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中国现代史:1949年(建国)——今
中国历史
八年级(下)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1956)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
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1978—今)
1949
1956
1966
1976
1978
课标题
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掌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内容;了解开国大典的经过;
知道西藏和平解放的经过。
二、能力目标:
培养从影视资料中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树立民族责任感、自豪感、使命感。
第一篇章
黎明曙光----
一届政协
毛泽东:
恩来,今天(3月23日)是进京的日子,我们进京赶考去。
周恩来:
呵呵,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
是啊,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能考个好成绩!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时
间
地
点
内
容
1949年9月
北
平
一个文件:《共同纲领》
一个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一个主席:毛泽东
一面国旗:五星红旗
一首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一个首都:北京
一座纪念碑:人民英雄纪念碑
一种纪年法:公元纪年
红色代表革命
黄色代表光明
中国共产党
工人阶级
农民阶级
小资产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
设计:曾联松
四颗小星各有一尖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其间的位置关系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人民大团结。
为什么把《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
有人认为“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句歌词不太合适,建议修改一下。你们认为呢?小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
它是抗日救亡运动中诞生的革命歌曲,由聂耳作曲、田汉作词,饱含着强烈的爱国情感。
尽管新中国已经成立了,但是我们还受到帝国主义的包围,我们还要争取中国完全独立和解放,还要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所以这句话不能改。
人民英雄纪念碑矗立在天安门广场正中央,碑高37.94米,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纪念碑。碑上刻着毛主席亲笔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个大字,背面碑文由毛泽东起草,周恩来书写。
第二篇章
古国新生-----开国大典
开
国
大
典
时
间
地
点
意
义
1949年10月1日
北京天安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你们知道开国大典为什么要用54门礼炮,为什么要鸣28响?
象征全国54个民族(当时还没有现在56民族之说)
54门礼炮:
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历从1921年共产党的建立至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的28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28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国
内
国
际
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国
内
国
际
开辟了……。从此,结束了……,真正成为……。中国人民……
壮大了……
鼓舞了……
思考:如何理解“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
第三篇章
统一大陆----解放西藏
观看地图
思考:
西藏是如何解放的?
1.时间:
2.过程:
3.意义:
西藏和平解放
1951年
使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实现了各族人民大团结。
阿沛·阿旺晋美
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
指出图片中的人物是谁?
历
史
性
的
会
晤
讨论:至今为止,一些别有用
心的人却想把西藏从祖国的大家庭里分离出去,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小组讨论,得出答案。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毛泽东
解放战争时期
以五四运动为起点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从鸦片战争开始到新中国成立前
动脑筋
正是革命先烈们不怕牺牲、用他们的生命和热血换来我们今天的新中国,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要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用我们的身躯挺起民族的脊梁,用我们的青春续写民族的辉煌;让站起来的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让我们再一次唱响国歌,感受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课堂小结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准备会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成立标志:
开国大典
成立
成立意义:
两个标志三个新
巩固:西藏和平解放
1.“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铸成我们新的长城……”国歌激励着我们奋发图强。国歌的原名(
)
A.《铁蹄下的歌女》
B.《义勇军进行曲》
C.《黄河大合唱》
D.《东方红》
2.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选举的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 )
A、毛泽东
B、朱德
C、周恩来
D、高岗
3.标志着祖国大陆统一的事件是(
)
A.新中国成立
B.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C.开国大典
D.西藏和平解放
测验题目二:
结合新中国的成立在国内外所产生的历史意义谈一谈你的感想。
结束
谢谢大家!课题:
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新中国的成立和西藏的和平解放。新中国的成立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好了准备,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西藏和平解放,是我国成功解决民族问题的典范,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减少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使西藏从此走上了繁荣富强的道路,标志着祖国大陆的全部解放。
二、课程标准
讲述开国大典,认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及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西藏和平解放的史实。
能力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概括、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西藏和平解放的过程和意义。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坚定建设新中国的决心。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开国大典。
难点:认识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播放歌曲
:《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
教师: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日。同学们,你们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吗?知道伟大祖国母亲的生日吗?每年的国庆节又是为了纪念历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呢?今天让我们学习第一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起回到祖国母亲诞生的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设计意图:倾听优美的音乐,激活课堂气氛,创设教学情境由此导入新课。)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教师:我们刚结束中国近代史的学习,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怎样的历史?
学生:屈辱史、挨打史、血泪史、抗争史、探索史。
教师:坚强的中国人民在屈辱中抗争,在血泪中摸索,在奋斗中前行,终于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中国历史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展示:
教师:中国现代史分为四个阶段: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1956)、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1978—今)
第一篇章
黎明曙光----
一届政协
展示:
毛泽东:恩来,今天(3月23日)是进京的日子,我们进京赶考去。
周恩来:呵呵,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
毛泽东:是啊,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能考个好成绩!
教师: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这是毛泽东与周恩来出发前的一段对话。那么他们“考试”成绩如何?
学生:很好。1949年10月1日建立新中国。
教师:中国共产党在七届二中全会后,就积极筹备建立新中国,各民主党派和著名爱国人士空前团结,为新中国的建立出谋划策。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
过渡: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的正式成立做了多方面的准备,做了哪些准备呢?
展示:
视频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思考:结合课本第2页第一自然段,思考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时间、地点、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
一个文件:《共同纲领》
一个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一个主席:毛泽东
一面国旗:五星红旗
一首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一个首都:北京
一座纪念碑:人民英雄纪念碑
一种纪年法:公元纪年
(设计意图:通过归纳的方法,把学习内容进行简化,有助于学生记住所学的内容)
教师:北京,是座千年古都,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燕的都城。现在的北京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在明朝永乐年间重修的。清政府以北京为首都,但曾经分别在1860年和1900年沦于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之手。国民政府改北京为“北平”,新中国决定以北平为首都,从建国起,恢复名称为北京。
展示:五星红旗
教师:国旗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学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旗面为红色,象征革命。国旗中的大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五角星分别代表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四颗小星各有一尖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其间的位置关系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
讨论:为什么把《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
有人认为“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句歌词不太合适,建议修改一下。你们认为呢?小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
小组1:它是抗日救亡运动中诞生的革命歌曲,由聂耳作曲、田汉作词,饱含着强烈的爱国情感。
小组2:尽管新中国已经成立了,但是我们还受到帝国主义的包围,我们还要争取中国完全独立和解放,还要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所以这句话不能改。
教师: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只是规定《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1982年12月4日经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决议,正式把《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展示:人民英雄纪念碑
教师:人民英雄纪念碑矗立在天安门广场正中央,碑高37.94米,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纪念碑。碑上刻着毛主席亲笔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个大字,背面碑文由毛泽东起草,周恩来书写。碑座四面嵌着反映中国现代史进程的8幅大型浮雕,是世界上稀有的巨型浮雕之一,内容分别为焚烧鸦片、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争、胜利渡长江。
过渡: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充分的准备。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成功举行,它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第二篇章
古国新生-----开国大典
展示:图片
开国大典
展示:视频
电影《开国大典》片段
学生:阅读课本第3页,描述开国大典的经过。
(设计意图:学生模仿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的讲话声音、声调。领悟毛泽东当时的心情。
通过模仿,使学生理解当时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人民的喜悦和自豪之情。)
教师:在开国大典中,54门大炮齐鸣28响。这隆隆的炮声,仿佛在向世人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此时为什么要用54门礼炮,为什么要鸣28响?
学生:54代表当时参加开国大典的54个民族,28响代表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建立走过的28年历程。
思考:同学们,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那么,新中国的成立有什么伟大的历史意义?
学生:国内意义: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②结束了一百年来中国人民被压迫被奴役的屈辱历史,
③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国际意义:①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②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教师:在中国近百年的革命斗争历程中,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等都提出了救国救民的方案,但都没有成功。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促进国共合作,推动了北伐战争;大革命失败后,独立领导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抗日战争中,促进国共第二次合作,领导人民战争取得民族解放;解放战争时期,打败蒋家王朝,解放全国人民,建立新中国,历史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展示:视频
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讨论:如何理解“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
(设计意图:回顾历史,得出在旧中国,劳动人民头上压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根本就抬不起头,更别说站起来了。运用新、旧中国对比的方法,分析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过渡:当毛主席向世人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我们祖国的大陆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民仍然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西南各省包括西藏还没有解放,那么解放军是如何解放西藏的呢?
第三篇章
统一大陆----解放西藏
教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西南各省以后,一面向西藏进军,一面力争西藏和平解放。
展示:全国领土基本解放形势图
思考:解放军是如何解放西藏的?
学生:1951年4月,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与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进行和平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10月,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实现西藏的和平解放。
展示:
图片
和平谈判西藏
西藏和平解放
教师:至此,除台湾及其附近岛屿和香港、澳门外,大陆获得了统一。
思考:西藏的和平解放有什么历史意义?
意义:使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实现了各族人民大团结。
讨论:但是,至今为止,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却想把西藏从祖国的大家庭里分离出去,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小组讨论,得出答案。
(设计意图:自古代到近代的西藏,用史实证明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如果有谁要将它分离出去,我们坚决不答应。作为中学生,维护祖国的团结统一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教师:从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到开国大典的举行,再到西藏的和平解放,无不显示了中国共产党在筹建新中国,成立、巩固新中国时的高瞻远瞩和非凡睿智。这为社会主义建设构建了良好的开端,向全国人民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三)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展示: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毛泽东
思考:这三段话分别指哪三个时期?
学生:“三年以来”是指解放战争时期;三十年以来”指以五四运动为起点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指从鸦片战争开始到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国近代史。
教师:正是革命先烈们不怕牺牲、用他们的生命和热血换来我们今天的新中国,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要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用我们的身躯挺起民族的脊梁,用我们的青春续写民族的辉煌;让站起来的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让我们再一次唱响国歌,感受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设计意图:同学们起立唱国歌,感受那激动人心的时刻,使学生体会“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坚定建设新中国的决心,升华主题。)
六、课堂检测
测验题目一:
1.“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铸成我们新的长城……”国歌激励着我们奋发图强。国歌的原名是
A.《铁蹄下的歌女》
B.《义勇军进行曲》
C.《黄河大合唱》
D.《东方红》
2.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选举的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
A.毛泽东
B.朱德
C.周恩来
D.高岗
3.标志着祖国大陆统一的历史事件是
A.新中国成立
B.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C.开国大典
D.西藏和平解放
测验题目二:结合新中国的成立在国内外所产生的历史意义谈一谈你的感想。
七、板书设计
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第一篇章
黎明曙光----
一届政协
第二篇章
古国新生------
开国大典
第三篇章
统一大陆------解放西藏
1949年
1956年
1966年
1978年
1976年
中国现代史