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同步练(含答案):第23课《带上她的眼睛》课时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同步练(含答案):第23课《带上她的眼睛》课时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2-11 19:29: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3课《带上她的眼睛》课时练习
基础达标
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那时正是深夜,吐鲁番盆地的中央出现了一个如小太阳般的火球,当火球暗下来时,“落日一号”已潜入地层。只在潜入点留下了一个岩浆的小湖泊(
),发出耀眼的红光,那一夜,在几百公里外都能感到飞船穿过地层时传到大地上的微微振动。
(1)给加点的字注音。
湖泊(

岩浆(

(2)选段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改为
(3)“潜”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节
,应查音节

2.根据释义写出相应的词语。
(1)(感官、思想、行动等)反应慢,不灵敏。(

(2)没有预料地到来。(

(3)彼此心意相通。


(4)天的边缘,海的尽头。形容非常偏僻遥远的地方。也指彼此相隔极远。(

3.从括号内选择合适的词填入句中横线处。
(1)“落日六号”立刻紧急转向,
(企图
妄图)冲出这个危险区域
(2)这是高山与草原的交接处,大草原从我面前一直
(延长
延伸)到天边。
(3)它还能通过
(搜集
采集)戴着它的人的脑电波,把触觉和味觉一同发射出去。
课内精读
阅读“又回到了灰色的生活和忙碌的工作中……获救的希望是丝毫不存在的”,回答问题。
4.谈谈对下面这句话的理解。
世界在我眼中仍是灰色的,但星星点点的嫩绿在其中出现,并在增多。
5.“我”为什么“发疯似的跑上楼,猛砸办公室主任的门。”?
6.选文中,作者涉及了一些科学知识,有什么用意?
【答案】
1.(1)jiāng

(2)振

(3)Q
qian
2.(1)迟钝
(2)不期而至
(3)心有灵犀
(4)天涯海角
3.(1)企图
(2)延伸
(3)采集
4.平淡的生活、枯燥的工作让“我”提不起兴趣,但小姑娘对生活的热爱却时时影响着“我”,让“我”的生活多了些色彩。
5.小姑娘的话语、那支浮在眼前的铅笔和小姑娘对生活的态度让“我”有了不好的预感,“发疯”和“猛砸”体现了“我”此时想知道真相的急切心情。
6.让人感到真实可信,并且也告诉人们小姑娘没有获救的希望。
第17课《紫藤萝瀑布》课时练习
基础达标
1.给下列词中加点字的注音。
伫立(  )
依傍(  )
伶仃(  )(  )
酒酿(  )
忍俊不禁(  )
仙露琼浆(  )
2.结合语境理解词语。
(1)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挑逗:
(2)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忍俊不禁:
(3)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
伶仃:
3.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

(2)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3)“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课文写看紫藤萝花是按花瀑、花穗、花朵的顺序来写的,即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的顺序。
B.文章把紫藤萝比作瀑布,在描写时使用了“垂下”、“流动”、“迸溅”三个既形象又贴切的动词。
C.文章中回忆十多年前的紫藤萝稀落是为了说明那时候人们生活贫困,无暇顾及花木。
D.开头写“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设置悬念,结尾用“我不觉加快了脚步”做照应,文章结构完整紧凑,线索清晰明了。
课内精读
阅读课文第8—11段,完成问题。
5.第8段首句有什么作用?结句又该怎样理解?
6.仔细揣摩第9段的含义。
7.找出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
8.结合全文意思品味最后一段的含义。
【答案】
1.
zhù
bàng
líng
dīng
niàng
jīn
qiòng
2.(1)逗引
(2)忍不住要发笑
(3)孤独,没有依靠
3.(1)比喻
(2)排比、拟人
(3)拟人、反复
4.C
5.首句从内容上看写出了花的香;从结构上看,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自然引起下文的回忆。结句为十多年前人们伤害花而感慨,同时说明生命中一切美好的东西将永存心底,也为下文花盛开做铺垫说明生命是永恒的。
6.花又开了,开得这样“密”,使“我”感到生命是永恒的,生命力是旺盛的,它给人强烈的震撼力量。
7.“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8.作者凝望盛开的紫藤萝花瀑布,驱散了心中的悲痛和焦虑,感悟到生命的永恒、顽强和美好,并以乐观精神投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