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原创】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学设计3

文档属性

名称 【教师原创】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学设计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2-09 19:34: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
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型:新授
教学模式:“三为主五环节”

具:多媒体
课程标准:知道义和团运动和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教学目标:
知道义和团运动和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掌握《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
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史实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这是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对外侵略掠夺空前野蛮的殖民战争。义和团的英勇抵抗,显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激发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
教师:漫画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通俗的艺术形式,也是表达历史信息的一种方式。通过这幅漫画,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说明:通过“漫画”历史,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可以更好形象地理解历史知识。
教师:这幅漫画形象地说明了甲午战败,《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加紧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继而发动了规模更大的侵华战争。
展示: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
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教师引领,自学探究:
教师:随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深入,一些外国传教士也猖狂地欺压中国人民,终遭中国人民的反抗,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
展示:
材料一:“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仨月遍地红。”
材料二:“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
思考:义和团运动首先爆发在哪里?斗争的矛头指向谁?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教师:帝国主义列强对义和团的迅速发展感到恐慌,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拼凑起八国联军发动了侵华战争。
说明:利用义和团的材料,引导学生分析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发展及性质,了解义和团运动的情况,从而让学生知道八国联军侵华的直接原因是镇压义和团运动。
教师: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二十世纪震撼世界的第一件大事,中国是在首都北京被八国联军洗劫中进入二十世纪的。
展示:
第一章
国之殇——血溅京津
展示:视频《晚清悲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完成: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开始于哪一年?哪八个国家?首领是谁?
2、八国联军再次洗劫了哪个城市?这个城市过去曾受到哪些国家的洗劫?
3、八国联军侵华过程中英勇抵抗侵略的是哪一部分人?他们在什么地方英勇抗击过八国联军?
说明:通过录像让学生直观感受战争的史实,同时指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落实基础知识,又注意了知识的前后联系。
展示:《廊坊狙击战》
教师:面对强敌,义和团战士毫不畏惧,用血肉之躯奋起抵抗,取得了廊坊等狙击战的胜利,给帝国主义列强以沉重的打击。
教师:八国联军在侵占天津、洗劫北京的的过程中犯下了滔天罪行,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展示:《被侵略者赶出家园的天津人民》、《法国侵略军抢来的耕牛和衣物》、
《外国侵略者逮捕的义和团民》、《美军在天津抢劫的银子》等一组图片。
活动:请结合图片、教材与自己积累的知识,分组交流,简述八国联军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让学生认识这是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对外侵略掠夺空前野蛮的殖民战争,感受体会“勿忘国耻,努力学习,振兴中华”这一道理。
教师:贪婪的八国联军连紫禁城中的镏金防火大水缸也不放过,他们竟然把大水缸上的镏金刮得一干二净,八国联军的抢劫使中国受到了惨重的损失。
展示: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
——瓦德西
教师: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对中国无疑是一场浩劫,使中华民族蒙受巨大耻辱,签订了又一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第二章
国之耻——《辛丑条约》
教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下面请同学们按照以往的学习方法阅读教材、提炼知识点:时间、签字双方、内容。
展示:图片《辛丑条约》的签订仪式
《李鸿章》
各国与清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部分)
教师:《辛丑条约》是清政府与11个国家签订的(后来比利时、荷兰、西班牙三国加入),是中国近代史上在同一时间签订国家数目最多的条约,李鸿章为全权代表。他还签订过哪个非常有名的不平等条约?
说明:通过简单讲述,既让学生意识到清政府的腐朽无能,联系了新旧知识,又为后面学生理解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作铺垫。
展示:请同学们对《辛丑条约》的内容归纳总结,完成下面的连线题:
政治上
1、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军事上
2、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住
经济上
3、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
外交上
4、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铁路沿线要地
教师:同学们对条约的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这个条约有什么危害呢?
展示:
材料一:列强为了惩罚以义和团为代表的中国人民,竟然按推算的中国人口数字,要每
个中国人交1两白银作为“罚金”,一共是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近10亿两,这相当于清政府12年的财政总收入。这些赔款被清政府层层转嫁到人民头上,同时,中国的关税、盐税等均被帝国主义把持。
思考:巨额赔款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危害?
材料二:慈禧太后见《辛丑条约》没有把她作为“祸首”惩办,喜出望外,立即告诉议
和全权大臣李鸿章,全部接受,尤其对“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一条更是连连称是,并保证违者处死。
思考: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说明了什么问题?
材料三:《八国联军侵华形势图》
讨论:“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铁路沿线要地”又给中国带
来什么危害?
材料四: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由各国“常留兵队,分保使馆”,界内不准中国人居住。
思考:这条内容对中国造成的危害是什么?
说明:过程中联系今天的使馆区,更能说明《辛丑条约》划定的使馆界是“国中之国”,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利用材料,通过逐条分析《辛丑条约》的危害,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要求,又培养了学生分析解读史料的能力,做到了“论从史出”。
教师: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辛丑条约》是近代史上对中国危害最大的条约,那么这一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呢?
归纳:近代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展示:
讨论:《辛丑条约》签订后,有人指出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这种说法是否有道理,
为什么?
说明: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老师给以指导。得出结论:通过《辛丑条约》,最终确立了清政府为帝国主义列强忠实服务的地位,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
课堂小结,提炼生华:
第三章
国之思——救亡图存
展示:
一组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救国的图片
教师:中华民族是一个不甘屈辱、百折不挠的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面对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一次次侵略战争,从林则徐的禁烟运动,到太平天国运动、左宗棠收复新疆,再到义和团运动,中国军民进行了英勇无畏的反抗斗争。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优良传统得到了发扬和升华,饱经苦难的中华民族逐步觉醒,以李鸿章、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陈独秀等为代表的仁人志士,提出了不同的救国方案,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运动,救亡图存成为时代的主旋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当家做了主人,中华民族从此自豪地屹立于世界东方!
板书设计:
测验题目一:
老佛爷的真心话:“我本来执定不同洋人破脸的,中间一段时期,因洋人欺负太甚了,也不免有些动气。虽是没拦阻他们,始终总没叫他们十分尽意的胡闹。……我若由他们尽意的闹,请思考:
(1)材料中的“他们”
指的谁?
(2)根据材料请说明慈禧对义和团的真实态度。
2、时间是历史最公正的裁判,站在历史长河里看,义和团运动既是一幕历史的悲剧,也是一幕历史的喜剧,现在请同学们任选一个角度,用一句话表达你对义和团运动悲喜剧的看法。
测验题目二:完成历史助学。
教学反思: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我利用《列强瓜分中国》的漫画导入新课,把抽象难懂的历史形象化趣味化,同学们兴趣盎然,课堂效果非常明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又一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教材对帝国主
义侵华的原因介绍的非常少。如何让学生充分理解明白,我利用有关义和团的两则材料并提
出问题,让学生从材料中找到答案,做到史料结合,“论从史出”,学生理解起来就比较容易
了。课标要求知道义和团运动和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教学过程中虽然提到了抗击的史
实“廊坊狙击战”,但比较简单,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也差强人意。
本课“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和“辛丑条约”两目内容都是重点,为了凸显它们的重要性,
我对教材进行了重新整合与命名:第一章
国之殇——血溅京津;第二章
国之耻——《辛
丑条约》。整体感觉不错,分析《辛丑条约》的危害时,我借用了大量的史料,引导学生逐个
解读分析,师生互动和谐自然,课堂氛围热烈而秩序井然。我运用从林则徐的禁烟运动直到
毛泽东十余幅图片进行小结,进入到第三章
国之思——救亡图存,目的是即承上又启下,提
炼升华。
整堂课设计处理水到渠成,学生的配合比较默契。需要注意的是问题的设计,一定要在
有效的前提下进行创设,注意严谨创新,才能有助于实现课堂的有效和高效。
个人教学特色:
1、备课时,认真研究新课标和教材,打破传统的课时内容,实现对教材的重新整合。
2、针对八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对学生学史用史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时刻渗透情感教育。
3、能实现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有效整合,充分利用多媒体,补充视频、图片、文字史料和中考试题,基本能实现课堂“堂堂清”。
4、善于总结反思,针对教学环节中出现的问题,能及时进行改进,并认真写出教学反思。
国之殇——血溅京津
——八国联军侵华的原因
国之耻——《辛丑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的过程
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国之思——救亡图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