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第3课 我的第一本书(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下第3课 我的第一本书(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7-14 18:03:00

文档简介

《我的第一本书》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复述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 了解“第一本书”的深刻意义。
3、理解那段的苦难生活对自己人生的重大影响。
过程与方法:
在反复朗读中感悟,在合作交流中思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知识改变命运的深刻内涵。
【教学重点】
1、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 了解“第一本书”的深刻意义。
2、理解那段的苦难生活对自己人生的重大影响。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 了解“第一本书”的深刻意义。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点拨法。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相结合。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查找牛汉的资料,反复朗读课文结合课后的“研讨与练习”给课文作批注。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读的第一本书是什么样的书?可能有些同学已经记不清了,但是现当代著名诗人牛汉却对他的第一本书永志不忘,因为那本书承载了一段感人的故事,那段记忆是一笔终生受用的精神财富。今天我们学习《我的第一本书》。21*cnjy*com
二、出示活动任务
1、学会复述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 了解“第一本书”的深刻意义。
3、理解那段的苦难生活对自己人生的重大影响。
三、展示自学,夯实基础
说说你自学会了哪些知识,查找了哪些知识,向同学们展示你搜集的作者简介及其他资料。
1、检查课前自学情况,多媒体实物投影给课文作批注的情况。
2、展示搜集的作者简介
作者牛汉,现当代著名诗人,原名史成汉。生于1923年,1940年开始写诗,有诗剧《智慧的悲哀》、诗歌《鄂尔多斯草原》、诗集《彩色的生活》等。21cnjy.com
3、展示重点词语读音,然后多种形式读写。
磨磨蹭蹭(mó mó cèng cèng) 马鬃(zōng) 搀和(chān) 调教(tiáo)
泪水盈眶(yíng kuàng ) 掺(cān ) 脊(jǐ)背 枉(wǎng )读
4、展示重点词语的意思。
幽默: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
凄惨:凄凉悲惨。
奥秘:奥妙神秘。
翻来覆去: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
掺和:掺杂混合在一起。
知书识礼:有知识,懂礼貌。指人有文化教养。
酷似:极像。
四、课堂新授活动
活动一:大声朗读,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同学们,《我的第一本书》写了怎样一个故事,作者通过这故事要表达怎样的感情呢?现在大家大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21·世纪*教育网
1、文中描写了与这本书有关的哪些人?哪些事?
点拨:人物有:“我”、父亲、乔元贞、“弄不成”等。
事件有:我和乔元贞分用一本书,父亲和我送书给乔元贞,父亲带我到崔家庄念书,我带狗去上学以及交待乔元贞和二黄毛的命运。2-1-c-n-j-y
2、我会有感情、条理的向大家复述这个故事。
点拨:复述故事时,注意按照文章的层次结构和叙述顺序复述,每一件事按照人物、事件、结果的形式复述。
文章的层次结构:
[开头] 第一部分(第1段):从一位诗人来访谈起,引出本文话题。
[主体] 第二部分(第2-13段):写“我的第一本书”的不同寻常的经历。
[结局] 第三部分(第14段):呼应开头,表达对第一本书的珍视铭记之情。
3、作者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
点拨:作者追忆“第一本书”的心情是沉重的,他是怀着敬重、珍爱的感情追忆“第一本书”的,同时感情也是复杂的、百感交集的,因为那本书里深藏着苦难的生活和恶劣的学习条件与环境,同时也映照着那个时代人们不幸的命运,以及在那种荒寒背景下特别可贵的一点乐趣和温情。【来源:21cnj*y.co*m】
活动二:快速默读,学会自主探究
同学们,本文是略读课文,希望我们能通过本课的学习,学会自主探究文本,获得独到的阅读感受。自主探究时我们注意下面的学习方法: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阅读文章,要关注标题,理解标题的内在深刻含义。
注意一些与标题照应的语句。
注意文章在叙事之中穿插的一些抒情和议论语句。
学会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理解人物形象。
指导学生快速默读课文,围绕下面的问题在课本上进行圈点批注:
1、“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你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
2、如何理解“这就是我的第一本书。对于元贞来说,是他一生惟一的一本书”
3、课文中的 “我”和“父亲”,还有同学二黄毛、乔元贞和老师“弄不成”各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4、“我真应当为它写一本比它还厚的书,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5、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怎么理解这句话?
6、“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有什么深刻的含义?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学生围绕问题自主探究,在课本上进行圈点批注,及时记录自己学习的收获。
活动三:合作交流,展示探究成果
同学们,经过你的辛勤努力,肯定对这些问题有独到的见解,那么现在我们首先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不断修正完善自己的答案,然后一会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交流你们组的学习成果和发现的疑难问题。21·cn·jy·com
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
学习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展示学习成果和发现的疑难问题。
教师明确答案及学习技巧:
1、“我的第一本书”,不仅仅指那半本课本,也指“我”人生的第一课。这人生的第一课,蕴含着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2·1·c·n·j·y
2、乔元贞这样一个聪明好学的孩子在最需要学习的时候失学了,可以看出当时书的珍贵,读书机会的珍贵。所以,对于元贞来说,那是他一生惟一的一本书。【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我:重视同学友情,善良,幸运。
父亲:知书达理、善解人意、善良、乐于助人、手巧。
二黄毛:心眼死、爱国。
乔元贞:聪明好学、肯下苦功、不幸。
“弄不成”:为人忠厚却没有本事。
4、我的第一本书对“我”影响之大,作者要回报它。
5、“童年没有幽默”,写其童年生活的艰苦而沉重,不仅自己家的生活是窘困的,几乎所有同学都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哪有幽默可言?但是,童年无论生活多么艰苦,也抹不去与生俱来的童年的好奇、天真和淘气,能和小伙伴们在一起,和小动物们在一起,回到大自然中间,就是快乐的。这就是生命最初的快乐。www.21-cn-jy.com
6、作者的第一本书,不仅表明第一次跨进学校的大门,走进了知识的世界,更重要的是,那第一本书里镶嵌着父亲的深情、同学的友情、童年的乐趣和生活的苦难以及在苦难生活中抗争的一段心路历程。它既是求知的第一本书,更是人生成长历程中最初的最有价值的奠基性的东西。如果这第一本书不写出来,那么这几十年的读书和写书则失去了意义,变得毫无价值,因为你忘了本。【出处:21教育名师】
活动四:百家争鸣,质疑问难
同学们,经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你肯定对课文还有独到的的理解,还有一些没能解决的问题,现在我们进入“百家争鸣,质疑问难”环节,请你结合自主学习,向大家展示对课文独到的理解,如果还有什么疑问,请积极提出,看谁能给予解决?
1、百家争鸣,展示对课文独到的理解。
例如:文章开头很有特点,从一位诗人来访谈起,自然引出本文话题,既点明“我的第一本书”指的是小学一年级国语课本,又表明这第一本书在我人生中的分量。
“晚上,我看见父亲在昏黄的麻油灯下裁了好多白纸。第二天早晨,父亲把我叫到他的房子里,把两本装订成册的课本递给我。”可以看出父亲善良,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友情,乐于助人。21教育网
2、质疑问难,提出你的疑问。
1938年,爱因斯坦在《物理学的进化》中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
例如:当父亲知道我把书用刀裁成两半,他一半我一半时,为什么深深叹着气?
我会解决:
活动五: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同学们,我们都读过许多书,你能说说自己读“第一本书”时的经历和体会吗?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本文是诗人牛汉的一篇随笔,作者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叙,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命乐趣。让我们在艰难的生活中感受到浓浓的父子之情、朋友之情,人与狗的默契和情趣。【版权所有:21教育】
六、布置作业
1、试从课文中的人物任选一个,在课文提供的资料的基础上,发挥想像,虚构一个小故事,如《“弄不成”的故事》、《二黄毛的故事》、《乔元贞的故事》。www-2-1-cnjy-com
2、课下阅读:林海音《窃读记》,张洁《我的第一本书》。
板书设计:
我的第一本书
牛汉
父子之情
第一本书 朋友之情
人与狗的情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5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31张PPT)
我的第一本书
牛汉
同学们,你读的第一本书是什么样的书?可能有些同学已经记不清了,但是现当代著名诗人牛汉却对他的第一本书永志不忘,因为那本书承载了一段感人的故事,那段记忆是一笔终生受用的精神财富。今天我们学习《我的第一本书》。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学会复述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 了解“第一本书”的深刻意义。
3、理解那段的苦难生活对自己人生的重大影响。
活动任务
说说你自学会了哪些知识,查找了哪些知识,向同学们展示你搜集的作者简介及其他资料。
展示自学,夯实基础
展示我的的批注。
展示自学,夯实基础
牛汉,现当代著名诗人,原名史成汉。生于1923年,1940年开始写诗,有诗剧《智慧的悲哀》、诗歌《鄂尔多斯草原》、诗集《彩色的生活》等。
展示自学,夯实基础
展示重点词语读音:
磨磨蹭蹭( ) 马鬃( )
搀和( ) 调教( ) 泪水盈眶( )
掺( ) 脊( )背 枉( )读
展示自学,夯实基础
mó mó cèng cèng zōng
chān tiáo yíng kuàng
cān jǐ wǎng
展示重点词语的意思。
幽默:
凄惨:
奥秘:
翻来覆去:
掺和:
知书识礼:
酷似:
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
凄凉悲惨。
奥妙神秘。
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
掺杂混合在一起。
有知识,懂礼貌。指人有文化教养。
极像。
展示自学,夯实基础
活动一:大声朗读,整体感知内容
大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1、文中描写了与这本书有关的哪些人?哪些事?
点拨:
人物有:“我”、父亲、乔元贞、“弄不成”等。
事件有:我和乔元贞分用一本书,父亲和我送书给乔元贞,父亲带我到崔家庄念书,我带狗去上学以及交待乔元贞和二黄毛的命运。
2、我会有感情、条理的向大家复述这个故事。
点拨:
复述故事时,注意按照文章的层次结构和叙述顺序复述,每一件事按照人物、事件、结果的形式复述。
活动一:大声朗读,整体感知内容
点拨:文章的层次结构:
[开头] 第一部分(第1段):从一位诗人来访谈起,引出本文话题。
[主体] 第二部分(第2-13段):写“我的第一本书”的不同寻常的经历。
[结局] 第三部分(第14段):呼应开头,表达对第一本书的珍视铭记之情。
活动一:大声朗读,整体感知内容
3、作者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
点拨:作者追忆“第一本书”的心情是沉重的,他是怀着敬重、珍爱的感情追忆“第一本书”的,同时感情也是复杂的、百感交集的,因为那本书里深藏着苦难的生活和恶劣的学习条件与环境,同时也映照着那个时代人们不幸的命运,以及在那种荒寒背景下特别可贵的一点乐趣和温情。
活动一:大声朗读,整体感知内容
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
阅读文章,要关注标题,理解标题的内在深刻含义。
注意一些与标题照应的语句。
注意文章在叙事之中穿插的一些抒情和议论语句。
学会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理解人物形象。
活动二:快速默读,学会自主探究
快速默读课文,围绕下面的问题在课本上进行圈点批注:
1、“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你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
2、如何理解“这就是我的第一本书。对于元贞来说,是他一生惟一的一本书”
3、课文中的 “我”和“父亲”,还有同学二黄毛、乔元贞和老师“弄不成”各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活动二:快速默读,学会自主探究
快速默读课文,围绕下面的问题在课本上进行圈点批注:
4、“我真应当为它写一本比它还厚的书,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5、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怎么理解这句话?
6、“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活动二:快速默读,学会自主探究
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不断修正完善自己的答案,然后一会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交流你们组的学习成果和发现的疑难问题。
活动三:合作交流,展示探究成果
1、“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你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
点拨:“我的第一本书”,不仅仅指那半本课本,也指“我”人生的第一课。这人生的第一课,蕴含着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
活动三:合作交流,展示探究成果
2、如何理解“这就是我的第一本书。对于元贞来说,是他一生惟一的一本书”
点拨:乔元贞这样一个聪明好学的孩子在最需要学习的时候失学了,可以看出当时书的珍贵,读书机会的珍贵。所以,对于元贞来说,那是他一生惟一的一本书。
活动三:合作交流,展示探究成果
3、课文中的 “我”和“父亲”,还有同学二黄毛、乔元贞和老师“弄不成”各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点拨:我:重视同学友情,善良,幸运。
父亲:知书达理、善解人意、善良、乐于助人、手巧。
二黄毛:心眼死、爱国。
乔元贞:聪明好学、肯下苦功、不幸。
“弄不成”:为人忠厚却没有本事。
活动三:合作交流,展示探究成果
4、“我真应当为它写一本比它还厚的书,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点拨:
我的第一本书对“我”影响之大,作者要回报它。
活动三:合作交流,展示探究成果
5、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怎么理解这句话?
点拨: “童年没有幽默”,写其童年生活的艰苦而沉重,不仅自己家的生活是窘困的,几乎所有同学都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哪有幽默可言?但是,童年无论生活多么艰苦,也抹不去与生俱来的童年的好奇、天真和淘气,能和小伙伴们在一起,和小动物们在一起,回到大自然中间,就是快乐的。这就是生命最初的快乐。
活动三:合作交流,展示探究成果
6、“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点拨:作者的第一本书,不仅表明第一次跨进学校的大门,走进了知识的世界,更重要的是,那第一本书里镶嵌着父亲的深情、同学的友情、童年的乐趣和生活的苦难以及在苦难生活中抗争的一段心路历程。它既是求知的第一本书,更是人生成长历程中最初的最有价值的奠基性的东西。如果这第一本书不写出来,那么这几十年的读书和写书则失去了意义,变得毫无价值,因为你忘了本。
活动三:合作交流,展示探究成果
活动四:百家争鸣,质疑问难
请你结合自主学习,向大家展示对课文独到的理解,如果还有什么疑问,请积极提出,看谁能给予解决?
1、百家争鸣,展示对课文独到的理解。
例如:文章开头很有特点,从一位诗人来访谈起,自然引出本文话题,既点明“我的第一本书”指的是小学一年级国语课本,又表明这第一本书在我人生中的分量。
活动四:百家争鸣,质疑问难
请你结合自主学习,向大家展示对课文独到的理解,如果还有什么疑问,请积极提出,看谁能给予解决?
例如:“晚上,我看见父亲在昏黄的麻油灯下裁了好多白纸。第二天早晨,父亲把我叫到他的房子里,把两本装订成册的课本递给我。”可以看出父亲善良,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友情,乐于助人。
活动四:百家争鸣,质疑问难
百家讲坛,
展示你的“高见”!
活动四:百家争鸣,质疑问难
2、质疑问难,提出你的疑问。
1938年,爱因斯坦在《物理学的进化》中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
例如:当父亲知道我把书用刀裁成两半,他一半我一半时,为什么深深叹着气?
我会解决:
活动四:百家争鸣,质疑问难
我会提出问题!
同学们,我们都读过许多书,你能说说自己读“第一本书”时的经历和体会吗?
活动五: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同学们,本文是诗人牛汉的一篇随笔,作者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叙,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命乐趣。让我们在艰难的生活中感受到浓浓的父子之情、朋友之情,人与狗的默契和情趣。
课堂小结
1、试从课文中的人物任选一个,在课文提供的资料的基础上,发挥想像,虚构一个小故事,如《“弄不成”的故事》、《二黄毛的故事》、《乔元贞的故事》。
2、课下阅读:林海音《窃读记》,张洁《我的第一本书》。
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