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第13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课型:新授课
年级:九年级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的主线是法国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艰难而曲折的历程。法国大革命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重要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它不仅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初步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体制,而且还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思想;这场大革命的彻底性更为以后各国革命树立了榜样,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最重要的一环。
二、课程标准
通过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活动,初步理解法国革命的历史意义。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法国大革命的过程和影响;了解拿破仑帝国兴亡的基本情况。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有关资料,提高学生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对罗伯斯庇尔、拿破仑等人物功过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法国大革命历史意义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法国大革命顺应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具有重大意义和历史作用;通过对拿破仑帝国败亡原因的分析,使学生明确战争的性质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人权宣言》的颁布,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和拿破仑的内外政策。
难点:对雅各宾派和拿破仑的评价。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在人类重大的历史事件中,1789年发生在法国的革命被认为是一场真正的政治大革命。因为那场革命产生了著名的《人权宣言》,彻底摧毁了法国的封建制度,涌现出许多政治家和风云人物,对法国乃至整个欧洲和世界的历史发展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你想了解那是怎样的一场革命吗?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3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介绍法国大革命,引起学生注意,顺利进入新课学习。)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一、“到巴士底去”:法国大革命
教师:18世纪法国社会等级制度森严,全体社会成员被分为三个等级。
展示:
教师:
18世纪下半期,法国王室奢侈腐败,挥霍无度,导致国库空虚,财政困难。1789年,当时的国王路易十六召开三级会议,想解决财政危机问题。第三等级的代表不但不同意国王的主张,反而要求取得平等权利,提出制定宪法,限制王权。国王企图派兵将他们逮捕,巴黎人民闻讯发动了起义。
展示:
教师:巴黎人民为什么要攻占巴士底狱?
学生:巴士底狱是关押政治犯的地方,是法国封建势力的象征。
教师:巴士底狱的攻陷,标志着法国封建专制制度覆灭的开始。人民群众是法国革命的主力军,这是法国革命的突出特点。
教师:巴黎起义后,国王路易十六失去了对政权的控制,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并颁布了一部文献。这部文献的名称是什么?
学生:《人权宣言》。
展示: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第六条
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所有公民有权参与法律的制定。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所以他们都能平等地按照能力担任一切官职、公共职位和职务。
第十七条
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选自《人权宣言》
教师:《人权宣言》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学生: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教师:《人权宣言》被历史学家称为“新制度的诞生证书”,是以美国的《独立宣言》为蓝本。法国革命以后的形势是怎样发展的呢?
展示:
材料一
1789年法国革命发生后,先是代表大资产阶级的斐扬派执政。当时,法国国内政局动荡,奥地利等国开始干涉法国革命,法国处于危机之中。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再次起义,推翻了大资产阶级的统治,9月22日宣布成立共和国。
——《历史》北师大版
材料二
面对革命,法国国民激情澎湃。他们编制了“共和历”以取代传统日历;街头到处都是激昂慷慨的演说家;人们不再使用“先生”一词,而是彼此称呼“公民”。但是,群众的激情渐渐失控了。与此同时,害怕革命蔓延的欧洲各君主国组成了反法联盟,对法国开战。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法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欧洲一些国家以此为借口,侵略法国。
——《历史》人教版
学生:1792年,法国废除了君主制度,建立了共和国,历史上称为法兰西第一共和国。不久,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史料,得出相关信息。)
展示:
教师:法国是欧洲大陆的封建大国,在欧洲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样的国家爆发革命,当然引起欧洲其他封建君主的恐慌和仇视。当国王被推上断头台后,欧洲一些封建国家就联起手来,以此为借口,开始武装干涉法国大革命。欧洲国家害怕法国革命的风潮传染到其他国家。因此,奥地利、普鲁士两国主张由欧洲这些封建国家联合起来,组成干涉军(反法联盟),法国大革命的形势立刻进入风雨飘摇之中。国内不甘心失败的保皇党人、贵族发动叛乱,致使国内形势动荡不定。
教师:面对内忧外患,又是谁拯救了法国?
学生:巴黎人民再次发动起义,将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雅各宾派推上统治地位。
教师:雅各宾派采取的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学生:打退了外国军队的进攻,平息了国内的叛乱,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教师:为什么雅各宾派的统治会很快结束?
展示:课本第80页“动脑筋”
学生:两个人说的都有道理,雅各宾派上台后,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措施,打退了外国军队的进攻,平息了国内的叛乱,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但其恐怖政策“打击面过宽”,“处决的人太多”,造成了人人自危的恐怖心态,使他们失去了统治基础。
教师:危机过后,用恐怖政策排除异己,成为罗伯斯庇尔最终垮台的原因。1794年7月,罗伯斯庇尔在政变中被送上断头台,雅各宾派的统治被推翻,这只代表法国大革命的高潮过去,而不是资产阶级的失败。法国大革命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重要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具有规模大、革命最彻底的特点,意义深远。那么法国大革命究竟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呢?
展示:
它被称为大革命不是没有道理的。这次革命给本阶级、给它服务的那个阶级,给资产阶级做了很多事情,以至整个19世纪,即给予全人类以文明和文化的世纪,都是在法国革命的标志下渡过的。”
——列宁
马克思写道:“1648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它们宣告了欧洲新社会的政治制度。……这两次革命不仅仅反映了它们发生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
——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学生: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二、
拿破仑的文韬武略:拿破仑帝国
展示:
热月政变以后,法国国内物价飞涨,日用品价格上涨了230倍,政府的各种苛捐杂税多如牛毛,甚至连门和窗户也要上税,群众的不满情绪达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各地的王党势力也伺机发动叛乱。欧洲的反法势力乘机策划进攻法国。
——《历史》北师大版
教师:大革命高潮过后,法国的局势如何?
学生:大革命高潮结束后,对外战争仍在进行,人民生活没有摆脱困境,政局依然动荡。
教师:在这个需要强人的时代,一位巨人登上了法国的历史舞台,并且改写了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历史。他是谁?
学生:拿破仑。
展示:
教师:拿破仑是科西嘉岛人,身高1米6多。拿破仑在军校数学、历史成绩优异,具有指挥官缜密的头脑和治国安邦的雄心大略。1785年,16岁的拿破仑军校毕业,是一名年轻的炮兵少尉。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时,是上尉。在法国大革命中,拿破仑战功卓著,24岁时晋升为准将,是最年轻的将军。他虽出身贫寒,却能在短短的几年内,从一个炮兵上尉一跃成为纵横法国和欧洲的风云人物,因此被称为“科西嘉怪物”。
1.拿破仑上台
教师:拿破仑是如何夺取政权的?
学生:1799年底,拿破仑发动政变,夺取了政权。
教师:拿破仑为什么能掌权?
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不能单纯归结为他个人的杰出才干,更重要的是当时法国政局动荡,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人物来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2.拿破仑帝国及其内外政策
教师:
法兰西第一帝国成立的时间、性质。
学生: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是代表大资产阶级、大地主利益的政权。
教师:拿破仑实行了怎样的内外政策?
学生:对内颁布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法典》,将革命的成果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对外多次打败欧洲反法同盟的军队,乘胜扩大了法国的疆域,控制了欧洲很多地方。
展示:
我一生的光荣,并不是打了四十多场胜仗。滑铁卢战役的失败,抹去了这一切光辉的痕迹。但有一样东西是永垂不朽的,它将永远被后人记住,这就是我的法典,拿破仑法典永垂不朽。
——拿破仑
教师:《法典》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它的立法精神和原则为后来许多欧洲国家借鉴和效仿。
展示:
教师:拿破仑打到哪里,实则资本主义便开始渗透到哪里。我们如何看待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学生: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既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
利益,激起当地人民的反抗。
3.拿破仑帝国的灭亡
教师:拿破仑帝国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灭亡的?
学生:1812年,拿破仑率军远征俄罗斯失利,元气大伤;1814年,拿破仑被欧洲反法联军赶下台,法国的封建王朝在外国军队的保护下复辟。
展示:
教师:在滑铁卢,拿破仑最后被反法联盟的军队打败,并被流放到大西洋的一个荒岛上,从此退出了法国的政治舞台。
4.评价拿破仑
教师:从一个普通的炮兵上尉到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从统治法国到征服几乎整个欧洲大陆,从军事斗争到政治角逐,拿破仑曾屹立于法国和欧洲政治舞台20多年。我们该如何评价拿破仑呢?
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拿破仑是资产阶级政治家、军事家。他创建了法兰西第一帝国,推动法国大革命的进一步发展。对内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颁布了《法典》;对外多次打败反法同盟的军队,扩大了法国的疆域。但连年征战也给法国人民及被侵略国家人民带来巨大的摧残。但总的来说拿破仑的一生功大于过。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评价拿破仑,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三)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教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是17、18世纪两次重要的历史事件,你来想一想,它们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归纳:相同点:1.原因相同: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阻碍;2.领导阶级相同:由资产阶级领导;3.革命动力相同:人民群众在两国革命中都起了推动作用;4.影响相同: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对其他国家革命都有很大影响。
不同点:1.领导阶级不完全相同:英国除资产阶级领导外,还有新贵族;2.特点不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经过一个反复曲折的过程,建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共同执政的君主立宪制,法国革命则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大的、最彻底的、最典型的资产阶级革命;3.意义不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揭开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开辟了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法国大革命扫荡了国内的封建势力,动摇了欧洲其他国家封建制度的基础。
六、课堂检测
测验题目:完成《助学》相关内容。
七、板书设计
第13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一、“到巴士底去”:法国大革命
二、拿破仑的文韬武略:拿破仑帝国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学习由于是在学生学习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对资产阶级革命这一历史概念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因此,本节课注重培养学生利用历史资料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学生能够总结出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是因为封建专制制度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其次,学生能够较为准确、快速地梳理出法国大革命的发展线索。第三,学生能够正确分析、理解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引导学生正确评价拿破仑这个具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使学生能够正确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法国社会等级制度
深受压迫的法国农民
攻占巴士底狱
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
拿破仑
极盛时期的拿破仑帝国
滑铁卢战役(共27张PPT)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第13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法国国旗
自由
平等
博爱
第一篇
狂飙猛进:法国大革命
一、法国大革命的背景:
法国社会等级制度
深受压迫的法国农民
第一篇
狂飙猛进:法国大革命
一、法国大革命的背景:
法国封建专制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根本原因:
伏尔泰
卢梭
孟德斯鸠
18世纪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大力宣传“自由”、“平等”的思想,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法国三级会议开幕
二、法国大革命的进程:
(一)开始: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第一条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第二条
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第六条
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所有公民有权参与法律的制定。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所以他们都能平等地按照能力担任一切官职、公共职位和职务。
第十七条
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请回答:
1.以上材料出自哪部文献?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2.它反映了哪个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3.我们如何看待这部文献?
今天,在法国国家档案馆里,珍藏着一份记录了两百多年前法国革命理想的文件(《人权宣言》)。这份文件,被历史学家们称为“新制度的诞生证书”。
——《大国崛起》解说词
二、法国大革命的进程:
(一)开始: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三)建立共和国,处死路易十六
(二)重要文献:《人权宣言》
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再次起义,逮捕国王路易十六,以叛国罪被处死。
二、法国大革命的进程:
(一)开始: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三)成立共和国,处死路易十六
(二)重要文献:《人权宣言》
(四)高潮:罗伯斯庇尔掌权
罗伯斯庇尔
过往的行人啊,不要为我哀伤,如果我活着,你们谁也活不了。
——罗伯斯庇尔墓志铭
1794年7月28日,罗伯斯庇尔被送上断头台
二、法国大革命的进程:
(一)开始: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三)成立共和国,处死路易十六
(二)重要文献:《人权宣言》
(四)高潮:罗伯斯庇尔掌权
(五)高潮结束:罗伯斯庇尔等被送上断头台。
三、法国大革命的意义:
它被称为大革命不是没有道理的。这次革命给本阶级、给它服务的那个阶级,给资产阶级做了很多事情,以至整个19世纪,即给予全人类以文明和文化的世纪,都是在法国革命的标志下渡过的。
——列宁
三、法国大革命的意义:
1.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
2.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
3.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废除君主制度,成立共和国
颁布《人权宣言》
热月政变(推翻雅各宾派罗伯斯比尔政权的政变)以后,法国国内物价飞涨,日用品价格上涨了230倍,政府的各种苛捐杂税多如牛毛,甚至连门和窗户也要上税,群众的不满情绪达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各地的王党势力也伺机发动叛乱。欧洲的反法势力乘机策划进攻法国。法国再次陷入内外交困之中。
——《历史》
第二篇
法国大革命的继续:拿破仑帝国
(一)拿破仑帝国的建立
(二)拿破仑的内外政策
1.对内:
2.对外:
颁布《法典》
多次打败欧洲反法同盟的军队,乘胜扩大法国疆域,控制了欧洲很多地方
我一生的光荣,并不是打了四十多场胜仗。滑铁卢战役的失败,抹去了这一切光辉的痕迹。但有一样东西是永垂不朽的,它将永远被后人记住,这就是我的法典,拿破仑法典永垂不朽。
——拿破仑
《拿破仑法典》封面
1.对内:颁布《法典》
2.对外:战争
想一想:如何评价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三)拿破仑帝国的灭亡
拿破仑兵败俄国
滑铁卢战役
1648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它们宣告了欧洲新社会的政治制度。……这两次革命不仅仅反映了它们发生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
——马克思
国家
相同点
不同点
原因
领导阶级
动力
影响
领导阶级
特点
意义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法国大革命
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资产阶级
人民群众在两国革命中都起了推动作用
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对其他国家革命都有很大影响
新贵族
反复曲折
规模大、最彻底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揭开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开辟了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法国大革命扫荡了国内的封建势力,动摇了欧洲其他国家封建制度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