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蝶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化蝶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7-02-09 18:54:51

文档简介

化蝶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真挚情感,愿意以歌唱的方式表达。
2.过程与方法
在体验与探究中,学唱歌曲《化蝶》,分析音乐要素对歌曲情感表现的作用。
3.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蝶》的词曲作者及创作背景。
(2)能够用自然流畅的声音准确地演唱歌曲。
能够运用不同的音乐要素来表现音乐中的情感。
2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低,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比较困难。本课着重通过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每一段音乐的案例,从中获得相应的音乐感知,以达陶冶情操的目的,并深化学生对祖国音乐文化的理解。
3重点难点
重点:学唱歌曲《化蝶》,听辨乐曲的主题,听辨主题出现了几次。
难点:掌握演唱中的速度、力度和音色的变化,归纳三次陈述表达了什么。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欣赏
(1)播放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主题”音乐,提问;这段音乐选自哪部作品 主要讲述了什么故事情节 它的演奏形式是什么 主奏乐器是什么 曲作者是谁
(2)老师简单介绍作品。
活动2【讲授】新授知识
(1)出示谱例,播放歌曲《化蝶》,请同学们边听边观察歌曲的音乐构成要素如调号、主音、节拍、速度、乐句、乐段等,感受歌曲的音乐情绪,并分析歌曲的节奏,旋律进行特点。
(2)基本技能训练
跟老师手打稳定拍,用“da”读下面两条节奏型,注意节拍稳定、节奏准确。
4/4
x
xxxxx
xxx|x
.
xx
x
x
xx
-|
4/4
xxxx
x
x
xx.xx|x.xxxxxxx|
(3)学唱歌曲
①播放歌曲录音,学生跟唱,并思考每段讲述了什么内容 音色和情绪上有什么变化
②划拍视唱歌谱,注意音准。
③填词演唱歌曲,注意每个字的时值要唱的饱满。
④练习歌曲的难点。
活动3【作业】课堂小结
1.简要复习本课所学的音乐知识。
2.用歌声展现本课学习的成果。
课后作业:背唱歌曲。(共10张PPT)


导入
请同学们聆听音乐,边听边思考:
●这段音乐选自哪部音乐作品?主要讲述了什么
故事情节?
●这段音乐的演奏形式是什么?主奏乐器是什么?
●这部音乐作品的曲作者是谁?
故事情节
“梁祝”故事发源于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马乡镇,故里遗址现有梁祝墓、梁庄、祝庄、马庄、红罗山书院、鸳鸯池、十八里相送故道、曹桥(草桥)及梁祝师父葬地邹佟墓等。这一美丽、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多少年以来就流传在河南省汝南县梁祝(马乡)镇。相传,在中国西晋时期,青年学子梁山伯辞家攻读,途遇女扮男装的学子祝英台,两人一见如故,志趣相投,遂于草桥结拜为兄弟,后同到红罗山书院就读。在书院两人朝夕相处,感情日深。三年后,英台返家,山伯十八里相送,二人依依惜别。山伯经师母指点,带上英台留下的蝴蝶玉扇坠到祝家求婚遭拒绝,回家后悲愤交加,一病不起,不治身亡。英台闻山伯为己而死,悲痛欲绝。不久,马家前来迎娶,英台被迫含愤上轿。花轿绕道至梁山伯坟前,英台执意下轿,哭拜亡灵,因过度悲痛而死亡,后被葬在山伯墓东侧;又传:祭拜时,惊雷裂墓,英台入坟。梁祝化蝶双舞。
作品介绍
《梁山伯与祝英台》(简称《梁祝》)是一首家喻户晓的小提琴协奏曲,由何占豪、陈钢作曲,1959年写成并首演。作者在创作上吸取了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采用交响乐形式与我国民间戏曲相结合的音乐表现手法。
请同学们欣赏由《梁祝》“相爱”主题填词而成的歌曲《化蝶》,注意边听音乐边关注乐谱。
调号
节拍
速度
乐句




请跟随老师手打稳定拍,用“
”读下面两条
节奏,注意节拍稳定、节奏准确。
请同学们再次聆听歌曲,想一想: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请同学们试着划拍视唱歌谱,注意音准。
请同学们试着填词演唱歌曲。这首歌曲较一字多音,每个字的时值要唱得饱满。
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注意声音要圆润、连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