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课型:新授
教学模式:三环节合作探究
教具:多媒体
教学目标:
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知道洪秀全及太平天国的事迹。
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通过学习,能够认识到近代中国遭受的苦难是清朝专制统治的腐朽和列强侵入共同造成的;认识到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小笑话】小强的老师对小强的妈妈说:“今天上课提问,我问小强圆明园是谁烧的,他居然回答说不是他烧的。”
小强的妈妈一听不乐意了:“老师,我们家小强一向诚实,说不是他烧的,肯定不是他烧的。”
小强的爸爸听后乐了:“哎,孩子嘛,烧就烧了吧,值多少钱我们赔。”
师:这虽然是一则小笑话,但亦是一个很严肃的话题,一些历史的痛楚是不能忘记的,是需要我们铭记的。那么,圆明园究竟是谁烧的呢?
板书:课题
教师引导,自学探究: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
展示:
中国自然经济对外国商品的抵制
由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外国商品仍然具有顽强的抵抗作用,像潮水一般涌进来的西方工业产品在中国市场上得不到广泛的销路。英国下院的一个调查中英贸易状况的委员会的报告承认:“近来同这个国家的贸易处于十分不能令人满意的状态。”1846年以后,英国对华的商品输出开始大幅度下降,每年停留在150万英镑左右。西方资产阶级把商品滞销的原因归咎于中国的门户开放不够。
师:从上述材料中可以得出,列强再次发动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生: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师:正是由于这次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所以被称作第二次鸦片战争。请同学们迅速阅读课本,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基本信息。
板书:目的、国家、时间、过程
生:(回答不全面可由小组成员帮助补充)
二.不可宽恕的罪行
师:在这次战争中,英法联军对中华文明犯下了不可饶恕的滔天罪行。
展示:圆明园想象图、视频《火烧圆明园》、圆明园今遗址图
师:看完上述信息,你有没有什么想说的?
生:(可围绕英法罪行自由发言,教师依教学实况引导学生痛则生恨,激发爱国情绪)
师:英法联军从圆明园掠夺走大量的文物,新中国成立后,这些国宝仍然没有能够“回家”。近年来,这些文物多次在海外的拍卖市场上出现,国人被迫花巨资从国外购买回来从祖国流失出去的文物。
展示:从国外拍卖回来的圆明园流失文物、【思考】:该不该买回被掠走的圆明园文物?
生:(小组讨论,自由发言,师视实况引导点评)
说明:在教材的自由阅读卡中提及中国买回流失文物,按照国际统一私法协会的基本规定,
“被盗文物的拥有者应当归还该被盗物”。文物高价回购,这就等于再一次向殖民主义交纳赎金,与二次掠夺无异。所以设置此环节,多方面引导分析。课堂除了要激发爱国情绪,还要使学生知道如何去爱国,该怎么做。一个国家只有强盛,才能够寻找回完整的记忆。
师:在战争期间,俄国趁火打劫,对中国也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行。
展示:割占中国北方领土表、侵占领土示意图
生:(读图、识图、析图)
师:俄国共割占我国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对这个数字同学们可能没有明确的概念,我们可以做一个比较。
展示:
国家
领土面积
15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
英国
25万平方千米
法国
55万平方千米
德国
36万平方千米
意大利
30万平方千米
生:(算出150万平方千米分别相当于多少个英国、法国、德国和意大利,以此对俄国侵占我国领土这一罪行有更直观的认知)
三.中国人民的反抗
师:两次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沉重的伤害,面对咄咄逼人的西方列强,清政府愈加腐朽无能,对此中国人民进行坚决的反抗,各地起义抗争此起彼伏,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由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
展示:金田起义图、太平天国发展形势图
生:(结合展示图,阅读课本,概述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信息)
展示:【思考】西方列强为什么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军?
生:(小组讨论回答)
说明: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已沦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代言人,为了维护侵略的既得利益,维护统治,双方勾结起来。
师:面对强大的敌人,太平军是如何做的?
生:青浦大捷、慈溪大捷、击毙华尔
课堂小结,提炼升华:
师:我们用一首歌谣来总结回顾本课所学内容
展示:英法起祸端,火烧圆明园。沙俄割土地,一百五十万。南有太平军,反清抗洋兵。奇兵杀华尔,千古留美名。
师:两次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严重危害。中国人民开始进行反抗,其中,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经过十多年的斗争,有力的打击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但最终被中外反动势力勾结镇压。太平天国的失败告诉我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需要有更加先进的力量才能来拯救中国。
板书设计:
第二次鸦片战争
目的
国家
时间
罪行
中国人民的反抗
测试题目:
1.1856年,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是(
)
A英国
B英法
C俄国
D美俄
2.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割地最多的是(
)
A
中英《南京条约》
B中俄《瑷珲条约》
C
中俄《北京条约》
D中日《马关条约》
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设计中,有这么几点一直让我左右为难,不知设计的是否合理。其一,导入,我采用了一则小笑话,课堂的实际效果中,学生听完后都为之一振,课堂气氛被调动起来,学习的兴趣高涨,效果很好,但这毕竟是一个很严肃的话题,用笑话来引导,是否合适呢?其二,在第二环节介绍列强的罪行火烧圆明园后,设计了一个思考题,该不该买回被掠走的圆明园文物?对于赎买回流失文物,我们往往从正面的、爱国的角度去引导学生,但如果深入思考,这种做法是否是理智的,是否是真的爱国,我们该怎么做才能使流失的国宝都“回家”呢?我觉得这才是值得学生去思考的。其三,在介绍俄国侵占了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时,虽然运用了图表材料,但学生对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到底是多少还是缺乏一个直观的印象,我在此列举了欧洲一些国家的领土面积,与之做对比,学生纷纷露出惊讶的表情,才深刻认知到列强的罪行。这些设计效果都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否合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