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第9课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二)
课型:新授
教学模式:三为主五环节
教具:多媒体
课程标准:以建筑艺术为例,初步认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成就。
教学目标:
1.
掌握古希腊著名的《荷马史诗》、悲剧《俄底浦斯王》;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天方夜谭》;杰出的科学家阿基米德;著名建筑麦加大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分析比较阿拉伯麦加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的建筑特点,
培养学生分析、比较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2.
通过对科学家阿基米德巨大成就的介绍,理解千百年来人类一直在努力地探究自然,追求科学进步,讲述《天方夜谭》的故事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指导学生解读材料,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方法和技巧。
3.
通过本课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古代科技、文学、戏剧与建筑的兴趣,能根据自己的认识去欣赏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创造力和审美情趣以及探究科学真理的精神,进一步树立为发展祖国的科技事业、繁荣祖国的文学艺术做出积极贡献的远大理想。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鉴定王冠发现了浮力定律
教师
:物理学中的浮力定律是谁发明的?是怎样发明的?
让学生结合导入框讲述阿基米德鉴定王冠发现了浮力定律的故事。
(点拨)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科学,只有具备科学的精神,才能发现科学在何处。
目的
:以讲故事的方式导入新课,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又能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认识到:
思考与创新是科技发展的灵魂。
一、
无穷的力量——
科学
教师
:学生看课本51页图片《阿基米德》,结合课本简要地讲述阿基米德的事迹。(点拨:引导学生从阿基米德的生平、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对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等方面讲述。)
目的
: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展示
: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
———阿基米德
思考
:
你怎样理解阿基米德的这句话?是他的狂妄还是他的科学精神的体现?
教师
:让学生分组讨论。(点拨:对这句话,不要仅仅局限于物理的解释,要从科学家本人对科学的认知的角度理解,了解其魄力与胸襟。)
目的
:加深对伟大科学家的认识和了解,认识到科学就是力量,科学能够改变世界面貌,杠杆原理产生的力量是巨大无穷的。
思考
:为什么阿基米德会受到世人的敬仰?
教师
:
引导学生结合教材,联系实际展开讨论,以此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教育学生要有忠于祖国献身科学的精神,要树立为发展祖国的科技事业做出积极贡献的远大理想。
展示
:
材料一
“他不仅是著名的哲学家,也是杰出的科学家,他创立了物理学、植物学、动物学和逻辑学等学科体系。”
材料二
“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思考
:
①你知道材料一中说的是谁吗?他是哪国人?
②他被誉为什么样的学者?
③材料二是此人的一句名言,你认为此人有哪些精神值得学习?
目的
:对亚里士多德进行简单的了解并从其名言中受到教育,那就是要热爱真理。
二、
名著的魅力——文学与戏剧
展示
:图片荷马
教师
:指出荷马是一个盲人,请学生结合图片和课本52页简介荷马及《荷马史诗》的来源和内容。
目的
:认识世界文化是在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基础上产生的,盲诗人荷马整理成《荷马史诗》实属不易,使学生对我们先人的文化成就尊重赞美,持有一种欣赏的态度。
展示
:《荷马史诗》的内容:
“那帕琉斯的儿子凭他的脚力快,一个闪电似的就追上去了。轻得像羽族中最最快的山鹰打个回旋去追一只胆小的鸽子,一路尖叫着紧紧跟随,偶尔还突然来一个猛扑,那帕琉斯也就这样前去紧紧追赶的。”
“他就把它抽出来,振作起精神,一个回旋扫上去,仿佛一只飞得高高的老鹰从黑云里向地面上来扑一头稚嫩的绵羊或是一只蹲着的兔子一般。”
“像那伊卡瑞俄斯海里的水,忽然受到一片阴云底下的一阵东南风,激荡得巨浪轩然而起,又像一片稠密的麦田里刮来的一阵狂暴的西风,翻腾得那些麦子都垂头倒穗”
思考:
①《荷马史诗》是哪国的名著?
②
用语文知识解释什么是史诗?
③《荷马史诗》它的重要的史料价值在哪里?
④
中国最早的一部文学作品是什么?它所收集的诗歌上起
,下至
。
目的
:
结合语文知识,把文学鉴赏和历史分析相结合,加强学科渗透。同时加强中外史的联系。
教师
:学生齐读《伊利亚特》的片段:“我的生命是不能贱卖的,我宁可战斗而死去,不要走上不光荣的结局,让显赫的功勋传到来世。”并简介史实所发生的背景。
目的
:通过齐读体会世界名著的魅力所在,引导学生联系史实所发生的背景,了解文学与现实的关系,认识文学是来源于现实并反映现实的。
教师
:简介古希腊悲剧、喜剧作家及作品特点,说明希腊是欧洲戏剧的发源地。选择几段《俄狄浦斯王》的精彩片段请几名同学上台表演。提问:人们为什么会喜欢《俄狄浦斯王》?让学生结合表演和课本52页,介绍索福克勒斯及其剧作特点和在古希腊戏剧史上的地位。
目的
:了解索福克勒斯是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之一,代表作是《俄狄浦斯王》。他的作品善于突出人的心理描写,把古代的悲剧艺术推向成熟。
展示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图片。
教师
:图片描绘的是什么故事?并讲述此故事。这则民间故事的来源是什么?人们为什么会喜欢《天方夜谭》?
目的
:此故事学生比较感兴趣,学生讲述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参与度。同时也认识到《天方夜谭》生动地描绘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许多故事脍炙人口。
三、
宗教的凝结——建筑
展示
:图片《麦加大清真寺》
教师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结合课本53页,简介麦加大清真寺的建筑特点。并向学生讲解大清真寺的历史、现状及其在伊斯兰教教徒心目中的地位。
目的
:读图可以感受大清真寺的宏伟与庄严。通过听讲认识到大清真寺在伊斯兰教教徒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地位。
展示
:图片《巴黎圣母院》
教师
:讲解巴黎圣母院的位置及其在宗教史上的地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并结合自由阅读卡说说哥特式建筑特点。
思考
:麦加大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有哪些相同点?(点拨:其突出的特点是建筑原料以石头为主,形状“大而高”,还配以精美的雕刻等。它们重要的相同点则都是宗教圣地。)
目的
:培养学生比较归纳能力,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力和审美情趣。
展示
:图片
思考
:比较上面三幅图,哪幅是哥特式建筑?哪幅是罗马式建筑?哪幅是中国古典式建筑?说说它们各有哪些风格?说一说,你还见到哪些这样的建筑?(点拨:A为中国古典建筑,B为罗马式建筑,C为哥特式建筑。中国古典建筑的特点主要按中轴线对称布局,层次分明,主体突出。罗马式建筑和哥特式建筑的特点参见课本“自由阅读卡”。把你见到过的建筑与这三种建筑类型相对比即可找到类似的风格。)
目的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比较分析归纳能力。帮助学生对中外建筑形成整体认识。
课堂小结:
本课的主题是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主要学习了杰出的科学家阿基米德及其重大发现、色彩斑斓的文学与戏剧、风格独特的著名建筑。”通过学习希望同学们能根据自己的认识去欣赏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创造力和审美情趣以及探究科学真理的精神,进一步树立为发展祖国的科技事业、繁荣祖国的文学艺术做出积极贡献的远大理想。
板书设计: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二)
测试题目一
“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这句话是谁说的?他是哪里人?
他有哪些成就和品德值得称颂?
本课在文学与戏剧方面介绍了哪几部名著?你能说出这些名著各自记载了哪些生动的外国故事吗?
麦加大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各自的特点是什么?相互间又有哪些相同点呢?
阅读《天方夜谭》,谈谈你对《天方夜谭》所反映的现实的认识。
测试题目二
完成《助学》相关内容
教学反思及特色之处:
本课内容较为简单,学生有一定的了解,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讲述所熟悉的故事,加深印象,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有感情地齐读世界名著《伊利亚特》的片段,体会世界名著的魅力,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科渗透,并加强中外史的联系,如展示三组中外建筑图片,让学生进行比较,说出他们各自风格。这样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比较分析归纳能力。帮助学生对中外建筑形成整体认识。
无穷的力量——
科学
名著的魅力——文学与戏剧
宗教的凝结——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