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0张PPT。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第2课 “这个充满朝气的、开放的、伟大的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一个时代?思考:1女皇武则天“贞观之治”唐玄宗与“开元盛世”231、唐朝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
2、什么是“贞观之治”?出现“贞观之治”的原因有哪些?
3、武则天的主要政绩有哪些?
4、唐玄宗和他的祖父唐太宗有哪些相似之处?时间:618年建立者:李渊(唐高祖)都城:长安传 位李世民(唐太宗,号贞观)探究
一唐太宗统治的贞观年间(627—649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什么是“贞观之治”?政治治国良策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注意“戒奢从简”,节制享受欲望。下令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用人经济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探究出现“贞观之治”的原因有哪些: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贞观政要》1.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2.这句话说明唐太宗认识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他能认识到此问题?
3.这句话体现了他具有什么治国思想?史料
探究通过材料:探究贞观之因答案见本课导学案景一 “(贞观)初期,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
景二 “(经过唐太宗统治后)天下大稔。……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1)说说上述两则材料的大概含义。
(2)造成上述两则材料所反映的不同社会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3)通过对上述两则材料不同现象及其原因的探究,谈谈你的认识。史料
探究通过材料:感受贞观之景答案见本课导学案拓展:武则天的“无字碑”,为什么上面没有文字?探究
二政治上: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不拘一格选人才
经济上: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思考:武则天的主要政绩有哪些?历史百家:毛泽东:她确实是个治国之才,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
郭沫若:武则天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宋庆龄: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
说说你对武则天的看法……“玄宗少历民间,身经迍难,故即位之初,知人间疾苦,躬勤庶政。”探究
三 善用贤臣
(姚崇、宋璟)整顿地方吏治提倡节俭重视农业生产善于纳谏,任用贤臣
(魏征、“房谋杜断”)改革吏治戒奢从俭重视农业生产唐高祖
(李渊)开元盛世武则天唐太宗
(李世民)贞观之治建立唐朝
(618年)唐玄宗贞观遗风【1】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孟宪实,在《百家讲坛》作了“太宗继位”“魏征进谏”“以民为本”等系列讲座。由此推知他所讲的主题是( )
A.“开皇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B 【2】温家宝说:“国之命在人心,解决人民的怨气,实现人民的愿望就必须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国之命在人心”之内涵与下列哪一思想一致( )
A.“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D.“水能载舟,亦能覆舟”D【3】杜甫的诗句“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描述的是哪一位皇帝统治前期的社会状况( )
A.唐玄宗
B.唐太宗
C.隋文帝
D.武则天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