恩来从小立志为中华崛起付诸行动的品格。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课件。
一 从图入手,揭示课文题目
1.课件演示。(出示周恩来肖像。)
同学们,你们看这是谁 (周总理。)
2.介绍周总理。
周总理是我国的卓越领导人,他曾为我国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你们想了解他小时候的故事吗
3.揭示课文题目。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周总理小时候读书的文章。
4.板书课文题目。
5.齐读课文题目。
二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会的生字圈出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独立认读。
2.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做认字游戏,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
(1)重点检查以下几个词的读音。
模范:应该读成“mó
fàn”,其中“模”是多音字,另一个音读“mú”。
要求:应该读成“yāo
qiú”,其中“要”是多音字,另一个音读“yào”。
期待:应该读成“qī
dài”,其中“待”是多音字,另一个音读“dāi”。
钦佩:应该读成“qīn
pèi”。
(2)用生字卡片检查学生的认读情况。
3.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读流利。
三 理解课文,细读感悟
1.默读课文,魏校长的问题有几个人来回答
学生甲:为了家父而读书。
学生乙:为了光耀门楣而读书。
(理解“光耀门楣”的意思。)
学生丙: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2.你是怎样理解这三种回答的
学生甲:“为了家父而读书”,很可能是父亲让他去读,好像有强迫的意思。
学生乙:“为了光耀门楣而读书”,也就是说读书是为了光宗耀祖。
学生丙:前两种回答是为了顾小家,而周恩来的回答则是为了顾大家。
3.理解“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意思。
(1)指名读第4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描写周恩来在说这句话时的表情的词语,从中你有什么体会
学生甲:“若有所思”说明他是经过考虑说出来的。
学生乙:“郑重”说明他是认真的、严肃的,好像说出来就要做到一样。
(2)讨论什么是“中华” 过去的“中华”和现在的“中华”有什么不同
学生甲:“中华”就是我们的祖国、国家。
学生乙:过去的“中华”十分落后,百姓受苦,吃不饱,穿不暖,受外人欺负。
学生丙:现在的“中华”强大了,人民当家做主了,经济发达了。
(3)怎样叫“中华崛起”了
学生甲:我们应该多学知识,用知识建设祖国。
学生乙:我们要让全世界的人都看得起我们。
(4)齐读这句话,体会周恩来当时的心情。
四 拓展延伸
1.你们为什么要读书
学生甲:为了中华能屹立在世界东方而读书。
学生乙:为了中华十几亿的人民而读书。
2.总结:心存大志的周恩来正是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了他的话,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新中国第一位总理,为亿万人民深深爱戴!
  周恩来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志向远大
心存人民
  1.首先教师利用课前搜集的资料,让学生了解课文的时代背景和周恩来的生平事迹,同时引导学生感受少年周恩来的爱国情怀和远大志向,让学生感受十三岁的周恩来的志向比一般孩子远大。周恩来心里装着“中华”,在当时的那种背景下,说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是发自内心的,完全不是空喊口号,这是非常了不起的。
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要多提供机会让学生说,让学生自己去感悟体会,教师只需做适当的提示。教师可以提多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发言,如过去的“中华”和现在的“中华”有什么区别 你们自己是为什么而读书的 教师让学生尽情地说,任由想象驰骋,使个性得到张扬。整个教学环节,教师都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展现,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
1.你有什么远大的志向 写下来。



2.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父母听。
3.用“连忙”写句子。
连忙——小华摔倒了,小冬连忙跑过去把他扶起来。
1.学会本课的生字。
2.指导学生正确书写生字。
生字卡片。
一 检查复习
1.指名朗读课文,师生评议。
2.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二 自主识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生字。
2.交流汇报。
待:左右结构。左边是“彳”,右边是“寺”。
举:上下结构。它的部首是“丶”。
顾:左右结构。左边是“”,笔顺是
“”,右边是“页”。
若:上下结构。上边是“艹”,下边是“右”,不是“古”。
郑:左右结构。左边是“关”,右边是“阝”。
其:上下结构。中间是两横,底下是“八”字。
三 指导书写
郑:左右均衡,左边“关”第六画捺变为点。
四 扩词练习
学生积极发言。
顾:照顾 回顾 顾虑 不屑一顾 左顾右盼 奋不顾身
若:若是 若非 若无其事 若有所失
其:尤其 其实 其余 出其不意 确有其事 自圆其说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在这一课的识字教学中,重点是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识记生字。同时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和心得,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去学习、掌握生字。
1.看拼音,写词语。
děnɡ
dài(等 待) zhōng
huá(中 华) zhèng
zhòng(郑
 重) wēi
xiào(微 笑)
2.补充词语。
若有(所)(思)  浓(眉)大(眼)
3.排列句子。
(4)妈妈问我:“你到底想买什么书哇 ”
(3)我好不容易挤到书架前,翻翻这本,看看那本……
(1)星期天,妈妈带我到书店去买书。
(5)我对妈妈说:“我想买《十万个为什么》。”
(2)书店里的人真多!
(6)妈妈笑着对我说:“你真是个小科学迷!”
周恩来简介
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字翔宇。浙江绍兴人,生于江苏淮安。主要著作编入《周恩来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